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南京市拉萨路小学特级教师江和平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感慨颇多。课堂里教师和学生自自然然,率性随意。共同构建了一个快乐、自由的“师和生的园子”。
  
  一、自然随意地“聊”
  
  师:我家有一个——
  生:大园子。
  师:不够大。我家有一个——
  生:大园子。
  师:是回忆的语气,慢慢地说。我家有一个——
  生:大园子。
  师:这园子里样样都有,可热闹了,可好玩了。我们接着往下读,换一个方式。江老师读前一句,你们跟着我读后一句。
  师:“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生:“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师:“祖父戴一顶大草帽。”生:“我戴一顶小草帽。”师:“祖父栽花。”生:“我就栽花。”师:“祖父拔草。”生:“我就拔草。”师:“祖父到哪儿。”生:“我就到哪儿。”师:“祖父干什么。”生:“我就干什么。”师:“祖父在劳动。”生:“我也在劳动。”师:“是吗?你是在劳动吗?”生:“我也是在劳动啊!”师:“真的吗?那我们来看看课文怎么写的。小萧红在园子里干嘛呢?说真话。”
  以上师生共聊的是课文第2~12自然段的内容,教学中,江老师没有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而是巧妙地集“复习旧知、整体感知、引入情境、指导朗读”于“聊”一体,看似无意,实则有心,貌似零散,实则有“魂”。因为是“聊”,师生没有上下之别,高低之分;因为是“聊”,学生没有一般课堂上不时“被问”的逼迫感和紧张感,自然随意,轻轻松松地走向“未知的旅程。”
  
  二、自在率真地“闹”
  
  江老师让学生们用儿童的眼光捕捉到了这几处“我”的“瞎闹”,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几个场景的时候,江老师说了一段一般教师在课堂上不会说也不愿说的话:“读到这儿,我真想和小萧红一起大声地喊一喊,但江老师年龄大了,不怎么好意思喊。你们都处在童年,有着和小萧红一样的天真、烂漫,现在你们就和文中的‘我’一起去喊、去瞎闹、去踢飞菜种、去追逐蜻蜒吧!”“玩”是孩子的天性,“闹”是儿童的生活常态,有了老师的鼓动和支持,全班学生“哗”的一声闹腾开了,有的边做动作边读,有的模仿文中“我”的样子,拼尽力气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他们用儿童的天性翻版了文中“我”的个性,他们用儿童的“瞎闹”复制了“我”的童年生活,文中文外的儿童共同放飞着共属于他们的快乐。同样是指导感情朗读,然而江老师的指导别具一格,她把握了儿童的特点,遵循着儿童的天性,让学生们自在地读,率真地“闹”,读得酣畅淋漓,“闹”得不亦乐乎。所谓“大道至简”,这是一种达到极致的指导。
  
  三、自愿快乐地“帮”
  
