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n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ICU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10月开始运用SBAR模式,通过制定“ICU危重患者转运表格”,规范ICU危重患者转运流程。结果:运用SBAR模式后,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耗时明显缩短、院内规范转运例数增加。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规范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提升了护理专业水平。
  关键词:SBAR沟通模式;危重患者;院内转运
  SBAR即Situation(事情)、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的首字母缩写,分别显示目前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我认为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沟通程序。它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方式,曾被用于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航空业,在紧急情况下保证了信息的准确传递.为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患者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型,我院ICU病房借鉴了SBAR沟通模式,来进行危重患者的转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运用SBAR模式转运ICU患者38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13例,女175例,平均年龄51.6岁;选择2013年1月——12月运用基本沟通方式转出患者43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5例,女197例,平均年龄49.3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具体实施方法
  1.2.1 根据SBAR标准沟通方式,建立SBAR报告表,即S(现况):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目前诊断、症状和体征;B(背景):主要现病史与既往史;A(评估):意识、疼痛、管道、皮肤;R(建议):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特殊情况在备注栏说明。
  1.2.2 培训护理人员正确使用SBAR沟通模式由科护士长和病房护士长组织科内业务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运用SBAR模式的目的、SBAR模式的报告内容、SBAR模式的临床应用范围、SBAR模式的优点、运用SBAR模式时的注意事项。培训方式是应用SBAR模式的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拟训练。让每位护士理解SBAR模式的含义,培养自己的评判性思维。
  1.2.3 转运流程①接到患者外出检查或转科医嘱→运用SBAR沟通模式评估患者→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做好准备工作→通知家属→备齐用物→确认用物齐全→再次评估患者→安全转运→交接/返回病房。
  1.2.4评价指标①转运耗费时间:从接到外出医嘱到成功交班或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比較使用SBAR模式交接前后使用时间。②规范转运:患者按计划顺利转运,在转运及返回途中无任何管道脱落/堵塞、氧气或静脉滴注药物不足、监护仪或注射泵电量不足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1.2.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 P <0.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人转运所耗费时间比较(见表1)
  3讨论
  3.1 SBAR模式的运用有利于规范患者转运流程,促进患者安全。
  ICU作为一个危重紧急病人抢救的场所,为了诊断性检查和治疗,患者必须进行院内转运。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规范化转运流程易导致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而没有很好的应对。使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患者院内转运时,护理人员应用SBAR沟通模式,逐项评估患者情况,准备用物,极大的避免了患者转运外出时意外的发生。应用SBAR沟通模式与接收科室沟通,也保证了患者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规范患者转运流程,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3.2 SBAR沟通方式有利提高工作效率。
  ICU患者病情变化快,病人外出检查或转科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十分重要。如何保证患者转运快速、安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SBAR沟通模式转运表格,逐项评估、填写,一目了然。避免原来的杂乱无序以及因评估不全导致的用物缺乏,继而导致转运途中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也有利于低年护士把握转运途中病情观察的重点和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
  3.3 SBAR模式有效提升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从护理的角度看,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的护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的过程。根据SBAR沟通模式的步骤,护士必须掌握患者的所有信息和即时变化,并突出重点。SBAR沟通模式的运用,使护士对患者变化的各种情况加以认真思考,鉴别潜在的问题;对患者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体征及获得的其他资料,做出合理的推理,做出恰当决策,使患者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置,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通过SBAR沟通模式的运用,不断提高护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执行能力,使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建芳.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研究现状及启示[J].内科,2014,(2):222-224
  [2]王志娟,赵伟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组织与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2014,30(3):239-241
  [3]魏霞,曾帆,王丽芳.标准作业程序在重症监护病房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9):3307-3307
  [4]勾洋,石群,汤月明.SBAR 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2014,(25):3241-3243
  [5]Thomas,CM.The SBAR communication technique:teaching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J].Nurse educator,2009,34(4):176-180
其他文献
繼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简称继发性甲旁亢,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专家建议对这类患者需要实施甲状旁腺全切术+部分腺体前臂移植术[1]。通常,尿毒症患者并发严重SHPT时,常伴有多系统、多部位损伤,麻醉风险较大。麻醉一方面要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尿毒症病人特有的病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类型及相应防范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行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类型,继而提出相应防范策略。结果:1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中,并发症共发生25例(25%)。其中,术中并发症17例(17%):  后腹腔间隙出血2例、胸膜损伤2例、曲卡穿刺损伤出血3例、气囊破裂4例、腹腔损伤6例;术后并发症8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69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57例,成功率为9 7.1%;对照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 0 0%;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分娩情况差异不大(P>0.0 5),无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治疗期间,禁止用止痛药、血管扩张药及其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病人的血糖并使之达标。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 -硫辛酸600m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甲钴铵 1000μg静滴,每日1次。连用2周。结果:经
期刊
摘要:目的: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3月-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56例正常人的血标本,应用全自动化分析仪对正常血标本及溶血血标本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15项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总蛋白(TP)、肌酸激酶(CK)、白蛋白(ALB)、肌酐(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对症处理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基本治愈18例、缓解24例、
期刊
近年來,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2007至2008年,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全国约有成年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其中2 型糖尿病病人约占95%左右[1]。我科采用睡前地特胰岛素联合餐时门冬胰岛素的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对新生儿体格和神经发育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保健的新生儿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再联合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神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身高的发育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结论:抚触护理对新生儿体格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对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68例高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在围手术期使用大剂量氨溴索,对照组34例未使用氨溴索。结果 实验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4.7%,明显低于对照组26.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MVV)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术后痰液性状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岗位管理正确评价手术室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从而提高手术配合技能,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内涵,建設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手术护理团队。方法 通过护士行为考核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及护理人员360度反馈评价表,计算出岗位胜任力成绩。结果 通过对考核前后的比较,考核后护理质量评分、医生满意度、患者投诉率显著优于考核前(p<0.05)。结论 岗位胜任能力考核促进了护理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