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伶牙俐齿背后的世故与感伤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keycn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6月,马小淘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了一篇谈80后作家的作品,我注意到她行文间的讨论与自我省视:
  所谓“80后”赶上了匮乏的尾巴,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好像和一直遭罪的前人不同,也區别于生来就见识繁荣的后辈。但是我忽然觉得,地球那么大,历史那么长,代际可能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鲜明。也许人与人真的没有那么不同,不过是自命不凡或者被另眼相待。
  评论家们意图打造的代际命题与视野,她一笔勾销,轻描淡写地指出其中更辽远、更深层的某些体会。从十七岁出版第一本随笔集迄今,这位早慧早发型的创作者已累积了六本创作,在写作路上行走多年,她对所谓的写作动机、创作观、代际差异等问题没有太大意见,是随兴或是嘲弄任人解读,马小淘只表态会踏上写作之路,纯粹基于“好奇和迷惑”。在对世事的好奇与迷惑里,她冷隽观察,提出想法,并且在且行且写、且迷惑且清明的创作之途里,敏锐洞视到自我的局限。
  《春夕》里所收的六个中短篇《不是我说你》《牛丽莎白》《你让我难过》《春夕》《毛坯夫妻》以及《两次别离》,写作时间跨度约有六年,但整体观之却表征了高度的一致性与个人风格。就题材而言,马小淘在此部小说里所注目者,多为浮世男女的情感世界,《不是我说你》《毛坯夫妻》及《两次别离》写的是爱情,《牛丽莎白》主要写的是友谊,而《你让我难过》《春夕》则兼写爱情与友谊。在这些故事里,主要角色多来自广播专业,“林翩翩”作为广播学院高才生,以电台播音员的职业现身,固然是重复出现的名字,其他如《毛坯夫妻》里的雷烈与温小暖,是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的师兄妹;《春夕》里的江小诺是录音师,钟泽则以“金嗓子”令人惊艳,凡此也暗合作者本行,可见马小淘自有其熟悉和偏爱的小说背景。至于《牛丽莎白》里牛丽莎、沈源彼此的外貌特征与情谊渊源考,到了《你让我难过》里的林翩翩、戴安娜间,又颇有些类似的映照。
  马小淘写爱情,在《不是我说你》里便可看出惊人的才赋。这是篇电台故事,同时也是声音的故事,或许作者并不擅于依赖“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但在此篇小说里,她选择以“声音”作为切入点,无疑加深了读者对角色的想象空间。而将背景置放于广播的专业环境下,整篇小说也充满了声音表情:标题节奏明快、对话则伶俐传神,在嬉笑怒骂中,马小淘一边写情感的无奈,一边也嘲弄了电台节目商业化竞争的虚伪。至于友谊部分,单看《春夕》里写江小诺与蕊妮之间的钩心斗角,一句“女人之间,愤恨、理解,往往都是没道理的一瞬间”下得轻巧,却尽得神髓。《牛丽莎白》则是一篇关于绰号的故事,小说里写牛丽莎在父母、友朋间遭受的挫折与挫败,那些轻描淡写、举重若轻的“恶意”,即使以貌似善意的形式表达,还是造成了伤害。
  在对角色的评断里,马小淘展现了相当明确的好恶投射,例如她对恶俗的鄙夷。《毛坯夫妻》里温小暖嫌弃雷烈气若游丝、生活窘迫的梦境恶俗;而对于雷烈前情人沙雪婷的俗丽,叙事者亦不惮表露出乏味与虚伪的批评。《不是我说你》里的林翩翩对于恶俗何等厌恶与鄙夷?然而其涉入的爱情故事,却是俗滥的奔四中年男子与初入职场青春女子间之纠葛。《你让我难过》里的林翩翩也何等清高?但却扮演了最恶俗的“小三”角色。那么叙事者中意的生活是什么?《毛坯夫妻》里的“蚁族”可为代表。胸无大志的温小暖,放弃优秀的专业能力,廿余岁就过上退休生活,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网上,过着虽无聊却欢乐的逆生长日子。濒临破灭的婚姻、一对彼此几乎审美疲劳的夫妻,却因与故旧、前情人的聚会而发生逆转,灵魂的高度自由彰显了物质性的寒怆,温小暖的毛病成了难得的优点,这种皆大欢喜的转念,可说对生活投予了更本质的注视。
  意念的完整与精神气质的一贯,是马小淘叙事的一大特色。在这些篇章里,所有角色几乎都是伶牙俐齿的,那些幽默犀利的对话、明快而聪明的笔调,充分表征了80后的刁钻与机灵,简直活生生一作者现身于字里行间。但看此段文字:
