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花钱怎么就那么难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520c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過不理智的消费吗?本来没想着要买,结果鬼使神差地掏了钱。
  我要科普一个没有商家愿意让你知道的真相:营销套路是怎么让人多花钱的。
  答案是:它们利用了所有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焦虑。确切地说,是大多数焦虑背后隐含的恐惧。
  恐惧带来压力,而压力会让人产生做点儿什么的欲望,去减轻或消除压力。
  商家正是利用这种规律,刻意制造“恐惧信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最后让我们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
  比如,很多卖减肥药的商家,都会夸大身材给人带来的影响:“世上只有两种女人,一种是漂亮女人,另一种是胖女人。”“一个连身材都管理不好的人,怎么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实际上,只要不是从事模特、演员等特殊职业,体重在健康范围内,根本用不着过度减肥。但是,因为“恐惧心理”作祟——如果不快速瘦下来,就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耽误找工作、找对象等,很多人还是选择购买减肥药。
  为什么我们会被商家的这些“话术”迷惑?如何才能避免被恐惧情绪干扰?

商家利用的正是你所害怕的


  恐惧,其实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生理本能。
  面对危险时,恐惧会引发人体内的一系列反应,以保护人体免受伤害,即产生“僵硬、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比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条蛇时,身体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僵硬。但这个时间非常短,大脑会快速判断自己能否战胜对方,同时肾上腺分泌激素,血液向大脑和四肢聚集,身体快速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
  这整个过程,都是在我们无意识的状态下出现并完成的。也正是因为恐惧情绪的存在,人类才能在物竞天择中生存下来,并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开始利用恐惧这种本能。比如,宗教文化的出现,就是人们利用恐惧情绪创造的一套规则:把人们对未知的不可控之事(死亡、疾病、灾害等)的恐惧,都转移到一个统一的对象上。这个对象就是神。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最早的造神者是恐惧。”
  宗教告诉人们,在世上发生的一切你都不用害怕,你只要相信神就可以了。你行善举,神会保佑你;你做恶事,神会惩罚你。神帮助人类管理恐惧,并与之达成和解。
  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生活变得有保障,真正让人恐惧的东西越来越少。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对信息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媒体整体的叙事风格越来越倾向于恐惧视角,人们甚至开始主动制造恐惧情绪。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的那样:“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人们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巨大的市场带来的诱人前景,在向手握资本的商人招手,他们只需要利用我们的恐惧就能获利。
  BBC(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中提到:“商家正是利用人们对死亡和衰老的恐惧进行营销,并以此获利。”
  比如人们对健康的恐惧。随着全球各种大流行病的出现,细菌、病毒带来的恐慌已经深入人心,这也唤起了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
  英国卡森公司从中看到商机。他们利用人们对传染病的恐慌和媒体对大范围流行疾病的宣传,推广抗菌香皂,结果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实验发现,普通香皂跟他们推广的所谓抗菌香皂的除菌效果不相上下。这只是商家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玩的一个小把戏而已。
  商家把人们的恐惧看作商业机会,大家克服恐惧的诉求被用作一种商业策略,目的是引起人们对某个问题的关注,以及敦促人们赶紧付诸行动。
  我们的生活,许多时候已经被商家刻意营造的恐惧气氛裹挟。保险公司会利用你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劝告你多买保险才能抵御风险,不至于出事后没有保障。结果,你买了很多原本并不需要的保险。理财顾问会利用你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对未来生活保障的忧虑,向你暗示应该购买他们新推出的某款理财产品。结果,你一股脑儿把钱全投了进去。
  保险和理财产品确实可以分担风险,但具体的种类和数量,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但总是会有某种忧虑和恐惧,影响你的选择,左右你的决定。

