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童年的长度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其不可逆转的生命长度里,童年应该是一个充满欢乐和幸福的“快乐园”,而不是成为由一个个“特长班”“兴趣班”“辅优班”组成的生命“囚笼”。
  儿童节前夕,一则不甚为人注意的报道,给这个欢乐的节日涂抹上一缕悲情的色彩:武汉的一位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狂砸12万,给五岁儿子报了17个培训班。小孩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学到晚上9点后才回家。但事与愿违,三年后,儿子成绩连连下滑,还患上了厌学症。看到这则报道,感觉五味杂陈,既对妈妈这种近乎虐待的做法感到费解、震惊,更对年幼的孩子要承担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重负深感痛心、同情。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电视上的热播剧《虎妈猫爸》,戏里“虎妈”那些育女做法堪比恐怖片。但现实比剧情更残酷,近年来媒体上关于“虎妈”“狼爸”的报道层出不穷,便是一个明证。那么,作为一个理性未泯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要反问:在这个充满残酷竞争的时代里,我们这种揠苗助长的功利心态,到底造就了多少毫无意义的“学习机器”?多少天真烂漫的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过早地丧失了他们童年应有的欢乐和纯真,变成了一个个木讷老气的“木偶人”?正如刘再复先生所言:“人类童年的长度在缩短,天真的孩提王国在瓦解,一种布满自然芳香的心灵在被打成碎片。”多少的大人打着“为了孩子”的口号,天经地义地剥夺着孩子纯真的童年,上世纪初鲁迅先生的呐喊“救救孩子”言犹在耳,振聋发聩。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其不可逆转的生命长度里,童年应该是一个充满欢乐和幸福的“快乐园”,而不是成为由一个个“特长班”“兴趣班”“辅优班”组成的生命“囚笼”。童年就应该有童年的样子,童年就应该是懵懂的、混沌的,但也是快乐的、纯真的。真正的童年,应该有大自然的山川河流
  、花草树木,有头顶上的日月星辰,有田野上的葱绿苍翠,有无拘无束的撒野,有自由快乐的游戏……唯一不该有的是永无尽头的书山题海,还有父母呵斥声中的战战兢兢。
  童年作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它是我们一生幸福的基础。蒙台梭利说过:“儿童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精神上也是如此。”一个人为人处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能在他的童年里面找到最初的萌芽。对于每个生命个体来说,只有童年时期的生命欢乐,才会有今后的生命健康。每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和美好信念的生命个体,他在童年时期的这些优秀品质一定是得到特别的珍惜和呵护。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我们本应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孩子们快乐纯真的童年。但我们的教育偏偏在这个生命节点上发生了扭曲、异化,很多父母在功利思想的主导下,他们忘了在孩子的童年时期,第一要务是顺应孩子天性,让孩子自然而又自由的成长,忘了培育孩子健全的心灵与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本义所在。父母“爱”的方向错了,孩子们自由的空间、时间被挤压得近乎畸形,他们的童年被人为地缩短、剥夺,只能在学海中苦苦泅游,最终却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生命的热爱。这种童年时期就超负荷运转的教育,最终苦果可能是造成孩子自然情怀和人文情怀的缺失,甚至会培养出有障碍人格的孩子来。今年年初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震惊全国,人们在为悲剧扼腕长叹时,也在苦苦追问悲剧后面的问题:一个成绩优异的天之骄子为何会变成冷血杀手,而且下手的对象是含辛茹苦、相依为命的母亲?我不惴鄙陋,大胆猜测,悲剧的发生抑或与嫌疑人压抑的童年有莫大的关系。在报道里,我们看到亲友师长眼中的吴谢宇是一个自小乖巧,学习主动,很少与周围孩子进行一些无聊游戏的温文谦和的好孩子。但在我看来,正是这种灰色的童年,造成了吳谢宇性格的缺陷、心理的扭曲,从他崇拜凯撒名言“我来,我看见,我征服”,便可隐隐看出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叛逆、暴戾的一面。一个人童年的缺失,最终可能导致的是他在自己精神的家园里被无情地放逐……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工具化、片面化的人。梁濑溟认为,“教育应当着眼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朴实至要。”教育的终极使命应该是帮助孩子们形成优秀的人性、健康的人格,最终帮助他们拥有美好的生活,这也是教育的人本意义所在。也就是说,对于幼小生命的开发、教育,首先要关注的是心灵的启牖,其次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即教育的着力点应在于健壮生命与健康灵魂的培育,让求真、崇善、尚美的价值追求自小植根于孩子的生命深处。我们常说教育是农业,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种子”,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学会耐心等待,对每个“种子”的生长提供必须的土壤、阳光、水分和养料,让其生命自由活泼地舒展、成长。
  没有童年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没有童年的校园生活是不完整的校园生活,没有童年的教育是“非人”的教育。我们即使无法延长孩子们童年的长度,我们也有义务保护他们童年的长度,就像呵护每个含苞的蓓蕾,不急不躁,从容淡定,静待花开。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盐场美发中学)
