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情境下的“察其终始”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察其终始”或“综其终始”是司马迁重要的史学观点和思想方法,简单说来,“察其终始”就是要分清因果联系,把握发展脉络,体察微言大义,从而探究規律。治史,面对纷繁的历史事件,须“察其终始”,语文学习也应如此。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离不开“察其终始”。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是考量思维品质的基本要素。能对“终始”做“辨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规律,认识则能够达到一定深度。因而,“察其终始”是培养认识的深刻性、提升思维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语言建构与运用”也需要“察其终始”。以文言词汇的学习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通过文言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梳理多种语言现象,比较古今异同,认识语词的起源与流变,这一过程便是对“终始”的“察”而“综”。树立观念,要以探究为基础,而“发展的观念”的树立、“联系与贯通”的达成,也明察“终始”。
  梳理与探究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必修和选修的每个任务群中。“察其终始”的基本方法也包含着梳理、探究。太史公梳理六国纷繁的人、事与秦的联系,“因《秦记》”“表六国时事”;探究六国攻伐、拔地、助击、助灭的原委,综合当时的事理情势,得出秦“世异变,成功大”的结论。就梳理、探究的能力培养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深度推进而言,“察其终始”这一特色显著的《六国年表》,不失为一个好的文本资源。
  1.比列相勘,以简驭繁
  《六国年表》包括表序与表文两部分,是现行教材中难得的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结合的教本,教学不妨从读表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切入。
  (1)小组活动一:读表文,从经纬的建构了解表的结构,读出自己的发现与疑问。
  初读年表时学生们发现,表以时间为经,以秦、魏、韩、赵、楚、燕、齐“战国七雄”为纬。细读则见纵向各国各有终始,借助年表可以了解各国的大势承递;横向则直观、简明地呈现出同一时间各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生的重大事件,所谓“并时异世,年差不明”,表可以明之。
  年表是太史公自创之体。清章学诚说:“表之为体,纵横经纬,所以爽豁眉目,省约篇章,义至善也。”[1]除了组织材料纵横经纬,眉目清楚,文字简省外,如何设计纲目以便比列相证也颇有讲究。初读即有学生提出疑问:名为“六国年表”,为何表八国?亦有学生发现表序所言,秦始皇焚天下书烧“诸侯史记尤甚”,太史公“因《秦记》”“表六国时事”。有学生这样判断:秦处于第一列,在年表中有纵坐标的作用。
  苏教版《〈史记〉选读》中《六国年表》部分仅节选了始皇元年到始皇二十六年的内容,即嬴政登立至灭六国“初并天下,立为皇帝”。(2)小组活动二:比较下表表头部分与课文节选表格的表头部分的异同,想一想这样安排的理由。
  比列相勘,“同”不难发现,“异”的方面学生们很快聚焦在周为表首的问题上。就“因《秦记》”而言,周至少可有三种安排:表首、表末、秦之后。置于表首是视周为正统,尽管周只是名义上的天子,已无大事可记,几次“贺秦”已落于诸侯不如的地位,但周虽衰而未亡也。以此类推,秦置于六国之上,除了“因《秦记》 ”外,还含有重视秦之地位与作用的意味。故而,表格非简单的材料罗列,背后有态度,排列构建有纲纪。
  (3)小组活动三:比较《六国年表》与《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编写秦灭六国大事记,学其“综其终始”。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从表文节选部分的纵横比较、节选与表头及表文整体的比较、年表与世家的不同体式比较,多角度、多层次推进。学生在“察”《六国年表》构建的由来、“察”太史公蕴含于其中的史学观点的同时,自己动手“综其终始”。活动从“体式认识”入,“思想方法训育”出,着眼点在提升思维品质。
  梁启超说年表的优点在于“范繁赜的史事为整饬,化乱芜的文章为简洁”[2]。现代社会,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纷繁芜杂;碎片化的阅读,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冗余而抓关键,变零碎为整饬,“察”而“综”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非连续性文本中的表格能够以简驭繁,用简省的文字、简明的方式涵括信息,但“眉目清楚”需要有“纲纪”。太史公以“究际”“通变”的史识创制年表,而现代的我们欲使芜乱的信息得以“综”,也需一定的“纲纪”来提挈,因而通过类比推理认识《六国年表》编制中对秦的态度,其意义就不限于对某一诸侯的具体认识与评价,可以说,“综其终始”的过程也是建立纲纪的过程。
  2.考核本末,明察通变
  重视秦的地位与作用,表秦于六国前,太史公自然没有忘记秦的“先暴戾,后仁义”,那么六国又是怎样的六国呢?研读表序,见太史公对“终始”的省察。
  探讨问题(1):考核六国兴盛本末,想一想被秦所灭的六国有什么特点?
