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e小调钢琴奏鸣曲》民族特征研究及教学分析(一)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在对格里格钢琴音乐中的民族特征进行总结与梳理的基础上,以曲式分析图式为辅,用音乐理论与演奏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剖析、总结,拟从钢琴演奏与教学角度逐乐章具体分析格里格《e小调钢琴奏鸣曲》的民族特征及演绎,以期演奏者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前提下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内涵及音乐风格。
  【关键词】民族乐派;挪威;民族特征;方言;半音和声;哈林;斯普林;演绎
  挪威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作为北欧民族乐派的先驱,为弘扬、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抒情诗人、“北方的肖邦”。他在民间乐汇、民族调式的运用、民族色彩性的和声配置、民间舞曲特定的节奏音型等方面的探索上,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对20世纪后期及印象派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里格的创作领域广泛,题材涉及挪威壮美的自然风光、民间音乐、民俗生活、神话传说类,表现个人情感体验、诗歌文学类等;体裁包括钢琴、戏剧配乐、声乐、管弦乐、室内乐等方面。他把满腔的爱国热忱投入到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充分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独特的音乐才华。其中钢琴作品最能代表其成就。在众多钢琴作品中,尤以《抒情钢琴小品集》共10卷66首、《a小调钢琴协奏曲》(Op.16)最为著名,经常应用于演奏与教学,已不乏分析、论述之作。而他一生中惟一的一首《e小调钢琴奏鸣曲》(Op.7)是其运用大型曲式创作的典范,但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也无人将民族特征这一论点与之相结合而成文。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专题进行探讨、研究。
  笔者在钢琴演奏的学习与教学中,深感只有在充分分析、深刻理解作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演绎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与音乐风格。
  格里格钢琴音乐中的民族特征可概括为:取自民歌的短小抒情旋律,来自民间舞蹈的精力充沛的切分、附点节奏与平行大、小调一体化的半音和声。即用具有挪威民族浓郁乡土气息的“方言”创作的描绘祖国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音乐。
  《e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格里格一生中惟一的一首钢琴奏鸣曲,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创作于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成回国后的第三年(1865年)。在这首奏鸣曲中可明显感觉到德国古典音乐风格对他的影响,作品充满青春的朝气与热情,具有鲜明的挪威民族特色。共四个乐章。
  一、第一乐章
  (一)曲式结构分析图式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e小调,2∕4拍,奏鸣曲式。
  呈示部 1-81 (主部主题 1-12 连接部 13-49 副部主题Ⅰ 50-65 副部主题Ⅱ 66-73 结束部 74-81 )
  展开部 82-129 (中心Ⅰ段 82-93 中心Ⅱ段 94-117 准备段 118-129 )
  再现部 130-208 (主部主题 130-141 连接部142-174 副部主题Ⅰ 175-190 副部Ⅱ 191-208 [省去结束部])
  Coda(尾声)209-229
  (二)演奏提示
  呈示部主部主题具有贝多芬式钢铁般的坚强性格,并带有极大的冲击力量,强大的动力性与宏伟的气势贯穿全曲。副部主题在关系大调G大调上奏出。
  展开部强有力地开始,以呈示部主部主题为主要素材发展、变化。
  再现部两个主题调性同前,但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最后用主部主题旋律形成的强大有力的结尾来作乐章的结束。
  1-4 呈示部 悲壮、坚毅的动力性主部主题由下行分解小六和弦与带附点的下行音阶组合而成,是格里格短小乐句动机的旋律特征。p的力度使其更具内在性。左手为开放式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低音音区跨度大,弹奏时保持手腕平稳,注意内声部和声线条B—C—#C音上行与右手旋律下行走向呼应。
  5-8 乐句衔接紧密,旋律由上行音阶承前启后。其中右手分解八度切分节奏高音B和E音在弹奏时应淡化,以免割裂音阶的流畅感。
  11-12 注意置于和弦中间的八分休止符,空拍要干净。
  13-16 连接部 导入段旋律由右手以八度形式的主题素材再次出现,左手为模仿复调。用ff的力度对主部进行有力的肯定。弹奏时双手八度力量要通透,声音保持连贯。
  17-20 中心段开始,左手八度与右手和弦的和声交替呼应,色彩浓重,节奏紧凑,产生紧张感。弹奏时注意重音落在弱位置上。
  21-24 模进上行音程,奏法同上。情绪递进发展。
  25-28 双手八度大和弦反向进行,音色整齐、力度通透集中,八度同音反复时声音要响亮并富有弹性。
  29-32 半音上行模进,奏法同上。情绪递进发展。半音和声技法是格里格创作的又一显著特征。
  33-35 双手八度继续反向进行,半音递进发展。
  36 音量突弱,与前乐句产生鲜明对比。左手低音声部线条清晰,弹奏跳音要有弹性。
