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根据这一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具体教学中灵活把握,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
  
  一、营造探究学习氛围
  
  环境可以造就人,也能埋没人。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前提就是要给学生一个敢于和乐于自主探究、创新思考的学习环境。这首要的一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和接受的关系,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影响下师生难以形成互动关系。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理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做单纯的传播者,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态亲切、快乐教学,表扬鼓励、及时指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2、采用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营造探究氛围。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往往使学生的思维容易疲倦,小学生总是在活泼好动中才喜欢去钻探研究新的东西。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容易形成探究氛围,这就要求教师熟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业务能力。同时要开辟第二课堂,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宣传组、课外活动小组等,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另外,语文课中的实验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中请学生亲自去体验伽利略的正确性。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有了民主的师生关系与良好的探究氛围,还要求学生具备自主的探究意识,毕竟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利用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一切知识都感到新鲜,求知欲强,利用这一特点,教师要根据上课内容及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我及时问学生:“为什么他当时不点一盏灯呢?真的碰扁了吗?”然后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我介绍了鲁迅当时的生活背景,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思考讨论,使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理解了四周黑洞洞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印象深刻。然后我继续追问:鲁迅碰壁后的心态如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鲁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创设竞争情境,激励探究创新。小学生具有典型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同学的称赞。同时小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我们要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激励因素,鼓励竞争,例如常用一些“谁有更好的办法”、“谁能回答得最好”等创立竞争气氛的语言。学生发言后教师不要过早地统一答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几个答案。对那些有创新思想的答案应引起重视,进行客观的分析。
  3、鼓励创新,巩固探究意识。有不同见解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点,它不同于自然科学,主观性较强。要让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需要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新颖观点时,要加以鼓励表扬。表扬能使学生肯定自己,探究性学习的干劲会更高;反之就会使学生情绪低落,产生自卑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表扬与鼓励,即使他们答错了,也不要批评指责,保护他们的积极性,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必然活跃,探究意识得到强化。
  
  三、锻炼探究学习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在课堂上就会踊跃发言。但有的学生的问题总是停留在一些词语、语法上,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善于发现与课文中心有关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其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生探究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具体形象思维只是思维的初级形式,如果学生长期接受单一低级的思维形式训练,思维发展必受到限制。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探究创新总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飞夺泸定桥》:“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学习这段话时,先让学生看图,想象“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冲去”这些词语代表的情景,然后引导他们归纳出红军战士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探究出有价值的结果,形成创新思维。
  再次,要创设融洽学境,合作解决问题。融洽的学习环境除了民主的师生关系还包括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在现代社会更加重要。通过集体智慧解决问题,不但能训练学生的探究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人生观。例如,在《创办班级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中,利用班委会,号召全班学生参加,管理员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论探究怎样为图书造册、分类,怎样设计制作借书卡、制定借阅制度等,使学生的探究能力相互促进,集体主义意识得到了加强。
其他文献
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读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了解题能
期刊
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我们就注重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说话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单靠孤零零的课本单元说话训练是不行的,必须开辟多种途径,加强学生说话能力的锻炼。    一、抓住恰当时机,引起兴趣,激发说话愿望。    说话训练是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创造恰当的说话机会,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在选择说话内容时,角度要广泛,内容应丰富
期刊
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孩子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来源于语言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话,它要求孩子们多听、多说、多练习。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怎样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语言交往能力?怎样利于语言发展内容, 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效果?孩子们语言的开掘、发展、提高,应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更多地给予语言实践,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句成段、连段成文,并注意前后联系。”这就给我们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小学生快速作文”这块实验田里,我以阅读教学为依托,进行快速作文训练,从“观察、积累、命题、指导、修改、互
期刊
摘 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1、保证读书时间,反复朗读,感受语言。2、面向全体学生,指导学生体验朗读。3、朗读与理解相互依存。4、精选课文,美读训练。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 朗读训练 重视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说、写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读能力,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前提,对思想的形
期刊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在浙江省的全面实施已整一学年,虽然老师都经过培训后上岗,但更多的是理论指导,在实践中仍需边思考边前进、再反思再前进。现在谈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而进行新课程改革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
期刊
拓展延伸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就某篇文本的中心、内容、技法、语言等进行发散式的、深入的探究和挖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充分运用文本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启发思维、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完成学生对文本融会贯通的学习。它是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是教学效果“质”的飞跃的导火索,可见拓展延伸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它既可以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在教学任务完成后作为补充的内容当作业布置下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