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是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当前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美术生活化教学;情境;实践;展评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兴趣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前提和条件
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课程内容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整合构建,才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深刻、牢固,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1)利用生活角色创设情境。创设生活角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角色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上《角色游戏》时,我跟同学们宣布:“上课前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场别致的秀。”振奋的音乐响起,带着面具的学生从门口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一跳进教室,别致的面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激起了他们非常想要了解这么别致的面具是如何制作的? 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等强烈的求知欲望,再由此引入这课的内容,开始了这课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要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仅仅为了让课堂热闹而让情境变成课堂的装饰品、花架子。
(2)利用环境布置营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美术教室的环境的布置来营造艺术氛围。如在教《材料的新生命》一课时,我把自己的作品和学生历年来的优秀作品,精心布置在教室里,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如此浓郁的艺术氛围,定会激发起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好的作品,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学生们启动了创造性思维,进入自主探究的创造性世界。
(3)运用直观物品演示情境。直观性物品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它包括范画及过程范画、多媒体课件等其他辅助教具。通过这些直观性教具的运用,学生将会使一些抽象又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简单化。在美术教学中,有许多问题,用语言表达显得十分复杂,但通过直观性的实物或教具来反映十分简单与清晰。例如在上《熟悉的物品》一课时,用语言来讲素描的三大面和五大调子,学生很难理解。
二、以实践升华生活是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升华生活,是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美术教学生活化,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巧妙把握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我们应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背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缩短新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如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去热闹的街心公园、农贸市场去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美术知识指导欣赏活动。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和改革的趋势,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真实的、丰富的、富于幻想和创造性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美术创造的源泉,同时也创达了新课。
三、多元展示与综合评价是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平台
学生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有密切关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现与综合评价是学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现。
1.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途径
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学生作业是学习成效最快而直接的反应途径,是教学有效性的外在体现,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诊断依据。因此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根据学生需要,作业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考虑学生的“双基”,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
2.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馈的主要途径
美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的衡量标尺,它能让学生清楚自己学习的效果,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树立多元的美术综合评价观,评价内容从强调单一技能评定转向综合素质评定,评价目标从对特长生鉴定转向对学生学习兴趣、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的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向评价,评教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这样才能真正地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課程改革为“生活化”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更应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让初中美术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
作者简介:
张慧(1981.05~)淮安市人,女,汉族,本科,淮安市丁集镇初级中学教师,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美术教学。
关键词:美术生活化教学;情境;实践;展评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兴趣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前提和条件
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课程内容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整合构建,才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深刻、牢固,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1)利用生活角色创设情境。创设生活角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角色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上《角色游戏》时,我跟同学们宣布:“上课前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场别致的秀。”振奋的音乐响起,带着面具的学生从门口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一跳进教室,别致的面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激起了他们非常想要了解这么别致的面具是如何制作的? 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等强烈的求知欲望,再由此引入这课的内容,开始了这课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要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仅仅为了让课堂热闹而让情境变成课堂的装饰品、花架子。
(2)利用环境布置营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美术教室的环境的布置来营造艺术氛围。如在教《材料的新生命》一课时,我把自己的作品和学生历年来的优秀作品,精心布置在教室里,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如此浓郁的艺术氛围,定会激发起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好的作品,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学生们启动了创造性思维,进入自主探究的创造性世界。
(3)运用直观物品演示情境。直观性物品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它包括范画及过程范画、多媒体课件等其他辅助教具。通过这些直观性教具的运用,学生将会使一些抽象又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简单化。在美术教学中,有许多问题,用语言表达显得十分复杂,但通过直观性的实物或教具来反映十分简单与清晰。例如在上《熟悉的物品》一课时,用语言来讲素描的三大面和五大调子,学生很难理解。
二、以实践升华生活是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升华生活,是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美术教学生活化,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巧妙把握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我们应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背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缩短新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如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去热闹的街心公园、农贸市场去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美术知识指导欣赏活动。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和改革的趋势,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真实的、丰富的、富于幻想和创造性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美术创造的源泉,同时也创达了新课。
三、多元展示与综合评价是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平台
学生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有密切关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现与综合评价是学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现。
1.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途径
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学生作业是学习成效最快而直接的反应途径,是教学有效性的外在体现,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诊断依据。因此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根据学生需要,作业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考虑学生的“双基”,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
2.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馈的主要途径
美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的衡量标尺,它能让学生清楚自己学习的效果,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树立多元的美术综合评价观,评价内容从强调单一技能评定转向综合素质评定,评价目标从对特长生鉴定转向对学生学习兴趣、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的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向评价,评教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这样才能真正地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課程改革为“生活化”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更应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让初中美术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
作者简介:
张慧(1981.05~)淮安市人,女,汉族,本科,淮安市丁集镇初级中学教师,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