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着重探讨了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一个发展关键期。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增长使其成为高等教育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中坚力量,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2.6亿城镇劳动力中技术工人只有8700万,仅占33%(发达国家平均为75%),其中,高级技师360万,占4%,而企业目前的实际需求是14%,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说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彻底摆脱学科型办学思想束缚的艰巨任务。如果不从学科型办学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努力有可能是“南其辕而北其辙”。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工学模式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他们充分突出英语教学为专业服务特点,以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了分模块实践教学、开展了分层次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的试点改革,极为成功。
工学结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在国外,这种人才培养模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于与国外的学分制、弹性学制、师资等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职业证书与学校课程的融合等等相比,我们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有力支撑。因此,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相比具有更多的内容和任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还包括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是顶岗实习。所谓顶岗实习就是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与一般职业人一样的工作。其两会代表话职教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尝到作为一个职业人的真实滋味,学会怎么处人、处事。因此,顶岗实习要求“真实的工作环境”,不是模拟或虚设的工作场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得到相关工作经验,还要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值得强调的是,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训练是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热爱劳动是无论哪一代人都必须继承的美德。
顶岗实习的困难之一是企业无法提供这么多的岗位。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分散。很多学校将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结合起来,既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顶岗”,又能解决学生的就业。有的还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将毕业设计(论文)改成要求学生就自己顶岗实习单位的某一产品的生产或管理流程等作一详细调查和论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评价和改进建议,从而将教学与顶岗实习结合在一起。
顶岗实习的困难之二是管理。首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分散使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是学校加大师资管理中的责任驱动和利益驱动双重管理力度,以及设计出一套精细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与用人单位合作,严格过程管理。其次是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安全等问题。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尽管如此,学校还是应在与用人单位感情联系的同时,熟悉已有政策法规,感情与法规双管齐下。
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的重点有二:一是在高学历、高职称的基础上增加现有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教育能力;二是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他们可以担任专业课的教学,更可以担任校内实训基地或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技能指导。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第一要义是为学生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学生的受益面是关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是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市场化,附带的功能是带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改革。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为学生集中进行教学实习的基地,通常通过各种关系或者是科技服务等唤起企业的合作热情,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二是成为顶岗实习的基地,比如在学生第6学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学校利用与用人单位合作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机会,与他们建立联系并长期保持接触,最终成为安排个别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地。能安排1个学生顶岗实习和能安排几十个学生教学实习一样,都是十分有用的校外实训基地。
课程建设目前的重点是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密不可分,应该两者兼顾、整体设计。要尤其重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企业参与,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职业证书的融合等。
结束语
以上问题及制约因素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迫切需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立足中国的国情和教育实践,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更应该花大力气进行理论创新,提出工学结合的原则与方向,提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可供借鉴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评价标准以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升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穆晓霞.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诉求,2006,(32).
[2]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先运.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一个发展关键期。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增长使其成为高等教育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中坚力量,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2.6亿城镇劳动力中技术工人只有8700万,仅占33%(发达国家平均为75%),其中,高级技师360万,占4%,而企业目前的实际需求是14%,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说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彻底摆脱学科型办学思想束缚的艰巨任务。如果不从学科型办学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努力有可能是“南其辕而北其辙”。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工学模式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他们充分突出英语教学为专业服务特点,以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了分模块实践教学、开展了分层次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的试点改革,极为成功。
工学结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在国外,这种人才培养模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于与国外的学分制、弹性学制、师资等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职业证书与学校课程的融合等等相比,我们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有力支撑。因此,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相比具有更多的内容和任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还包括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是顶岗实习。所谓顶岗实习就是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与一般职业人一样的工作。其两会代表话职教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尝到作为一个职业人的真实滋味,学会怎么处人、处事。因此,顶岗实习要求“真实的工作环境”,不是模拟或虚设的工作场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得到相关工作经验,还要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值得强调的是,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训练是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热爱劳动是无论哪一代人都必须继承的美德。
顶岗实习的困难之一是企业无法提供这么多的岗位。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分散。很多学校将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结合起来,既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顶岗”,又能解决学生的就业。有的还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将毕业设计(论文)改成要求学生就自己顶岗实习单位的某一产品的生产或管理流程等作一详细调查和论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评价和改进建议,从而将教学与顶岗实习结合在一起。
顶岗实习的困难之二是管理。首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分散使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是学校加大师资管理中的责任驱动和利益驱动双重管理力度,以及设计出一套精细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与用人单位合作,严格过程管理。其次是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安全等问题。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尽管如此,学校还是应在与用人单位感情联系的同时,熟悉已有政策法规,感情与法规双管齐下。
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的重点有二:一是在高学历、高职称的基础上增加现有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教育能力;二是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他们可以担任专业课的教学,更可以担任校内实训基地或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技能指导。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第一要义是为学生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学生的受益面是关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是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市场化,附带的功能是带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改革。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为学生集中进行教学实习的基地,通常通过各种关系或者是科技服务等唤起企业的合作热情,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二是成为顶岗实习的基地,比如在学生第6学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学校利用与用人单位合作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机会,与他们建立联系并长期保持接触,最终成为安排个别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地。能安排1个学生顶岗实习和能安排几十个学生教学实习一样,都是十分有用的校外实训基地。
课程建设目前的重点是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密不可分,应该两者兼顾、整体设计。要尤其重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企业参与,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职业证书的融合等。
结束语
以上问题及制约因素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迫切需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立足中国的国情和教育实践,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更应该花大力气进行理论创新,提出工学结合的原则与方向,提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可供借鉴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评价标准以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升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穆晓霞.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诉求,2006,(32).
[2]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先运.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