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院2011届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准备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61份,回收406份,回收率88.1%。接受调查学生中,在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占24.81%,中等的学生占60%。52.1%的学生获得过学院奖学金,获得国家级奖学金的学生占19.27%。约60%的学生担任过各类学生干部,党员占18.4%。
一、毕业生就业准备状况调查
(一)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1.就业地区选择
接受调查的406人中,78.6%学生来自潮汕地区,60.3%的学生毕业后想在珠三角地区发展,27.3%学生想回生源地。过半数家长也是期待自己的子女能留在珠三角地区发展,而期待子女回家工作的也占到了41.6%。
在广州学习几年,学生还是希望毕业后能留在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工作,但学生家长在支持子女留珠三角与回家工作上是旗鼓相当。
2.择业方向
59.4%的学生表示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学校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不是很清楚。毕业后,63%的学生会直接就业,27.1%的学生会选择专升本或其他升学方式,4.4%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63.2%不愿意选择三支一扶或者回农村支教。
在职业选择上,52.6%的学生会从事教育工作,25%的学生会选择外贸工作,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选择毕业后选择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学生对自己的工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70.9%学生期待自己的工资水平达到2000元左右。
3.就业准备
在选择回生源地参加中小学教师上岗考试上,大部分学生认为获得就业机会的难度不大,约30%学生认为比较难。而80%的同学对参加上岗考试的信息不了解,69.6%的学生没有准备好,仅20%的学生认为已经准备充分。
78.1%的学生已经完成了简历制作,但只有25.8%的学生投过简历应聘,主要是通过网络投递简历,只有29.8%的学生参加过现场招聘会。
绝大部分同学能清醒的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58.3%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其中,39.3%的学生表示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满意工作,58%的学生认为就业困难较大、对自己的就业很担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熟人介绍以及学校的发布的就业信息。
从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学生能够感受到就业的压力,但就业积极性不是很高,很多学生希望能回家参加考试,而对近期的各种招聘会兴趣不高,只有部分学生在网上投简历。
(二)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就业前夕,学生表现出了所有即将毕业学生的迷茫。38.1%的学生对自己找到工作有信心,27.5%觉得信心不足,34.4%的学生认为无从下手、没有方向感。
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主要体现在自己的综合能力上。38.8%的学生认为就业时最缺乏的资源是学历,26%的学生认为最缺乏的是经验,只有少部分认为找工作需要靠社会关系。84%的学生认为亲戚等社会关系对自己找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但61.2%的学生认为没有能够推荐自己就业的社会关系。
在找工作考虑的因素上,学生主要关注前三个因素是薪酬高低与福利(25.1%)、工作地点(16.1%)、个人兴趣爱好(14.1%)。同时学生也认为,综合能力(30.1%)、专业技能(21.1%)、社会经验(19.9%)三个因素是用人单位最看中的求职者需要具备的条件。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自己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21.1%)、能力不足(17.2%)以及求职方法技巧缺乏(15.4%)。
(三)对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评价
绝对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前学校应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优待管理。
学生认为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应大力加强或改进的三个最重要的内容是求职应聘技巧指导(20%)、职业生涯规划指导(11.1%)以及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10.7%)。
学生期待就业指导老师最应该指导的内容是求职应聘技巧指导(27.6%)、推荐就业机会(23.3%)以及教学技能、英文简历等具体技能指导(19.9%)。
二、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就业准备还不充分,就业期望值比较高;就业不够主动,对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关注度不够;素质、能力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就业、就好业,需要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三、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第一,成立系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建立完善、协调的运行体系。
系成立了以系领导、辅导员、德育导师以及部分专业老师为主的就业指导工作小组,认真贯彻“全程指导,全程服务”的就业指导方针,切实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发动每一位教师投入到学生就业指导。
学期初制定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要求所有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老师每月召开两次就业指导会议,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工作情况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实保证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稳定。并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并督促其实施。
第二,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又是有不少单位到学校招聘要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或者毕业生不愿意到培训机构公司等单位就业。因此,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至关重要。学生毕业前应利用班会、就业指导课及讲座等方式的同时,继续召开就业座谈会,结合历届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和全国就业形势、就业要求,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另外,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到各中小型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我系目前在校生中也有少数自主创业者,要通过这部分同学教育和引导其他更多的同学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邀请在企业工作比较顺利的毕业生和自主创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回到学校同师弟师妹座谈,对本届毕业生现身说法,改变学生就业观念。
第三,多方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门路。
教会毕业生掌握正确的就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方法及择业决策方法 , 如通过网络查找就业信息,在网上求职等,但对中介机构和网上信息要要慎重对待。另外,积极发动教职工主动关心,积极参与支持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自觉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对提供就业信息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和表扬激励。鼓励毕业生利用亲戚朋友、同学同乡收集就业信息。认真组织全系毕业生参加各种“双向选择”洽谈会,在双选会或招聘会上推销自己。
第四,加强学生就业技巧的培训工作,确保学生在竞争中取胜。
号召学生在实习回来后总结实习中教学技能不足,抓紧毕业前时间强化教学基本功。加强毕业生礼仪修养的指导,播放有关教师礼仪讲座。进行就业法律问题讲座和就业心理问题讲座和就业面试准备等,对毕业生进行培训,包括准备材料、自我推荐、接受面试、决策签约等方面,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以最佳状态争取每一个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范向前.“就业难”,何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5).
[2]高海生.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沈茜.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9).
