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由于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化学工业在现代社会中的比重也显著提高,其中最活跃的危险品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运输方式上,道路运输不仅具有相对较大的区域跨度和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物质风险,因此运输往往非常困难。鉴于此,本文将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问题;对策
一、危化品的主要特征
危化品即危险化学品主要是一些有毒有害和放射性且具有易爆和易燃等特性的化学产品需要对其进行保护的化学物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如果危化品发生危险品泄漏或是着火的问题,不仅会对运输工具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将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的危害性作用,严重的还将出现人员的伤亡问题,因此近年来我国社会对于危化品的运输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大的关注和重视。从对危化品运输问题的研究发现,这一问题有着较大的危害性和多发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了我国相关运输与监管行业工作的缺失,尤其在理论研究和技术的应用上更需要进一步进行提升。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更需要对危化品的运输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强化当前的理论研究,对危化品的运输安全针对性进行提升。
二、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
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被动应付,安全生产、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制度等难以落实,往往成一纸空文。危险品运输车辆挂靠现象依然存在。缺乏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专业化救援设备落后甚至没有。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危险品运输及应急救援相关培训。危险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多为高中及以下水平,这与道路危险品运输的高危性,专业化要求不相适应。
2.2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危险品运输属于高危行业,要以更严更实更高标准实施监管。但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还是存在重材料审核而轻实地调查核实。重突击检查而轻实效运用,往往是下达整改通知,缺乏后期整改跟踪问效,缺少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从而导致年年检查、还是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监管成效不明显,监管效果未充分发挥,对企业处罚力度小,震慑力不强。
三、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治理对策研究
3.1实行安全责任制,严防出现漏洞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明确自己的责任。成立相关的部门专门负责有关安全的工作,进行监督,建立严格的处罚制度,加强管理,让安全深入人心。同时,也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让每一个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安全服务意识曰要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有投入才有回报,如果安全设施不到位,安全宣传不够,安全意识不强,人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曰建立安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安全会议,不定期的进行现场安全抽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曰制定应急方案和应急措施,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应急方案和措施,然后成立一个用于应急的救援队伍,对应急队伍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应急知识。同时,对驾驶员进行关应急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积极自救,把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降低国家和人民的损失。
2.2加强人的管理
从很多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的因素,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大约占所有交通事故的70%,因此必须加强对人的管理。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好驾驶员的准入工作。从资料来看,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是经过正规培训的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的概率的两倍左右,因此驾驶员非常重要,要重视驾驶员的招入,不仅驾驶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过硬的心里素质,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求安全意识强,有五年以上普通货车驾驶经历,年龄不超过45岁。有些驾驶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也不强,往往会因为他们的原因而发生安全品运输的交通事故,因此招收驾驶员时一定要把好关,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考察,招收最优秀的驾驶员,才能降低危险品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驾驶员的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要統一好驾驶员思想,让他们时刻把安全防在第一位,也要有预防安全事件的思想。为了做好这一方面,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教育法,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班,组长有关人员进行学习,让他们学好有关的安全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为危险品的交通运输的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案例教育,通过近些年国内外发生的危险品交通运输事故的事例来让人们认识到事故的严重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吸取别人的血的教训,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来提高安全意识。
3.3全面提升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治理能力
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治理能力是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交通强国、平安中国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加强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需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断改进治理方式方法,创新治理手段,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治理技术,不断提高治理效能。(1)数字化赋能,建设全链条安全监管治理体系。道路危险品运输因其具有的高危险性、事故突发性、跨区域性等特征导致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难度较大,传统的安全监管治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治理需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和应用,交通行业要抓紧实施监管能力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如大力推行危险品运输电子运单监管系统。电子运单通过明确关键信息,将运输企业、车辆、人员、货物、起讫点等信息实现运输数据化、信息化,实现运输数据有据可查。通过大数据电子运单监管系统将运输企业、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纳入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一体化系统中从而实现危险品运输全链条监管,大大提升监管效能。(2)推进信用交通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发展信用交通建设,充分利用信用的市场震慑作用,建设信用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以信用作为转变旧的落后的交通治理手段实现交通行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行业的交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公布行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并作为行业资格审批,市场准入的重要参考依据,完善危险品运输市场的进出机制,激发运输市场的安全生产活力,营造运输市场公平竞争环境。(3)探索危险品安全监管的统筹化、系统化发展。随着市场主体、利益、信息多元化,交叉式发展,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早已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必须加强行业安全监管的统筹化,系统化发展,建设行业安全监管的一体化格局。这也是提升危险品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成立危险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专班,纳入公安、安监、交通、市场监管等多个监管部门,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分工合作,消除部门利益的鸿沟、打破互相推诿的藩篱,堵住监管漏洞,实现安全监管大格局。
结 语:
总之,想要做好危险品运输行业的安全工作,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而且要分析并解决好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探索,寻找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梁萍.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分析及安全治理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1(6):320,322
[2]彭建华,耿红.基于安全相似系统学的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问题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20,6(2):101-108.