其他文献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知识分子》杂志主编、清华大学鲁白教授的文章“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迅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其实,对于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声讨由来已久,对于这样一个看似平常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需要我们以一种冷静、理智的态度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如果一下子能找到问题的症结,那我国的教育就不会走到今天迷惘彷徨、举步维艰的境地了。  兴趣比成绩更重要  现在的教育
期刊
教师职业很高尚,教师工作很辛苦。做一名教师不难,当一位好教师就不容易了。不过,既然当了教师,就应力争做个好教师,以不辜负自己,也对得起社会。下面讲两个问题。  正确认识教育  今天是跟大家当面交流,而不是写学术论文,所以我不想给教育下一个枯燥的定义,只是谈谈我的理解。  教育是教书育人。育人的什么?育人的心,也就是唤醒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心灵中的什么?唤醒心灵中的善,使学生成为善良而有道德的人。这是
期刊
小学三年级,可是个不得了的年级,在这个级段里出现的人物,真叫人炫目,叫人不解。  高玉宝,上了三年学,写了一堆的作品。他因自己的学历而骄傲,当然也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学历浅短,更没有去混个什么野鸡的文凭。高先生为三年级学历争了光,添了彩。很多人会想,高玉宝学历要是很高的话,还真不知道水平高到什么地方呢。  中国有,外国也有,有一个外国人,叫高尔基,也是只上了三年级,作品也是一大堆。况且他的特别就在于
期刊
《人民日报》文章说“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我们自己”,清华教授提出“家长改变,中国教育问题才会根本上改变”,这样的言论既出,一种莫名的悲哀油然而生。  不可否认,教育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一直置顶于国人印象首页,口诛笔伐由来已久。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亦非空穴来风之谈。但谈论教育问题,我们绝不能离开国情环境和问题产生的土壤,凭空想像的所谓“真知灼见”,不论专家也好,还是主流媒体也好,都是“闭
期刊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一经发问,《人民日报》和清华教授鲁白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大到中国教育,小至家庭教育,根本问题,都是我们自己。  本期我们将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出發,邀请基层教育工作者从多方面剖析、解读教育问题,且看他们眼中的中国教育。
期刊
做初、高中校长十六七年,对教育问题自然格外关注,对教育的现状也时有吐糟,近期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人民日报》、清华教授齐发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心生感慨,不吐不快。  平心而论,时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沒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像现在这样几近“拼命”,但教育问题仍时不时成为社会的热点乃至焦点问题。谈中国的教育问题,许多人喜欢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背景下来看,比如中国的社会文
期刊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为什么所有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所有一流的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我相信,一流医院并不缺乏一流的医生,但一流的中学未必需要一流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大师的说法,一流中学的学生都是一样的高分优秀生,二三流中学的学生各有各的低分。我本人不能苟同高分优生和低分差生这种分类标准,但是神州大地上所有中学招生正是按这个标准执
期刊
伴随着五月的脚步  整理五月的思绪  芬芳酝酿着心声  点开淤积心头的郁结  心田便蓬勃成五月的风景  一幕幕精彩的剧情拉開帷幕  随风敲击出五月的丰韵,  花瓣轻舞着韵律  散发着五月的芳香,  凝聚着五月的激情  在五月雨滴滴答答的伴奏声里  章节的停顿  缀着每一段音符的转折  溅起仰天长啸的一曲《离骚》  龙舟与光阴竞赛的错失  衍生了唐宋元明清——  长长短短的岁月  多少主义兴  多少
期刊
该书是李镇西校长从教30年个人成长的回忆录,全书五辑,分别是:往事如烟、求学之路、投身教育、做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做最好的教师。以自传的方式记录了李校长从中学到“插队”当知青;从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到投身教坛;从读博深造到新教育、平民教育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一篇篇文章的述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童如何一步步成为大学生、成为教师、进而成长为教育家的。纵览其成长历程我们可以看出:  成长的过程
期刊
仲广群 小学数学“助学法”的创建人。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瑞北教育集团总校长。曾主持过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并获全国小学数学论文竞赛一等奖。参编教育教学类著作20多部,主编教研专著《讲述:在思考中成长》,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数学生态课堂的意蕴》《教学新密码——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范式》《小学生数学阅读》(共六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