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全球就一定要出海吗?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2007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一年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雷曼倒闭,通用汽车陷入困境,那些不可一世的跨国公司变得举步维艰;
  就在一年前,中国企业惊讶地发现:中国已然变成了全球经济的救命稻草,自己当之无愧地成了个“有钱人”;
  就在一年前,海外“抄底”的呼声开始高涨,中国企业距离闯荡世界的梦想,似乎从没像如今这么唾手可得;
  就在一年里,悍马、皮尔•卡丹、沃尔沃、力拓……这些响当当的品牌甚至企业资产忽然即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中国企业似乎即将向世界展示自己强大的“竞争力”。
  其实,何止危机这一年。近五年来,不论国有还是民营,各类中国舰船都在“海外抄底”的涌动下频繁出击。然而如今,在那些高调进军海外的企业身上,却很难看到成功者的骄傲神情,取而代之的,大多是鸡飞蛋打的败局,或骑虎难下的尴尬。
  
  痛定思痛:海外并购之殇
  
  金融危机给中国的“机会”,居然如此难以把握。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仅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损失就超过2000亿美元,68%的海外并购以失败告终。而2009年伊始,中国五矿17亿美元现金收购澳洲矿业公司,中石油拟1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中石化出价72.4亿美元收购在伦敦和多伦多上市的瑞士阿克达斯石油公司,再加上去年中铝斥资195亿美元入主英-澳力拓……尝试者前赴后继,但其中鲜有成功者的影子。
  再往前追溯,联想兵陷IBM,被金融危机肆虐后的市场狠狠地嘲笑了一把;TCL收购德国施耐德和法国汤姆逊,最后扔上十几亿美元不了了之;上汽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却只买到了教训;中海油185亿美元竞购尤尼科,最后只输得目瞪口呆……中国企业,希望通过并购做大做强,为什么就这么难?
  在战略扩张的口号背后,“抄底”心态成了罪魁祸首。
  中国兼并收购研究中心秘书长高岩就此对《中外管理》表示:“中国企业试水海外,无论是资源型收购、技术型收购还是品牌型收购,虽然都是以企业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但最后,落脚点却往往都在价格上。”他进一步解释道:“如此一来,低价的东西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就非同寻常,很容易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
  也许中国企业忘了,海外并购中与低价格并存的,是高成本和高风险。
  政策壁垒与文化差异,已经决定了任何一起涉外并购,都必须直面极高的落空几率(如中铝和中海油),而即便侥幸将目标企业收入囊中,随之而来的整合成本,同样高得令人瞠目(如TCL和联想)。全球化并不能消除中西方企业间的差异,以中国企业现有的整合能力,收购资源性企业尚且能够勉强应付,一旦涉及到品牌、渠道,便立刻捉襟见肘。
  中国企业跻身世界五百强、打造世界级企业航母的梦想,从来没有停止过,而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错觉,让中国企业以为可以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但是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试水海外,中国企业还是嫩了点儿!
   “中国,还没有能够并购世界级品牌的企业!”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的话毫不留情。
  但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机会,就这样无所作为地轻易放过吗?
  
  “并购蓝海”:攘外先安内
  
  当然不!
  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让中国企业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同样也集聚了足够的智慧,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尝试着寻找“并购蓝海”。
  相对于热得发烫、险得骇人的海外市场,本土成为了他们出击的主攻方向。金融危机彰显的不仅是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给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整合上下游产业的优质资源,取长补短,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于是我们看到了啤酒行业的三大巨头,开始了新一轮的竞购布局;于是我们看到徐少春、张朝阳们开始通过并购打造新的IT航空母舰;于是我们看到浪潮们开始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张(详见后文),于是我们看到长虹(详见后文)、宝钢通过并购开始寻求产业结构调整……强者愈强的局面,给了中国企业新的希望。
  “对于中国制造业,通过并购充分整合,是出现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大企业的最佳途径。”工商联并购公会主席王巍在一次访谈中对《中外管理》明确表示。
  这与高岩的观点不谋而合:“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企业调整产业链布局的难得机遇。而一条健康的产业链,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有力保证。”
  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的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给了大企业向弱肉强食的竞争法则致敬的机会,他们得以借力金融危机带来的环境变化,将产业链上曾经的“钉子户”,收归旗下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他们也深信,只有在将国内的竞争对手一一降服之后,在国际市场上,才能够真正如鱼得水!
  “战略主导并购,这已经是企业收购行为的共识。但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在以战略考量并购需求时,并不一定将目光放在国外,国内同样有很优秀的资源。”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对《中外管理》如是说。
  


