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范进的内心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语文教材九下第五单元安排的是以戏剧为中心的“活动·探究”。不少学校不但将本单元的剧本排练演出,更有将已学过的课文加以改编,变成剧本,再由学生演出。这样既有趣味,也能在编排组织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
  如果想把课文改成剧本,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就是“冲突”。常规的对《范进中举》的课文分析及剧本改编,都将重点放在范进中举前后各色人物对范进的态度变化上,这就是所谓的“前后不一致”。本文着重谈论的正是如何基于“内外不一致”的矛盾冲突编写剧本。
  一、确定文本人物性格
  谭霈生先生将“意志冲突”引申到更加具体的“性格冲突”,他认为“自觉意志促使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的而采取行动,而独特的行动方式却是由人的性格中诸种复杂因素决定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共同的意志,但行动却会因个性而异。意志只是个性中的一种因素,个性的含义要比意志广泛得多、丰富得多”,“用‘性格冲突’代替‘意志冲突’”,“不仅可以使冲突的内容及其展开形式具有独特性;而且,认真地说,只有这种由鲜明个性构成的矛盾关系,才是真正的‘戏剧冲突’”[1]。
  笔者对谭先生的想法是赞同的,因为我们回顾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都会发现,情节的发展是矛盾冲突从共生到碰撞再到激化的过程,而无论开始怎么碰撞,最后怎么激化(甚至还会有消解),都会因为人物的性格而产生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结局。人物的性格,一部分来自先天性格,一部分来自环境,而环境更能影响先天性格。就像林冲是武人,但是在官场混迹,会一忍再忍,到了沧州还想好好改造,但是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林冲是鲁达的性格呢?鲁达出身军旅,生活在国防第一线,过着艰苦的军营生活,若是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林冲,一是会疾恶如仇,在大相国寺就会手劈高衙内;二是会视身家为衣物,视亲人、战友为手足,早早就会如同王教头那样,带着岳父和林娘子隐遁。但是出身和阶层决定了早期林冲优柔寡断的性格,也就注定了林冲与高氏的矛盾冲突,进而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范进是一个出身低微,却力图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人,身处艰难的人世中又必须学会生存和忍耐。于是乎,他的性格就这么被确定:为科举能坚定,为生存能隐忍。
  二、确定冲突,围绕冲突架构剧本
  基于“坚定”“隐忍”这两个颇为矛盾的性格特征,可以选择“内外不一致”作为冲突点。那么如何根据这个冲突修改《范进中举》剧本?
  笔者是这么设计的,共三幕四场:
  第一幕:楔子       草棚胡屠賀喜,
   酒罢范进借钱
  第二幕:第一场   科场范进冷应试,
   翻江倒海五味生
  第二场   百邻泰山争相拥,
   疯举人前世今生
  第三幕:终场       草棚静斋来访,
   胡屠报子得赏
  我们知道,剧情越长,观众理解剧情的缓冲就越充分,比如我们按照传统的“前后不一致”改编剧本,情节一般是完整地叙述,一环紧扣一环,只要稍微了解课文的人都能看懂个大概,如果还能读一下《儒林外史》就更清晰了。但是现在要依照人物“内外不一致”去改编剧本,就必须先吃透原著,因为我们将进入人物内心,挖掘未有明述之情节,删除主人公视角没法知晓之情节,然后与外在保留情节(书本中写明的)做出对比,构成冲突。
  那么,人物为什么会产生内外的分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俗情感,但作为社会角色的我往往不能允许这种本性情感的自由流泄。……太多的社会扮演往往使本我长期受压,生活越来越沉重,许多戏剧便从这里入手,充分揭示了人与自我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冲突。”[2]我们这次改编,就是基于社会道德、身份地位等,构造一个因人物外在形象与内在真实(基于生平、性格等)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
  三、依据人物性格,推敲剧本情节
  首先是楔子和终场,一头一尾,十分重要。
  草棚胡屠贺喜,酒罢范进借钱