怎样避免恐惧的干扰


  我们想要避免被恐惧干扰,就需要努力看清世界的真相。
  汉斯·罗斯林在其撰写的《事实: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一书中提到,在这个全球都充满焦虑的时代,有用数据思考的必要。只有理性分析我们见到的一切,才能摆脱被情绪控制和干扰的困境。
  人类很容易将“感受”凌驾在“理智”之上,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被商家打出的“恐惧牌”操控。我们想要控制恐惧本能,不被恐惧干扰,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不要立马做决定,先稳定情绪。
  情急智短是人的本能表现,这时,我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都会下降,甚至会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真正紧急的危险其实很少。相反的是,我们要面对更多复杂和抽象的问题。
  为了控制恐惧带来的压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呼吸,给自己一点儿时间平复情绪。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要知道,以后仍然会有机会。等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再把注意力聚焦在真正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上。
  第二,计算真实的风险。
  汉斯·罗斯林说:“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可怕,这是因为我们注意到的信息是由媒体精心选择和编排过的,媒体往往刻意选择那些吓人的信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比如,我们经常会被飞机失事的新闻报道吓到。不可否认,乘坐飞机的确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因为害怕飞机失事而拒绝乘坐飞机,就显得有些反应过度了。
  《美国科学家》杂志曾刊登过一项研究——将飞机起降时出现的事故,跟汽车在乡下公路行驶发生的事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开车发生事故造成的死亡率是乘飞机出行的65倍。
  很多看起来危险的事情,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一个关于风险的公式大家可以参考:风险=危险程度×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面临的真实风险,并不取决于它看起来多么吓人,而取决于两个因素:危险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所以,堅持了解基础数据就显得很重要。如果一件事是紧急且重要的,那么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持续观察。
  请警惕那些虽然相关但并不准确的数据,或者那些虽然准确但实际并不相关的数据:只有相关且准确的数据才真正有用。
  在采取行动之前,必须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建立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对数字进行分析,才能不被恐惧驱使着采取行动。

