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文学实践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 读】图像对文学的僭越,构成了所谓“文学危机”的一个面相。米勒宣称的“文学死亡论”是对文学在图像时代遭遇的焦虑,而这一焦虑主要源于自指性文学语言观的困境。相较而言,“文学图像论”强调作为符号实践的文学和图像在与社会历史互动过程中的构成性。《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对文图符号实践构成性的观照,可在“庄周梦蝶”母题的跨媒介叙事中窥得一斑。
  【关键词】文学危机 文学图像论 跨媒介叙事 符号实践
  当理论将反思性的目光投向自身的合法性时,不同版本的“危机”,以诸如“终结”“转向”“回到”“重建”等形象,不断侵入理论构造与实践的进程之中。所谓“危机”,实则是在碎片化和过度专业化的学科知识生产过程中,现有理论体系和规范发现了与其并不相融贯的构成性例外,并据此宣告其进入紧急状态。无论是以何种姿态或方式来应对这种紧急状态,“后理论”时代的理论书写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理论的话语性成分,即理论“闭合性”[1]的例外状态“出场”。也正因如此,这种知识的结构性危机或焦虑,一方面构成“文学图像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即其遭遇的难题;另一方面也恰恰促成了《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产生的契机。
  一、“文学危机”抑或文学语言观危机
   文学和图像,是人类文化符号实践的两种类型,然而今天的文学大有被图像“僭越”之势:“文学和图像的剑拔弩张前所未有,二者关系的复杂多变前所未有,它们之间的痛苦纠结前所未有。”[2]1因此,“文学图像论”的启示在于,在我们“惊呼”文学遭遇的同时,更值得反思的问题是如何将文学的危机转变为文学发展的契机,即“‘图像时代’及其所引发的‘文学危机’‘符号危机’……恰恰是文學图像论最重要的立意和最根本的学术立场”[2]5。
   希利斯·米勒在《论文学》中曾反讽地宣告“文学的死亡”。在米勒的语境中,“死亡”是指“文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指在19世纪被西方现代研究性大学“收编”了的文学学科所面临的“危机”:一方面是“文学”的存在状态的危机,作为意识形态机器的一种,大学在“印刷时代”肩负着双重任务,即生产“知识”和“教育”国民,而在互联网兴起后的媒介时代,“大学的传统功能[以大学图书馆来收藏各时期、各语言的文学(兼有‘文献’的含义)以及二手资料],现在正在被数字化数据库迅速取代”;另一方面是“文学”的研究范式危机,“全世界的文学系的年轻教员,都在大批离开文学研究……他们写作、教学的方式常常接近社会科学,而不是接近传统意义上的人文学科”[3]18-19。
   当然,米勒也注意到,“文学”还经历了漫长的现代学科“史前史”阶段。“文学”的发展史,绝非连续性演化意义上的历史编纂学(historie),而是将诸多断裂集合起来的衍化的历史(Geschichte)。雷蒙·威廉斯就曾考证了“文学”在西方语境中的衍变过程,认为文学含义的变化并不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而是由其“外部”的含义来“决定”的。[4]274虽然威廉斯的论断有将对文学本体的界定问题推向极端的“外部决定论”之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从他的工作中看到,“文学”的发展历程,正是“文学”与其“外部”种种例外状态不断交涉的过程;而文学的发展,恰恰源自对危机的一次次“化解”。
  “文学危机”的另一面,即米勒对文学研究范式的焦虑,则主要源于他立足于封闭的语言形式论。米勒只注意到文学语言相对自律的属性,而忽略了世界作为文学语言活动的符号学秩序背景的“压迫性”力量。首先,米勒有意去纠正这样一种观念,即文学语言在面对世界时,是纯粹被动的,“仅仅是主导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5]。其次,为了强调语言对世界的能动作用,他借鉴了本维尼斯特的语言观,认为“语言并不只是人类手中的工具或仪器,一种任人摆弄(submissive)的思考方式;语言反而更像是在思考人类和他的‘世界’”[6]。进而在《论文学》中,将其文学语言观表述为:文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使用“施行语言”打开了一个“虚拟的现实”[3]51-59。
