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语言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才能吸引、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言之有趣
  (1)借用流行语。“文明互鉴”“硬核” 等流行语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的教学语言能否更“接地气”呢?电视电影、综合节目、报纸杂志、街边小摊小贩的吆喝……都可有选择性地进入课堂。比如“‘孝’文化专题活动”中,学生提出倡导“孝道”的标语:“成人千万条,孝顺第一条。”这条标语仿照电影《流浪地球》的安全提示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而创作,让人倍感亲切。
  (2)善用修辞。为增强语言的趣味性,修辞手法不可或缺。如《桃花源记》中,引导学生体会虚构的笔法,一句“陶渊明为何要给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比“谈谈这篇文章的虚构艺术”要生动得多。
  (3)巧用幽默。幽默彰显智慧,调节课堂节奏。如《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禅房花木深”一句的“禅”字,学生默写时易将部首“礻”写成“衤”。针对这个错误,我提醒学生“禅”的部首是“礻”,比“衤”少“一个点”:青灯古寺修行要一心一意,六根清净,才能顿悟;如果三心二意、胡思乱想,佛祖会生气。学生欣然会意,師生其乐融融。
  2.言之以情
  (1)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拉近作品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加深感性印象,以期形成思维碰撞或融合。如《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中,“如果你和人有约,但对方爽约,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直指教学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世说新语》为什么没有把这篇文章列入《言语》篇而是列入《方正》篇,从而感受直率自然的魏晋风骨。
  (2)语言诗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阕的学习中,为引领学生读出“悲壮”,我采用如下铺垫:梦想丰腴,现实寒瘦;词人豪情满怀,却终究被辜负。这段话触及了文本的情感因子,学生纷纷以感伤、忧戚的基调吟诵词篇。
  3.言之入理
  (1)引用警句。教学语言切忌琐碎杂乱,可引用名言警句提炼升华,发人深省。《诫子书》的教学中,我引用了曾国藩“十六字家训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引导学生读懂家书,懂得节俭是君子的修身之道。
  (2)锤炼语句。打磨语言,结合汉语意思的丰富性,采用一词多义、一语双关等手法,以期耐人寻味。如《桃花源记》的课堂结语:他是中国的隐士,采菊东篱,躬耕田园,追求自我的理想家园;他笔下的那方净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千百年来抚慰人类失意的心灵家园。“家园”,一方面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及陶渊明的理想追求,另一方面也指人类向往的心灵家园。这样的总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丰厚了文章的内蕴,让人印象深刻。
  二、教学活动
  课堂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
  (1)让学生去做。《〈论语〉十二章》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读完整本书的积极性,我设计了“为自己取笔名”的活动。要求学生先参照部分名人的名字,从《论语》中查人名的出处,并说明其寓意。然后在《论语》中选几个字给自己取笔名。给出的例子有“张若虚”“马思聪”“陈省身”……这个活动能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把教师空洞的“教”转化成了学生实在的“学”。
  (2)让学生去比。统编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单元目标指出“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思辨能力、质疑探究能力。课堂教学中,如名著阅读的横向比较阅读等,我们可以从文本选材、写作手法、主题内蕴、情感主题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展开比较阅读,探究共性或者不同点,明确阅读方法和写作规律。
  三、学法指导
  教师的学法指导不能没有针对性,而应结合“这一个文本”“这一个单元”“这一册书”等诸多的“这一个”,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力求“拨开雨雾见月明”,切中肯綮,直指要害。
  1.读懂“这一个”。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个性理解,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形成多元化理解。如《散步》的主题多元化:“亲情—关爱”“谦让—和谐”“孝道—伦理”“中年—责任”“选择—担当”。
  2.区分“这一个”。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学法,尤其在自读篇目的学习中,更需要借助阅读提示对比分析。如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的掌握和运用,可以用编小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比较区分。如“顾”字:“刘备欲振汉室,招贤才,三顾(拜访)孔明之庐。初始,其见远地有一草庐,以为孔明之庐,叩门问之,僮仆曰非也。刘备疑孔明之计,临行顾(回头看)之,后顾(还)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见。孔明因顾(关心)其家人,则曰:‘顾(不过)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刘备令从安之,孔明方许。”
  3.串联“这一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要有串联归纳的意识,适时适当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比如小说教学中关注叙述视角的问题。《植树的牧羊人》为初中阶段的第一篇小说,这篇文章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使得文章充满温度与热度。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两个主问题:(1)跳读寻找包含“我”与“他”的语句,思考辨析:“我”与“他”出现在同一空间里,能读出什么感受?(2)寻找文中含有“我们”的语句,说说“我们”包含一种怎样的情怀。这两个问题步步推进,以“我”的角度来读“他”,能读出文中蕴含的情感密码。