  本幕设计时加入画外音反映范进当时真实的想法,与在胡屠面前唯唯诺诺的形象进行对比。笔者将范进借钱入乡试直接连接在了中秀才后胡屠来庆贺酒酣时,既可以压缩舞台时间,也可以在此时凸显胡屠其实打心底对刚中秀才的范进仍是轻蔑且不抱希望的,那么同一时间范进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在设定剧本时,是要讨论的:一是文中点明的,比如范进反复念叨的“宗师说我火候已到”“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既承周进、范进对话的前文,又可以看到范进身上如同周进一样的科考诅咒(周进头撞贡院);二是文中没有的,但是作为人应该有的,比如面对胡屠的辱骂,范进当真无气?画外音越是气愤,范进聆听胡屠辱骂的态度越是恭敬,反差就越是大,讽刺就越是强。
  草棚静斋来访,胡屠报子得赏
  此幕,与张静斋打官腔,是用范进外表的老道,和内心的虚慌做对比。有人说此处体现了科举制度教给人的是官场谋生手段,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范进的确无师自通,而说“不是”,是因为“四书”“五经”确实讲俗物的不多,但是整个科举制度就是谋利的,分配利益的权力在上司,“维上”和搞好关系就成为必须,说是无师自通,是因为这本身就是社会风尚,社会早就教会了范进,只是没机会使用。话回到早期,范进曾和周进有过会谈,谈过自己的苦楚,周进也曾说过范进火候已到,此处真的没有什么表里不一的东西。但是,中举后,范进有两个变化:一是身份变化,说话开始有官腔,到后面在山东斥责梅玖就更明显了;二是说话对象变化,已不再是贩夫走卒,而是中过举人、当过县令的乡绅张静斋,范进为了把自己和对方对应起来,寻找平衡点,就先在用词上注意起来,比如拉近关系的“晚生”“老先生”。但是要注意,范进第一次使用这种技能,毕竟会心虚。他会不会担心不到位?会不会担心说错话?张静斋的钱和宅邸该不该收?张静斋走了,会不会舒口气?自我拌嘴、流汗,不安的心声,察言观色的神态,都可以写进剧本。   至于给予胡屠的赏赐,可能并不是范进情愿之举,所以,仍可以用画外音来表现范进内心对胡屠的鄙视或者厌弃,但是行为上,客气、慷慨,一丝不差。一头一尾,通过内外不一致,真实地反映了范进的变化。与传统“前后不一致”不同的是,此时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范进更加“真实”,更加“虚弱”的一面。
  再来看中间段。
  科场范进冷应试,翻江倒海五味生
  科场里,范进这次发挥得不错,毕竟乡试比县试、府试、院试要正规得多,而且科考应当具备的一切素质,范进应当都具备了。但是,范进在考棚里当真就没有暇余思考一些其他事情吗?譬如:考场中自己的饥馑;考上后的辉煌(参考范进初见周进,周进的绯袍锦带);家中是不是已经断粮(散场回家时发现家中已经断粮两三天,出榜那天,母亲已经饿得看不见东西);考上后的山珍海味;胡屠的辱骂;周进的劝勉;要报复;要报恩;等等。外界紧张的考试与沉静应战的内心的一冷一热、一悲一喜进行交织,足见科举下的儒生的精神分裂。这样的分裂者,如果给他最后一击,能不发疯吗?
  百邻泰山争相拥,疯举人前世今生
  当范进中举后,胡屠的改变,众乡邻的改变,都会让范进有所觉悟,我们说范进疯了,但是,如何反映这么一个疯子的内心?外在疯癫的范进与内在回顾真实人生的范进怎么同时组织?这个完全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再和上文相似,谈论范进被胡屠虐待的事迹等等,一是浪费情节时间,二是对原著挖掘还不够。但是,我们知道,范进在整本书里戏份也就那么多,怎么办?借。其实我们看看,周进为什么同情范进?相同的人生轨迹,一个六十多还没能考取秀才,一个五十多才成为秀才,两人都是人生有“槛”,一个是靠姊丈金有余等商人捐了个监生,一个是靠周进看了三次卷子,終于“品”出了个案首。过了“槛”后,两人竟然一帆风顺,都中了举人,然后不久就中了进士,授职部署,考选御史,后都钦点做了学政,一个去了广东,一个去了山东,何其相似的轨迹!所以梅玖的两则笑话,王举人吃饭时对周进的轻慢,人们借王举人做梦与荀玫同榜的闲事攻击荀家和周进,最后招致周进失业,等等,完全可以让我们补充了解范进也经历了什么样的前世今生。
  我们可以在范进发疯后,空置舞台,只留下昏厥的范进,然后让范进在周围人的呼唤声中(画外音)醒来,然后,两手一拍,笑着大喊:“噫!好了!我中了!”此时,范进慢慢低头不语,画外音放出范进的声音做独白:“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我一生无能,受尽世态炎凉。记得那日乡试散场,母、妻饿躺在家中已有两日,四邻过我家门,只是回避而已;岳丈那儿是不敢去了,多亏向魏好古等几位同案借了几贯钱,才置办了点稀粥,熬过了那几日。后来岳丈还是知道了,又痛骂一顿。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嫌弃我无能,却又阻却我入考,骂我无能也就罢了,连带我娘一并搅入那现世粪坑中,处处刺我心肌!他与人吃酒,却是拿我作下酒笑料,街坊们也都学着在训子时,以我为戒,言‘读书若范郎,母妻身亦寒,家中无一物,祖丘掩丸兰;读书若范郎,子孙也悲残,半百无桂杏,百年茔难还’。那儿童,也好不知趣,背后吟唱也就罢了,每次总在市集跟随我唱,羞煞我也,气煞我也!”
