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对策问题,特别是阐述了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期望对我国当前的工作,特别是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战略对策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则、目标、步骤和重点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对策。目前,我们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調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转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是高效益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速度和效益的辩证关系,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应该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来处理,实现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今后,我们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取得明显的成效。具体来讲:
第一,充分发挥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深化改革,在更多的领域中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应当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要进一步放开放活。
第二,充分放活现有基础的潜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九五”期间,除新建一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重点项目外,能够依托现有企业改造扩建的,就不要铺新摊子。必要的新建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达到经济规模。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大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含量。以产业技术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新产品的开发。加快高技术的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重点建设项目,组织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开发。
第四,很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都要节粮、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千方百计减少资源占有与消耗。坚持不懈地反对浪费行为。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和综台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切实加以落实。
第五,按照社会化大生产与合理经济规模的要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通过联合投资、联合生产,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规模经济。突出石化、汽车、钢铁、火电、机械、电子等行业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和投资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
第六,加快流通领域改革,提高流通效率。建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打破各种封锁和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体系。
第七,正确运用计划手段和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区域规划等,运用国家掌握的财力、物力和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实行合理的技术经济政策.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合理组合,多层次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优化经济结构的问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总的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十五大报告还指出:“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同开拓市场结合起来,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之一就是共同富裕,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就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但这种区域之问先富与后富的不平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制约,这时就应该着力解决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在社会发展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与后富辩证关系的思想,是我们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看法是:
第一,必须打破平均主义的地区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的弊端,邓小平提出了非平衡的地区发展战略,“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1]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就是要打破平均主义,“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日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主义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实现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是对的。”[2]而非平衡的地区发展战略是达到共同富裕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因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3]正是由于我们是要在非平衡的地区发展过程中,要达到区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因此,现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是一个影响全国发展的大局问题,中西部地区为了大局应该作出一定的牺牲,当然,到一定程度时,东部也应该从大局出发,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沿海地区要加快地先发展起来,使整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这就是说,要正确处理区域之间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在发展的初期让东部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在整体上推进全国的富裕;而达到先富水平的东部地区,也应该尽自己的可能帮助中西部地区;只有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东部地区的长远的、持续的发展才是可能的。 其实,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将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不僅快地富裕起来。当然,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5]这就是说,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给全国的发展树立一种样板,希望通过非平衡的方式刺激区域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不是要忽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还是要尽可能地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第二,力求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实现共同富裕。
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始终铭记共同富裕的宗旨,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邓小平同志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将可能出乱子。”[6]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避免两极分化。
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应该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坚持下来,应该注意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粉碎‘四人帮’后,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拿西藏来说,中央决定,其他省市要分工负责帮助西藏搞一些建设项目。而且要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西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中国的资源很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和新疆。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7]假如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致使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的地位,那么,这不仅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和睦团结.而且更为重要的使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而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可以先富起来,“如内蒙古自治区,那里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8]。
在中国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碴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播砬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她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9]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思路,在我国整体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已经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问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从1980——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比西部高出了4.1个百分点:例如,1994年由46个主要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东部为1,而中西部则分别为0.82和0.68。正是根据这种情况,党中央提出要在“九五”期间.更加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佳舶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巢眈势产业。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加快改革投融资体制,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切实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
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问的关系。各地区要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下,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促进各地经济在更高的起点向前发展。积极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经济联合。
第一,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它们是:(1)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2)环渤海地区;(3)东南沿海地区;(4),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市;(5)东北地区;(6)中部五省地区;(7)西北地区。
第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国外资金、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具体来讲: (1)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全国性基地的中两部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进行建设。
(2)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大中西部矿产资源勘探力度。
(3)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央财政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比重。
(4)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60%以上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
(5)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继续组织中央各部门、社会各界和东部沿海地区,以多种形式支援西藏等民族地区、三峡库区和贫困地区的工程建设。
(6)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组织好中西部地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采取多种形式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开发资源,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根据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第一,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
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两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内容。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自然界的客观运动规律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它以科学理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标志:技术革命则指的是人类在变革世界方面取得的质的飞跃,它以变革世界手段和方式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标志:总的来看,科技革命就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取得的革命性进展。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技革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只为标志;本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以来,又发生了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这就是我们目前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新科技革命与以往的科技革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使信息一跃而成为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角。
