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多种新的尝试,例如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等,通过对不同班级教学效果的分析比较,试图探索培养学生德育的最佳模式,并从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
【关键词】 自我保护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版)第十一课第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 教学设计
1.1 导入
开课后,首先问学生:"同学们知道流星雨吗?"同时打出两张流星雨的图片,接着问:"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是"漂亮的、美丽的"。"但就在这么美丽的一个夜晚,一场悲剧却悄悄上演了",由此导入新课。
1.2 课程内容一: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讲述1998年发生在北京朝阳区的"流星雨事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接着播放视频录像"毒品害人",通过对"流星雨事件"和"毒品害人"两个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3 过渡
在这里我设置了两个问题:"还有哪些场所和事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良诱惑?"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他们思考,在遇到这些危险情况时,我们如何应对呢?由此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
1.4 课程内容二:与侵害者作斗争的策略和技巧
在第二部分内容中,我选择了三个比较典型的事例,但每个事例只有两幅图片,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从第一个事例中拓展,"我们和陌生人交往应注意什么?"从第二个事例中拓展出"我们在上网时应注意什么?"第三个事例为遭遇"校园小霸王"。从这三个事例中共同启发学生: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危险情境,但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危险情境,我们都应该冷静、勇敢、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1.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播放flash动画《自我保护问答歌》,起到点题的作用,并点出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教学反思
2.1 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总体理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学习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方法等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利用材料、音频、视频、活动等形式,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情境体验,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力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必须构建开放式课堂,通过活动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使师生能平等对话交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论课堂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选用何种材料和活动,首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即通过问题的提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新知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和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的具体教学尝试
通过《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的课堂教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下面是我在本节课具体教学中的思考:
导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学生在刚上课时注意力比较集中,如果导入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接下来的整节课他们的思维都会很活跃、学的很认真。我教的七年级有五个班级,在前两个班上这节课时采用了直接讲故事的方式,虽然"流星雨事件"给了他们不小的震撼,但比起后面的方式则稍微逊色些;后三个班里,一上课我就让学生欣赏两幅美丽的流星雨图片,正当学生心里美滋滋的时候,我突然转折"就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一场悲剧却悄悄上演了",接着讲述"流星雨事件",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学生的内心马上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立刻意识到我们应树立安全意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了课堂里,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期待着下面的内容。"流星雨事件"既是导入也是引出第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材料,这是本着"材料应少而精,精而深"的思路安排的。
如何从第一部分内容过渡到第二部分内容,我尝试了两种方式。在前两个班的教学中,我采用直接跨越的方式,并将"还有哪些场所和事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良诱惑?"这两个问题放在了课堂小结之前。这样设计的初衷是怕学生想不出我们的身边可能存在什么危险情境,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年龄小,经历又少,想不出这两个问题是很正常的。上课结果是,跨越式过渡让我们感觉到教学中两部分内容的衔接不够紧密,逻辑性不强,而且第二部分内容的出现很突然,甚至在一个班还出现了短暂的冷场现象。在后三个班的教学中,我将"还有哪些场所和事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良诱惑?"这两个问题放在了两部分内容之间用以承上启下。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孩子都能踊跃回答问题,而且答案涉及面也比较广,有的回答连我都没想到,课堂效果明显比前面好,我也比较轻松自如。从这个事例中,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作为教师、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孩子,要相信他们,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这样,我们还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每一个事例展示两幅图片,学生自己判断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并鼓励学生运用合理想象进行表演,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找出问题,并通过对表演情景的分析,想办法解决问题。在五个班的教学中,每个班对每个事例的设计、表演都不一样,因为这部分教学中学生的灵活性和开放程度都比较高,随之,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即教师的观察应该仔细、敏锐;对学生的评价应及时、恰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简洁、透彻;对学生表演中的随机性情境应有较好的处理技巧等等。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但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的表演中,有的设计了结果,有的没设计结果,设计了结果的又有两种,一种是运用智慧反抗侵害成功,另一种是不小心"上了贼船"。不论哪种设计,我们都应尊重孩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表演情境灵活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对三个合作探究材料的分析应简洁到位,稍一啰嗦就有可能拖堂。