  确实,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资源整合良机,对于有志于国际市场的企业而言,是难得的机遇,也是考验我们的企业是否有足够管理能力整合和消化的机会。这种低成本的练兵方式,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把握呢?欲攘外,必先安内。迅速走向成熟的中国企业,需要明白这个道理。
  很显然,这是一场市场化主导的并购阳谋。其目的已经不满足于一城一隅的得失,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几年后的全球市场。
  正是这种魄力,让他们在一窝蜂的海外并购热潮中,保持了冷静的头脑。
  海外并购,对于现在的中国企业,依然是困难重重:即便我们有充足的现金流,有足够的野心,也有足够的政府支持(这本身也可能适得其反),但我们却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蛇吞象的故事绝非自然界的常态,除了暂时性的“钱”比皮尔•卡丹或者通用汽车多,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依然与世界一流有着天壤之别。
  但国内整合却没有如此多的障碍。远离海外市场的喧嚣与高风险,金融危机背景下立足本土的“本土并购”,也许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
  
  美国榜样,日本教训
  
  全球化幸运的让我们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日本与美国,这两个最为不可一世的世界经济体,拥有最为优秀的企业与品牌,但两国企业在并购行为上的做法,却大相径庭。
  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孔志国向《中外管理》介绍,回顾美国百年来的并购历史,打造世界级企业航母的指导思想显而易见:从1898年第一次并购浪潮开始,美国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并购,就沿着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发展,先是通过横向并购,在各行业打造出了巨头公司,紧接着通过第二次、第三次并购浪潮,这些巨头公司顺利完成了纵向收购,成功实现了对产业链的整合、资源重新配置;而之后证券化的手段被更多应用,业务拆分使得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增强,多元化的产业巨无霸成型,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并购浪潮中,强强联合成为主旋律,波音牵手麦道,成为最典型的案例。
  反观日本,几乎是过去一年中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行为的镜子:自1980年代日本制造业在汽车、家电、半导体等领域彻底打垮了国际竞争对手,加上美国经济刚刚走出滞胀阴影,元气尚未恢复,一时间日元资本滚滚涌向美国,大肆收购资产。最著名的就是三菱财团以13.73亿美元购买了纽约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这让不少美国人担心日本会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但最终的结果出乎很多人意料:跑到美国出手阔绰的日本企业,并没能很好地将这些资产整合进自己的产业链条,相反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运转不灵,消化不良。日本人斥资近14亿美元收购的洛克菲勒中心,最后却不得不以半价奉还。失败的海外并购也成了日本经济20年低迷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孔志国提醒中国企业:美日的昨天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企业间并购的兴起是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需要,盲目的“抄底”行为势必要付出代价。“并购以其能够快速整合利用现有经济资源,而成为企业集团谋求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并且越来越多地为企业集团的战略服务。”他进一步强调,“并购动机应趋于长远,由初始追求规模效益、短期财务盈利转为追求企业集团在国际竞争市场中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强强联合的‘巨无霸企业’合并战略,正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新手法和企业集团抢占国际市场有利位置的新手段。”
  俗语有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海外市场风云变幻时转而选择国内并购,并非是放弃国际化道路和海外市场,相反的,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地海外出击。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其他文献
2010年中国企业的国内风险和国际陷阱是什么?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能否真正着手解决?新的消费爆炸性增长点在哪里?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财经主持人 王小丫  嘉宾:鄂尔多斯集团总裁 王林祥 华菱钢铁董事长 李效伟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总裁汪群斌 青岛啤酒股份公司总裁孙明波  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郑华 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解决深层矛盾,取决于政策    主持人:今年“保八”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期刊