其实,这次科技革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它使整个科学体系和技术体系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具体来说.第一,它形成了科学发展的三个前沿,即天体演化理论、生命起源理论和基本粒子理论:第二,它形成了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即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第三,它形成了科技发展的三大标志。即人工智能、空间技术和原予能技术。这样,新科技革命就使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科技革命的最为重大的影响是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在“知识产业”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个反映人类经济和产业系统最新发展趋势的新概念。1962年,美国学者马克鲁普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还测算出这一产业的产值占美国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从业人员占当时美国非农业劳动就业人数的31%;1985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成立了知识经济研究所,并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由此,世界各国开始频繁地使用“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总部设在巴黎的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发表的报告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展望》中。对“知识经济”给出了一个较为权成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索的经济。”现在,尽管大家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内涵具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一股世界性的潮流。1998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科学年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科技优势是全美国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加强教育工作,使美国的教育成为世界上质量最高的教育。1997年7月,欧盟发表了《2000年议程》,提出“将知识化摆在优先的位置”的问题,该年年底,欧盟又发表了《走向知识化的欧洲》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科技和教育工作。战后,日本奉行的是“技术立国”的战略,面对世界性的知识经济浪潮,他们也改变了自己的对策.1996年7月,日本政府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要加大科技预算、强化人才培训和加强独创性基础研究的新措施,这表明日本开始确立了“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新科技革命所取得的成果,为我们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供了实踐根据和基础。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根据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后果,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观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早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就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对这个科学论断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揭示。他说:“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10]
正是根据这种考虑,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加大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他说:“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我们既然承认了这两个前提,那末,我们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大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发扬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革命积极性。”[11]事隔十年之后,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2]此外,他还要求将科技、教育工作作为一个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提了出来。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经济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结合问题,提出“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13]这其实就是“科教兴国”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和支持。 第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静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
——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工作要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从战略目标、政策、体制、规划、计划等方面体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以改革作为科技发展的动力.在发展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合理部署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工作。
——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科技发展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勇于创新。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在科研工作中,切实发扬学术民主.实现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坚持研究开发与群众性科技活动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科技普及,稚广相结合,科技与教育相结合。
第四,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对策
199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培育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十五大报告还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鼓励创新、竞争和合作。实施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九届人大之后.我国成立了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教兴国”的重要批示,1998年6月9日,在国务院总理朱熔基的主持下,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1998年6月13日,我国“知识创新工程”正式启动。按照路甬祥院长的说法,我国知识创新工程的基本任务是,形成和保持强大的国家知识刨新能力,要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科技前沿,重点研究和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同时.还要加速最新科技知识的传播,全面推进知识和加速转移。通过多种途径,大力促进我国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更新。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人口、环境和资源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全球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受到了这些问题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力求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解决环发问题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战略思想,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现在,建构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共识。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口问题。他在强调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求要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关于人口数量问题,他强调要严格控制人口。1979年7月28日,他在山东省委常委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正是根据这个战略思想,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了基本国策之一。关于人口素质,他認为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因此,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提高人口的素质。1985年5月,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4]正因为这样,科技和教育事业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第二,关于能源问题。邓小平同志看到了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他要求将能源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重点,而能源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水电、核电站和油气田上。他1982年10月指出:“煤、电、油这些能源项目,还有交通项目,前期工作要抓紧,晚了不行。能源不够,不仅是‘六五’期间的问题,也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问题。火电上不去,要在水电上打主意。水电大项目上去了,能顶事。”[15]1990年12月,他又指出:“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16]这里也突出了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三,关于植树造林、整治环境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看到了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亲自发起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1982年11月,他在为全军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题词中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7]这其实正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了切实推进植树造林,1982年12月,在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情况的报告上,他又写下了这样的批语:“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18]这就是要将植树造林落在实处。邓小平同志还要求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他在1980年5月指出:“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19]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我国马上提出了在我国建构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出台的政策主要有: 199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由外交部和国家环保局提出的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l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性:“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目前,在我国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该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关于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
“九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0.83‰。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认真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重点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要和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以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提倡晚婚晚育,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继续实行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避孕节育、生育保健、优生优育的技术服务和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第二,关于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
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海洋资源,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强土地管理。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开发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加强测绘工作.搞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地质勘查,贯彻保证基础地质、加强普查、择优详查、对口勘探的方针,努力增加矿产资源储备。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和地震、她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防治。
第三,关于环境和生态保护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有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要求。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创造条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健全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加强工业污染的控制,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全过程控制。2000年,县及县以上上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3%,废气处理率86%,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0%。乡镇工业污染处理能力要有大幅度提高。加强城市环境整治。200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绿化覆盖率2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提高5~10个百分点。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磺控制区的污染。保护国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水土流失地区综合治理和森林植被恢复发展,控制农田污染和水污染。200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5%。
第四,关于城乡建设
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加强城乡建设法制化管理。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规模适度,布局和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发展。2000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2%,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70%。加快村镇住宅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大力建设经济实用的居民住宅。推进城镇住房商品化,发展住房金融和保险,培育住房建设、维修、管理服务市场。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地发展一批小城镇。引导少数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小城镇向交通方便、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2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5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278页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2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6页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7页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374页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8页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9—90頁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5页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
[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页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3页
[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页
[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页
[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6页
作者简介:季玉福(1958-)男,山西省怀仁县人。1982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高级农经师。大同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
