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美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发掘与渗透,是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种途径和重要园地。它对激发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足多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不仅能激发学生美好的爱国热情,还能加强对生活、亲情、友情等更深层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鉴赏美,欣赏艺术美
   1.语言美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都朴实清新、精美生动,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他笔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袅娜的荷花、漂浮的轻雾,笔墨不多,而光、影、声、色俱在眼前,绘出了一幅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可见,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音乐美
   法国杰出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图也曾说过:“灵魂应该用音乐进行教育。”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绘画美
   语文文本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常常引起我们美的遐思。孙犁的荷花淀在开头部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月夜荷香图;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有着缤纷迷人色彩的乡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内容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因为惟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二、引导学生“辨丑”,鉴赏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如窦娥冤中窦娥等悲剧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从而在我们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喜悦,我们的勇气得到鼓舞,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她的勇气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个外貌奇丑的打钟人,由于他的心灵洁白无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学作品中的丑角就没有欣赏的价值,就不美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内心歹毒,阴险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无恶不作,有谁说她美呢?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等喜剧人物形象会让读者怒目痛斥,说不出他们形象的美,然而,尽管他们是丑恶的,但在艺术美中也可以转化为肯定性的审美价值。正如果戈里说的“难道对卑鄙无耻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也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在一个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达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驾驭服务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评鉴文章中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形象美,领悟作者美的艺术手法,就能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三、带领学生“入境”,体验情感美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魅力。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真实、感人的形象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围绕爱国主义的旋律谱写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赞歌,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文。我国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诗文,慷慨悲壮,充满抗战的激情。他的《“指南录”后序》追叙了作者在国家危急关头,出身抗敌,舌战群魔的英雄气概,以及逃归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顽强斗志,深厚的爱国激情贯穿全篇。例如课文中的第四段按时间顺序历数十八次自以当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连串排比句语气紧迫,真切地概括了一个接着一个"层见错出"的危恶境界。这十八个镜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读罢这篇《后序》,再齐声背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真是回肠荡气,不禁掩卷长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了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四、指导学生“悟神”,领略意蕴美
   文学作品除了美育的愉悦、情感的感染作用外,还具有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它通过艺术形象所展示的社会生活人生的画面,帮助人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因此,注意发掘文学作品中所含的生活内涵,用深刻的,能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图景所蕴含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意义,给学生以深深地启示,从而使学生获得强烈飞美景,是学生得到美感。例如在教阿Q正传时我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去审美阿Q这个人物,鲁迅借阿Q骂谁呢,什么叫阿Q精神,什么叫精神胜利法,有疑问学生会以审美的兴趣去挖掘文章深层内涵,就会自觉地多次地体验意会最后移情到自己和周围。这样学习自是别有一番美味在心头了。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把美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审美的过程,影响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她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其他文献
2011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将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直接改为“教育信息技术”,这一更改立即引起教育技术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与争论。高等教育的更改之势波及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  从2001年起,我国在中小学阶段正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各地不同的经济、政治、教育状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有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有信息技术课
期刊
一、开放的课堂秩序,让师生距离“近”起来  传统的课堂,教师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坐得端端正正,个个正襟危坐,没有得到老师的“批准”,不得“乱说乱动”。久而久之,也在学生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恐惧、丧失学习动机、对学校产生厌恶等等。  将心比心,对于生性好动的学生来讲,要他“坐禅”似地坐上一天又一天,而且“苦海无边”,能不难受吗?美国一位发明家曾回忆说:“一想起在学校里听老师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的课,
期刊
一、影响科学学困生学习的认知困难分析  中学生思维品质不够成熟、基础知识缺乏以及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认识和理解,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等都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困难。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确定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不知道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不能有效地计划、监控解题步骤以达到目标,不能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策略,也很少有运用策略的意识。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强大冲击,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
期刊
小学生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
期刊
经常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坐在教室里还不如不坐在教室里。每次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到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难道我们所追求的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坐在教室里吗?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学到知识,有所发展与收获,让教育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房呢?惟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新世纪的教育才能在教改的涅磐中获得重生,否则一切都是徒劳。那么,该
期刊
国家兴旺,民族振兴,国民健康是基础;青少年体质是关键;体育教学是驱动力。为此,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如何让学生热爱体育、增强体质、享受快乐,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思索。我认为应在两个字上做文章,一是“玩”,教学生玩,使学生会玩,而且要玩得有文化、有创意;二是“乐”,乐学才能使学生有积极性,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益知、练中健体,钟爱体育,崇尚运动,享受快乐。  一、“严、放、活、实”的
期刊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适应新课程关系密切。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进行角色转型的过程。新课程实施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和角色的有效转型。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改革引起的教育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情境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期待中学数学教师
期刊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人类情感的交流
期刊
物理属于自然科学,是人类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转变的规律性所做出的科学总结。它涉猎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涵盖了自然界各种千奇百怪的现象与特征。因此,物理课原本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之一。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不少学生对物理课了然无趣,甚至产生莫名的抵触情绪。  究其原因,他们认为,物理课理论性太强,概念抽象,对于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缺乏清楚地认识,因而导致对物理规律理解不到位。久而久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