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采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则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创设学习历史的情境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呢?让我们来共同努力,探讨一条让学生参与历史、亲近历史、学好历史的路子。
  
  一、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于学习、参与教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人(教师与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在教学中,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设学习历史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动机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所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一开始学生们还有一些胆怯、害羞心理,站在台上不自在、别别扭扭的。那么,如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摆脱这种心理,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呢?
  (一)、注重教师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认知上的距离感,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情绪状态尤为重要,稍有懈怠,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气氛低沉状态,因此,在实际中我非常注重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让自己在精神饱满、情绪振奋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只有当教师自己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学生才会处在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并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激起他们参与的动机。当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心理场,课堂教学就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师作为一种专业素养的情感调控能力外,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包括体态语言)的运用对课堂氛围的创设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一个历史教师来说,积蓄好自己饱满的教学情绪,认真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言,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加以发挥运用,这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
  (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由于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教师可以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到英国侵占我国香港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成功实现的事例;由于事例是学生自己找的而且受到老师的信任和赞许,他们有一种“成功”感,而其他学生也萌发出“欲与他人试比高”的情绪,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把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要尽可能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模式,历史课堂不应只用讲述法、谈话法、讲解法,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如“讲读议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历史。此外,还可以开展演讲会、故事会、知识抢答、辩论等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如学习《戊戌变法》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就“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辩论,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于有些不容易解释清楚的重难点内容我先布置学生回去看课文、看课外书、查资料,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带着资料上讲台当“老师”给其他学生们讲解,我一般针对同一个重难点要找几个学生带不同版本的资料从不同方面去讲解,我在边上只起“导演”和“旁白”的作用。这种方法既能够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重历史作业的创新
  历史作业是巩固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前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导语结语等环节的创新,而忽视了作业这一重要环节。其实,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体,也是掉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我的实践证明,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或同一个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方法,比如,对于成绩较好的班级或学生我布置的作业多为主观性、开放性习题,而成绩较差的大多以客观性习题为主,这样做收到的教学效果很好,它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能做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抄袭现象。因而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历史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既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面前的任务。
其他文献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采用的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只规定写作的话题范围,至于文章的体裁、主题、立意、选材、表达方式等均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说,话题作文给了大家以很大的“自由”。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仍有不少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所以我认为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很有必要。    一、认真审题,抓住提示语    对于话题作文,虽然中考作文要求不设审题障碍,但不等于取消审题环节。话题作文一般有提示语,在审题
期刊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在工农业发展的同时,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我们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1、CO污染  在进行CO性质教学时,我们要向学生介绍CO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以人为本 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
期刊
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高水平。”那么怎样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呢?    一、要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改进上课作风    数学教师是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心理气氛的关键人物,教师的作风是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在有民主作风的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心情舒畅,兴趣盎然,
期刊
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6、7岁~11、12岁的孩子,这些孩子对班主任有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他们每一个人十分关注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反应为转移。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讲究策略,把握表扬的艺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合理运用赞扬这一把神奇的钥匙。    一、表扬要具体     表扬要具体,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一、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包
期刊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一、鼓励学生“我会学”     “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累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
期刊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多数人都认为“枯燥乏味、教者难教、学者无趣”的数学来说尤显重要。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有了“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主动地探索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奥秘。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趣”之法。    一、故事激趣法    “爱听故事”,“爱看动画”可以说是每个小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适时地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力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合作交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题是探究的发端,学会提问是探究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善
期刊
内容摘要:“举一反三”指举出一件事,就可以触类旁通,类举出许多同类的事理来。用在教学中,即通过开导、启发的方法教会学生经常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顺着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逐渐做到一通百通。老师讲例子,讲方法,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多动脑,多思考。  关键词:举一反三 高中语文 主人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