关键词: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战略对策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则、目标、步骤和重点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对策。目前,我们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調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转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是高效益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速度和效益的辩证关系,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应该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来处理,实现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今后,我们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取得明显的成效。具体来讲:
第一,充分发挥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深化改革,在更多的领域中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应当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要进一步放开放活。
第二,充分放活现有基础的潜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九五”期间,除新建一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重点项目外,能够依托现有企业改造扩建的,就不要铺新摊子。必要的新建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达到经济规模。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大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含量。以产业技术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新产品的开发。加快高技术的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重点建设项目,组织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开发。
第四,很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都要节粮、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千方百计减少资源占有与消耗。坚持不懈地反对浪费行为。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和综台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切实加以落实。
第五,按照社会化大生产与合理经济规模的要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通过联合投资、联合生产,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规模经济。突出石化、汽车、钢铁、火电、机械、电子等行业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和投资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
第六,加快流通领域改革,提高流通效率。建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打破各种封锁和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体系。
第七,正确运用计划手段和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区域规划等,运用国家掌握的财力、物力和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实行合理的技术经济政策.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合理组合,多层次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优化经济结构的问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总的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十五大报告还指出:“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同开拓市场结合起来,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之一就是共同富裕,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就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但这种区域之问先富与后富的不平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制约,这时就应该着力解决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在社会发展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与后富辩证关系的思想,是我们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看法是:
第一,必须打破平均主义的地区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的弊端,邓小平提出了非平衡的地区发展战略,“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1]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就是要打破平均主义,“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日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主义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实现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是对的。”[2]而非平衡的地区发展战略是达到共同富裕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因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3]正是由于我们是要在非平衡的地区发展过程中,要达到区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因此,现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是一个影响全国发展的大局问题,中西部地区为了大局应该作出一定的牺牲,当然,到一定程度时,东部也应该从大局出发,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沿海地区要加快地先发展起来,使整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这就是说,要正确处理区域之间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在发展的初期让东部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在整体上推进全国的富裕;而达到先富水平的东部地区,也应该尽自己的可能帮助中西部地区;只有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东部地区的长远的、持续的发展才是可能的。 其实,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将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不僅快地富裕起来。当然,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5]这就是说,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给全国的发展树立一种样板,希望通过非平衡的方式刺激区域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不是要忽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还是要尽可能地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第二,力求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实现共同富裕。
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始终铭记共同富裕的宗旨,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邓小平同志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将可能出乱子。”[6]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避免两极分化。
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应该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坚持下来,应该注意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粉碎‘四人帮’后,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拿西藏来说,中央决定,其他省市要分工负责帮助西藏搞一些建设项目。而且要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西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中国的资源很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和新疆。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7]假如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致使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的地位,那么,这不仅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和睦团结.而且更为重要的使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而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可以先富起来,“如内蒙古自治区,那里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8]。
在中国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碴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播砬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她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9]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思路,在我国整体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已经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问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从1980——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比西部高出了4.1个百分点:例如,1994年由46个主要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东部为1,而中西部则分别为0.82和0.68。正是根据这种情况,党中央提出要在“九五”期间.更加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佳舶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巢眈势产业。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加快改革投融资体制,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切实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
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问的关系。各地区要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下,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促进各地经济在更高的起点向前发展。积极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经济联合。
第一,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它们是:(1)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2)环渤海地区;(3)东南沿海地区;(4),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市;(5)东北地区;(6)中部五省地区;(7)西北地区。
第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国外资金、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具体来讲: (1)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全国性基地的中两部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进行建设。
(2)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大中西部矿产资源勘探力度。
(3)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央财政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比重。
(4)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60%以上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
(5)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继续组织中央各部门、社会各界和东部沿海地区,以多种形式支援西藏等民族地区、三峡库区和贫困地区的工程建设。
(6)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组织好中西部地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采取多种形式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开发资源,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根据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第一,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
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两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内容。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自然界的客观运动规律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它以科学理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标志:技术革命则指的是人类在变革世界方面取得的质的飞跃,它以变革世界手段和方式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标志:总的来看,科技革命就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取得的革命性进展。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技革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只为标志;本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以来,又发生了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这就是我们目前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新科技革命与以往的科技革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使信息一跃而成为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角。