  以此串联,统编教材中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小说还有很多,不过,有的小说的叙述者却是孩子,如《社戏》《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这有什么好处呢?其一,以孩子的口吻述说孩子的生活,更显真实、自然。其二,以孩子敏感纯真的心来感受现实生活,往往更能体现作者的意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有读懂、区分“这一个”,串联“这一类”,才能更好地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作者单位:扬州市文津中学)
其他文献
园林之美,妙不可言。然而,学生在写作中通常对园林之美存在言不尽意的表达局限。针对学生的这一学习难点,笔者组织学生总结并运用《苏州园林》中的园林鉴赏方法,自主游览鉴赏南京以及周边城市的园林,开展审美性的园林鉴赏活动,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做出具体的写作指导,以突破学生在描绘园林的过程中辞不尽意的表达困境。  一、欣赏园林艺术,学习鉴赏方法和观察角度  1.体察园林艺术构思的精妙  在叶圣陶的《苏州
期刊
《台阶》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教材加入了10条批注。一条条批注可以说是教材编者给我们学习课文设置的一个个抓手,笔者在参加某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执教这篇小说时,巧妙运用教材批注,引领学生在文本深处畅游,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运用教材批注,彰显自主阅读特色  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后,笔者这样小结:  刚才大家在概括内容时有一句话十分重要,它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原因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而中学生在60分钟时间里写出一篇出彩的作文实属不易。如果说审题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构思就是要解决“如何写”的问题。在动笔之前,对作文的整体设计和构想,必须有一个清晰的预想思路。“角度”是撇不开的话题,它是写人叙事、描景状物、表情说理的“出发点”。角度
期刊
教学过程  一、读准字音  昨天我们预习了《卖油翁》,今天一起来学习这个小故事。  1.全班自由朗读课文。  2.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正音。  3.再自由朗读。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强化训练,落实生字词读音,帮助学生熟悉课文。)  二、读通文意  1.重点字词释义。  投影呈现课文,学生依次解释加点字词,老师纠正、强调。  2.复述课文。  投影呈现要求:
期刊
非连续性文本(Non-continuous text)是由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组织(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 PISA)于 2000 年提出的一种文本形式[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对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要求,引起国内教学与评价研究领域的持续关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也将非
期刊
宗璞写于1982年的《紫藤萝瀑布》,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最近,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又把这篇散文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编排在一个单元,还特意强调了两篇文章在托物言志写法上的相同性。相关的《教师教学用书》则从描摹艺术、作者的思路变化以及“托物言志”的写法等角度分析了这篇文章。结论虽有一定道理,但感觉总体还是流于泛泛,所以这里特转换一下思路,从写作的系统性角度加以进一步分析。  一、喻
期刊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让学生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灌输呢?笔者尝试了几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觉得颇为有效,下面就以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句末语气见高邈  直接讲授语言的妙处,学生只有概念化的印象,难以真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适当变换语词形式与原句做比较来展现语言特点,更直观有趣,也便于学生掌握。  比如,《醉翁亭记》中一处: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
期刊
《金蔷薇》和《边城》是中学阶段的指定阅读书目。笔者先请学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金蔷薇》,深入学习了有关文学创作的诸多准则和要素,比如:细节描写、写作积累、作家的使命感、素材整合、环境描写、想象力等。作者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分章阐述得十分生动准确。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们不妨来鉴赏接下来需要阅读的《边城》。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如何去获得超越故事情节的那种若隐若现的美,确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其路径有
期刊
教学过程师:《论语》中曾子曰:“以文会友。”我们今天则是以美食会友,以美味传情,以真情成就美文。(师板书:寻味记)  师:下面就跟随我一起开启寻味之旅吧。我们先走进一家牛肉锅贴店,看到有顾客写了这么一段文字贴在墙上(屏显):  过了一两分钟,一锅香喷喷的锅贴出锅啦,我迫不及待地去拿了一两,金黄酥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又过了一分钟,我的牛肉汤也好了,里面满满全是牛肉,像是牛肉不要钱一样,我一口接着一
期刊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传达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其中,人物、情节、环境是广为人知的“小说三要素”。因此,研究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是有效阅读小说的必经之路。  笔者以为,研究这三要素,读懂小说,比照式阅读是值得推广的方法之一。  何为比照式阅读?就是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寻找书中人、事、物及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反差点或矛盾处,并将它们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