大浪淘沙始见金。  去年的此时,我们猝不及防地被卷入全球经济危机中,“过冬”,几乎成为所有人谈论的惟一核心。尤其大量中小企业,甚至一度形成倒闭潮。但也正是经过一年风暴洗礼,那些真正优异的企业犹如退潮后躺在沙滩上的美丽贝壳,脱颖而出。  2009年10月31日,运作历时五个月的第五届暨2009年度“管理中国”总评选在“第1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如约揭晓,为的正是呈现这些风雨之后依然璀璨的优秀企
期刊
当采访上海复星集团公司总裁汪群斌时,竟全然是“风华少年”笑谈经济危机的一番情形。这位总裁的话锋里也时时透出了中国第二代知识型创业者的自信和逻辑性。    我们要的是效益竞争力    2008年的第四季度,多元化经营的上海复兴在它所涉足的钢铁、房地产行业,同样遭受到了重挫。但恰恰也是多元化经营,使集团整体上经受住了考验。年报显示:其2008年的税后净利仍然达到13个亿。而在2009年上半年,税后净利
期刊
在2009年,中国汽车业首次全球销量第一,同时中国高铁技术开始出口,大飞机制造已经启动。但我们也接连遭遇到了特保案的巨大冲击。以汽车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向何处去?    主持人:盛元汽车网以及车老会创办人 张志勇  嘉 宾: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郑昌泓 华泰汽车集团总裁 童志远   纳尔科全球副总裁 叶 莺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汤 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 王晓明 
期刊
几百元的电脑,地级市里的大型购物商场,他们能赚钱吗?答案是比高端市场的利润更丰厚!是什么让这些企业在低端市场上找到残酷竞争中的蓝海?    主持人: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王育琨  嘉 宾:香港铜锣湾集团董事长 陈 智 净雅餐饮集团董事长 张永舵   紫光股份总裁 李志强 远东集团副总裁 徐浩然    超越自己,是打开市场的惟一出路    主持人:刘福垣教授打了一个比方,说中国经济像一
期刊
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准确定义;  我们一直在寻找能够率先变危为机的典范企业;  我们一直在寻找民营企业的自我救赎的新方式;  ……  在“后奥运”与“后危机”双重概念交错的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已经用自己的顽强和坚韧,证明了中国已经有能力孕育一批具有朝气的企业力量,并且迅速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创业板、内需市场、低端蓝海……所有这些内外因素,已经敦促中国民企重新起航,开始自己的国
期刊
巨变下的今天,杜拉克管理思想比任何时候都更凸显其原创性、前瞻性、实践性的优势。仔细琢磨,这位已逝的老人或许早已给出了答案。    似乎是为了提醒众多管理者们不要忘记管理的本源,在“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彼得杜拉克百年诞辰之际,我们身处的世界正深陷巨变之中。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催生了大量的反省和探讨,甚至已成为不少商学院的新课程。  此时,体会彼得杜拉克那句名言“无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
期刊
中国人常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新中国成立60年的发展路径来看,有人总结:前30年的主题落在了革命二字上;后30年的主题落在了改革二字上。30年往往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节点。很多人自然会追问:第三个30年呢?  从现在的社会整体发展趋势,以及生存在这个“大盘”上的中国企业现状来看,可以说,随后30年的主题必然是——管理。    被经济远远甩下的社会管理    建国60周年之际,“扩大内需”始
期刊
从中美博弈谈起  喜逢我国60年大庆,像我这样近80岁的人,既内心欣喜,又感慨万千,想说的话太多了。前几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记者在采访之后对我说:“您的激情让我感动。”这也使我想到,为什么老人在最后的岁月总想说点写点什么?因为在立业、立功、立德之后的立言,乃人生之大享受。  卷首短文无法表达我心意之万一,只就中国当前的国际处境谈点儿感想,写上几句,聊以自慰。    美国靠不住!  当今,世界舆
期刊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了什么?  显而易见,全球动荡、经济衰退、欧美萧条、失业潮……当然,还有低价优质的资源、技术和品牌。  一向嗅觉灵敏、机会至上的中国企业从中似乎找到了一夜成神的捷径。在海外抄底的骚动中,他们如同脱兔一般,迫不及待地希望将那些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级品牌,打上“中国制造”四个字。  于是悍马、沃尔沃、皮尔卡丹、力拓……全都上了我们的午餐菜谱。  但显然,这份午餐并不是免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