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作家笔下的“天使”化女性形象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宁思曾经在《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中说:"哪怕俄罗斯什么都没有了,至少还有美女。"的确,俄罗斯女性的美是世界闻名的。在俄罗斯作家笔下,尤其是在19世纪普希金之后的一系列俄罗斯优秀的文学大师以及当代的杰出的作家们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饱满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男性作家的作品中抽离出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发现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命运,以及其中所隐含的男性世界价值体系。
  一、俄罗斯妇女的画廊
  相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文学发展较晚。真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要从19世纪的普希金算起,是他开创了现代俄罗斯文学,也是他创造了第一位饱满的俄罗斯女性形象达吉亚娜,在诗中世人直接称呼达吉雅娜为"我可爱的理想""俄罗斯的灵魂"。达吉雅娜的形象美丽典雅端庄,令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许多优秀的作家也纷纷效仿普希金,相继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这样优美的女性形象,所以"从19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学中出现了一系列优美、杰出的女性,人们称之为"俄罗斯妇女的画廊",而达吉雅娜是这座画廊里的第一位。"画廊中著名的女性形象还有屠格涅夫《贵族之间》中的丽莎,《前夜》中的叶莲娜,《罗亭》中的娜塔莉娅;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复活》中的喀秋莎•玛丝洛娃;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索尼娅,《白痴》中的娜斯塔西娅•费利波芙娜;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尼娅;拉斯普金《活着,并且要记住》中的纳斯焦娜。
  这些女性形象虽然不是尽善尽美的圣女,但是在她们身上都体现出了俄罗斯传统意义上形成的母亲和妻子的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作品中所占据的地位与男主人公并驾齐驱,甚至可以说比男性主人公更加栩栩如生、饱满丰富,在某些时候她们通过自我的牺牲让男主人公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和成熟,从这个角度讲她们是男性主人公的精神引导者、领路人,同时也正是作家的希望寄托所在。
  二、女性主人公的特点及其背后隐藏的男性世界价值体系
  不管上述女主人公最后的命运如何,在她们身上显现出的大部分还是正面的、肯定的特点,所以我们把她们称为男性作家笔下的"天使"。我们从上述女性形象中总结出这些女性的三个特点:
  第一、 她们通常外表端庄而美丽,性格纯朴真挚,让人能够体会到女性特有的那种美。这中美不仅让男人欢喜,甚至不会激起同性的嫉妒,而是同样得到由衷的赞美。比如屠格涅夫《贵族之间》中的温柔美丽的丽莎:"(她)目光真挚,纯洁无瑕", "她长的高矮适度,细长柔美,步履轻盈,说起话来声调沉静"。就是这样的神情让男主人公拉夫列茨基最是喜欢。而《安娜•卡列尼娜》中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更是不惜笔墨分别通过沃伦斯基,沃伦斯基的母亲,吉娣和列文的眼睛多次描述安娜的美丽。"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注意地……""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这样的面孔不仅让沃伦斯基一见钟情,就连他的母亲也喜欢安娜:"我可以和你走遍天涯,永无倦意。你是那种逗人喜欢的女人,和你一道谈话愉快,沉默也愉快……"而在吉娣的眼里安娜是十分单纯而毫无隐瞒的,"她感到自己不但受安娜的影响,而且爱慕她。"外在美是这些男性作家笔下的俄罗斯妇女画廊中的女主人公的第一显性特征。她们寄托了作家对女性外在美的希望,也正是通过她们这些男性作家勾勒出了符合当时社会标准的,符合男性审美的女性形象,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儿才是美的,才是可爱的。这便是男性对女性的性别认定,在他们的作品中赋予了女性"天使"的外貌。
