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文,岂能行远?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云:“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笔者也有“山中事”想询问,也有幸找到了一位“打柴人”,可是,却因“打柴人”的语言问题,使得不仅“山中事”依然横亘胸中,而且询问的兴致也开始索然。
  近日对我而言的“打柴人”,有针对性地指向了一本汉译名著。该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些信息:论创造性———朱熹、怀特海和南乐山的比较研究,“海外儒学研究前沿丛书”,主编安乐哲、杜维明,执行主编彭国翔,[美]白诗朗著,陈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就是这样一本看上去就勾起人强烈阅读欲望的著作,阅读之初,在“总序”的环节中,就被表述思想的外在语言挡在了门外。这里所说的将人挡在门外的外在语言,不是指文字使用了什么外文的或古代汉语的表述方式,而是指作者在使用现代汉语的时候,却出现了好多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最初迫切的阅读愿望,开始逐渐萎缩。
  试举几例。开篇即有这样的文字:
  正如儒学早已不再是中国人的专利一样,儒学研究也早已成为一项全世界各国学者都在参与的人类共业。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语言表述不简洁,“全”“各”“都”“共”这些词语之间明显存在着重复现象,而“全世界”与“人类”也存在着语义交叉现象。因为这里写作的是学术论文而非含有特殊意蕴的文学类文字,因此,在语言的表述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准确、通顺、简洁、严谨。这句话完全可以表述为“儒学研究也早已成为一项全世界学者都在参与的共业”,或“儒学研究也早已成为一项各国学者都在参与的人类共业”等。学术论文当然也有突出强调某种意蕴的要求,但不应表现为重复与罗嗦。
  接下来,还有这样的话:
  “夜郎自大”的“天朝心态”不可避免地导致固步自封,落后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
  这一句的语病表现在成分残缺上。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的原则,这一句话的主干连缀起来应该是这样:“天朝心态”导致固步自封,落后于潮流。问题是:是“天朝心态”落后于潮流,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落后于潮流?很明显,这是一个病句。作者在这里想表述的意思是:“天朝心态”导致中国或中国的学术落后于潮流。但因缺少了这样一处必要的兼语成分,就使文字表意不明,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出现了理解上的障碍。
  下面又说:
  至于中国传统人文学包括文、史、哲的研究,由于晚清以至20世纪80年代不断激化的反传统思潮在广大知识人群体中造成的那种“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的普遍心态,较之“外人”的研究,也早已并无优势可言。
  这句话的问题是多出了一个“并”字。“早已”与“无”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递进关系,为何要用一个“并”字?为了句子的通顺和语言的工稳,也可以保留“并”字,那么,就要再在“并”字之后,加一个“再”字,即表述为“也早已并再无优势可言”。但是这样一来,虽则句子通顺了,但在表意上又出现了问题:我们可以说近代以来,时至今日,中国传统人文学的研究较之“外人”没有了优势,但不能绝对化地说,未来这种优势也不会再次出现。因此,这句话最好的修改办法还是去掉一个“并”字。
  接下去还有:
  而那些中国人文学研究的一线人物,除了深入中国古典、旧学之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兼通他国语文,能够及时了解和吸收域外中国人文研究的动态与成果。
  这句话的问题是中途易辙或偷换主语。这一大句的主语明明是“一线人物”,可后面却又变成了“特点”。作者想表述的是“一线人物兼通他国语文”呢,还是“特点兼通他国语文”?很显然是前者,但“一个重要的特点”直接放在这里,就是偷换主语。所以,这个句子要想表述得更加明确与流畅,最简单易行的修改方式是在“一个”之前加上一个动词“拥有”(更好的修改办法是在“拥有”这一谓语之前,再加上表意完备的状语成分,如“基本上都拥有”),而把“就是”改成一个破折号,这样,原句即成为这样:“而那些中国人文学研究的一线人物,除了深入中国古典、旧学之外,拥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兼通他国语文,能够及时了解和吸收域外中国人文研究的动态与成果。”