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强弱不仅影响教师的队伍的稳定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能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师范生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是教师情感最持久的源动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而师范生又作为国家的未来教师,所以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研究尤为重要。
【中图分类号】 G658.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253-02
职业认同是动态的,依据时间的变化,经历的事件、接触的人和环境认同也随着发生改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是指师范生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能从心底里接受,能真正认定教师职业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并能为之做出积极的努力,从而表现出的一种愿意长期从教的坚定的情感态度。师范生的这种职业认同感是其以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也是其以后从教过程中最可贵、最持久的情感。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引擎中输入“师范生”进行搜索,截止2018年3月25号,返回的结果是19766条,输入“教师职业认同”后返回结果是2754条。由此看来,师范生的研究在近几年来一直是比较热的。同时再细化以“师范生职业认同”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跨库检索,截止到2017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论著共计246篇,具体成果如表1所示:
1从研究成果的总量上来看
关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数量相對较少;纵向来看,根据我国各界学者的关注度及成果数量来看,对该课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平缓期(2007年-2010年)、上升期(2010年-2012年)和活跃期(2013年至今)。其中2007年至2010年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该课题的关注相对较少,研究成果的数量也较为平均;2010年之后该领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研究成果的数量也逐步增加并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到2013年,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为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截止到2018年3月,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已达267篇,同时这种趋势也说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越来越受关注。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2从研究对象来看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注重于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大学生、学前教育师范生这些邻域,以普通师范生为对象的较少。例如, 赵芸在其硕士论文《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处于中上游水平;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在性别、专业上无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民族、家庭月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并提出了建议及其对策。郭欣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实习支教大学生学校支持感、教师胜任力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研究》以其实习支教大学生为对象,指出实习支教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学校支持感和教师胜任力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学校支持感、教师胜任力和教师职业认同感之间正相关显著。其三者的关系;童安在其书籍《关于学前教育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培养的研究》中以学前教育师范生为对象对其进行对策研究。而以普通师范生为对象的研究较少。
3从研究方法来看
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但很少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用实验法进行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具体来看:有的学者采用个案研究法,如张晓辉等人在论文《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典型个案的质性研究》一文中,采用典型个案抽样法,以教育实习成绩优秀的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有的学者采用文献法,如易娟、黄杰、郭晓琴在文章《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生活化培养》中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通过生活化教育的全面影响,帮助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有的学者采用比较研究法,如谈心、吴妮妮在文章《卓越班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比较研究》中以A大学为例,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A 大学卓越班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卓越班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 职业效能、职业价值、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 均显著高于普通师范生,有助于总结卓越班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经验,从而拓展到普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也有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如王鑫强等人在文章《大四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对策》中,采用自编量表和问卷的方法对大四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措施来全面提高大四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建议。有少量研究者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提高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如林晖芸在社会科学报上《生涯团体辅导对提升师范生生涯适应力及职业认同感的作用》对师范生进行团体辅导,并且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较多运用的是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团体辅导实验的方法相对较少,尤其是班级团体辅导实验法。
综上所述,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在取得良好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①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外有关班级团体辅导实证性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方面影响的研究,通过班级团体辅导提高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实证研究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数量还较少(目前只有一篇),有待充实;②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注重于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大学生、学前教育师范生这些邻域,以普通师范生为对象的较少。③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但很少采用团体辅导实验法的形式进行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以已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以上不足为切入点,一方面丰富以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为主题的班级团体辅导的实践研究,完善其研究设计,证实班级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状况,增强其职业认同能力,同时,在理论层面充实职业认同感及职前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等 .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J] .西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10,09:34 - 35.
[2] 辛 帅,张丽艳,李艾宣,蒲珊珊 .体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实证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6,(8):20-23.
【中图分类号】 G658.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253-02
职业认同是动态的,依据时间的变化,经历的事件、接触的人和环境认同也随着发生改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是指师范生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能从心底里接受,能真正认定教师职业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并能为之做出积极的努力,从而表现出的一种愿意长期从教的坚定的情感态度。师范生的这种职业认同感是其以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也是其以后从教过程中最可贵、最持久的情感。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引擎中输入“师范生”进行搜索,截止2018年3月25号,返回的结果是19766条,输入“教师职业认同”后返回结果是2754条。由此看来,师范生的研究在近几年来一直是比较热的。同时再细化以“师范生职业认同”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跨库检索,截止到2017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论著共计246篇,具体成果如表1所示:
1从研究成果的总量上来看
关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数量相對较少;纵向来看,根据我国各界学者的关注度及成果数量来看,对该课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平缓期(2007年-2010年)、上升期(2010年-2012年)和活跃期(2013年至今)。其中2007年至2010年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该课题的关注相对较少,研究成果的数量也较为平均;2010年之后该领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研究成果的数量也逐步增加并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到2013年,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为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截止到2018年3月,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已达267篇,同时这种趋势也说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越来越受关注。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2从研究对象来看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注重于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大学生、学前教育师范生这些邻域,以普通师范生为对象的较少。例如, 赵芸在其硕士论文《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处于中上游水平;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在性别、专业上无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民族、家庭月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并提出了建议及其对策。郭欣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实习支教大学生学校支持感、教师胜任力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研究》以其实习支教大学生为对象,指出实习支教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学校支持感和教师胜任力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学校支持感、教师胜任力和教师职业认同感之间正相关显著。其三者的关系;童安在其书籍《关于学前教育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培养的研究》中以学前教育师范生为对象对其进行对策研究。而以普通师范生为对象的研究较少。
3从研究方法来看
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但很少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用实验法进行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具体来看:有的学者采用个案研究法,如张晓辉等人在论文《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典型个案的质性研究》一文中,采用典型个案抽样法,以教育实习成绩优秀的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有的学者采用文献法,如易娟、黄杰、郭晓琴在文章《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生活化培养》中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通过生活化教育的全面影响,帮助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有的学者采用比较研究法,如谈心、吴妮妮在文章《卓越班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比较研究》中以A大学为例,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A 大学卓越班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卓越班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 职业效能、职业价值、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 均显著高于普通师范生,有助于总结卓越班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经验,从而拓展到普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也有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如王鑫强等人在文章《大四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对策》中,采用自编量表和问卷的方法对大四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措施来全面提高大四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建议。有少量研究者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提高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如林晖芸在社会科学报上《生涯团体辅导对提升师范生生涯适应力及职业认同感的作用》对师范生进行团体辅导,并且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较多运用的是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团体辅导实验的方法相对较少,尤其是班级团体辅导实验法。
综上所述,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在取得良好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①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外有关班级团体辅导实证性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方面影响的研究,通过班级团体辅导提高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实证研究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数量还较少(目前只有一篇),有待充实;②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注重于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大学生、学前教育师范生这些邻域,以普通师范生为对象的较少。③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但很少采用团体辅导实验法的形式进行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以已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以上不足为切入点,一方面丰富以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为主题的班级团体辅导的实践研究,完善其研究设计,证实班级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状况,增强其职业认同能力,同时,在理论层面充实职业认同感及职前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等 .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J] .西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10,09:34 - 35.
[2] 辛 帅,张丽艳,李艾宣,蒲珊珊 .体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实证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6,(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