  在许多课堂上,学生说得热热闹闹,读得声情并茂,很少见到学生静静写的场景。看看江老师是怎么让学生写的。“这就是童年,蹦蹦跳跳的童年,无拘无束的童年。在我家的大园子里,不仅装着许多可爱的小昆虫,漂亮的花朵,各种蔬菜,还装着很多很多像这样的童年往事。你能帮萧红再写一件吗?”一个“帮”字巧妙地传达出了这样的信息:不是老师给你们下任务,而是你们的小伙伴小萧红请求你们帮她一个忙。面对一个这么率性、淘气的小伙伴,作为同龄人岂有不帮之理?于是,每个学生都自觉自愿地拿起了笔,快快乐乐地“帮忙”了,在他们的笔下就流淌出了最真、最美的语言:“祖父摘果子,我就摘果子,可我并不把果子放在筐里,而是三口两口把它私吞了。”“祖父摘菜,我也摘菜,一把抢过篮子,拼命地往篮子里放菜,也不管蔬菜长没长成熟。有些菜没长成熟,反而被我给摘了。”“祖父插花,我也插花。不过我不往花篮里插,而是插在祖父的头上。”听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读着自己的杰作,你不能不感慨一个“帮”字所折射出的教师的智慧和教学的艺术。
  学习是一个体验过程,而体验往往要在原生态、自然状态下才能真切。“自然”是一种境界,而且是一种很难企及的高境界,“自然课堂”应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高境界的理想课堂。“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童年的天堂,那自然的课堂就是学生童年的天堂,是“师和生的园子”。
其他文献
翻开飘着墨香的课本,刘绍棠先生的《师恩难忘》吸引住了我,读罢,深深陶醉其中,陶醉在田老师娓娓动听的话语里,陶醉在田老师美妙神奇的故事里。田老师的故事,如三月的和风,似潺潺的小溪,像朗朗的春晖,这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苦苦追寻的润物无声的语文课堂吗?从田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    一、用故事,植入一颗“语文的种子”    开学的第一天,一群乡村娃娃,带着对家长的依赖,怀着对无拘无束的稚童
期刊
很多学生摸不着习作的门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构思。如何指导学生构思,帮助学生还原习作写作过程呢?  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围绕自己拥有的材料和思考所得,确定写作的目的及其材料。“课标”的字里行间诸如“独特感受”“有创意地表达”等表述,还是重视学生这些能力培养的。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项最具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而忽略了“独特感受”和“有创意地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就无从谈起,学生的灵感也可
期刊
人生和语文天然不可分,像水与乳的交溶,肉与灵的融合,人与文表里如一,和谐共生,构建了人的鲜活而智慧的生命。    一    人的有机休很复杂,而人生其实很简单。“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若是始终不渝地守护住自己善良、仁爱之心,一辈子就会活得安宁而愉快。唯有简单,才是人生走向光明的幸福旅程。  语文很丰富,教学语文其实也很简单。“语文是什么?就小学而言,我们可以回答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期刊
语文学习主体关注的焦点不在于弄懂课文直接传输的内容,而在于怎样才能正确、快速地接受课文传输的信息,怎样学会像作者那样搜集、整理、加工各种社会信息,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情,又怎样准确、简洁、生动地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会学生采用合适的解读途径和处理加工方法,准确高效地提取或开发利用文本的信息价值,应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为此,提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常态阅读”与“特殊阅读”兼顾    文本类
期刊
我猜不出党有多么多么高大,  也猜不出党有多么多么漂亮,  我只知道党在我心中,  是明亮温暖的太阳。  太阳照耀黄山、黄河,  太阳照耀长城、长江……  祖国的山山水水就壮丽、秀美,  祖国的山山水水就富饶、鲜香。  太阳照耀北京、上海……  中华大地就熠熠闪光——  北京奥运精彩纷呈,  上海世博璀璨辉煌……  太阳照耀山区、水乡,  山区、水乡就天天变样:  一座座茅屋变成了漂亮的小楼,  
期刊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一课,是一曲师爱的颂歌,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让人的心灵受到洗礼。作者用平实的叙述、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勾勒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突如其来之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卫学生生命的高大人物形象。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诠释了深沉、博大的师爱,升华了大爱无疆的师魂。这是人生的高度,这是英雄的气概,这是雄鹰的飞翔,感天动地,直击人心。    一、环境描写有序铺陈
期刊
一、隐性课程资源的内容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中因“正规教学内容”的需要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质量的诸多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  1 衍生资料。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文本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生活经验、情感经历之间有较大距离的情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根据需要适时补充与文本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与文本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加深理
期刊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师:最近,我在《儿童文学》杂志上读到了一篇叫《蒲公英》的散文。它的第1自然段写得很有意思(媒体映示:夕阳晚风飘)咱们一起来读读。  生:(读)夕阳晚风飘  师:这个自然段只有5个字。读后,你想说些什么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生:虽然这一自然段很简洁,但是它把夕阳落下的意境。表达得很美。  师:夕阳、晚风、飘。谁在“飘”?  生:蒲公英在晚风中随风飘荡,这番景象太美了。  生:
期刊
好课如松,简约而丰满。松,根系坚韧有力,深深扎入泥土,枝干通过它从大地汲取养分;松,外形是简约的,一根笔直的干撑着伞一样的冠。松,又是丰满的,主干挺拔,枝干有力多变,针叶丰满浓密。那根系就像从文本中发掘出的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价值的东西,它是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依托。那粗壮的干宛若课的清晰的主线。那从干上向外伸展的有力的枝和枝上缀生的浓密的针叶,不就是课堂上在合适处切入的丰厚的语文训练么?从松
期刊
一、启发渲染,激活体验    1 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风筝吗?喜欢它什么?前一段时间老师布置大家假日放风筝,觉得有意思吗?  2 欣赏放风筝的定格画面:儿童在广场开心放飞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风筝。  3 互动交流,激活学生已有的经历和体验,提高对风筝的认识。  ,  [设计意图卜一课堂的揭题非常关键,应有感染性和激活性,利用启发谈话、点击回忆、呈现真实画面,强化刺激,调动学生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