  周围的人前仆后继进了围城,绝大多数都是速战速决,从认识到热恋进而结婚,一年半载而已。反正也不打算眼里常含泪水,干脆也别坚持爱得深沉了。……何况活着总是疲于奔命,纵使没什么野心,无意飞黄腾达,每天还是要起早贪黑讨生活,哪有心思琢磨什么山无陵天地合的大手笔。那都是有闲阶级干的,伤筋动骨上天入地,劳心劳力破坏免疫力。(《两次别离》)
  玩世不恭的语调一路急奔而下,写尽了80后的尴尬困境,感情空窗的剩女、疏离的人际关系与假作热情的社交形态,谢点点的惫懒完全反映了这一代对理想、爱情与婚姻的无望,一切仿佛只能靠着耍嘴皮子得过且过。
  于是牛丽莎的丑、牛丽莎的自嘲自损、牛丽莎豁达里隐含悲怆的语调,至收束竟有了轻微的恐怖感。而林翩翩伶牙俐齿间,更难掩偶现的伤感。《不是我说你》《你让我难过》两个故事里的林翩翩都是干净利落,令男人省心的角色,她有合理要求、非分要求都不提的清高,安静爱人、不爱干净走开的自尊要强,然而所有的超脱大气都是演的,《不是我说你》里的无所求与豁达,竟是以委屈和迎合为底色;《你让我难过》里两段无出路的感情、在婚姻国度间的彷徨与凄凉,以及油嘴滑舌背后的恐慌,更暴露了对感情高度的不安与不信任感。而初恋情人的阴影、层叠重复的关系,更是马小淘作品里屡次出现的情意结,《春夕》里江小诺怀疑钟泽另有一气质极似自己的神秘初恋女友“春夕”,与《你让我难过》里“小三”林翩翩发现自己与钟泽之妻的神似,难道不是文本的互涉与反讽?马小淘无论写中年男子的成熟与疲劳,或年轻女子脆弱的凶猛,都剖析得透彻而世故,行文间充满了洞察情感后的冷然与悲哀,凡此对于人性内层的剖析,是其着力处也正是其迷人之处。
  然而叙事者又是善于自我解套的,《春夕》里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两次别离》里“这一切必须为她正常的人生让路,必须囫囵吞枣地过去。对于擦肩而过的人和事,是不是真相其实没关系”的豁达,以及《不是我说你》里“完美是个圈套,相安无事就好,别要求太高,别委屈就好”的自我宽慰,虽然略带些苍涼无奈,却亦直指不折不扣的自适与自处之道。正是在这些佻达、世故而淡然的收束里,我们读到所谓80后那种直面现实的生猛与活力、那种日常背后的底劲与韧性。
其他文献
一  本文主要是尝试对《我与地坛》进行重新解读。比之于以往的文章,我主要尝试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以现象学作为思想资源和诠释视角,二是试图形成新的诠释方法,即不只是读《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本身,不是将之视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精致的瓮”,而是试图打通这一文本的内与外,通过对《我与地坛》及其周边文本的诠释来厘清史铁生思想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为什么要从现象学的角度入手,我稍后再作具体的解释。这里之所以提出“
期刊
“八十年代”——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起点”意义似乎已经成为某种共识。  站在改革早已触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改革所带来的利与弊早已展现得清清楚楚的今天,再来重返“八十年代”,无疑带有一种“清理”的意味。  早在1988年,甘阳等人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及知识分子在“文革”之后开启的所谓“新时期”的启蒙工作所具有的意义。这场对“后文革”时期的思想资源的清理与整合工作被普遍视为
期刊
三农问题作为中国跨世纪的一个主流话语,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21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满腔忧患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三农问题的报告文学,比如,2002年初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2002年年中的何建明的《根本利益》,2003年陈桂棣和春桃合著的《中国农民调查》,2010年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等等。面对三农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如何以艺术形式既真实全面呈现中国的三农问题,又热情传播主流正能量,书写引领“
期刊