其实,这次科技革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它使整个科学体系和技术体系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具体来说.第一,它形成了科学发展的三个前沿,即天体演化理论、生命起源理论和基本粒子理论:第二,它形成了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即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第三,它形成了科技发展的三大标志。即人工智能、空间技术和原予能技术。这样,新科技革命就使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科技革命的最为重大的影响是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在“知识产业”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个反映人类经济和产业系统最新发展趋势的新概念。1962年,美国学者马克鲁普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还测算出这一产业的产值占美国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从业人员占当时美国非农业劳动就业人数的31%;1985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成立了知识经济研究所,并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由此,世界各国开始频繁地使用“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总部设在巴黎的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发表的报告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展望》中。对“知识经济”给出了一个较为权成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索的经济。”现在,尽管大家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内涵具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一股世界性的潮流。1998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科学年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科技优势是全美国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加强教育工作,使美国的教育成为世界上质量最高的教育。1997年7月,欧盟发表了《2000年议程》,提出“将知识化摆在优先的位置”的问题,该年年底,欧盟又发表了《走向知识化的欧洲》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科技和教育工作。战后,日本奉行的是“技术立国”的战略,面对世界性的知识经济浪潮,他们也改变了自己的对策.1996年7月,日本政府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要加大科技预算、强化人才培训和加强独创性基础研究的新措施,这表明日本开始确立了“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新科技革命所取得的成果,为我们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供了实踐根据和基础。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根据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后果,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观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早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就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对这个科学论断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揭示。他说:“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10]
正是根据这种考虑,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加大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他说:“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我们既然承认了这两个前提,那末,我们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大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发扬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革命积极性。”[11]事隔十年之后,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2]此外,他还要求将科技、教育工作作为一个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提了出来。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经济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结合问题,提出“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13]这其实就是“科教兴国”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和支持。 第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静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
——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工作要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从战略目标、政策、体制、规划、计划等方面体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以改革作为科技发展的动力.在发展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合理部署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工作。
——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科技发展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勇于创新。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在科研工作中,切实发扬学术民主.实现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坚持研究开发与群众性科技活动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科技普及,稚广相结合,科技与教育相结合。
第四,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对策
199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培育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十五大报告还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鼓励创新、竞争和合作。实施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九届人大之后.我国成立了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教兴国”的重要批示,1998年6月9日,在国务院总理朱熔基的主持下,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1998年6月13日,我国“知识创新工程”正式启动。按照路甬祥院长的说法,我国知识创新工程的基本任务是,形成和保持强大的国家知识刨新能力,要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科技前沿,重点研究和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同时.还要加速最新科技知识的传播,全面推进知识和加速转移。通过多种途径,大力促进我国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更新。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人口、环境和资源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全球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受到了这些问题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力求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解决环发问题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战略思想,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现在,建构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共识。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口问题。他在强调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求要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关于人口数量问题,他强调要严格控制人口。1979年7月28日,他在山东省委常委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正是根据这个战略思想,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了基本国策之一。关于人口素质,他認为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因此,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提高人口的素质。1985年5月,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4]正因为这样,科技和教育事业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第二,关于能源问题。邓小平同志看到了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他要求将能源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重点,而能源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水电、核电站和油气田上。他1982年10月指出:“煤、电、油这些能源项目,还有交通项目,前期工作要抓紧,晚了不行。能源不够,不仅是‘六五’期间的问题,也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问题。火电上不去,要在水电上打主意。水电大项目上去了,能顶事。”[15]1990年12月,他又指出:“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16]这里也突出了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三,关于植树造林、整治环境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看到了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亲自发起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1982年11月,他在为全军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题词中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7]这其实正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了切实推进植树造林,1982年12月,在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情况的报告上,他又写下了这样的批语:“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18]这就是要将植树造林落在实处。邓小平同志还要求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他在1980年5月指出:“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19]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我国马上提出了在我国建构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出台的政策主要有: 199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由外交部和国家环保局提出的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l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性:“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目前,在我国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该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关于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
“九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0.83‰。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认真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重点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要和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以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提倡晚婚晚育,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继续实行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避孕节育、生育保健、优生优育的技术服务和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第二,关于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
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海洋资源,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强土地管理。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开发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加强测绘工作.搞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地质勘查,贯彻保证基础地质、加强普查、择优详查、对口勘探的方针,努力增加矿产资源储备。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和地震、她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防治。
第三,关于环境和生态保护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有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要求。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创造条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健全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加强工业污染的控制,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全过程控制。2000年,县及县以上上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3%,废气处理率86%,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0%。乡镇工业污染处理能力要有大幅度提高。加强城市环境整治。200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绿化覆盖率2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提高5~10个百分点。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磺控制区的污染。保护国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水土流失地区综合治理和森林植被恢复发展,控制农田污染和水污染。200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5%。
第四,关于城乡建设
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加强城乡建设法制化管理。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规模适度,布局和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发展。2000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2%,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70%。加快村镇住宅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大力建设经济实用的居民住宅。推进城镇住房商品化,发展住房金融和保险,培育住房建设、维修、管理服务市场。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地发展一批小城镇。引导少数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小城镇向交通方便、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2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5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278页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2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6页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7页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374页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8页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9—90頁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5页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
[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页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3页
[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页
[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页
[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6页
作者简介:季玉福(1958-)男,山西省怀仁县人。1982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高级农经师。大同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