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则《论创造性》一书序言中的病句。其实,这种病句“俯拾即是”的现象,不仅在这本书中存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整个学术领域中都普遍存在。正如内心仁厚的人在容色形体上也必然衎面盎背一样,真正义理通达的文字,在语言的表述也必然文通字顺,为文者只要具备初步的文字修养,写作时稍加注意即可。虽然如此,对于有些学者来说,或是因为学术分科的影响,或是从内心里就以辞章之学为“雕虫小技”,于是,在现今的学界,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得益彰的著作少之又少。且不说初出茅庐的学术后进,也不说曾名重一时的学术前辈,只说现在风头正劲的学界精英,他们是学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治学风格不仅代表着现今中国大陆学术的最新最高水准,而且也在言传身教地影响着未来中国学术的走向。而如果此种不注重语言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他们作品之中而不加以注意与纠正的话,那么,以后的中国学界将会怎样则难以想象。
  为了说明此种现象存在的普遍性,接下来,就随便再举几例加以印证。
  在由中华书局出版、桑兵主编的《近年中国学术批评》一书有这样一句“中国早有学术批评的传统,只是形式与近代以来的差别较大”。这里的“与”是一个介词,应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一个介宾结构,但这里没有出现这样的结构,按照句意,这个介宾结构应该是“与近代以来的学术样态(形态)”,所以,这里的问题就是介词的宾语残缺。
  再说一下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王中江、李存山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儒学》。在该丛书“刊首语”的结尾处写道:
  作为中华孔子学会的创会会长张岱年先生,一直有创立学会刊物的愿望。《中国儒学》的问世,既可以告慰于先生,又可以说是儒学研究世界中的一个新园地。现在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我们与海内外同仁一道耕耘好这个园地有更强烈的愿望了。
  这一大句话的问题很多,先是断句的问题,应该把逗号移到“张岱年先生”之前;再有“又可以说是儒学研究世界中的一个新园地”这句话,“《中国儒学》的问世”如何能是一个“新园地”?明显的搭配不当;而最后的一句话用“比得上”不如只用一个“比”,“有”字赘余,应删除。整句话修改后应为:“作为中华孔子学会的创会会长,张岱年先生一直有创立学会刊物的愿望。《中国儒学》的问世,既可以告慰于先生,又可以为儒学研究世界开辟一个新园地。现在没有什么能够比我们与海内外同仁一道耕耘好这个园地的愿望更为强烈了。”
  以上列举的病句,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出版单位也是在学界很有影响力的出版社。著作在语言上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者固然负有责任,责任编辑恐怕也“难辞其咎”。孟子曾说,对于所要做的事情,有“不能也”与“不为也”之别,不去“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而不去“为长者折枝”则是“不为也”。其实,在专家学者的著作中出现这样的瑕疵,很大程度上是“不为也”而非“不能也”,更进一步说,是“不屑为也”,还有甚者,以艰涩为深刻,以不重文法为大家手笔。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虽从未想蚍蜉撼树,但事实上的确是自不量力。即便如此,想到辞章的问题对于学术的发展关系重大,因此,也只能班门弄斧了。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省理工学院经法学院
  (责任编辑洪滔)
其他文献
一、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对西方现代性的另类追问  从《天朝遥远》到《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虽然还未能见出理论建构的完整框架,但理论上的思考探索,让我们看到周宁教授跋涉在学术途中的坎坷和执著的身影。这是一种生命的境界,也是对学问层次不断提升的追求。所谓“思想的历程中,一部著作的完成,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开放向更多疑惑与思考的起点”。我想这是能浸润于学术之中才能获得的学思悟知,非常人可以言说。当然
期刊
徐童的小说《珍宝岛》副题有两句话:昂扬岁月里卑微的传奇,写给重口味的年代。这两句话,就像一记残酷的耳光,和一声深长的叹息。昂扬的罡风中,那些卑微的生命之所以变成了传奇,不因他们何以生存,却因他们如何毁灭。而叹息就伴着揪心的阅读体验弥漫开来,以至于合起书时,对“重口味”所界定的年代都有些恍惚。  故事从1993年北京东郊的两具无头尸体开篇,那是两个盛放到荼蘼的青春。之后我们被作者狠狠抛在了1969年
