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08-01
采血车是血站的流动采血点,承担着献血者的招募、血液采集任务。这种工作方式,在方便献血者的同时,也扩大了无偿献血的社会影响力,赢得了人民群众对献血事业的了解支持和信任,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发展[1]。采血车是血站的窗口科室,任何疏忽大意和管理不善都可能酿成严重不良后果。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流动采血车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对策,供血站的同道参考。
1采血车风险相关因素
1.1设备因素
采血车不同于固定的采血点、屋,经常流动,特别有时下乡镇,路上颠簸,极易引起设备损坏,特别是采血秤容易引起称量不准确或摇摆频率达不到要求。
1.2人员因素
①采血车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新上岗人员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血液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②采血车外出采血有时献血员特别多,忙碌时对献血者健康征询评估不充分,采血时不能执行一对一贴签。③采血护士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采血过程中不带口罩,采血前手未消毒。
1.3环境因素
①采血车停在人群聚集区或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环境嘈杂,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采血车有固定的停靠点,不能选择在阴凉处,有时电压点,空调效果不好,车内环境闷热,献血反应发生率较高。②采血车到站后,当班司机未按要求消毒采血车,采血车空气监测达不到要求。③当班人员工作结束后,未及时清理饮用的食品和用过的废弃物,造成采血车内有异味。
1.4管理因素
①当班人员未严格按操作规程对血液、血样标本、血样辫交接、核对,造成血样辫遗留在采血车上。②初筛检验时金标法检测HBsAg,未按操作规程加入血样量、反应时间未严格控制,造成HBsAg阳性者漏检。③血液采集后热合未按要求检查热合处,有时造成血液渗漏报废。④血站的主要工作是采供血,服务对象中献血者虽然为正常人群,但我国是病毒肝炎的高发国家,约10﹪的人群为HBsAg携带者。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发展。所以仍有相当比例的献血者为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原携带者,其血流及血液标本存在一定的传染性[2]。工作人员如果不注意个人防护,初筛检验和采血过程中有时不慎被血溅污染或被针刺伤,被传染的风险性大。
2.管理对策
2.1加强设备管理
必须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除国家强制检定设备外,其余设备血站可以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经培训具有资质的质控人员自行进行,或委托相关计量机构/生产厂商进行[4]。采血车上的关键设备有血压计、体重秤、贮血冰箱、采血秤、热合机。血压计、体重秤、采血秤每年委托本市计量测试所检定并出具报告。贮血冰箱、采血秤质管科按关键设备质量检查,频率分别为每月、每半年检查一次。采血秤、热合机当班人员上车后要开启并检查仪器证实处于正常状态,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采血车工作人员在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在使用过程中密切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标识,同时报告相关领导及时处理解决。
2.2加强人员培训
员工必须结合工作实践接受相关签名的工作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的培训,并且经过评估表明合格,才能允许在工作文件或记录上签名[3]。血站应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加强上岗人员的教育培训,结合采血车工作实际,制定科室培训计划,学习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血液与血液制品远程教育》、安全与卫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质量管理、环保意识、签名法律意义等。
科室主任应定期组织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本科室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等,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等方法对培训效果及人员能力进行评估,员工经培训考核合格,并达到相应资质要求,办公室授权后,才能正式上岗。
办公室加强对采血车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对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员工及时暂停其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2.3加强采血车内环境管理
每天上班时采血护士戴手套用1:20“84”消毒液擦拭各工作台面,车内壁、采血秤、热合机、止血带,整理当日所需的工作物品,将桌面和地面用同浓度的消毒液喷洒,再将地面拖干净,清洗拖把备用。每天收班时检验人员将车内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分别打包清理,保证日产日清。收班后当班司机及时做好车内清洁,插上消毒机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消毒时间设定为2小时,第二天早晨收线即可。
2.4加强质量管理
①最高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到采血车上督导检查,对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纠正。②进一步细化采血车各岗位职责、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强化采血车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落实管理制度、奖罚分明。③合理安排人员,团体采血人数较多时,适当增加工作人员和安排志愿者,让志愿者承担献血征询评估、采血后服务等工作。④工作人员热合时,在热合过程中不应用力牵拉或扭转导管,待焊极松开1~2秒后方可取出已封口的导管。应检查热合部位,如有渗漏,则重新热合,并评估对血液无菌性的影响[5]。④严格站内感染管理监测:质管科每月对采血车空气、医务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的消毒效果以及使用中消毒剂的细菌污染进行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⑤科室内部应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对上一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改进方案,防止类似差错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方瑞峰,胡勃,王海英.流动采血车工作管理.中国输血杂志.2000,3(13):217-218.