关键词: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问题;对策
一、危化品的主要特征
危化品即危险化学品主要是一些有毒有害和放射性且具有易爆和易燃等特性的化学产品需要对其进行保护的化学物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如果危化品发生危险品泄漏或是着火的问题,不仅会对运输工具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将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的危害性作用,严重的还将出现人员的伤亡问题,因此近年来我国社会对于危化品的运输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大的关注和重视。从对危化品运输问题的研究发现,这一问题有着较大的危害性和多发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了我国相关运输与监管行业工作的缺失,尤其在理论研究和技术的应用上更需要进一步进行提升。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更需要对危化品的运输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强化当前的理论研究,对危化品的运输安全针对性进行提升。
二、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
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被动应付,安全生产、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制度等难以落实,往往成一纸空文。危险品运输车辆挂靠现象依然存在。缺乏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专业化救援设备落后甚至没有。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危险品运输及应急救援相关培训。危险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多为高中及以下水平,这与道路危险品运输的高危性,专业化要求不相适应。
2.2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危险品运输属于高危行业,要以更严更实更高标准实施监管。但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还是存在重材料审核而轻实地调查核实。重突击检查而轻实效运用,往往是下达整改通知,缺乏后期整改跟踪问效,缺少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从而导致年年检查、还是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监管成效不明显,监管效果未充分发挥,对企业处罚力度小,震慑力不强。
三、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治理对策研究
3.1实行安全责任制,严防出现漏洞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明确自己的责任。成立相关的部门专门负责有关安全的工作,进行监督,建立严格的处罚制度,加强管理,让安全深入人心。同时,也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让每一个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安全服务意识曰要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有投入才有回报,如果安全设施不到位,安全宣传不够,安全意识不强,人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曰建立安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安全会议,不定期的进行现场安全抽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曰制定应急方案和应急措施,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应急方案和措施,然后成立一个用于应急的救援队伍,对应急队伍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应急知识。同时,对驾驶员进行关应急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积极自救,把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降低国家和人民的损失。
2.2加强人的管理
从很多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的因素,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大约占所有交通事故的70%,因此必须加强对人的管理。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好驾驶员的准入工作。从资料来看,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是经过正规培训的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的概率的两倍左右,因此驾驶员非常重要,要重视驾驶员的招入,不仅驾驶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过硬的心里素质,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求安全意识强,有五年以上普通货车驾驶经历,年龄不超过45岁。有些驾驶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也不强,往往会因为他们的原因而发生安全品运输的交通事故,因此招收驾驶员时一定要把好关,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考察,招收最优秀的驾驶员,才能降低危险品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驾驶员的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要統一好驾驶员思想,让他们时刻把安全防在第一位,也要有预防安全事件的思想。为了做好这一方面,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教育法,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班,组长有关人员进行学习,让他们学好有关的安全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为危险品的交通运输的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案例教育,通过近些年国内外发生的危险品交通运输事故的事例来让人们认识到事故的严重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吸取别人的血的教训,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来提高安全意识。
3.3全面提升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治理能力
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治理能力是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交通强国、平安中国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加强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需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断改进治理方式方法,创新治理手段,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治理技术,不断提高治理效能。(1)数字化赋能,建设全链条安全监管治理体系。道路危险品运输因其具有的高危险性、事故突发性、跨区域性等特征导致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难度较大,传统的安全监管治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治理需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和应用,交通行业要抓紧实施监管能力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如大力推行危险品运输电子运单监管系统。电子运单通过明确关键信息,将运输企业、车辆、人员、货物、起讫点等信息实现运输数据化、信息化,实现运输数据有据可查。通过大数据电子运单监管系统将运输企业、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纳入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一体化系统中从而实现危险品运输全链条监管,大大提升监管效能。(2)推进信用交通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发展信用交通建设,充分利用信用的市场震慑作用,建设信用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以信用作为转变旧的落后的交通治理手段实现交通行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行业的交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公布行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并作为行业资格审批,市场准入的重要参考依据,完善危险品运输市场的进出机制,激发运输市场的安全生产活力,营造运输市场公平竞争环境。(3)探索危险品安全监管的统筹化、系统化发展。随着市场主体、利益、信息多元化,交叉式发展,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早已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必须加强行业安全监管的统筹化,系统化发展,建设行业安全监管的一体化格局。这也是提升危险品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成立危险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专班,纳入公安、安监、交通、市场监管等多个监管部门,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分工合作,消除部门利益的鸿沟、打破互相推诿的藩篱,堵住监管漏洞,实现安全监管大格局。
结 语:
总之,想要做好危险品运输行业的安全工作,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而且要分析并解决好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探索,寻找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梁萍.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分析及安全治理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1(6):320,322
[2]彭建华,耿红.基于安全相似系统学的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问题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20,6(2):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