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写结合是语文传统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学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这时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切实起好导向作用。本人对“读写结合”的内涵进行了浅显的探讨,期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读写结合实践提供一些新的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某老师曾在其撰写的《读写结合的国文教学的一个实验》一文中提道:“真正能够读得通,也就应该能够写的通,真正能够读得好,也就应该能够写得好。反之,其所以写不通写不好,正因为本来就没有读通读好。”这段话与叶圣陶老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和:“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两位教育工作者都强调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读与写不能分割开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条流行千年的至理箴言同样道出阅读对写作的积极作用,但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它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读书或者读书少,由于心中无物自然无从下笔;相反,读很多书、背很多书却不能灵活运用,下笔也只能是没有思路地乱写一通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阅读”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解层面,更应该引导学生加强语言训练,达到语文能力和语文经验的提升。然而由于教师指导力度不足,“读写结合”训练点不佳,影响着读写结合的有效性。本文试图从“以读促写”的内涵定位,对如何实现读与写的紧密结合阐述己见。
一、以教材文本之读,促语言形似之写
“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特级教师商德远在《由“学课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转变》一文中写道“要引导学生学会语言文字运用,首先应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悟和挖掘出语言表达的方法,再重点训练语言运用能力,然后进行方法迁移运用,学生即可逐渐学会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模本示范作用,找出文本自身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和表达特点,深度挖掘可供学生模仿的练笔点,学生就不会再进行枯燥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学习,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语言的迁移运用。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训练重点,教学时教师应找准单元训练重点,然后进行迁移性练习,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进行适当、合理的迁移,运用到写作实践当中。当然,要求学生按照文本形式写一下的迁移性练习并未是真正的做到了“读写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安排仿写切不可操之过急,遇到好词佳句都要求学生仿写。学生只有在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才会悟出作文上的技巧、形成作文意识,“及时”的“使用”未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特别要注意在阅读教学中捕捉读写迁移点,更要有意识地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去训练。
二、以心意相通之读,促有感而发之写
很多学生头疼写作,不知要写什么,而“读写结合”却能促使学生打开思路、有话可写并且直抒胸臆。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我们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饱含着浓郁的人文特色,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也是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虽然感受各不相同,但读到动情处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抒发一下内心的触动。教师切不可放过这一生成点,教学中应积极营造诱发情感产生的情境,激起学生心灵的震颤,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如人教版教材有《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如何让学生领悟父亲的顽强、执著以及对孩子深沉的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感动于父亲救出孩子那一瞬间的深情相拥,赞叹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这么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么炽烈的满腔沸腾,定要让学生们“直抒胸臆”才好。或写写读后感,写一些对这位父亲的认识;或写写地震中其他父亲失去孩子的痛苦心情;再或者写写自己的父亲,不必伟大,只论亲情。教学中切莫放过学生情感最为强烈的生成点,往往就在这一点上,学生们想要表达也即将呼之欲出的东西就会越多。
三、以个性化之读,促创新型之写
笔者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让孩子们列出所有自己独立完成阅读的课外书,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子竟然能够列举出百本之多(全部为真实读过,且部分读本未标注拼音),高学段的孩子读名著的比例也非常大,这不得不震惊于我们学生的阅读量之大,阅读范围之广。可就是这么丰富的阅读,为何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还是抓耳挠腮、困难重重?写出来的一些作文为什么至今还是停留在好人好事总要写“领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微笑着问我叫什么名字,我高兴地说我叫叫红领巾,雷锋叔叔是我的偶像”,写妈妈的爱还是会出现“我生病,妈妈摸黑背我去医院,当时天下着磅礴大雨,好不容易到医院,我病好了妈妈却累病了”这种“老掉牙”的作文?
