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生涯教育的三重目标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涯教育目标的添加
   生涯是每个人有限的全部生命旅程。生涯规划是个体对未来发展历程的规划,即在考虑个人智能、性格、价值观以及环境的前提下,作好妥善安排,并借此调整和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适得其所。生涯教育即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于20世纪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了生涯教育,而目前内地仅在少数大学和高中才有职业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在心理健康的框架下,笔者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本课题组从2008年开始进行生涯教育研究,并于2009年开始在北京朝阳、西城、顺义、门头沟部分中小学试行。
  参照2003年教育部《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要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青少年生涯教育的总目标即,根据中小学生发展规律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整合信息,学会自我生涯规划,选择适宜的生活和工作。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生涯教育关注青少年的生活世界和个人世界,帮助他们体验学习对个人的意义,掌握生涯规划的步骤和要点,使之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方向更准,步子更稳。然而现在有的生涯教育背离了这一目标,比较片面,仅仅是指导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养家糊口,至于人生的目标,对社会的责任,对艺术的了解,科学精神的建立,待人处世的原则,统统不闻不问。因此,实施生涯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出现仅仅为将来找工作作准备的做法。
   生涯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也是系统的教育构想,它与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异曲同工之效。生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获得心灵的内在和谐,使生活幸福自在、有意义,是一种人生的自我实现。因此,生涯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人生的整体规划上,旨在让每位学生过上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美满生活。针对上述生涯教育目标单一的弊病,除了按内容和年龄段制定目标外,笔者还按层次设计了构筑青少年生涯教育的三重目标体系。
  初级目标:职业生涯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做能人。人需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有职业,做事求真。
   中级目标:生活生涯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做福人。人需要积极生活,学会交往,热爱家庭,生活求善。
  高级目标:道德生涯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做好人。人需要修炼自身,讲道德,有正确价值观,有境界,心灵求美。
  二、生涯教育三重目标解读
  1.职业生涯教育目标
  职业生涯教育目标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发现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确定今后求学和职业的方向。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基因和胎儿期因母体内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个性特征;二是后天性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文化的作用等;三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于个体的能力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学习成绩只代表能力的一部分,其他能力还很多,需要学生自己去了解和开发。青少年尤其不要忽视自身潜在的、出众的能力。并且不同职业对能力侧重不同。如教师需要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员需要身体素质、刑警需要推理能力等。因此,学生在进入社会时,需要了解职业对能力的不同需求,以及自己的能力情况。正如《酉游记》中唐僧念经可以连续坐很长时间;而孙悟空打斗灵活勇敢。试想让唐僧打斗,孙悟空念经,那将会出现多么可笑的情况。
   职业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可以分为专业技能和可迁移技能两部分。专业技能是具体的、专业化的、针对某一特定工作的基本技能。例如外科医生开刀,教师讲课,软件工程师编程等。专业技能可迁移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可迁移技能一般比较通用。美国心理学家费格勒认为职业竞争中有以下十种可迁移技能:
   ——预算管理技能:对现有资源的最佳运用;
   ——督导他人技能:检查、引导、执行和实现能力;
   ——公共关系技能:良好的营造氛围能力;
   ——应对压力技能:对困难任务的攻坚能力,按时完成任务;
   ——磋商和仲裁技能:合理适当的妥协、谈判和共存能力;
   ——公共演讲技能:公共引导和宣传方面的潜力;
   ——公共评论协作技能:公共引导和协调方面的表现;
   ——组织管理能力:激励、领导和资源协调能力的综合体现。
   ——与他人面谈的技巧和能力:个体交往潜力的集中表现区域;
   ——教学和教导能力:传授、引导方面的潜质。
   由于各类行业以及行业内的岗位不同,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青少年学生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管理和行为科学知识,而且要关心了解国内外经济与科技发展状态,不断充实自己。其次,青少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否则书本上的知识也难于掌握,难于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此外,青少年学生若能掌握一技之长,可以增加将来求职的成功率。如修理、打字、书法、音乐、美术、摄影、驾驶、体育、网络、棋牌、文学等,也包括在专业基础上的发明创造。总之,职业能力与基础知识和技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生活生涯教育目标
   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融合,流动性和知识驱动性也越来越强。我们共享着一个人类社会、一个地球,无论是近是远,我们相互联系并彼此依赖。生涯教育将有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赋予青少年儿童以知识、尊重和信心,使他们无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区还是对国家,都富有责任心。