  第二、 她们秉性善良,品格高尚,对待爱情执着,对待家庭忠诚。在这些女主角中也有这样一些人,作者并没有正面描述她们外在的美丽,而是通过描述她们的内心来衬托她们与众不同的气质。比如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先是用对比反衬手法来描写了达吉雅娜的妹妹奥尔加:"(她)一双眼睛蓝得恰似天空,棕色的卷发、微微的笑容,举止、声音、窈窕的细腰",但是在这儿普希金笔锋一转,说奥尔加的美貌"不过只要顺手拈来任何一部长篇,你准能找到她的肖像,非常可爱;从前我也欣赏,然而现在我对它机器厌倦。"普希金用奥尔加大众化的相貌来衬托达吉雅娜的奇特气质:"总而言之,她名叫达吉雅娜,她没有妹妹那种美丽,没有妹妹红润鲜艳的面颊,她一点也不引人注意",但是"她忧郁、沉默、孤傲不群,象只林中的小鹿"。达吉雅娜作为一个贵族的小姐,确是敢于表达自己对奥涅金的好感,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当时的奥涅金却还不想受家庭的束缚而拒绝了达吉雅娜的情意。最后达吉雅娜出嫁之后又受到奥涅金的追求,这时候的达吉雅娜却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家庭。而在爱情和家庭产生冲突的时候,男性作家几乎无一例外地让这些女主角牺牲了爱情只为成全家庭,哪怕这个家庭在读者看来是无论如何都不美满的。达吉雅娜如是,丽莎如是,她们几乎在第一回合就缴械投降了,达吉雅娜拒绝了奥涅金的求爱,继续做公爵夫人;丽莎进了修道院,只为拉夫列茨基和他的妻女和解。而安娜•卡列尼娜在面对爱情和家庭时毅然选择了爱情,但是背弃家庭的选择最终也让她失去了爱情走向了毁灭。这样的安排绝非偶然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男权社会的真相。可以说,俄罗斯女性从未获得过任何话语权,她们在社会上是中处于被压制的屈从地位,根本不扮演任何角色。所有阶层的妇女面对的唯一生活出路是相同的:嫁人生子。对此,别林斯基写道:"我们的女性是有两部分来构成的:一种是应该出嫁的闺女,另外一种是已经出嫁的妇人。俄国少女不是在那个字的欧洲意义上的所谓女人,不是一个人:她不过是一个新娘罢了。"正是这种思想也影响了男性作家笔下女主人公的命运。男性作家对女主人公命运的安排完全属于传统道德和社会规范所要求的行为方式。
  第三、 她们笃信上帝,内心安详,具有自我牺牲精神。这些形象几近完美的女性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笃信上帝,并富有自我牺牲的精神。188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罗斯语文爱好者协会会议上发表著名的演说,他把俄罗斯妇女画廊中第一位女主人公达吉雅娜的形象与俄罗斯妇女的民族性格紧密联系起来,指出在达吉雅娜身上体现出的"精神的高度和谐"、"把他人的幸福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的自我牺牲精神是真正的俄罗斯妇女的典型特征。这也跟俄罗斯国教东正教的普及有着密切联系,就像俄罗斯象征主义的重要代表、宗教思想家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梅列日科夫斯基对屠格涅夫作品中形象做出的评论,他强调了东正教文化因素对于"屠格涅夫家族"神圣高洁的女性具有深刻的影响:"屠格涅夫作品中的女人和少女们在人的面孔中间表现为圣像;在活生生的人民中见她们是'活圣尸'。"其实不单单是屠格涅夫笔下的女主人公具有这样的特质,在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批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同样如此。比如在终于面对昔日情人奥涅金的求爱时达吉雅娜选择了拒绝真正的爱情,放弃个人幸福生活的自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婚外情在基督教中是一种伤风败俗、亵渎神灵、该下地狱的罪过,所以达吉雅娜选择了遵从传统:"传统观念认为,两性必然有主动与被动的差别,女性属于其中被动的一方。"而违背这一传统的安娜得到的是卧轨自杀的悲惨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的女主人公纳斯塔西娅•费利波芙娜几次三番动摇于梅什金公爵和罗果静之间。在这个社会上,只有梅什金公爵能够给予她幸福,但是她却怕自己的身份会玷污了这个纯洁得想小孩一样的公爵,所以她同样选择了牺牲自己,嫁给了罗果静。正是这样的自我牺牲精神给予了她们"天使"的内核。
  三、总结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位女性身上都发现那种悲剧性的、悲悯的、宗教人道主义的精神。"她们是最富有人性的光彩和魅力的性格典型,作家们在自己的女主人公身上展示了最完满的人性:热烈的愿望和感情,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对人与人之间真诚纯洁关系的追求。"但是这种堪为典范的理想女性,其道德精神层面的象征性远远大于故事性。在当时令人窒息的社会气氛中,这种理想女性的出现是为了抚慰男性作家与读者的心灵,也因此她们被赋予了最崇高的"天使"的特质。
其他文献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发展程序,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
期刊
一、舞蹈的主题思想  通常称它为作品之灵魂。这是由于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无论素材的取舍、情节、情绪的安排和舞蹈语言的选定,都要受主题思想的制约,并为主题思想服务。  舞蹈的主题思想它是来源于生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编导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而开掘出来的,如果说生活是矿石,则思想是熔炉,而艺术技巧则是冶炼的技术。  以舞蹈《再见吧,妈妈》为例,编导深入和熟悉反击自卫战的生活,千千
期刊