   诚如伊格尔顿所说,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语言观,在“毁灭了语言的一切指称功能”的同时,也将社会现实看作“闪烁不定的、一直伸向天边的网”[7]。米勒虽然通过言语行为理论发现,在文学语言具有“反映世界”的功能之外,还存在着“打开世界”的另一种可能。但是,在他将文学语言完全推向自我指涉的极端后,所取得的效果是:“(文学作品)以替代的形式,使用那些指称社会、心理、历史、物理现实的词语,来称呼它们发明或发现的超现实。然后文学作品通过影响读者的信念、行为,重新进入‘现实世界’。”[3]118但是,在将作者和读者的意向性问题重新拉回新批评纯粹“对象化”(objectification)的文学语言架构时,其所要付出的相应代价同样是不容小觑的。现实世界因而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虽然名义上必不可少,但最终消散在文学世界的神秘化操作之中。因此《论文学》所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封闭语言观视角下的“内部研究”范例,尤以如何能从文学作品中,读解出其隐匿在文本“言外之意”中的余韵最为突出。
   据此反观“文学图像论”的文学语言观:以“语象”(verbal icon)取代“意象”(image),并和“图像”一起构成其论域的基本范畴,进而“发现文学和艺术的内在关联及其互文规律,才能对两种符号的互动及其所重构的世界进行有效阐释”[2]8。语象和图像一方面属于文学形式层面,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历史的投射;通过文图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是去“观测”(register)现实世界,而是去探查“特定的艺术过程与社会历史构成之间”[8]66所形成的张力。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如何以现成的(constituted)言行事,而在于我们如何以物反观构成性的(constitutive)言。   二、“文学图像论”:阿基米德点的移位
   米勒自指性的文学语言观,挪用了弗雷格、后期维特根斯坦、蒯因、戴维森等理论家的思路,即通过意义生成的“整体性”,来强调语言与其语境间的互动关系,并以此来反驳某种“理想主义”的文学语言观。然而,米勒试图赋予语言乃至文学语言以本体地位的思路,或许是对索绪尔“语言本位”意识的“过度阐释”。索绪尔“语言本位”的目的在于他要将语言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而摆脱语文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框架;其策略是通过确定“音响形式”和“概念”的分离,来解释语言在言说世界时,其内部的工作机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将索绪尔的策略平移置于文学理论中,以“文学的语言学”姿态推进对文学语言问题的讨论,未尝不是一条可行之路,但这也恰恰忽略了文学符号实践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换言之,在讨论文学和语言关系时,米勒的视点是从文学符号的内在属性出发。在对文学语言的机械反映论避之若浼的同时,也刻意回避或轻视了文学语言讨论的另一条进路,即洪堡的“总体语言观”、巴赫金的“意识形态形式主义”、巴特文化符号的神话学分析、豪泽尔“沉默和絮叨(prattle)的辩证关系”,乃至詹姆逊“寓言式批评”等文学语言研究的“外部视角”。所谓“外部视角”,并不是无休止地后退和还原,而是与研究对象拉开距离的后撤一步;而且这也并不等同于是要续写“唯我论式”的语言观——认同语言就是对社会现实“指派”(或“命名”,designation)的中介。正如阿伦特所说:“我们总是站在地球之外的宇宙中的一个立足点上,来对付自然。虽然我们没有实际地站在阿基米德想要站的地方,仍由于人类条件而囿于地球,我们却找到了一种在地球自然之内对地球采取行动的办法,仿佛我们可以从地球外部,从阿基米德点上来处理它(研究地球)。”[9]208
   这里“后撤一步”或者“阿基米德点”的选取,在索绪尔的“符号论”(sémilogie)中,是取代了经验性“言语”的“语言”的“内在机制”;在文学语言的外部视角中,是文学的运作机制。同时,这一机制的运作恰恰是撕开文学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口子,令主体性得以显现的时刻。与其说米勒抓住了语言的内在机制,不如说是丢弃了好不容易从含混的语言中显露出来的主体性;或许,米勒是更为激进的黑格尔主义者,要将只会把文学“弄得更脏”的主体给泼出去。可是,那何必再通过“如何阅读文学”,去培养一个作为读者的主体,又令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神秘和生机呢?