[2]杨勤,曾桂萍,黄林莎.血站采血护士工作中的潜在危险及防护策略.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135-1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
采血车是血站的流动采血点,承担着献血者的招募、血液采集任务。这种工作方式,在方便献血者的同时,也扩大了无偿献血的社会影响力,赢得了人民群众对献血事业的了解支持和信任,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发展[1]。采血车是血站的窗口科室,任何疏忽大意和管理不善都可能酿成严重不良后果。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流动采血车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对策,供血站的同道参考。
1采血车风险相关因素
1.1设备因素
采血车不同于固定的采血点、屋,经常流动,特别有时下乡镇,路上颠簸,极易引起设备损坏,特别是采血秤容易引起称量不准确或摇摆频率达不到要求。
1.2人员因素
①采血车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新上岗人员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血液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②采血车外出采血有时献血员特别多,忙碌时对献血者健康征询评估不充分,采血时不能执行一对一贴签。③采血护士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采血过程中不带口罩,采血前手未消毒。
1.3环境因素
①采血车停在人群聚集区或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环境嘈杂,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采血车有固定的停靠点,不能选择在阴凉处,有时电压点,空调效果不好,车内环境闷热,献血反应发生率较高。②采血车到站后,当班司机未按要求消毒采血车,采血车空气监测达不到要求。③当班人员工作结束后,未及时清理饮用的食品和用过的废弃物,造成采血车内有异味。
1.4管理因素
①当班人员未严格按操作规程对血液、血样标本、血样辫交接、核对,造成血样辫遗留在采血车上。②初筛检验时金标法检测HBsAg,未按操作规程加入血样量、反应时间未严格控制,造成HBsAg阳性者漏检。③血液采集后热合未按要求检查热合处,有时造成血液渗漏报废。④血站的主要工作是采供血,服务对象中献血者虽然为正常人群,但我国是病毒肝炎的高发国家,约10﹪的人群为HBsAg携带者。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发展。所以仍有相当比例的献血者为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原携带者,其血流及血液标本存在一定的传染性[2]。工作人员如果不注意个人防护,初筛检验和采血过程中有时不慎被血溅污染或被针刺伤,被传染的风险性大。
2.管理对策
2.1加强设备管理
必须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除国家强制检定设备外,其余设备血站可以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经培训具有资质的质控人员自行进行,或委托相关计量机构/生产厂商进行[4]。采血车上的关键设备有血压计、体重秤、贮血冰箱、采血秤、热合机。血压计、体重秤、采血秤每年委托本市计量测试所检定并出具报告。贮血冰箱、采血秤质管科按关键设备质量检查,频率分别为每月、每半年检查一次。采血秤、热合机当班人员上车后要开启并检查仪器证实处于正常状态,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采血车工作人员在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在使用过程中密切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标识,同时报告相关领导及时处理解决。
2.2加强人员培训
员工必须结合工作实践接受相关签名的工作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的培训,并且经过评估表明合格,才能允许在工作文件或记录上签名[3]。血站应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加强上岗人员的教育培训,结合采血车工作实际,制定科室培训计划,学习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血液与血液制品远程教育》、安全与卫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质量管理、环保意识、签名法律意义等。
科室主任应定期组织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本科室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等,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等方法对培训效果及人员能力进行评估,员工经培训考核合格,并达到相应资质要求,办公室授权后,才能正式上岗。
办公室加强对采血车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对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员工及时暂停其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2.3加强采血车内环境管理
每天上班时采血护士戴手套用1:20“84”消毒液擦拭各工作台面,车内壁、采血秤、热合机、止血带,整理当日所需的工作物品,将桌面和地面用同浓度的消毒液喷洒,再将地面拖干净,清洗拖把备用。每天收班时检验人员将车内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分别打包清理,保证日产日清。收班后当班司机及时做好车内清洁,插上消毒机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消毒时间设定为2小时,第二天早晨收线即可。
2.4加强质量管理
①最高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到采血车上督导检查,对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纠正。②进一步细化采血车各岗位职责、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强化采血车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落实管理制度、奖罚分明。③合理安排人员,团体采血人数较多时,适当增加工作人员和安排志愿者,让志愿者承担献血征询评估、采血后服务等工作。④工作人员热合时,在热合过程中不应用力牵拉或扭转导管,待焊极松开1~2秒后方可取出已封口的导管。应检查热合部位,如有渗漏,则重新热合,并评估对血液无菌性的影响[5]。④严格站内感染管理监测:质管科每月对采血车空气、医务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的消毒效果以及使用中消毒剂的细菌污染进行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⑤科室内部应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对上一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改进方案,防止类似差错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方瑞峰,胡勃,王海英.流动采血车工作管理.中国输血杂志.2000,3(13):217-218.
[2]杨勤,曾桂萍,黄林莎.血站采血护士工作中的潜在危险及防护策略.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135-1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