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udy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以人为本 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 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详细。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
  
  三、分层教学 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四、因人而异 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标准,在应试教育中,人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那就一文不值。结果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量的学生被迫厌学、弃学,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直接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局面。可见,评价学生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河北宁晋县曹伍疃学区)
其他文献
旧的教育模式塑造的是“高分低能”,无创新能力的人才,很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讨的主要课题。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    由于“开放式”教学情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这就为学生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创造性地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提供了时间和
期刊
化学用语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和式子,是化学学科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简洁明确表达化学知识的特点,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了这些用语,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化学用语主要有: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本身就包含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不仅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实质,而且还体现着量方面的含义
期刊
【摘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益方面优势:一、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其表现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间的这种情感转移,以它突出的艺术美感,将各种知识以大量丰富逼真的文字、图形、图像、连续的动画及声音辅助的方法表现出来,使其进入形象的世界,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效益    现代化多媒体技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要求日趋迫切。为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由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  贯穿于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我们的做法是;    一、实施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教学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活动要尊重、保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质疑的方法、自我评价的方法、自我矫
期刊
通过自己多年农村教学的经验不难看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时间短,阅读面窄,而且阅读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不够。据了解,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目前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阅读时间较少。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偏少。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双休日,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只能保证10分钟左右的课
期刊
前不久,我到一所学校去,在一个教室里见到一副醒目的大字标语:“点燃时间,燃烧作业”。我问学生:“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就是不要吝啬时间,要舍得花时间,下决心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的言语和眼神流露出无奈。我听出其言外之音,继续问:“究竟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才值得你们喊出这样的口号?”“七八个小时吧。”我大吃一惊,单做作业就要花去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加上上课和课间休息时间,学
期刊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一直被社会广泛认为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耐人寻味的故事,只有一些数字游戏和不厌其烦的计算、证明,使人们不愿接触,敬而远之。实际上,数学教学中只要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完全能够引领学生在神奇的数学海洋中探究遨游,自由解密。    一、数学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简洁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
期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析第一堂课学生收集的实验数据,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归纳探究的过程,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经历用实验方法验证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  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课程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完
期刊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采用的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只规定写作的话题范围,至于文章的体裁、主题、立意、选材、表达方式等均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说,话题作文给了大家以很大的“自由”。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仍有不少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所以我认为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很有必要。    一、认真审题,抓住提示语    对于话题作文,虽然中考作文要求不设审题障碍,但不等于取消审题环节。话题作文一般有提示语,在审题
期刊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在工农业发展的同时,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我们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1、CO污染  在进行CO性质教学时,我们要向学生介绍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