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m2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型思维、创新型课堂教学”,是时下各中小学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话。诚然,为了适应新百年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必需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语文课首先应当是生动的课。我们每天都很关注我们自己孩子的吃饭问题,每当我们看到孩子能大口吃饭、吃菜,我们都会很开心,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该怎么给自己的孩子搞好伙食,最重要的原则是可口好吃,然后才想办法搭配营养,搭配营养时我们还是把做的可口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想吃。我们的语文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想让学生掌握我们讲的语文知识,作为教师首先要把语文讲的生动,没有“生动”这个前提,课堂里的内容再重要,对学生可能都没有什么特别重要意义,因为他们是孩子,是感性,是按照自己爱好学习的。我们如何上好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呢?
  
  1 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引入新课
  
   课堂导入要遵循三个原则: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课本;尽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要注意它的临时性、突变性。课堂导入要选择好导入的方式,可以采用直入式、讲述式、激发式等。合适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保证。课前导语不宜太长,长了会鹊巢鸠占,要贴题,不能设计与本课无关的导语,设计导语的方法许多,岂论哪种,都不能游离于课题,如果设计不当,既花费了时间,又激不起学生学习新课的乐趣,故咱们要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引入新课 。
  
  2 让课堂布满朗朗的念书声,从朗读中去理解课文
  
   传统的语文讲授非常正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学生连课文都读不好,怎么能理解课文呢?通过朗读,可以发现生的字,不理解的词,能迅速理解课文大意,从朗读中受到感染,获得常识,可以课前范读,理解课文后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通过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感染学生。
  
  3 提出需要学生解答的题目要有针对性,不求过大、偏难
  
   有些教师一上课就提出一些让学生摸不着脑筋的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如“这篇文章的正题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如许的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莫说学生,慢说教师也一时难于回应,如果咱们从文中找出一些要害性的语句让学生理解,慢慢引入正题,把需要学生解答的题目分成若干个小题目让学生去探索追究,咱们提出的题目就能让学生经过思虑以及讨论后作出不错的回应,因此咱们提出需要学生解答的题目要有针对性,不求过大、偏难。
  
  4 捉住文本,重点凸起,难点冲破,思绪清楚
  
   初上讲台的教师,往往抓不住重点以及难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均等使用笔墨,一课上下来,什么都讲了,学生什么也没听懂,因此需要教师先要读懂文本,驾驭住课文的重点以及难点,还要充实了解学生的实际,确定哪些话详讲,哪些话略讲,有时还要捉住重点语段引导学生去探索追究,师生配合处理完成疑难,力图重点凸起,难点冲破,当然讲学时思绪要清楚,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榔头。
  
  5 提出需要学生解答的题目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落伍生
  
   提问不要只面向几个尖子生,咱们在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有难有易。提一些简单的让落伍生回应,激起她们的学习乐趣,让她们有一种乐成感,也许就是一次成功的回答,就会转变一个落伍生的一身。
  
  6 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咱们教师上课,不但要注重阅览以及分析,还要注重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抱负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困苦患难意识的教育等等,语文学科由于其鲜明的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独特功能。“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是为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爱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对语文讲授,要想上的生动,需要敢于摸索,虚心进修,以学生为本,抓住学生的心灵。
其他文献
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课改实验教材是从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全方位改革的新教材。它充分体现了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活力。如何彰显教材的优势,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我在认真研读教材、体会教材编写意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生动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改善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期刊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可目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一直徜徉在“向左走,向右走”的缺失中,从设立到落实与最优化相距甚远。下面,笔者结合杨小艳老师设计的《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的教学目标谈谈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1 向左走——“可有可无”式的教学目标定位     学校开展课堂评优活动,在与教师的交谈中,当问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期刊
作为身在一线的乡镇小学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笔者在教学观察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1 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的学     首先,我们应当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责任今非昔比,其教学方式、方法当然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熟悉的习惯的模式上了。教师必须走下讲坛,与学生坦诚相见,互相尊重,共同探究,共同成长。   其次,我们应当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时空。我们总是习惯
期刊
【摘要】 教师,就社会功能而言,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价值引导的实践者;就在教育中的地位而言,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用先进的观念引领学生,在促进整个社会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改革旧观念 树立新理念 转变     新课程改革把“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精神的教育观念”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
期刊
1 赏识激励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习作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1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习作,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方面: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的习作被拿到班上作
期刊
1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数学知识     新知识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小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多,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显得尤其重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寻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生活经验设计游戏性的、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1 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课堂教
期刊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给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学生都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瞎子”作文,或是千方百计拼凑编造的“优秀作文”。   在一次期终集体阅卷中,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孩子的作文内容很相似,甚至有几篇是只字不差,使在场的每一位阅卷教师都感到很惊讶,经思考推测
期刊
1 在研读教材中形成“独特理解”    1.1 把握教材的单元组合。语文教师在教每个单元之前,要整体地处理教材,即:单元备课,通盘考虑。对这些有着同一思想情趣、同一主张、同一表达手法的课文,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时如果仅着眼于“此篇”来解读,那无疑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课文,只有整合起来教,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江山如此多娇”,安排了《长江之歌》、
期刊
课改以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是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处在课改最前线。回首几年讲台磨砺和新课程理念洗礼的历程,其问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记忆。其中感受最深、改变最大的是以下四点。    1 新的学习方式的倡导     语文教学中,我们早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问、学生答”,或“教师拨、学生转”的教学方式,而新课标强凋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因此从接受新的课堂理念开始,我就积极倡导并践行自主、合作
期刊
数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数学知识的发生、生成、传播而在特定的数学共同体内积蓄下的、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和启迪价值的数学思考方法、数学思想观念及数学精神品格等,这些都属于数学文化。朴素的内容完全可以承载丰厚的数学内涵,每一堂课,我们都可以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思维与美学价值,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同时,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体验数学学习可能带来的思维愉悦。下面从数学基本概念、数学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