一、分级教学法的含义与实施缘由  (一)分级教学法的含义  分级教学法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承认学生群体在学习上存在个别差异的事实,并有意识地将其区分成三个类别或三个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与活动;另一种含义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使属于同一水平上的知识为一个层次,相邻层次设定足够的跨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
期刊
冰心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立个性和风格的翻译家,为近代中国的翻译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她翻译的泰戈尔和纪伯伦的作品都被视为经典。冰心翻译的诗歌具有简洁朴素、温婉柔顺的风格特色,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也有它特定的条件和过程。冰心在翻译诗歌时既不是单纯的直译,也不是单纯的意译,也不是完全遵循"信、达、雅"这一标准。她的风格来自于她对文本的选择,她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作为一位作家,冰心的创作风格对她的翻译风格也起
期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出比较明确和全面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历程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并给予理论上的准确历史定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
期刊
校本管理是以校为本的管理,其核心就是强调权力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强调行政部门给学校以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它力主学校要认真分析、甄别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各种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他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试验田或应用场地。其基本主张是学校管理工作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学校对本校的问题应有一定的决策自主权。校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
期刊
民勤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之间,是阻挡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合拢的一片绿洲,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是我国西北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民勤面临的荒漠化危机已经受到中央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温家宝总理先后11次提出"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一、民勤荒漠化现状及其危害  历史上的民勤是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土沃泽饶,可渔可耕。随
期刊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呈现出"集权-分权-集权-分权"的循环往复。正如薄一波在《若干重大问题与历史事件的回顾》一书中所总结的那样:这个时期,权力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再放再乱,再乱再收,在收放之间摇摆不定,循环往复。本文拟对主要原因作简要分析。  一、政治分权和经济分权脱节,致使权力划分缺乏稳固之基  (一)权力划分没有呈现出高度的"经济化"和"市场化"  这一时期,我
期刊
重视和搞好报社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完成好自身所承担的新闻报道任务有着重要意义。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新形势下,报社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新闻
期刊
一、象形拳中的意象思"惟"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也是传统武术训练中直觉把握、自我体悟原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意象"一词历来是物象、卦象、兴象以及"道"(大象)的总称。其功能在于由眼耳相接的事物,"引人入于玄远之境,与万化冥合"。意象又称"心象",是一个充满了个人情感与联想的内心世界。在这里"意"指客体化了的主体情思,"象"指主体化了的客体物象。意象这一概念,在我国武术史上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