  “绝望和胜利内在于同一事件中。”[9]208在“图像危机”之前的理论家,如果还能从字里行间的断裂、空白、失语之处,通过文学书写的“物质性”来窥探主体在符号实践中的表征,那么身处“图像危机”之中的研究者,面对“趋零距离”的文学,在“惊呼”来自“实在界”的灼痛之余,是否也可以选择再“后撤一步”?
   如果说语象因其想象、虚构和含混,获得了“既是意图性的意义”,同时又作为“连接起来的系统”[3]98,那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则“抹去了中介作用,不再是一种符号,而成了事物本身”[10]。“刺点”(Punctum)正是击穿这种幻象表面融贯的例外状态,同时也构成了巴特分析摄影作品时的“阿基米德点”。正是在“刺点”被“编码”进图像的过程中,主体的操作借由文学图像符号的创作实践得以呈现,此就是将可言说的与不可言说的“体验”一同并置于作品之中的“符号化”过程;而在文学批评或文学史“解码”的过程中,“刺点”则暗示要再度揭示上述两者间的构成性悖论状态。因此,分析语象就是要追溯“文学作品中语言实践与客观世界或日常生活世界中混乱的经验、标准化、理性的世俗化”[8]32,而在对图像的分析时,也同样是要去回溯图像中“星辰”(astra)与“怪物”(monstra)间的游戏。[11]
   因此,在唯物史观(Geschitsauffassung)或“文化学科”(Kulturwissenschaft)的意义上,阐释语象和图像的共通之处建基于,这两者在构成性的创作实践中,就已然蕴含着对其研究的批评指向:将“可知的过去以及几乎每种可想象的未来”[4]207一并展示出来。即如《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所说:“对于文学和图像二者关系的认识和阐释必须是历史的、學理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情绪判断的层面;进一步说,只有历史的才能是学理的,建基在历史把握之上的学理分析才是可靠的。”[2]2
  三、“庄周梦蝶”:文学图像母题的跨媒介叙事
   将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统一置入“象”思维中加以考察,而不是以现成的“概念”来把握,才能从总体上追溯文学对世界的“异化”与“分离”。而这种在文学世界与社会历史间的构成性“裂隙”,既是主体介入的后果,又是其显现的契机。在《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中,“母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文学与图像所表现出的张力,是对文图关系的历史化把握,因而也是各分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先秦卷》认为“庄周梦蝶”的故事是“对有关生命转化、人生真实与虚幻等进行的哲学思考,其中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2]335,因而成为后代文图融合、互文、唱和的母题之一。进而梳理分析了元代刘贯道的《梦蝶图》、明代陆治的《梦蝶图》、《程氏墨苑》刻录的《庄生化蝶图》版画等图像文本。在《齐物论》的“语象”中,“梦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是“庄周梦为蝴蝶”的梦境,其二是“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的现实,其三是“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的反思;换言之,“梦蝶”是由“梦—醒—思”三个动作的接续发生而构成的,于此才能完整地谈论庄子的“物化”观念。不过,在后来的图像“仿作”中,虽然几乎都是对这一母题的片段化截取,却又融入了来自不同时代的实践印迹。一种倾向是将“梦”(特别是“白日梦”)与隐逸闲适、悠然超脱相联系,围绕“梦”来构建图像。如刘贯道将庄周形象置入元代知识分子“人生如梦、避世无畏”的情节之中,陆治将“梦蝶”理解为“幽居乐事”的一种表征。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虽然图像所能负载的信息不如语象充沛,但因图像内秉着或预设了一个“准确、固定、不得颤动的位置”[12],即观者的视角。这既是其语义、句法层面的内在机制,同时也是用二维平面去描绘三维空间时所产生的“裂隙”。