  “六国之盛”始于三家分晋与田灭齐而代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是太史公对六国做的概括性阐述。
  “强兵并敌”是六国吗?致力于“强兵并敌”的不是秦吗?且看表序:“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文公、穆公对外兼并,扩大地盘,使得秦由西方小国势力扩张到“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的地步。再读表文“秦拔我十三城”“秦拔我二十城”“秦拔我阏与、邺,取九城”“秦大破我,取十城”等,攻城略地,不可胜数。太史公称其“先暴戾,后仁义”,“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则“强兵并敌”的本质是暴戾而不仁义。再看六国:“六卿擅晋权”,三家尚未分晋时,已致力于“征伐会盟”,求得“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晏然弗讨”“争于战功”的海内诸侯应不限于秦,而是涵盖齐以外的各国诸侯。故而,“强兵并敌”“暴戾不仁义”也是六国的共同特征,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一般情况下,我们基于六国被灭的结局,往往忽视六国“暴戾”的事实,以“强兵并敌” 为枢纽,通过一定的比列相勘,可以打通秦与六国间的联系,亦即“通变”。探讨从“六国之盛”的起始入手,目的在于追根溯源,从来龙去脉中认识事情本质。在认识到战国的时代特征后,课堂生成了一系列的追问。
  生:“陪臣执政”“六卿擅晋权”,秦作为诸侯国,对于周天子而言他的身份不也是“陪臣”吗?
  师:这也就是序文中所说的“藩臣”的意思。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藩臣”有捍卫周天子的义务。
  生:这样说来“君子惧焉”,岂不是见微知著,省察秦的动机,预见到其将擅周权的可能吗?
  师:你能具体说说理由吗?
  生:当“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是僭越露出苗头,到“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是僭越的进一步发展,由此推断秦最终会取周而代之,所以“君子惧焉”。
  师:如果秦灭六国取周而代之是“陪臣”僭越的话,那么“三国分晋”“田和灭齐”呢?
  生:也是僭越。
  师:三家分晋,太史公表周“九鼎震”!下言极重!
  见其端倪、察其趋向、预见其终,太史公“察其终始”而通其变。课堂探讨从六国始到六国终,在辨识、分析、比较中考察本末,了解六国变了什么、为什么变,从而归纳概括出秦与六国暴戾不仁义的共性特征。
  3.详审深究,稽理发微
  探讨问题(2):太史公如何评价秦灭六国这一历史性事件?
  太史公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世异变”即上文所说的周天子式微而礼崩乐坏、暴戾不仁义的时代特征,但太史公为什么说秦“成功大”,仅仅指秦吞并六国“强兵并敌”取得最大的地盘、最终的胜利吗?我们不妨看一看秦“成功大”的原因是什么。
  上述问题若直问固然也能解决,但不是推助学生自主发现的最佳方法。探讨问题(1)时,我们从“君子惧焉”“九鼎震”中已初步体察到太史公的微言大义,探讨问题(2)时课堂设问也从语言入手,详审深究,以便稽理发微。
  师:太史公说秦“卒并天下”“盖若天所助焉”。谁能说说这个“天”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
  起初有学生认为“天”是“天然”的意思,指秦处于西北的天然的地理位置。随即有学生指出,如果是指“天然的地理位置”,就也应该包括“天险”。可是太史公说“非必”,承认了天险的作用,但又排除在“天”之外,况且这里说“或曰”,显然太史公自己也不大认可是天然的有利形势在起决定性作用。进而有学生以为是“天命”,“盖若天所助焉”即“好像老天爷有意助秦似的”。
  “若”翻译为“好像”,说明太史公的意向并不在“天”!“若”的背后有态度。品味语言,咀嚼文字,学生们发现:表序行文至此,太史公意在启发人们不“牵于所闻”,探究“成功大”的原因。于是再读表文,筛选有关“天”的记载。
  在略及天灾示警的说明后,探究聚焦在始皇四年“七月,蝗蔽天下。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当自然界出现不利农事的情况,秦采取了变通的应对措施,这也就是秦《百姓纳粟拜爵书》颁布的由来。始皇帝元年“作郑国渠”,在《河渠书》中找到郑国渠修建的缘起和结果,印证了化不利为有利的变通是“秦以富强,卒并诸侯”[3]的重要原因。可以这样说,“世异变”秦亦变,故而“成功大”;“成功大”不在“天”而在“人”。“穆公修政”是人事,当“诸夏宾之”,秦却能“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也是人力所为,譬如商鞅变法。如果真有所谓“天”的相助,那就是秦顺应了“世异变”的历史发展规律,这也就是“法后王”的价值所在。
  语文的问题情境离不开语言,文言阅读要着力于文与言的结合点来设置问题。“天”的多层意蕴的探究、“若”的情感倾向的体悟是详审深究的津梁,从精微的语言中理解态度,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认识事理,我们也能如太史公般“察其終始”。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学科情境设置与学生内省驱动”(批准号:D/2016/02/32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874.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5:250.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14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其他文献
宗璞写于1982年的《紫藤萝瀑布》,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最近,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又把这篇散文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编排在一个单元,还特意强调了两篇文章在托物言志写法上的相同性。相关的《教师教学用书》则从描摹艺术、作者的思路变化以及“托物言志”的写法等角度分析了这篇文章。结论虽有一定道理,但感觉总体还是流于泛泛,所以这里特转换一下思路,从写作的系统性角度加以进一步分析。  一、喻