总之,《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这节课使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使我意识到了平时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一些细节问题和一些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改正不足,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自我保护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版)第十一课第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 教学设计
1.1 导入
开课后,首先问学生:"同学们知道流星雨吗?"同时打出两张流星雨的图片,接着问:"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是"漂亮的、美丽的"。"但就在这么美丽的一个夜晚,一场悲剧却悄悄上演了",由此导入新课。
1.2 课程内容一: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讲述1998年发生在北京朝阳区的"流星雨事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接着播放视频录像"毒品害人",通过对"流星雨事件"和"毒品害人"两个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3 过渡
在这里我设置了两个问题:"还有哪些场所和事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良诱惑?"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他们思考,在遇到这些危险情况时,我们如何应对呢?由此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
1.4 课程内容二:与侵害者作斗争的策略和技巧
在第二部分内容中,我选择了三个比较典型的事例,但每个事例只有两幅图片,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从第一个事例中拓展,"我们和陌生人交往应注意什么?"从第二个事例中拓展出"我们在上网时应注意什么?"第三个事例为遭遇"校园小霸王"。从这三个事例中共同启发学生: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危险情境,但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危险情境,我们都应该冷静、勇敢、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1.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播放flash动画《自我保护问答歌》,起到点题的作用,并点出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教学反思
2.1 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总体理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学习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方法等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利用材料、音频、视频、活动等形式,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情境体验,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力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必须构建开放式课堂,通过活动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使师生能平等对话交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论课堂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选用何种材料和活动,首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即通过问题的提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新知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和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的具体教学尝试
通过《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的课堂教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下面是我在本节课具体教学中的思考:
导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学生在刚上课时注意力比较集中,如果导入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接下来的整节课他们的思维都会很活跃、学的很认真。我教的七年级有五个班级,在前两个班上这节课时采用了直接讲故事的方式,虽然"流星雨事件"给了他们不小的震撼,但比起后面的方式则稍微逊色些;后三个班里,一上课我就让学生欣赏两幅美丽的流星雨图片,正当学生心里美滋滋的时候,我突然转折"就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一场悲剧却悄悄上演了",接着讲述"流星雨事件",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学生的内心马上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立刻意识到我们应树立安全意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了课堂里,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期待着下面的内容。"流星雨事件"既是导入也是引出第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材料,这是本着"材料应少而精,精而深"的思路安排的。
如何从第一部分内容过渡到第二部分内容,我尝试了两种方式。在前两个班的教学中,我采用直接跨越的方式,并将"还有哪些场所和事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良诱惑?"这两个问题放在了课堂小结之前。这样设计的初衷是怕学生想不出我们的身边可能存在什么危险情境,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年龄小,经历又少,想不出这两个问题是很正常的。上课结果是,跨越式过渡让我们感觉到教学中两部分内容的衔接不够紧密,逻辑性不强,而且第二部分内容的出现很突然,甚至在一个班还出现了短暂的冷场现象。在后三个班的教学中,我将"还有哪些场所和事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良诱惑?"这两个问题放在了两部分内容之间用以承上启下。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孩子都能踊跃回答问题,而且答案涉及面也比较广,有的回答连我都没想到,课堂效果明显比前面好,我也比较轻松自如。从这个事例中,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作为教师、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孩子,要相信他们,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这样,我们还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每一个事例展示两幅图片,学生自己判断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并鼓励学生运用合理想象进行表演,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找出问题,并通过对表演情景的分析,想办法解决问题。在五个班的教学中,每个班对每个事例的设计、表演都不一样,因为这部分教学中学生的灵活性和开放程度都比较高,随之,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即教师的观察应该仔细、敏锐;对学生的评价应及时、恰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简洁、透彻;对学生表演中的随机性情境应有较好的处理技巧等等。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但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的表演中,有的设计了结果,有的没设计结果,设计了结果的又有两种,一种是运用智慧反抗侵害成功,另一种是不小心"上了贼船"。不论哪种设计,我们都应尊重孩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表演情境灵活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对三个合作探究材料的分析应简洁到位,稍一啰嗦就有可能拖堂。
总之,《远离危险 拒绝侵害》这节课使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使我意识到了平时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一些细节问题和一些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改正不足,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