或可称,正是梦蝶母题的图像表达中,“庄周梦蝶”语象中含混的叙述视角问题,被大大缩减或进一步放大。   “庄周梦蝶”语义分化的另一种倾向是把庄子形象隐去,而突出“蝶”的生机盎然、天真自由或逍遥快乐。如清代黄慎的《庄周梦蝶图》,以文图并叙的方式转义了庄子“物我其一”的哲学观念。当然,除了以言“蝶”而行庄周哲思之事外,“双蝶”“蝶嬉”“化蝶”等意象则脱离了《齐物论》的语境,转而指称恋人间的如胶似漆,或渴望“终成眷属”的理想补偿。《清代卷》进一步考证了以“蝶”喻“爱情”的语象流变,以及发端于南北朝,在冯梦龙处“才得窥其全貌”的“梁祝故事”,以及其与“化蝶”意象的结合过程[13];以至于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上海书局石刻本弹词《绣像梁祝因缘大双蝴蝶全传》中,其第一幅插图就是一双相向而飞的蝴蝶。
   作为“叙事的”(storytelling)庄周梦蝶,因其视角的含混、意象的多义、指称的不确定而成为颇具潜能的文图母题,因此也激发了诸多学科使用不同理论、方法来阐释其含义的热情。有学者统计了在跨学科语境中,目前围绕“庄周梦蝶”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切入点:美学的无政府主义、伦理的消极主义、文学的超现实主义、哲学的相对主义、诗意的怀疑论、政治的犬儒主义、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等。[14]《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无疑是从跨学科和跨媒介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并拓展了对这一母题阐释的版图。
   位处于文学、符号危机时代背景中的文学,并没有真的“死亡”,即使是米勒自己也承认“文学当然不会死亡”[3]54,然而“文学”的确是以不同过往的姿态,“延宕”在形形色色的艺术门类、理论话语的实践中。与其说理论的繁荣标志、记录、促成了文学的“死亡”,不如让“文学”在创作和理论实践中保存它的一线生机。
  注释
  [1][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M].朱刚,谷婷婷,潘玉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3.
  [2]赵宪章.“文学图像论”之可能(代序)[A].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先秦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
  [3][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M].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美]希利斯·米勒.当前文学理论的功用[A].重申解构主义[M].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20.
  [6]Harold Bloom,Paul de Man,Jacques Derrida,Geoffrey Hartman,J.Hillis Miller,Deconstruction and Criticism.Routledge & Kegan Paul,1979:224.
  [7][英]特雷·伊格爾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60-161.
  [8][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10][法]罗兰·巴特.明室:摄影纵横谈[M].赵克非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73.
  [11][法]乔治·迪迪于贝尔曼.记忆的灼痛[M].胡新宇等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12.
  [12][法]米歇尔·福柯.马奈的绘画[M].谢强,马月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61.
  [13]赵宪章.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411-415.