期刊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让学生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灌输呢?笔者尝试了几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觉得颇为有效,下面就以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句末语气见高邈  直接讲授语言的妙处,学生只有概念化的印象,难以真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适当变换语词形式与原句做比较来展现语言特点,更直观有趣,也便于学生掌握。  比如,《醉翁亭记》中一处: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
期刊
《金蔷薇》和《边城》是中学阶段的指定阅读书目。笔者先请学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金蔷薇》,深入学习了有关文学创作的诸多准则和要素,比如:细节描写、写作积累、作家的使命感、素材整合、环境描写、想象力等。作者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分章阐述得十分生动准确。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们不妨来鉴赏接下来需要阅读的《边城》。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如何去获得超越故事情节的那种若隐若现的美,确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其路径有
期刊
教学过程师:《论语》中曾子曰:“以文会友。”我们今天则是以美食会友,以美味传情,以真情成就美文。(师板书:寻味记)  师:下面就跟随我一起开启寻味之旅吧。我们先走进一家牛肉锅贴店,看到有顾客写了这么一段文字贴在墙上(屏显):  过了一两分钟,一锅香喷喷的锅贴出锅啦,我迫不及待地去拿了一两,金黄酥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又过了一分钟,我的牛肉汤也好了,里面满满全是牛肉,像是牛肉不要钱一样,我一口接着一
期刊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传达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其中,人物、情节、环境是广为人知的“小说三要素”。因此,研究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是有效阅读小说的必经之路。  笔者以为,研究这三要素,读懂小说,比照式阅读是值得推广的方法之一。  何为比照式阅读?就是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寻找书中人、事、物及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反差点或矛盾处,并将它们置
期刊
一、教师语言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才能吸引、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言之有趣  (1)借用流行语。“文明互鉴”“硬核” 等流行语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的教学语言能否更“接地气”呢?电视电影、综合节目、报纸杂志、街边小摊小贩的吆喝……都可
期刊
鲁四老爷是个封建遗老,思想顽固不化,他对“新党”的痛骂及其书房布置透露出来的陈腐气息,无不昭示着一个封建遗老对封建旧制度的留恋和其日渐没落的遗憾。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违背“从一而终”的封建教条并最终夫死子丧的祥林嫂重来鲁镇,已经成为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灾星,鲁四老爷却不顾众人的厌弃将其收留下来,这与他竭力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似乎有点矛盾。  一、鲁四老爷为何收留祥林嫂  祥林嫂最大的悲剧在于,她想为前夫
期刊
关于话轮分析,经常出现在口语中,比如对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对话的分析。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变色龙》一文中的话轮转换,借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对话。  一、话轮和话轮转换  话轮的概念最早是由萨克斯(Sacks)提出来的。这一概念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机会,即对话过程中的某个时刻成为说话者的机会;另一个是指说话者所说的话。话轮是会话的最小结构单位,一个话轮可以由单个的词语、短
期刊
语文课不仅是进行情感交流、内容分析,还要能系统地建构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获得语文素养。当学生知识缺漏、思维能力有所欠缺需要提升的时候,教师不应支离破碎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针对学生的缺失进行相应的“前置性补偿”。  一、于学生知识缺漏处“补偿”  在日常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识记知识缺漏的现象。例如字词积累少,字词能认读却不会书写,或者强记字音字形却很快遗忘。探其本源是学生只
期刊
统编语文教材九下第五单元安排的是以戏剧为中心的“活动·探究”。不少学校不但将本单元的剧本排练演出,更有将已学过的课文加以改编,变成剧本,再由学生演出。这样既有趣味,也能在编排组织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  如果想把课文改成剧本,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就是“冲突”。常规的对《范进中举》的课文分析及剧本改编,都将重点放在范进中举前后各色人物对范进的态度变化上,这就是所谓的“前后不一致”。本文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