需要是最好的标尺


  商家用心理学“研究”消费者,用人性的弱点“套路”消费者,我们也害怕一不留神就掉进商家布置的消费陷阱。
  但是,对于商家的各种花式广告和宣传,我们也不必一棍子打死,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本身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有人因为广告买到了需要的商品,有人因为广告找到了想要的工作。广告的存在,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原本不了解的东西。
  我们也愿意为那些质量好、能满足实际需求的产品付费。但凡事过犹不及,广告泛滥也会让人生厌,甚至会引起消费者的警惕和抵制。
  比如文章开头讲的商家对减肥药的宣传,就是在刻意贩卖焦虑,让人们对身材、对美产生扭曲的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商家的“恐惧营销”忽悠,是因为“应该思维”在作祟:既然别人觉得那样做是对的,那我也应该那样做;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做,那我就应该不辜负别人的期待。
  心理学家霍妮说,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幻想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我们需要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我们更应该搞清楚的是:这个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它来自我们的内心,还是外在的设定?
  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我们很容易就被带偏,变成“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而这,也正好是商家对我们贩卖焦虑的最好时机。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学会用“斯多葛控制二分法”——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让不能控制的事情顺其自然。
  知道你是谁,知道你要什么,才能瞄准自己的目标,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踏实地往前走。
  明白了恐惧和焦虑的来源,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被什么推动的,从而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不会被商家贩卖的焦虑、制造的恐惧扰乱内心。
  赚钱很辛苦,希望你花出每一分钱,都是因为清醒地知道:我需要。
  (远 山摘自微信公众号“书单”,辛 刚图)
其他文献
我在大学阶段,恋爱之事很是失意,因此常感到苦涩。毕业以后,有老师要引荐一名女生给我。老师安排我在一间屋子坐下,悄悄交代了几点,才决定把在另一间屋子里的女生带过来。老师分别为我们做了介绍,笑一笑,就走了。  女生进门的一瞬间,我感到她充满活力。她低我一届。不过我对她总的印象是平淡的,因为我觉得她缺乏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我当然不会立即与她分手,因为她身上也许蕴藏着令我倾倒的优点,有待我发现。于是,我就约
期刊
那大概是爸爸去世的第十年。妈妈和我一起办什么事,她突然说:“有的时候,我看到人家用轮椅推着自家流口水的老头儿,都觉得很羡慕。你爸爸要是在世,即便是那个样子,我也会觉得很幸福。”  我完全不理解这句话。怎么可能呢?如果家里有一个那样的人,不是落入了无底洞般的艰辛吗?难道不是会令每个人都痛苦吗?  这次对话虽然离现在不过几年时间,我的想法却好像发生了许多变化。当时我还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想着万一自己得了
期刊
“我看不见了”,一种奇特的失明症在城市暴发,患者的眼睛不会有任何不适,却有如陷入一片牛奶海洋,所见一切皆为白色。眼疾本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视力。不明原因的失明引发公众的恐慌,为防止进一步传染,所有的失明者和感染者被关进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加以隔离。  这是小说《失明症漫记》的开篇。这部小说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代表作之一。  隔离区发生的故事是小说的主线。没有自由,没
期刊
海边的椰树下,一位长者脚趿拖鞋,下身穿着花纹短裤,倚靠在一堆竹简上。他眉头轻皱,手捋长须,正若有所思地远眺。另一个长者是一位束着长发,站在演讲台前传道解惑的讲师。前者是美国人李渡眼中的“存在大师”——道家学派的宗师老子,后者则是“正直大师”——儒家的圣人孔子。  李渡原名Stewart Lee Beck。Stewart一名起源于苏格兰,Beck起源于德国,他的朋友孙祝旻觉得Lee和中国李姓读音相近
期刊
1665年,一场瘟疫席卷了英国伦敦。为了躲避瘟疫,牛顿离开剑桥大学,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进行自我隔离。有人说,正是在家乡的那段时间,牛顿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事实果然如此吗?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牛顿的苹果”。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曾在文章中描述,牛顿在乡下躲避瘟疫的那年,有一天,他坐在苹果树下,被树上掉下来的一颗苹果砸中脑袋。牛顿突然有了灵感,意识到苹果下落与月球绕地球运动一样,都受到万有引力
期刊
从2020年3月28日开始,匈牙利实施了“禁足令”。虽然当时全国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43例,死亡10例,但对一个经济不算发达、人口不足千万的小国来说,政府丝毫不敢松懈。  被“禁足”的前一天,日暖天蓝,我仪式性地在老城区散步一圈,拍了一组告示,准备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上网课用。告示写得一张比一张有人情味。残疾人用品店留下电话号码,有急需的顾客可预约服务;书店在停业通知上不忘写上一句:“我们相信
期刊
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与灾难同行。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或飓风,自然之神的每一次震怒,都在顷刻之间将人类苦心经营的文明果实打落在地。灾难的形式复杂而多变,却无一例外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  而每一次“重建”,既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证明,也体现了大自然的慷慨与仁慈。正是在一次次的重建中,人们得以回到灾难的发端之处,思考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开始的。从“猫舞蹈症”到“水俣病”  起初,只是发生在村庄里的一些怪事,最
期刊
1895年1月,当清帝国在甲午战争中败局已定之际,时任湖南巡抚的吴大澂主动向朝廷请缨,带领新老湘军20余营、计1万余人高调出关,两个月后便一败涂地,被撤去帮办军务职,交部议处。  书生报国也好,纸上谈兵也罢,吴大澂毕竟站了出来。  1895年6月,也就是《马关条约》签订两个月后,吴大澂给张之洞发了一通电报,提出愿毁家纾难,将家藏古器共3200种抵与日本,“请减去赔款二十分之一”。  这一次,吴大澂
期刊
你的手充满时辰,你走向我——而我说,  你的头发不是褐色的。  于是,你把它轻轻提起来放在悲伤的天平上;它比我还重……  他们乘船到你那里,把它变成货物,然后把它拿到欲望的市场摆卖——  你从深处向我微笑,我在那仍然很轻的位置上对着你哭泣——  你的头发不是褐色的,他们拿出海里的盐水,而你给他们鬈发……  你低语,他们正用我来充满世界,而我在你心中仍然是一条凹陷的路!  把岁月的叶子放在你身边——
期刊
讲一个吴宓与蜀人雷少卿的故事吧。  这是一个有古风的故事,吴宓和雷少卿夫妇萍水相逢,雍容揖让,颇见古道古风。  那是在1938年,云南蒙自。  西门内路北,蜀人雷少卿夫妇在这里开着一家粥饼铺,主要售卖莲子桂圆粥和一种当地人称为粑粑的米饼。粥是每碗三分,饼是每枚一分,价极廉而味甚美。  吴宓到蒙自半年,经常在此处用餐,喜爱这里平民化的美食。  雷少卿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先生,吴宓称他为“有道之隐君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