作者简介:廖金宝(1984—),男,江西高安人,法学硕士,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就业指导等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61份,回收406份,回收率88.1%。接受调查学生中,在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占24.81%,中等的学生占60%。52.1%的学生获得过学院奖学金,获得国家级奖学金的学生占19.27%。约60%的学生担任过各类学生干部,党员占18.4%。
一、毕业生就业准备状况调查
(一)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1.就业地区选择
接受调查的406人中,78.6%学生来自潮汕地区,60.3%的学生毕业后想在珠三角地区发展,27.3%学生想回生源地。过半数家长也是期待自己的子女能留在珠三角地区发展,而期待子女回家工作的也占到了41.6%。
在广州学习几年,学生还是希望毕业后能留在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工作,但学生家长在支持子女留珠三角与回家工作上是旗鼓相当。
2.择业方向
59.4%的学生表示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学校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不是很清楚。毕业后,63%的学生会直接就业,27.1%的学生会选择专升本或其他升学方式,4.4%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63.2%不愿意选择三支一扶或者回农村支教。
在职业选择上,52.6%的学生会从事教育工作,25%的学生会选择外贸工作,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选择毕业后选择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学生对自己的工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70.9%学生期待自己的工资水平达到2000元左右。
3.就业准备
在选择回生源地参加中小学教师上岗考试上,大部分学生认为获得就业机会的难度不大,约30%学生认为比较难。而80%的同学对参加上岗考试的信息不了解,69.6%的学生没有准备好,仅20%的学生认为已经准备充分。
78.1%的学生已经完成了简历制作,但只有25.8%的学生投过简历应聘,主要是通过网络投递简历,只有29.8%的学生参加过现场招聘会。
绝大部分同学能清醒的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58.3%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其中,39.3%的学生表示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满意工作,58%的学生认为就业困难较大、对自己的就业很担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熟人介绍以及学校的发布的就业信息。
从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学生能够感受到就业的压力,但就业积极性不是很高,很多学生希望能回家参加考试,而对近期的各种招聘会兴趣不高,只有部分学生在网上投简历。
(二)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就业前夕,学生表现出了所有即将毕业学生的迷茫。38.1%的学生对自己找到工作有信心,27.5%觉得信心不足,34.4%的学生认为无从下手、没有方向感。
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主要体现在自己的综合能力上。38.8%的学生认为就业时最缺乏的资源是学历,26%的学生认为最缺乏的是经验,只有少部分认为找工作需要靠社会关系。84%的学生认为亲戚等社会关系对自己找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但61.2%的学生认为没有能够推荐自己就业的社会关系。
在找工作考虑的因素上,学生主要关注前三个因素是薪酬高低与福利(25.1%)、工作地点(16.1%)、个人兴趣爱好(14.1%)。同时学生也认为,综合能力(30.1%)、专业技能(21.1%)、社会经验(19.9%)三个因素是用人单位最看中的求职者需要具备的条件。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自己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21.1%)、能力不足(17.2%)以及求职方法技巧缺乏(15.4%)。
(三)对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评价
绝对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前学校应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优待管理。
学生认为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应大力加强或改进的三个最重要的内容是求职应聘技巧指导(20%)、职业生涯规划指导(11.1%)以及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10.7%)。
学生期待就业指导老师最应该指导的内容是求职应聘技巧指导(27.6%)、推荐就业机会(23.3%)以及教学技能、英文简历等具体技能指导(19.9%)。
二、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就业准备还不充分,就业期望值比较高;就业不够主动,对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关注度不够;素质、能力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就业、就好业,需要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三、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第一,成立系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建立完善、协调的运行体系。
系成立了以系领导、辅导员、德育导师以及部分专业老师为主的就业指导工作小组,认真贯彻“全程指导,全程服务”的就业指导方针,切实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发动每一位教师投入到学生就业指导。
学期初制定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要求所有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老师每月召开两次就业指导会议,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工作情况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实保证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稳定。并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并督促其实施。
第二,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又是有不少单位到学校招聘要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或者毕业生不愿意到培训机构公司等单位就业。因此,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至关重要。学生毕业前应利用班会、就业指导课及讲座等方式的同时,继续召开就业座谈会,结合历届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和全国就业形势、就业要求,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另外,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到各中小型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我系目前在校生中也有少数自主创业者,要通过这部分同学教育和引导其他更多的同学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邀请在企业工作比较顺利的毕业生和自主创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回到学校同师弟师妹座谈,对本届毕业生现身说法,改变学生就业观念。
第三,多方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门路。
教会毕业生掌握正确的就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方法及择业决策方法 , 如通过网络查找就业信息,在网上求职等,但对中介机构和网上信息要要慎重对待。另外,积极发动教职工主动关心,积极参与支持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自觉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对提供就业信息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和表扬激励。鼓励毕业生利用亲戚朋友、同学同乡收集就业信息。认真组织全系毕业生参加各种“双向选择”洽谈会,在双选会或招聘会上推销自己。
第四,加强学生就业技巧的培训工作,确保学生在竞争中取胜。
号召学生在实习回来后总结实习中教学技能不足,抓紧毕业前时间强化教学基本功。加强毕业生礼仪修养的指导,播放有关教师礼仪讲座。进行就业法律问题讲座和就业心理问题讲座和就业面试准备等,对毕业生进行培训,包括准备材料、自我推荐、接受面试、决策签约等方面,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以最佳状态争取每一个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范向前.“就业难”,何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5).
[2]高海生.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沈茜.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9).
作者简介:廖金宝(1984—),男,江西高安人,法学硕士,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就业指导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