  “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画外音),胡屠上场,给范进脸颊一个掌刮:“啪!”范进醒来,进入现实状态。
  此处,我们增加的范进独白,是参考了范进乡试散场后发现家中断粮两三天的情景、借钱时胡屠辱骂范母的情节、周进被梅玖嘲笑的内心揣测,以及吴敬梓的生平。很明显,此处我们以范进视角为主线,自然要删去范进在集市卖鸡,以及发疯后不可能知晓的情节,把小说此处情节换了角度。我们的改编,更加注重通过人物表里不一,反映其虚假外表下真实的一面(真性情),从而反映出社会现实。
  戏剧有冲突才会有情节的波动,冲突来源于市井,也来源于人物性格,反映大的社会也罢,反映人物内心也罢,其表现形成就是冲突的碰撞和产生的火花。
  参考文献:
  [1]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65-66.
  [2]蹇河沿.二元分裂与戏剧冲突[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1):25.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非连续性文本(Non-continuous text)是由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组织(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 PISA)于 2000 年提出的一种文本形式[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对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要求,引起国内教学与评价研究领域的持续关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也将非
期刊
宗璞写于1982年的《紫藤萝瀑布》,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最近,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又把这篇散文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编排在一个单元,还特意强调了两篇文章在托物言志写法上的相同性。相关的《教师教学用书》则从描摹艺术、作者的思路变化以及“托物言志”的写法等角度分析了这篇文章。结论虽有一定道理,但感觉总体还是流于泛泛,所以这里特转换一下思路,从写作的系统性角度加以进一步分析。  一、喻
期刊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让学生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灌输呢?笔者尝试了几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觉得颇为有效,下面就以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句末语气见高邈  直接讲授语言的妙处,学生只有概念化的印象,难以真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适当变换语词形式与原句做比较来展现语言特点,更直观有趣,也便于学生掌握。  比如,《醉翁亭记》中一处: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
期刊
《金蔷薇》和《边城》是中学阶段的指定阅读书目。笔者先请学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金蔷薇》,深入学习了有关文学创作的诸多准则和要素,比如:细节描写、写作积累、作家的使命感、素材整合、环境描写、想象力等。作者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分章阐述得十分生动准确。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们不妨来鉴赏接下来需要阅读的《边城》。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如何去获得超越故事情节的那种若隐若现的美,确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其路径有
期刊
教学过程师:《论语》中曾子曰:“以文会友。”我们今天则是以美食会友,以美味传情,以真情成就美文。(师板书:寻味记)  师:下面就跟随我一起开启寻味之旅吧。我们先走进一家牛肉锅贴店,看到有顾客写了这么一段文字贴在墙上(屏显):  过了一两分钟,一锅香喷喷的锅贴出锅啦,我迫不及待地去拿了一两,金黄酥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又过了一分钟,我的牛肉汤也好了,里面满满全是牛肉,像是牛肉不要钱一样,我一口接着一
期刊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传达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其中,人物、情节、环境是广为人知的“小说三要素”。因此,研究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是有效阅读小说的必经之路。  笔者以为,研究这三要素,读懂小说,比照式阅读是值得推广的方法之一。  何为比照式阅读?就是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寻找书中人、事、物及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反差点或矛盾处,并将它们置
期刊
一、教师语言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才能吸引、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言之有趣  (1)借用流行语。“文明互鉴”“硬核” 等流行语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的教学语言能否更“接地气”呢?电视电影、综合节目、报纸杂志、街边小摊小贩的吆喝……都可
期刊
鲁四老爷是个封建遗老,思想顽固不化,他对“新党”的痛骂及其书房布置透露出来的陈腐气息,无不昭示着一个封建遗老对封建旧制度的留恋和其日渐没落的遗憾。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违背“从一而终”的封建教条并最终夫死子丧的祥林嫂重来鲁镇,已经成为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灾星,鲁四老爷却不顾众人的厌弃将其收留下来,这与他竭力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似乎有点矛盾。  一、鲁四老爷为何收留祥林嫂  祥林嫂最大的悲剧在于,她想为前夫
期刊
关于话轮分析,经常出现在口语中,比如对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对话的分析。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变色龙》一文中的话轮转换,借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对话。  一、话轮和话轮转换  话轮的概念最早是由萨克斯(Sacks)提出来的。这一概念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机会,即对话过程中的某个时刻成为说话者的机会;另一个是指说话者所说的话。话轮是会话的最小结构单位,一个话轮可以由单个的词语、短
期刊
语文课不仅是进行情感交流、内容分析,还要能系统地建构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获得语文素养。当学生知识缺漏、思维能力有所欠缺需要提升的时候,教师不应支离破碎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针对学生的缺失进行相应的“前置性补偿”。  一、于学生知识缺漏处“补偿”  在日常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识记知识缺漏的现象。例如字词积累少,字词能认读却不会书写,或者强记字音字形却很快遗忘。探其本源是学生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