刘涛此人,其生也晚。他若生在晚清,必是康梁门下,做一番维新保皇的大事。再往前生两千年,生在汉代,他便是个经生,那就除了毛诗还有刘诗,或者《春秋》另出一部刘传。  我的意思是,刘涛的禀赋、根底、品性,其实都更近于古。如此一个古人生在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又做当代文学的批评,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认识刘涛,算来已有八年。他的文章其实并不曾多看,只看这个人,觉得端端正正正。没有飞扬浮躁,没有小机灵小
期刊
杨显惠在开始创作《夹边沟记事》的时候,面对着一个问题:如何用文学的方式呈现一段尚未被官方历史完全解密的历史?在现代分工完成之后,文学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本不应该再承担记录历史的责任。但是,当夹边沟劳改农场那段被有意尘封的历史以亲历者口述的形式触动着杨显惠的时候,他选择用文学的形式呈现这一段历史:“现在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已经不多了,当年的事件制造者有意把它封存起来,当年的生还者大都谢世,少数幸存者又
期刊
刁亦男指导的影片《白日焰火》荣膺2014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赢得了国外各大主流媒体的好评与影视界的广泛关注。这部投资甚微的中国电影缘何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轰动性的效应呢?众多的国内外电影专业人士将这部影片归为“黑色电影”一类,并将其与流行一时的侦探小说进行比照分析;一部分西方影评界普遍关注于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认为影片介于“政治与美学的维度之间”,并混有“社会主义纪实”的部分,是一幅典型的“中国肖
期刊
上篇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我先解一下题。这个题目是“到第二条河去游泳——从“梁庄”到“吴镇”,其实也是想谈谈我在写的这样一个作品,“云下吴镇”,这是我在《上海文学》连载时的题目,出版后书名将改为“神圣家族”。当然主要由李洱老师来谈。  这一路写下来,我经常在想,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小说?我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小说?一会儿听李洱老师来谈一谈。什么是文学呢?就是你对这个人非常迷恋,你对这样一
期刊
自从晚清“文学立科”以来,在过去百余年间的中国,大概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像当下这样“繁荣”——不仅每年都有数量十分巨大的批评文章与著作问世,而且一支规模已经相当可观的“职业批评家”队伍还在不断地急速扩容。曾有论者指出,当代文学的危机不在创作,不在传播,而在阅读。尤其是在传统文学的部分门类中,甚至一度出现了“作者”多于“读者”的尴尬局面。在这一情形下,学界与文坛的“批评”热情高涨,自然是一
期刊
一、是市井,不是城市  据言中国现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主流是“乡土文学”。即便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文学”仍然没有发展起来,或是“城市文学”创作的成就仍抵不上“乡土文学”,抑或对“城市文学”的评价没有“乡土文学”高。凡此种种,至少在我们的批评史视野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关于“城市文学”的批评标准,或者是缺少充足的批评资源与批评经验去面对当下所谓的“城市文学”。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期刊
中国的城市文学是伴随着城市的兴起与城市文化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百年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与中国城市文化的盛衰荣辱是相协调一致的,城市的生活与文化是孕育城市文学的摇篮与子宫,城市文学的繁荣与发展需要城市文化的积累和经验。无论是作为文学创作题材,还是文学研究对象,城市文学都被我们不断提起和反复讨论。与此同时,城市文学的经验价值与审美意识也不断处于反思和重构中,它既受文艺潮流与文学观念变迁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