  37-38 准备段 左手低音旋律突出,右手六连音节奏平均,衔接紧凑,注意重音。两小节为一个乐句单位。
  39-40 右手音区移高八度。
  41-44 乐句呈递减式一小节乐句模进上行发展,情绪逐渐高涨。注意音量渐强时要表现出层次性。
  45-48 用强力度坚定的奏出八度大和弦,注意下行半音进行。
  49 过渡句,力度渐弱、速度渐慢,可适当自由处理。
  50-57 副部主题Ⅰ短小凝练,弹奏时注意连奏与断奏的对比,突出右手外声部的旋律线条。
  58-65 双手同步音量突弱,以两小节为一个乐节,层层渐进,后两小节收束。空拍节奏与跳音、重音奏法要准确、严谨。
  66-73 副部主题Ⅱ旋律抒情优美。左手和声随着右手的发展而变化、呼应。
  74-81 结束部 右手切分节奏造成的外声部旋律线条突出,音乐流动,跌宕起伏。左手空拍节奏衔接紧凑。可适当表现渐强与渐弱的对比,后两小节双手交叉弹奏,速度渐慢。   82-85 展开部 中心段Ⅰ用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素材开始展开,调性转为E大调,用强力度奏出八度旋律。
  86-89 乐句模进上行进行,注意左手三连音节奏平均,调性转为b小调。
  90-93 继续模进进行到a小调,左手低音线条与右手旋律相呼应,此乐句承前启后,后两小节速度渐慢。
  94-101 中心段Ⅱ为派生对比复调,用主部主题素材的后半句在降a、降d小调上展开,节拍变为6/8拍。双手为四个声部,左右手交替出现,一问一答、相互呼应。弹奏时应突出两个外声部的旋律线条,做到音色连贯、层次清晰。
  102-105 乐句短小紧凑,注意和声变化与自然重音。
  106-117 e小调模进音型,奏法同上。
  118-121 准备段第一乐句,左手固定低音为分解八度,保持平稳。右手把重音点连成旋律线条。
  122-125 准备段第二乐句,注意右手二音连线的自然重音,左手持续平稳。情绪逐渐高涨,音量渐强。
  126-129 右手外声部旋律线条突出,用强力度奏出。后两小节渐慢、渐弱,可适当自由处理。
  130-141 再现部 主部主题 动力性再现,奏法基本同前。
  142-161 连接部 严格再现,八度三连音连贯而紧凑,增加了紧张度。
  162-174 调性转为a小调。后三小节渐慢、渐弱,注意空拍的分寸感。
  175-190 副部主题Ⅰ转到e 小调,双手四个声部,突出右手中声部旋律线条。注意最后一小节速度渐慢及带延长记号的空拍。
  191-198 副部主题Ⅱ为快板,左右手一动一静的长短句和声变化,增加了情绪紧张度。
  199-202 双手交叉弹奏,突出两个外声部点的旋律。一气呵成地弹奏至尾声。
  203-204 左手八度旋律,右手突出中声部旋律。
  205-208 双手同步旋律,情绪逐步高涨,音量渐强。
  209-215 Coda(尾声)气势恢弘地奏出以左手为主题的八度旋律,快速而紧凑,力度饱满而通透。
  216-229 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的模仿复调,弹奏时手腕略低且保持放松。节奏衔接紧密而及时,和声准确,旋律线条清晰,音乐自然流动起伏,气息一气呵成,最后一起走向高潮。
  二、第二乐章
  (一)曲式结构分析图式
  行板(Andante molto),C大调,4∕4拍,复三部曲式(有自由变奏因素)。
  (二)演奏提示
  这是根据一首民歌式的优美曲调而作的变奏曲,宛如一首挪威的“无词歌”,使人联想到平静的峡湾,但也不乏风暴。
  1-4 A 部 A段 以稳定优美的C大调主题开始,如歌的旋律抒情连贯,让人联想到平静的峡湾。弹奏时注意左手的保持音。
  5-8 右手旋律以八度形式平行再起,左手六连音节奏平稳。后一小节注意双手琶音奏法与三连音附点节奏。
  9-11 B段 节拍转换为12∕8拍 ,调性为格里格常用的大调降Ⅶ级的C混合利第亚调式。双手为三个声部,突出右手旋律声部的歌唱性,由双手交替衔接的中声部清晰的弱奏。注意后一小节四连音与三连音节奏的平稳对位。
  12 八度与和弦力度突强,有爆发力。
  13-16 乐句模进上行进行,调性转至D混合利第亚调式,音乐处理基本同上。
  17 B 部C段 音乐形象快速转换为活跃的手指跑动音型,e和声小调的和声色彩令人耳目一新,应指触清晰的演奏出具有想象力的音色。
  18 体会e多利亚调式和声的微妙变化,注意音准。
  19-20 乐句紧凑,随着音乐的发展情绪渐进,力度渐强。调性由F利第亚大调转至G伊奥尼亚大调。
  21-22 典型的挪威“斯普林”舞蹈节奏——欢快而活跃的。注意小节重音的变化。调性由G大调转至b旋律小调。弹奏时注意音乐的律动及平行三度的连贯。
  23 D伊奥尼亚大调上注意右手旋律声部的三连音及重音节奏。
  24-25 C大调过渡句,左手八度重音突出,为再现做好属准备。
  26-29 A′ 部 A′段 变奏再现,主题由右手八度大和弦开始,左手琶音音型快速而准确的弹奏。后一小节末适当渐强且渐慢。
  30-33 主题平行再起,音色突弱,右手八度旋律层次清晰,注意内声部的和声变化及左手的半音织体手法。
  34-37 右手保持平稳,左手半音阶下行音量由强渐弱。后两小节左手平稳,右手三个八度半音阶下行由最强到最弱且渐慢。注意双手快速跑动时音色颗粒清晰连贯。
  38-39 安静而声音饱满的延续音响,音乐处理自由而有起伏,小节末渐慢。
  40-43 B′段 变奏再现,奏法基本同前。突出右手外声部歌唱性旋律。
  44-49 右手三连音平稳,突出左手低音旋律线条,注意双手节奏对位准确而平稳。后两小节主题回到A的尾声,渐慢、渐弱。
  50-56 Coda结束句,圣咏般安静平稳的和声连接,音乐流动起伏,渐慢、渐弱至渐消失的琶音,暗示心灵得到升华。
  作者简介:张鲲(1979-),女,学位:硕士,职称:图书馆馆员,单位: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
其他文献
