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深处“船上人家”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方,那些未被了解的神奇,再次吸引我们背上行囊上路。这次大自然把它的秘密藏在了雨林深处,谜面叫“黎族山寨”,而谜底,则等着我们这些闯入者自己寻找。
  黎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共有130余万人口,其中93%的人口聚居在海南省的琼中、保亭、乐东、白沙、东方、昌江,陵水、三亚、通什等自治县市境内。从考古学史料和汉文史籍记载,远在距今三千多年前,黎族的祖先就在海南岛定居生息。公元前一百多年,中央封建政权在海南建郡县制称珠崖、儋耳。在历代汉文古籍中,对于海南岛上汉族以外的原住居民有着许多不同的称呼,如西汉时称为“骆越”,东汉时称为“里”、“蛮”。隋、唐时代则“俚”、“僚”并称。黎族的族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文献上。“黎”这专用民族之名到宋代才固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远离现代文明,黎族人民的生活依然保持着接近原始的自然状态。这种原始味道,我们刚一踏进村寨,就热辣辣地扑面而来。五彩斑斓的黎锦原始古朴的船形屋;悠扬动听的民歌;黎族小伙动情的舞蹈……这一切,都让我们心怀感动,不停地微笑,四面致意。
  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关于它的历史,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古时海南岛上没有人烟。大禹坐天下时,南海有一个俚国,国王有个叫丹雅的公主。她嫁了三个丈夫,三个丈夫先后都死了。相师传言她是扫帚星下凡,在家家破,在国国亡。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人们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此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下手,便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清晨,备了一只无舵无桨的小船和一些酒食,以及一把山刀和三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到船上。丹雅公主养的一条小黄狗也跟上了船,小船在风中飘入了茫茫大海。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历尽劫难的丹雅公主的船在一个荒岛岸边搁浅了。她看到了远处的高山峻岭,也看到了无忧无虑穿行于林间的猴子,她的忧郁和恐惧一下子消失了。饱餐一顿之后,丹雅公主在这个荒岛住了下来。
  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的侵袭,丹雅公主在海滩上竖起几根木桩,然后把小船倒扣在木桩上当屋顶,又割来茅草围在四周,她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白天,她带着小黄狗上山打野兽,采野果。晚上睡在这船屋里,小黄狗忠实地守在门口。后来,船板烂了,她割下茅草盖顶,这就是后来黎族人船形屋的雏形。
  现在我们看到的船形屋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竹子、红白藤、茅草、椰子树等。内部构造一般是:门外有船头(晒台),室内间隔像船舱,整座房子用木柱支撑,离地面1.5—2米左右,用竹片和藤条编成架空地板,靠小梯上下。从远处看,船形屋的外形就像一条被高高架起来的船。属于干栏式建筑的黎族船形屋,历史较悠久,早在明代《海槎余录》中就有关于此种建筑的搭建方法“凡深黎村,男女众多,必伐长木,两头搭屋各数间,上复以草,中剖竹,下横上直,平铺如楼板,其下则虚焉。登涉必用梯,其俗呼日‘栏房’”。
  船形屋一般由前廊和居室两部分组成,居室后面附有杂物间,或在前廊一侧另盖小房一问。前廊的修建有几种形式:一种是进口处的山墙后退形成凹廊,凹廊的大小各户不一;一种是船形屋山墙部分的屋顶作悬山式挑出,挑出部分约1—1.5米,并有茅草覆盖,形成前廊;一种是用立柱支撑起门廊,进深可达3—4米,是一种凉棚式前廊。黎族地区气候炎热,日常家务如春米、纺织、编竹藤器乃至休闲、会客都在廊子里进行。因此前廊面积有扩充至18平米或更多一些,前廊还设有睡床,成为具有多功能的空间。
  居室部分跨度为4—6.5米,深度约6米左右,也有深度达10米以上的居室。居室是全家睡觉和煮食的地方,室内布置简陋。睡床为竹片或木板床,离居室地面约45厘米。在架空楼板的居室,则是席地而眠。炉灶是用石头砌成的三石灶或马蹄形灶,通常设在床铺的对面。居室四面用竹子或吊绳搭成棚架,以挂放食物、粮食、种子等。居室或前廊的屋梁上悬挂婴儿的摇篮和儿童玩耍的秋千,是儿童嬉戏的场所。
  船形屋一般不开窗,据称是要防“恶鬼”入室,因此通风采光都很差,加之室内煮食,烟火弥漫,卫生条件较差。而随着受汉族文化影响,黎族的居房正在由船形屋向金字屋转化。金字屋的优点是省工省料、通风采光好、易排水等,其特点是整个屋子呈长方形,屋顶用金字顶代替圆拱形的船形顶,屋檐较高,正门在屋前方,有单间、双间、三间、四间和庭院式等多种。金字屋由前廊、生活室(也叫过厅或客厅)、卧室和厨房组成,入门后就是门厅,过厅两侧为卧室和厨房。房间以过厅最大,一般约为15平方米左右,卧室约10平方米左右,厨房约8平方米左右,过厅是生活起居的中心,在后墙正中多设有神台或神阁架,祀奉祖先。
  我们到的村寨没什么旅社,晚上就住在一户黎族人家里。房主是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脸上腿上布满了整齐对称的纹身。据老奶奶二十多岁的孙子讲,这种特殊纹身是黎族母系氏族时流传下来的风俗,是族群的标志。晚饭就是在这户老奶奶家吃的,吃的烤竹筒饭,喝的糯米甜酒,饭后递到手中的是水烟。这种水烟的劲道特别大,不小心就要咳嗽半天。老奶奶看起来兴致很高,我们只要有人被烟弄得咳嗽,她就高兴地咧着嘴笑。到后来,老人竟主动给我们唱起了民谣。尽管她在唱什么我们听不懂,但那歌听起来依然充满了深远味道。随后,老人的孙子给我们解释了歌曲的大致意思:来自远方尊敬的客人啊,虽然我没有好酒好茶招待您,但我有一颗真诚的心……
其他文献