   生活生涯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生存生活环境,学会选择,为自己负责任,养成勤劳、不怕吃苦的好品质。生活生涯教育主要包括家庭和睦和良好习惯养成两点。
   建立和睦家庭,过有意义的家庭生活是生活生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生长的重要小环境。家庭可以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同时,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为家庭作贡献。托尔斯泰说: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一个家庭虽然人口有限,然而“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见处理家庭关系与家庭事务也不容易。家庭各成员之间在朝夕相处中建立起相互支持、帮助、关怀、体贴、容忍和迁就等关系,体现在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生活细节之中。衣食住行、教育子女、孝敬老人、生老病死,日常的家庭生活有许多琐碎事情。“爱”并不难,但长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就不那么容易了。
   习惯是对特定行为的熟练,但是又与熟练不同。熟练是通过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形成的。而许多习惯是无意的,并没有经过任何练习,有时只经验一次就巩固下来了。 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人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意识地养成某种良好习惯,就可以改变某种不良习惯。生活生涯教育就是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主要有:(1)独立完成任务,考试不作弊,诚实守信;(2)认真学习、生活和工作,做事情一丝不苟;(3)守时惜时,学习、生活和工作计划有序;(4)尊重科学,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拘泥于定式。另外还有:心胸豁达,情绪乐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生活规律,善用闲暇;营养适当,防止肥胖;不吸烟,不酗酒;适应环境;与人为善,自尊自重;爱好清洁,注意安全。优良生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习惯的养成越早越有效,小事不放松,一点一滴地努力,坚持不懈,方见成效。
  3.道德生涯教育目标
  道德与能力的关系是复杂的。《孙子兵法》说:“以道为心,五德并举,修养大将风度”“五德:智、信、仁、勇、严”,认为智能是一种德性。而道德赋能理论认为道德就是人固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开发青少年的道德能力,是为道德赋能。生涯教育关注个体的内在理智、道德和精神潜力的发展,激发青少年适当的行为动机。
   首先,生涯教育中应有道德健康教育。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道德是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现今中国人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麻烦,就是假的围困。正龙拍虎、三鹿奶粉、唐骏读博就是典型。人性中的正直和单纯受到腐蚀和摧残。一个人如果不求真,学习和工作就搞不好;群体如果不求真,一个社会就不能正常发展。培养中小学生求真的心理品质,善莫大焉。古人说:“仁者寿。”一个人讲道德、做真人、说真话、办真事,心理生理处于好的状态,将有利于人的整体健康。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感悟生命意义,是对生命热爱的升华,只有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才会有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活出人生的滋味和精彩。当前的某些青少年,功利心极强,心灵枯竭,人生态度世俗化,行为方式畸形,使生命的诗意尽失。因此,对学生进行灵性生涯教育是生涯教育的关键。
  其次,生涯教育中应有职业道德教育。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职业道德从道义上规定人们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和行为对待本职工作,以及待人、接物、处事应履行怎样的职责。今天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有五项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最后,生涯教育应有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公共交往中,尊重权利、明确义务和责任,这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相符,可以帮助青少年儿童判断责任所在。事实证明,法律规则——权利和义务越是清楚的地方,人们的道德素质越高。人有受尊重的权利,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人有与他人订契约的权利,也有遵守所订契约的义务。总之,权利和义务必须统一。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某些道德标准内容不同,但还是存在一些相通的道德标准。例如,遵守秩序,尊老爱幼,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等。这些人们共同生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称之为公德。这实际上是做人起码的道德,是个人作为社会公民的起码要求。判断个人行为是不是道德的,评价它是先进还是落后,是正确还是错误,惟一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损害或者侵犯了其他人的权利。有了公德底线,生涯教育就将是公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沟通教育与公民社会、生活、职业不可缺少的纽带和桥梁。
   三、三重目标之间的递进关系
   生涯教育中的职业目标是基础。一个人成年后若找不到工作,生存都成问题,也就谈不上另外的目标了。生活目标是主体。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占据了生涯的主体位置,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道德目标是关键。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心灵的指引,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工作具有核心意义。三者呈递进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处理好了,生涯教育就能落到实处,事半功倍。
