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板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图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胜行的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幅绘制简捷,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的板图,能有效的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板图教学符合教学符合学生的感知特点
  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具有选择性。在一定的时间人不可能清楚的知觉到所有的事物,只有那些鲜明突出的事物才可能成为知觉的的对象,而其他事物则成为知觉的背景。实验表明,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人越容易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的对象。初中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难以较快地从图象复杂、信息量大的地图中,选择出应该掌握的地理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简化地图内容的方法,来增大感知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提高学生知觉的选择能力。譬如,初一地理“东南亚物产分布图”,要素多(有海洋、国家、国界及各种物产符号),标记密集,无论教师怎样指导学生看图,部分后进生都难以较清楚地理解该区物产分布的情况。教师若用板图,先画出该区的海陆轮廓和国家。然后,边讲边画,把该区重要物产的符号标在板图上。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这些物产的名称,而且还能找出它们的分布规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板图具有简明性和针对性
  板图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它具有比例协调,轮廓完整,线条流畅,信息量少,重难点突出的特点。教师上课时可按照教学的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把重点识记的地理知识标在地图上。比如在讲解台湾地形时,在黑板上画出台湾岛,西部用绿色标出平原,东部中部用红色标出三列山脉,学生能很清晰的看出台湾的地形,了解地势,并能分析出河流的流向。板图讲解比多媒体讲解线条更清晰。要求学生掌握的地理事物更鲜明突出,学生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起到最佳效果。
  三、板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能较快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体系。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板图这一直观教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办法,指导学生从读局部图入手,逐渐扩大识图范围,在这期间,教师注意指导图与图之间的轮廓特点和内在联系,使学生逐步获得一个完整、系统的地理图象,实现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板图进行教学呢?利用板图教学,要求教师首先深入钻研、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其次,是抓好上课这一关键环节。教师上课时,要及时画出板图,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过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上课时一边讲解课文内容,一边在板图上标出重点的地理事物名称,避免先填图再讲内容,或讲完内容后再填图,这样就会造成板图和教学脱节,影响教学的效果。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板图反映的图象内容,分析自然条件的特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特征及分布规律、气候的成因及影响等等,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譬如,初二地理“中国疆域”这一节,教师在揭示课题后,应让学生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要求学生读图回答:“我国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位置及在大洲、大洋的位置”,教师利用学生读图的时间画出板图,待提问学生回答后,再引入“疆域”这部分教学。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同时,在板图上标出北回归线的位置,我国的四端及濒临的海洋,主要的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名称。最后,让学生通过板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学生很快会从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分析出我国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有利条件;从濒临太平洋、海岸线长中,分析出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教师在课堂总结后,可以把板图内容擦掉,让学生自己在空白板图上填注所学内容,然后师生共同纠正图中出现的错误,达到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
  为验证板图教学的效果,我抽取了两个平行班级的部分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所抽班级都讲初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框题“山脉纵横交错”,其中一个班利用板图教学(A组)。上课时,我一边讲山脉分布,一边把山脉名称标在图上。课堂练习时,再叫学生把五组山脉的名称填在空白板图上。另一个班是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教学(B组),上课时,在讲山脉分布同时,在投影幕上指明它们的位置。课堂小节后,再让学生在投影幕上指出它们的位置。课后,从A、B两组中各抽十名中游学生,让他们分别在我国空白地形图上填注五组山脉的名称。结果,这两组学生中,A组90%的学生填写正确。B组只有70%。两周之后再讓这部分学生填注这个图,A组有80%的学生填写正确。而B组只有50%。
  实验表明,利用板图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较快的掌握地理知识,形成空间观念,增强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及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板图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由此可见,板图教学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代替的——这是由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提倡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的今天,教师仍要使用板图教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数学课本让我们喜悦,它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经验,常识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教学本身也不只是“数学符号”,不只是枯燥的解题与运算,它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新课改的今天,在新的形势下,在21世纪“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怎样去面对数学——这门充满挑战的学科,我们怎样去看待学生——未来的世纪之才,我们怎样去对待课堂——师
期刊
山“致广大而尽精微”,教育本无大事可言,但事事关乎孩子的生命成长,所以教育的每一件事又绝非小事。因此,笔者处处留意这些“小事”,现截取其中一个片段,谈谈我是怎样从“作业布置”的层面来体现“因材施教、因学定教”原则的。  一、教学案例  那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接任了新升三年级三班的语文课。新学期,多数学生对新任教师和自己的学习充满了期待,笔者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并引领学生学习了第一篇
期刊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为主体”和“教为主导”的统一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学生的主体主要指学习的主动权,能否主动、自觉、积极的参与学习。教师的主导主要体现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态度,内容的指导及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把以教材为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研究资料表明:90%的学生智商基本相同,可见,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  在生物教学中,我逐渐体
期刊
近十几年来,书面表达一直是中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教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中考竞争中信心十足。近几年我在初三训练写作中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认为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树立新的化学教学理念,加强环保教育渗透的意识  高中化学课程要立足于学
期刊
打开书本,面对苏霍姆林斯基,感受他热忱、执著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学习他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让我更加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感到自豪:在这个世界上,这项工作固然充满了艰难和历险,但它是值得做的,因为当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你就一定能够找到每个人心底蕴藏着的宝藏,也一定能够想到办法去挖掘这些宝藏。  一、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具体说,就是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因
期刊
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课改需要已迫在眉睫。实践证明,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有效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那么,教师究竟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应如何做才能将理论层面的“反思”付诸实践呢?  一、课前反思有备无患  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要有较强的预见性。首先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然
期刊
高中物理“难学”,不仅学生常常这样说,老师们也有此同感。高中物理真的“难学”么?不难学,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我认为在教学上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套好的教学方法是上好物理课的基础,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高中生由于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更需要别人的赞美和欣赏,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不能放任他们不管,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了解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学。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是指将学生分成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各小组共同完成相同的任务。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应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学生的层次化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及自己的要求、学校的实际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期刊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肩负着传承文明、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位教师在继承和发扬敬业奉献的职业传统美德的同时,都应该在自己的思想品德、知识水平、教育技能、创新精神上,特别是教育观念上完成自我更新。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良好人格品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