一些历史的风景正在人们的淡漠中远去。  如果我们驱车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过了中南海新华门,橙红的夕阳照临,远远地,正前方街心出现了绿岛和碧树环抱着笔直耸立着的双塔。汽车从塔下划一个弧线绕过,这时传来风铃清脆的声响,那是一幅怎样怡人的景象,心身与视觉的疲劳,会顿时消除。  毫无疑问,这绿岛与双塔和天安门、金水桥一起,将成为长安街上经典的风景。  长安街上有过双塔?  是的。西长安街路南侧曾有大庆寿寺,
期刊
对扎根在草原,奔腾在马背,歌唱在草原,舞动在蓝天下的游牧爱族——裕固族而言,转场,是他们的生活轨迹,迁徙是他们的生命轮回。  从降生那天起,他们就注定了永远的迁徙,随着四季的轮换,沿着那条恒久不变的、走过无数次的转场牧道,年复一年,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从孩提一直走到暮年。一生一世,恪守着与大自然的约定,恪守着与草原的约定。  无论要走上多远,无论过程多么艰辛,他们都坚定不移地朝水草丰美的牧场迁徙,
期刊
地险天成第一关,  巍然积石出群山;  登临慨想神入泽,  不尽东流日夜潺。  这是古代诗人赞叹积石山的优美诗篇。积石山位于西北甘南高原,这里水草肥美,是宜农宜牧的好地方。数百年来,保安族子子孙孙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谱写着本民族的历史,创造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    一进入“保安三庄”之一的大河家镇,我们就找了一个老向导——保安族同胞马荣,他今年61岁,退休前是一名历史教师,
期刊
沿着丝绸之路,不停的跋山涉水,我们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它与俄罗斯山水相连,是我国西部唯一与俄罗斯交界的县。  布尔津县风景独特,境内拥有久负盛名的高山湖泊、雄伟壮丽的冰川河流,气象万千的原始森林,绚丽多姿的草原秀色,令人神往的高山雪原,巧夺天工的雅丹地貌,绝无仅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悠久淳朴的人文古迹。而有着“亚洲唯一瑞士风光”之称的喀纳斯自然生态景观区也在该县境内。除了美丽的自然风
期刊
席慕容的那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轻而易举的勾起了我们对蒙古族的好奇心,我们沿着既定路线,一路前行,来到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来到了肃北草原,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父亲的草原”。  千里肃北草原,绿草茵茵,羔羊撒欢,牧民正忙着抓绒剪毛。在上盐池湾,下石包城的路上还看到成群的黄羊在河边吃水,凶悍的野驴在草原上奔跑,真使人大开眼界。  徜徉在那芳草萋萋,绿海连天的宽阔胸怀里,语言是那样的苍白,感情却又
期刊
一所百年历史的大宅子    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澄海的隆都镇前美村,是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在家乡建造的许多宅第的总称。这是一所真正的,有近百年历史的大房子。宅子到底有多大呢?民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说是每天日出时开窗,开到正午时全宅内窗户才能开完而最先打开的窗又要开始关了,一直关到日落,所有的窗户方才能全部关上。    陈黉利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华侨家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被誉为“泰华八大财团之首”
期刊
近有温州之行,得识永嘉山水。一条楠溪江,名列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疏朗寥廓胜。无多装点,野趣天然,荆钗布裙,不掩国色。爰作四记,并足迹心迹均志之,以飨后之问津者。    岩·云·瀑    永嘉县龙湾区一个青年朋友远道来索题,我写了这样几句话:“昔爱‘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之句,今值秋晚,稻熟菜嫩,黄绿绣错,而岸上白云则无日无之。因得诗云:谢公踪迹应犹在,来向楠溪江上
期刊
黄宾虹的生卒年在1865至1955间,平生经历了晚清、民国直至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即整个“近现代”的过程。所以,画史论者常称之为“中国近代画史的里程碑”。“里程碑”的意义当是他改变了中国画的情感方式与表现方式,使之进入到了近现代的语境之中。然而不同于古代史的是,近代史改变了有数千年历史的封建体制,所以,黄宾虹能标新画史在近现代的进程,首先是他完成了自身身份即立场的蜕变,由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黄宾虹称为
期刊
在苍郁森莽的贵州高原大山深处,有一个被称为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惟一的水族聚集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都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水族群众超过20万人,是水族文化的发源地,水族的历史在这里得到了悠久的印记。      水族人的精神家园    从贵阳驱车沿着高速公路大约4个小时就到达三都县城。九阡水寨位于浅浅的山腰里,村寨后面是绿树覆盖的山梁,村前是满目金黄稻谷的梯田,更远处
期刊
听人讲,基诺族的发源地——龙帕寨,相当于基诺族的民族博物馆,在里面转一圈,对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习俗等就会有个大概的了解。一听这话,我们内心好奇的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  龙帕寨建在半山腰上,山寨周围和寨中无一块平地,四周森林环绕,有着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在这山寨旅游,时常能遇到各种动物从林中出来寻食,能听到多种乌啼鸣,看到这些,我们旅途的疲倦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心情也为之一畅。      活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