期刊
谈及对现代中国起重要塑造作用的时代,我们一般会定格在19世纪,即便不以鸦片战争简单划界,但多半会重视以马礼逊(Morrision,Robert,1782—1834)为代表的新教传教士东来的重大意义。但是邹振环教授的《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将我们带回了在现代中国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晚明时代,以西方现代性为基本尺度,晚明及明清之际与西方大航海时代同期,反
期刊
引子:回归考古人类学  虽然诸如李济、梁思永、吴金鼎等中国早期考古学家都接受了完整的人类学训练,但中国文物界中根深蒂固的“金石学”传统依旧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导向了器物发掘的脉络。这不但导致了考古学和人类学在中国长期分裂为两个联系不甚紧密的学科———考古学常与历史学为伍,而人类学则沦为社会学的附庸———而且使得我们在阅读考古材料时,缺乏有效的解读手段,往往陷入了“管窥一斑,不见全豹”的处境。  为了
期刊
现代世界第一套福利国家方案、第一批社会福利立法,出自政治上以极端保守著称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之手,这一组合意味深长。该如何评价,不同政治光谱的史家打了不少笔墨官司,不过都承认其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且历史意义迄今仍难以完全估量。但不管怎么说,自然都绕不开俾斯麦这位捉刀人。可吊诡的是,这一重大社会历史进程在俾斯麦自己的作品中却似乎并不受待见,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其垂暮之年所撰之带有“政治遗嘱”性质的
期刊
《英汉同源对比同解学习法———英汉同源说文解词》(以下简称《英汉同源说文解词》)一书通过对英汉同源词汇的历史渊源分析及英语字母形态与汉字形态的对比分析,发现了“语言分辨的大面积相似现象”(第20页),认为“英语单词要按照(古)汉语拼音形式来认,这才能突破英语学习障碍,达到快速掌握英语的目标”(第4页)。笔者固然赞同该书作者对英汉同源命题深入探索的精神,也毫不怀疑作者为写作该书所付出的努力,但是,还
期刊
犌犻犾犫犲狉狋牔犌狌犫犪狉’狊犜犺犲犕犪犱狑狅犿犪狀犻狀狋犺犲犃狋犻犮:犃犳狋犲狉犜犺犻狉狋狔犢犲犪狉狊EditedwithanintroductionbyAnnetteR.Federico  ForewordbySandraM.Gilbert  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Columbia,Missouri,2009  吉尔伯特和古巴出版于1979年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女
期刊
中国诗词爝火不息,许多双手在为之传薪。这其中热切的一位,应数加拿大籍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每依北斗,常怀桑梓,确乎是这位幼承书香、师出辅仁大学国文系的诗人的一瓣心香。多年来,叶先生不顾年高,赴国内大江南北讲授诗词之道,触发吟诵之美,著作等身,据其讲演录音整理而成的书稿已出版有十数册之多,功泽国人无量。  我们读一位诗词学者的论著,很期待他关于诗的基本立场。叶嘉莹便有自己鲜明的诗学观,曰“诗歌当以
期刊
地 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时 间:2012年11月12日  受访人:阿 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采访人:谭光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段从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白 浩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段从学:我觉得我们的对话陷入了一个陷阱,一开始就把阿来先生定位为一个藏族作家,在用汉语写作这些现成的概念,现在好像一路在解构这些概念,体制人类学、文化人类学都不支持这种想象。我倒是觉得阿来先生一开
期刊
一、由影片《玛格丽特》引起的思考  2011年,著名导演肯尼斯·罗纳根拍摄于6年前的电影《玛格丽特》终于在人们的久久期待中登陆院线,片名取自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的一首诗,《春与秋:玛格丽特,你还在哀恸吗?》。影片集中展示了“令人生厌”的丽萨———这位性格外露而又内心矛盾的纽约青少年———竭力对一场部分是由她引起的车祸进行善后的故事,并以此对9·11事件后在如漩涡般混乱复杂的纽约都市中自我与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