【摘要】《百鸟朝凤》是唢呐独奏曲目中里程碑式的一首作品,曲调以其优美 动听的旋律、浓郁的乡土韵味和生动的鸟鸣描摹技巧而家喻户晓。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电影因一跪而被炒热,影片关乎了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接续的问题,并涉及到了文化问题、社会问题以及艺术问题等。本文以观影后对传承的感悟为笔触,谈当代传统音乐继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  【关键词】唢呐;百鸟朝凤;传承;民间音乐  一、百鸟朝凤,哀鸣力竭  《百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育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关乎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更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长远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并不注重学生的主体观念,一味的讲授,单方面的操作,使学生没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缺少自主性,课堂教学也变得枯燥乏味。而随着课改的浪潮,使高效课堂改革逐渐推广,高效课堂模式开始走进课堂,使课堂变得“活”起来。延吉市十二中学在高效课
期刊
摘要: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道路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速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人们对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和便捷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一旦某段高速公路需要穿越山区,就需要进行隧道施工。但是,与其他施工形式相比,隧道施工难度更大,施工中更容易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因此,
期刊
【摘要】纽约是全世界的最重要艺术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中心。纽约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的迷人城市。实际上,最时尚的艺术与文化永远都产生于一些像伦敦、北京、东京、巴黎、米兰等特殊的城市。笔者在文中主要分析了60年代的纽约城中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与一支乐队。60年代的纽约商业艺术与流行文化极度繁荣,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笔者也将在本文尝试讨论音乐是如何刺激纽约的经济,为什么音乐对于纽约来说这么重要,为什么这
期刊
北京人在兰州
期刊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交通需求逐渐提升,公路交通以及铁路交通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出行方式,提升人们交通出行的便利性。隧道工程建设质量与人们的出现安全具有紧密联系,社会对于隧道工程施工给予更多重视。软弱围岩自身的稳定性能以及强度相对较差,进行隧道施工时,没有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易引起塌方事故,应加强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工艺措施的研究,提升软弱围岩隧道工程质量。文章就对高速公路
期刊
【摘要】在论文中自己用了三点来浅析对四川清音的认识和演唱方法:对清音的了解和认识;学习清音的演唱方法——以《布谷鸟儿咕咕叫》为例;以及对怎样拯救清音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清音;唱琵琶;唱月琴;哈哈腔;鲜花调;创新;改革;传承  一、什么是清音及清音的来源、盛行与衰落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四川清音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四川清音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今宜
期刊
【摘要】大众熟知谭维维是从她参加了2006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比赛,获得了成都唱区冠军和全国总决赛亚军,从此在中国流行乐坛上一炮而红,从此一直活跃在流行音乐的舞台上。此后发行了一系列的单曲和专辑,比如《如果我没有爱过》《耳届》《传说》《谭某某》,举办了多次大型的个人演唱会。获得的奖项也非常令人瞩目:如2009年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奖”;2010年获得“东南劲爆音乐榜十大单曲和内地最
期刊
【摘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出现了诸如古典音乐的代表海顿的弦乐四重奏、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舒曼的浪漫曲、以及其他比如巴洛克时期的一些作品。本文以《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为例,系统的阐述小学高端音乐课补充欣赏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  教学实例  一、导入  师介绍:我们今天的课题是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说到舒伯特,自然会说到他的艺术歌曲,可能同学们不是那么熟悉。但有一首
期刊
【摘要】成兆才(1874—1929)为评剧剧作家、创始人之一。从1895年起到1929年,成兆才曾为评戏的形成和发展创作、改编、移植、整理了121出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剧本。《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杜十娘》、《花魁》等不仅丰富了评剧剧种的上演剧目,而且成兆才以其鲜明的编剧特色,为我们对于自身的艺术建设和革新,积累了许多值得继承和借鉴的宝贵经验。本文从天津评剧院目前所演出的成兆才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