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路:诗歌阅读的教学理应因诗人而异,对一些光耀千古的大诗人,如杜甫,要多方面分析解读,以深刻感悟。必修三的《杜甫诗三首》选择了老杜滞留夔州时期的三首诗歌,在诗歌风貌上有其共同特点,有助于清楚了解杜甫的经历、心态及诗歌风格。夔州诗作为杜甫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清晰地展现了诗人以羁人穷老的身份对世态人情的体察,折射了诗圣悲天悯人的情怀。其中,《登高》更是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中还引用他人对此诗的评价说“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更是较为直接地表明此诗极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与众不同的主体风格。
基于丰富学生对杜甫其人的认知与感情,进而较深刻地理解杜诗风格的思路,本设计力求使学生深入领悟杜甫那种逆境中依然焕发出的为国为民的献身主义光辉,“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夔州时期老杜的状态心态,领悟诗歌风格,学会鉴赏诗歌。2.过程和方法:知人论世,反复诵读,通过意境分析理解诗歌深刻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同情并敬仰诗圣杜甫,培养强烈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的人格力量,领悟杜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知人论世
导入:北大教授袁行霈曾评论说:“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这种性格的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这些诗歌如史书般记录了时代的沧桑和老杜痛苦复杂的心路历程,我们在感慨老杜生活困顿、经历坎坷的同时,深深地陷入诗人生存的动荡社会环境中,不能自拔,不能解脱,油然产生一股无奈感、幻灭感、无助感。“国家不幸”,人不幸,诗幸!沉郁顿挫的诗风正是由于时代苦难和人生忧愤的发酵,才能愈显其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愈显其表达的反复低回起伏。
课前布置作业: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第七章《转蓬潇湘成永眠》,要求学生写一段读后感。课上师生共同就部分同学的读后感进行“知人论世”。
教师备答:杜甫跌宕起伏的求官之路和苦难坎坷的生活历程充满了艰辛,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和承受,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苦难和坎坷,才铸就了杜甫那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夔州时期的老杜是痛苦的,历经旅途劳顿前往中原地区,寻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却因肺病、风痹、风湿、糖尿病多病缠身,只好长期滞留夔州,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诗人的习性严重不合,只能感叹“形胜有余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即便如此,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并未受到丝毫影响。“愿戒兵犹火,恩加似海深。”“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战斗欲何须?”就连原住宅瀼西草堂的寡居邻人都不能从草堂偷打枣子卖钱了,杜甫都会写信开导草堂的新主人吴姓亲戚:“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文本阅读,较为具体真切地感受夔州时期杜甫的经历与心绪,理解诗人并敬仰诗人,为理解整首诗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二、反复诵读,分析意象,感受意境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问题讨论: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
教师备答:重阳佳节倍思亲,诗人登高临远抒怀,描绘了深秋时节山川的萧瑟冷落。天、风、沙、渚、猿啸、鸟飞,有仰望有俯视,有听觉有视觉,有静态有动态,特别是秋季和大江这两个最具杜诗元素的意象,融合进了诗人悲壮的心情,达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统一,营造了完美的诗歌意境。其中,颔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壮阔无比的景物中传达着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愤,情感深沉,境界苍凉。
设计意图:分析诗歌意象,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三、探究情感,感受人格,领悟风格
问题探究:抒发了哪些情感?是否有超越个人遭际的情感态度?怎样理解诗人的人格和杜诗的风格?
教师备答:诗歌传达了老杜对青春易逝、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愤,又有长期漂泊、年老多病、孤独无依的痛苦。但诗中不仅能读出对个人身世的悲叹,同时也呈现了对国家处于多事之秋的慨叹。何以“万里”?因甚“百年”?正是由于战乱连年,社会动荡,诗人才不得不一次次踏上旅途,一次次回味政治理想破灭的苦涩,一次次因伤时忧国而长歌当哭。
后人对杜诗风格有“沉郁顿挫”的定论,“沉郁”侧重于感情的深沉,“顿挫”侧重于表达的起伏。首联写景,萧瑟之景的奠基下仿佛抒情之辞即将承后脱口而出,不料诗人宕开一笔,把首联之景放置于颔联那更加壮阔宏大的背景之中,使情感的抒发变得缓慢,低回起伏。颈联抒情至深,然而尾联却收之以满头白发、停酒养体的个人状况记录,愈加显得韵味无穷。
设计意图:分析情感的宏阔深厚及“沉郁顿挫”的风格内涵,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理性地感知杜甫的人格和诗风。
四、拓展阅读,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阅读杜甫大历二年作于夔州的诗歌《愁》,析意象,究情感,结合对杜甫生平的了解,完成一段鉴赏性文字。
小结:老杜那种坎坷的人生经历、博大的仁爱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的人生态度,是华夏民族的历史写照和理想性格。我们今天身处大变革的民族崛起时代,尤其需要这样的精神态度。愿我们以仁为己任,胸怀天下,心怀人民,共同为中国圆梦倾心倾力,始终不渝!