  [14]Kyoo Lee.“Butterfly Redreaming:Rethinking Free,with Zhuangzi Flying Westerly with Descartes,Lacan,Waldman...”[J].Humanities,2015(4).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郎静)
其他文献
《新时代文论与审美之思》,范玉刚著,人民出版社,2019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时代所需要的文化艺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而文艺的繁荣发展又必然内含和要求文艺理论的创新建设、文艺理论学术话语的概况与表达。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文艺现状既是真正“无愧于时代”的优
期刊
双雪涛笔下人物的性格往往具有一种自反式的逻辑,温和下潜藏着偏执,焦躁中夹杂着隐忍,纯粹里暗含着狡猾。这样的人物描画引领着意料之外的情节走向,自然会抓取读者的视线。双雪涛的小说不拘一格,游走于类型与反类型写作之间,维持着严肃与通俗的平衡,让评论者和普通读者皆有所得。东北故乡的真切“记忆”是他的创作源泉,但是他又曾在自己的小说里调侃作文和撒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朴素地讲,双雪涛小说创作的有趣源于略带空灵
期刊
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人类的生活,对人类文化生活、经济运行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人工智能不仅是理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更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焦点。其中,“人机结合”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议题。   2020年8月28日,马斯克(ElonMusk)在Neuralink发布会上展示了脑机接口新设备,只需将一枚硬币大小的计算机芯片植入大脑中,即可感知、记录甚至改善大脑活动。实
期刊
一   如今这个时代,只要点开微信、微博上的热帖,对底下的留言评论稍加关注,不难不被当中的“戾气”所震慑。这些留言往往歧见纷纭、党同伐异,常使人有置身乱局之感。特别是出现社会重大事件的时候,网络上会迅速集结几股势力,大家各怀立场、尖锐对立,彼此视对方为“乌合之众”,并不遗余力地攻击谩骂。当然,如有足够耐心在这些留言中披沙拣金的话,偶尔也会发现一些有思想的声音,但这类声音实在微弱,很容易就会被那情
期刊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无论是从其研究著述的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王春林都称得上是有其一席之位的批评家。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其勤奋的程度,他那一篇篇雪花飞似的评论文章以及等身的著作便是最好的证明。贺绍俊称他为“一头认真的批评‘大象’”,孟繁华称他为“文学批评前线的战士”,然而这“战士”绝不仅骁勇,而且更善战。他的当代文学评论,既有不断立足于现场、跟踪式的阅读和批评,如《新世纪长篇小说地图》《新世纪长篇小说
期刊
【导读】本文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文化研究》等刊物的考察,梳理2020年我国媒介文化研究的整体发展状况,并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以饭圈亚文化、媒介化空间转向、短视频为代表的视听文化、社交媒体文化、数字化的审美鸿沟等议题颇受关注。也正是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我国当代媒介文化不断发生裂变,新的审美形态和文化认同在数字技术的介入过程中不断得到重构和发展。  【关键词】数字技术
期刊
《新時代文论与审美之思》,范玉刚著,人民出版社,2019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一定意义上彰显出理论的重大转型。众多著述在立论基础、问题意识、现实关怀、话语形态等方面焕然一新。其中,范玉刚教授的新作《新时代文论与审美之思》,是具有开拓性的一本专著。该书于2019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5万余字,汇聚了作者近5年的一些重要文章。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为马克思主
期刊
【导读】文学和图像是艺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以王朝体系的编年史叙事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和图像关系进行了爬梳、整理,并以“文学图像论”为基本理论模型,建构了一种立足于中国语境的文学图像关系史。其中,横跨中唐至清末1000多年的士人阶层的题画诗,以及其所题咏的文人画,则构成了把握《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书写的一条线索。  【关键词】文学图像题画诗文人画  在《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以下简
期刊
【导读】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同名主题曲由著名歌星王菲演唱,在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本文以王菲版主题曲及其争议为研究对象,从“主旋律美学”和“流行音乐文化”两个层面来分析引发争议的原因,由此探讨“主旋律流行音乐”的可能性。  【关键词】王菲《我和我的祖国》流行音乐主旋律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在预售阶段票房就超过了2亿元,创造了主旋律电影的预售纪录。预告片未出之
期刊
【导读】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下,以知识论的方式追求真理越发显得难能可贵,这是需要足够的学术能力与学术勇气才能胜任的。《祁志祥学术自选集》广泛涉猎文学、美学、佛学、人学、国学等诸领域,而且能分别收获知识,创构理论。祁志祥的求真型研究,尚有较为自觉的反思意识,因而可谓之建构主义的知识生产。  【关键词】《祁志祥学术自选集》求真建构主义  大凡知识人,都会有对知识的追问。这是毫无疑问的。然则,对知识的追问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