学生读过的教材也好,课外读本也罢,相信在读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小小的感悟、心灵上的震动。我们教师切莫在班上简单的对孩子们说“你们要多读书,把你读过的书跟你的爸爸妈妈、你的小伙伴讲一讲”,这样的阅读,学生们可能在认知上有所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未必写作能力就会跟着提高。可以鼓励孩子们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不必随波逐流,别人读文学名著,自己也捧着“啃”,往往读自己喜欢的书才会读的透、收获的多。读过之后不算完事,激励孩子们写一些自己的收获、体验、感想、存在哪些疑虑,或者发挥想象续写文本的某个片段,或者结尾等等。让孩子们在写的过程中,自主创作,表现自我。这样日积月累,孩子们积累的词汇多了,心中的故事多了,体验的多了,感悟的多了,在写作时就再不会无话可写,千篇一律,而是一气呵成、新颖别致。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能够拓宽眼界,开拓思路,增强思维能力,写作业就会变得有条理。同时也可以在大量的阅读中熟悉各种表达技巧,以至融会贯通,结合到自己的作文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阅读为写作服务,使“读”真正成为“写”的保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淼峰.读写结合:助航学生的言语表达[J].作文教学研究,2011(5)
[2]刘丽娜.略谈读写结合教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1)
[3]沈志飞.“形神兼备”,读写结合的理想境界[J].作文教学研究,2014(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某老师曾在其撰写的《读写结合的国文教学的一个实验》一文中提道:“真正能够读得通,也就应该能够写的通,真正能够读得好,也就应该能够写得好。反之,其所以写不通写不好,正因为本来就没有读通读好。”这段话与叶圣陶老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和:“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两位教育工作者都强调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读与写不能分割开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条流行千年的至理箴言同样道出阅读对写作的积极作用,但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它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读书或者读书少,由于心中无物自然无从下笔;相反,读很多书、背很多书却不能灵活运用,下笔也只能是没有思路地乱写一通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阅读”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解层面,更应该引导学生加强语言训练,达到语文能力和语文经验的提升。然而由于教师指导力度不足,“读写结合”训练点不佳,影响着读写结合的有效性。本文试图从“以读促写”的内涵定位,对如何实现读与写的紧密结合阐述己见。
一、以教材文本之读,促语言形似之写
“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特级教师商德远在《由“学课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转变》一文中写道“要引导学生学会语言文字运用,首先应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悟和挖掘出语言表达的方法,再重点训练语言运用能力,然后进行方法迁移运用,学生即可逐渐学会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模本示范作用,找出文本自身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和表达特点,深度挖掘可供学生模仿的练笔点,学生就不会再进行枯燥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学习,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语言的迁移运用。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训练重点,教学时教师应找准单元训练重点,然后进行迁移性练习,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进行适当、合理的迁移,运用到写作实践当中。当然,要求学生按照文本形式写一下的迁移性练习并未是真正的做到了“读写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安排仿写切不可操之过急,遇到好词佳句都要求学生仿写。学生只有在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才会悟出作文上的技巧、形成作文意识,“及时”的“使用”未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特别要注意在阅读教学中捕捉读写迁移点,更要有意识地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去训练。
二、以心意相通之读,促有感而发之写
很多学生头疼写作,不知要写什么,而“读写结合”却能促使学生打开思路、有话可写并且直抒胸臆。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我们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饱含着浓郁的人文特色,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也是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虽然感受各不相同,但读到动情处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抒发一下内心的触动。教师切不可放过这一生成点,教学中应积极营造诱发情感产生的情境,激起学生心灵的震颤,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如人教版教材有《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如何让学生领悟父亲的顽强、执著以及对孩子深沉的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感动于父亲救出孩子那一瞬间的深情相拥,赞叹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这么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么炽烈的满腔沸腾,定要让学生们“直抒胸臆”才好。或写写读后感,写一些对这位父亲的认识;或写写地震中其他父亲失去孩子的痛苦心情;再或者写写自己的父亲,不必伟大,只论亲情。教学中切莫放过学生情感最为强烈的生成点,往往就在这一点上,学生们想要表达也即将呼之欲出的东西就会越多。
三、以个性化之读,促创新型之写
笔者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让孩子们列出所有自己独立完成阅读的课外书,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子竟然能够列举出百本之多(全部为真实读过,且部分读本未标注拼音),高学段的孩子读名著的比例也非常大,这不得不震惊于我们学生的阅读量之大,阅读范围之广。可就是这么丰富的阅读,为何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还是抓耳挠腮、困难重重?写出来的一些作文为什么至今还是停留在好人好事总要写“领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微笑着问我叫什么名字,我高兴地说我叫叫红领巾,雷锋叔叔是我的偶像”,写妈妈的爱还是会出现“我生病,妈妈摸黑背我去医院,当时天下着磅礴大雨,好不容易到医院,我病好了妈妈却累病了”这种“老掉牙”的作文?
学生读过的教材也好,课外读本也罢,相信在读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小小的感悟、心灵上的震动。我们教师切莫在班上简单的对孩子们说“你们要多读书,把你读过的书跟你的爸爸妈妈、你的小伙伴讲一讲”,这样的阅读,学生们可能在认知上有所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未必写作能力就会跟着提高。可以鼓励孩子们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不必随波逐流,别人读文学名著,自己也捧着“啃”,往往读自己喜欢的书才会读的透、收获的多。读过之后不算完事,激励孩子们写一些自己的收获、体验、感想、存在哪些疑虑,或者发挥想象续写文本的某个片段,或者结尾等等。让孩子们在写的过程中,自主创作,表现自我。这样日积月累,孩子们积累的词汇多了,心中的故事多了,体验的多了,感悟的多了,在写作时就再不会无话可写,千篇一律,而是一气呵成、新颖别致。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能够拓宽眼界,开拓思路,增强思维能力,写作业就会变得有条理。同时也可以在大量的阅读中熟悉各种表达技巧,以至融会贯通,结合到自己的作文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阅读为写作服务,使“读”真正成为“写”的保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淼峰.读写结合:助航学生的言语表达[J].作文教学研究,2011(5)
[2]刘丽娜.略谈读写结合教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1)
[3]沈志飞.“形神兼备”,读写结合的理想境界[J].作文教学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