基于丰富学生对杜甫其人的认知与感情,进而较深刻地理解杜诗风格的思路,本设计力求使学生深入领悟杜甫那种逆境中依然焕发出的为国为民的献身主义光辉,“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夔州时期老杜的状态心态,领悟诗歌风格,学会鉴赏诗歌。2.过程和方法:知人论世,反复诵读,通过意境分析理解诗歌深刻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同情并敬仰诗圣杜甫,培养强烈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的人格力量,领悟杜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知人论世
导入:北大教授袁行霈曾评论说:“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这种性格的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这些诗歌如史书般记录了时代的沧桑和老杜痛苦复杂的心路历程,我们在感慨老杜生活困顿、经历坎坷的同时,深深地陷入诗人生存的动荡社会环境中,不能自拔,不能解脱,油然产生一股无奈感、幻灭感、无助感。“国家不幸”,人不幸,诗幸!沉郁顿挫的诗风正是由于时代苦难和人生忧愤的发酵,才能愈显其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愈显其表达的反复低回起伏。
课前布置作业: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第七章《转蓬潇湘成永眠》,要求学生写一段读后感。课上师生共同就部分同学的读后感进行“知人论世”。
教师备答:杜甫跌宕起伏的求官之路和苦难坎坷的生活历程充满了艰辛,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和承受,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苦难和坎坷,才铸就了杜甫那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夔州时期的老杜是痛苦的,历经旅途劳顿前往中原地区,寻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却因肺病、风痹、风湿、糖尿病多病缠身,只好长期滞留夔州,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诗人的习性严重不合,只能感叹“形胜有余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即便如此,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并未受到丝毫影响。“愿戒兵犹火,恩加似海深。”“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战斗欲何须?”就连原住宅瀼西草堂的寡居邻人都不能从草堂偷打枣子卖钱了,杜甫都会写信开导草堂的新主人吴姓亲戚:“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文本阅读,较为具体真切地感受夔州时期杜甫的经历与心绪,理解诗人并敬仰诗人,为理解整首诗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二、反复诵读,分析意象,感受意境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问题讨论: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
教师备答:重阳佳节倍思亲,诗人登高临远抒怀,描绘了深秋时节山川的萧瑟冷落。天、风、沙、渚、猿啸、鸟飞,有仰望有俯视,有听觉有视觉,有静态有动态,特别是秋季和大江这两个最具杜诗元素的意象,融合进了诗人悲壮的心情,达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统一,营造了完美的诗歌意境。其中,颔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壮阔无比的景物中传达着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愤,情感深沉,境界苍凉。
设计意图:分析诗歌意象,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三、探究情感,感受人格,领悟风格
问题探究:抒发了哪些情感?是否有超越个人遭际的情感态度?怎样理解诗人的人格和杜诗的风格?
教师备答:诗歌传达了老杜对青春易逝、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愤,又有长期漂泊、年老多病、孤独无依的痛苦。但诗中不仅能读出对个人身世的悲叹,同时也呈现了对国家处于多事之秋的慨叹。何以“万里”?因甚“百年”?正是由于战乱连年,社会动荡,诗人才不得不一次次踏上旅途,一次次回味政治理想破灭的苦涩,一次次因伤时忧国而长歌当哭。
后人对杜诗风格有“沉郁顿挫”的定论,“沉郁”侧重于感情的深沉,“顿挫”侧重于表达的起伏。首联写景,萧瑟之景的奠基下仿佛抒情之辞即将承后脱口而出,不料诗人宕开一笔,把首联之景放置于颔联那更加壮阔宏大的背景之中,使情感的抒发变得缓慢,低回起伏。颈联抒情至深,然而尾联却收之以满头白发、停酒养体的个人状况记录,愈加显得韵味无穷。
设计意图:分析情感的宏阔深厚及“沉郁顿挫”的风格内涵,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理性地感知杜甫的人格和诗风。
四、拓展阅读,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阅读杜甫大历二年作于夔州的诗歌《愁》,析意象,究情感,结合对杜甫生平的了解,完成一段鉴赏性文字。
小结:老杜那种坎坷的人生经历、博大的仁爱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的人生态度,是华夏民族的历史写照和理想性格。我们今天身处大变革的民族崛起时代,尤其需要这样的精神态度。愿我们以仁为己任,胸怀天下,心怀人民,共同为中国圆梦倾心倾力,始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