   为了达到生涯教育目标又有三种不同的态度:理想主义态度、实用主义态度和合理主义态度。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虽然目的可嘉,但实行很难。生涯规划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实用主义态度追求实惠,虽然似乎容易得到小利,但得不偿失。生涯教育不能仅为找个饭碗,生活目标和道德目标须一并考虑。合理主义者比较成熟,既不迷失自我,又不脱离现实;既有超越意识,又能脚踏实地;既有远大抱负,又有求实精神;既有人文情怀,又谙现实操作;能够一点点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因此,合理主义成为最可取的态度。
   总之,山顶上的草,山腰上的草,山脚下的草都吃,羊才长得好。只吃山顶的那是理想主义;就吃山脚的,那是实用主义;全吃,才是合理主义,活得比较滋润。生涯教育中要让青少年明白: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是发挥潜能,作出贡献,生活充实,自得其乐。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以学校的每一天造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坚持不懈的教育信念。它包含着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平台与机会?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每一天”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境界。“造就”就是“教育”,就是如何去研究、思考和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教育策略;如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在学
期刊
〔关键词〕留守儿童;意象对话;习惯性偷窃  案例背景:来访者小松,男,小学五年级学生。因经常偷窃,管教无效,由父母带来咨询。父母外出务工多年,初中文化水平。    一、父母的困惑    小松母亲说,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就开始偷东西,原来是偷手表、mp3、mp4、收音机等小件物品,现在发展到偷钱、手机。我们不断地向失窃者赔礼道歉,丢尽了脸面。他还有一个特点,如果没有抓到“现形”就死不承认物品是他偷的。
期刊
〔摘要〕去个性化是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其本质是在群体环境中的个体自我观察与评价水平降低了,对来自社会评价的敏感性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关心程度都降低了。因而通过集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社交困难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促使其增强自信心、正确评价自己,以达到悦纳自己、自如社交的目标。  〔关键词〕去个性化理论研究;积极;社交困难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关键词〕心本教育;幸福;积极心理学    2011年,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工作主题是:发掘心本,构建“心本教育”体系,建设和谐校园,增进师生幸福。此工作主题的提出,标示着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已跨入了办学发展的全新平台,度过了求生存的摸索阶段和特色发展的救急阶段,大踏步地进入了成熟稳定的资源整合、实现教育本质化发展阶段。    一、 为什么现在提出“以心本教育实现教育的幸福本质”    1. 是
期刊
〔关键词〕区域;教师;专业成长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辽宁省抚顺市顺成区于2004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进修学校于2005年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负责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培训、指导与服务。我区于2005年12月出台了《顺城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
期刊
〔关键词〕高中生;自信心;潜能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己不自信的原因。  2.通过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鼓励学生寻找自身自信的源泉。  3.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并体验一种增强自信的行为训练方法,尝试将自信的信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  【活动对象】高一年级  【活动准备】  1.制作PPT  2.表格:“我不能__________其实我可以_____
期刊
〔关键词〕偷窃癖;小学生;个案咨询    一、案例描述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雨蒙,女,九岁,现就读于某小学二年级。两岁时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在四岁的时候到亲妈家里住了半年,后来回到爸爸身边,爸爸对雨蒙很疼爱,父女感情较好。  在雨蒙六岁那年,父亲又结婚了。后妈是一位家庭妇女,对待雨蒙态度挺好。雨蒙八岁时,后妈生了一个小妹妹,父亲、后妈对小妹妹很疼爱,特别是后妈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小妹
期刊
[关键词]中学生;认识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活动目的】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增强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初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适用年级】初三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四只毛毛虫的故事(多媒体)  (2)A4纸、画笔  (3)职业倾向表  2.学生准备  (1)生涯人物访谈记录  课前布置学生寻找几位在某一领域工作了多年的
期刊
一、接触“共情”  一天下午,班里有个女生向我报告,某男生无缘无故踢了她一脚,而且很重。我只是沉默了片刻,女生见我没反应,只身离开了办公室。  等她走后没几秒,我犹豫了,作为班主任,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沉默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产生以下的后果:(1)学生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很容易以样学样;(2)那个男生会认为犯了错也不会遭到老师批评,很轻松,下次胆子更大,最终酿成悲剧,到时处理就来不及了。考虑到这
期刊
[关键词)高一新生;环境适应;辅导策略   一、个案情况   小文毕业于市郊一所普通初中,从小学到初中,她一直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聪明的好学生,成绩总在班级的前几名,又一直担任班干部,受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喜欢。   刚升人本市最好的重点高中就读时,小文很高兴、很骄傲,再加上兴奋的劲头还没有过去,心情比较浮躁,学习也有点放松了。可是在第一次的期中考试中,小文考了一个从小到大都没有的成绩,在班级中排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