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体验从生活中感悟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位置与方向》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经历观察、比较、联系、辨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
  教学重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一要求绘制平面图。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画好的平面图、移动白板、学校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亲切谈话,自然导入
  师:同学,你能为我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吗?
  生:(略)
  师:谢谢,你能转过身向后面的人再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吗?
  生:(略)
  师:你刚才向我介绍的时候说××同学在你的前面,怎么现在却在你的后面了呢?
  生:因为我转过身了。
  师:转身就是观察的角度变了。因为观察的角度变了,所以,你前、后、左、右的同学也发生了变化。看来用“前、后、左、右”来表示方位还是有不确定性,那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方位呢?
  生:东、南、西、北。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东、南、西、北,看看会有哪些收获。(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此处通过让学生介绍前、后、左、右的同学,再巧妙地一“转”,发现前、后、左、右的同学变了,引出旧知“前、后、左、右”表示方位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出认识“东、南、西、北”。这里的“变”是为了突出后面的“不变”,为后面的教学巧妙地埋下伏笔。)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确认东方,找准支点
  师:同学们,我们坐在这个教室里,你能辨别哪个方向是东吗?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看太阳升起的方向。
  生2:我每天从校园的东门进入。
  生3:我家就住在学校的东面。
  师:你们真细心,是的,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太阳来确定东方。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出示太阳图)请你用手指一指。
  请学生把“东”贴在移动白板上。
  (评析:教学成功的一个法宝就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本环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生活中最熟悉、最容易找到的“东”入手,给学生的学习找到了一个支点,体现了教学的“确定性”。)
  (二)学科融合,巧授知识
  师:知道了东方,你一定还能知道哪个方向?为什么?
  生:我一定还能知道西方,因为东和西是相反的。
  学生指认,并把“西”贴到移动白板上。
  (板书:东—西)
  师:确定了东和西,你能确定南和北吗?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我知道北方,因为我每天从北门进入校园。
  师:知道了北方,我们还能知道哪个方向?
  生:知道南方,因为北和南是相反的。
  (板书:北—南)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大家熟悉的儿歌,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南方和北方,想听吗?
  出示儿歌:
  (评析:借助知识的相对性,由确定的“东”学生很容易确定“西”,也知道确定了“南”就能确定“北”,但确定“南”或“北”有些不容易,教学中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借助儿歌,来帮助解决。这样处理既便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探究问题,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又能体现学科融合。)
  (三)师生游戏,寓教于乐
  师:现在,你们学了新的本领,能辨认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们来玩一个“辨、辨、辨”的游戏,好吗?
  A.教师先慢后快地任意说方向,学生用手指。
  B.学生快速说方向,大家闭上眼指一指。
  C.说说老师在你们的哪个方向,那你们在老师的哪个方向(教师不停地走动,站在某个学生的旁边)。
  (评析: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中,指一指,说一说,对新知有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教师无形中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助力”。)
  (四)前后呼应,突出不变
  师:现在,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还是请刚才那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的东、南、西、北都坐着哪位同学?
  生:(略)
  师:和刚才用“前、后、左、右”介绍同学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刚才我东面是××,我转过身后东面还是××。
  师:是啊,现在方向定了,不管你观察角度怎样变,你东面的同学都不会变了,看来用东、南、西、北表示方位更科学,更有优越性。
  (评析:由同一位学生再用“东、南、西、北”介绍周围的同学,巧妙设计,与前面的设计遥相呼应,再次体现了“东、南、西、北”知识的价值——不变性。)
  (五)巧妙设计,探寻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转、转、转”的游戏。听老师的口令操作,再说出你面对的方向。
  学生游戏。(全体起立,面向东方,向右转,向右转……回到东后,再转一次)
  师:刚才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我们一直按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的顺序在转。
  生2:我发现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的。
  (板书:东—南—西—北)
  师: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各占一方,但是它们很守规矩,始终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按顺时针围成一圈,(教师板书箭头)那么你说至少要知道其中几个方位就能确定其他几个方位?
  生:至少一个。
  师:真的一个就够了吗?那我给你一个方位,你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其他三个方位。
  师:拿出练习纸完成练习题。
  (评析:以学生看得见的、熟悉的自身方位和教室方位为认知体验平台,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转一转、猜一猜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四个方向的规律。)
  三、学当设计师,巧绘平面图
  (一)用心体会——巧介绍
  师:这是我们校园的照片,现在请你做一个小小介绍员,此时你站在学校的升旗台上,请你介绍一下升旗台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生:我们学校升旗台的东面是操场,升旗台的北面是北大门,西面是教学楼,南面是四号楼。
  (二)齐心协力——巧设计
  师:下面请你们当一次小小设计师,把刚才同学介绍的四处场所设计在平面图上。(学生在移动白板上分小组活动)
  (评析:本环节通过对移动白板的巧妙利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活动中,全员动手参与设计,去感知方位知识,获得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思想方法。既培养了他们辨认方向的意识,又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无声引导——巧提升
  师:各个小组都设计得很漂亮,一共有四种设计方案,先来验证各种设计方案都对吗?(验证过程中学生争论不休)
  师:明明四个平面图都是对的,为什么会让同学有错误的感觉呢?现在请看。(教师转动白板)
  师:这样就行了吗?为什么呢?
  师:这样就统一了。
  师:你说的统一是指图的上方都是北方。
  师:其实,像大家今天在看平面图时遇到的问题,人们也早就遇到了,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规定,在平面图上,通常也是上面为北,并且会在平面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小方向标,上面写上北,告诉人们上为北,(板书)那下面就是南,左面就是西,右面就是东,这样就可以简单地记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这个知识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
  生:看地图时。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幅地图,是这样吗?这是我们的家乡杭州,你能说说它在我们祖国的哪个方向吗?
  (评析:本环节体现了知识的拓展性,由校园到地图,由原来的各执己见到统一的认识,让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体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走进生活,学用结合
  师:这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半山,你能用刚学到的平面图的知识,解决下面这些练习题吗?
  ①田园牧歌在虎山公园的( )面。
  ②医院在虎山公园的( )面。
  ③虎山公园在田园牧歌的( )面。
  (评析:生活化的练习,不但体现了知识的巩固性,而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既起到了感性升华的作用,又突出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五、生活向导,妙趣横生
  师:生活中的向导:比如文一西路、德胜东路、汽车北站等,它们也能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大自然中也有向导,你能说说吗?
  (评析: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本环节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向导及时地引入,切实体现了数学生活化,也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310022)
其他文献
一、案例引发的思考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教师计时,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解决问题是知识技能在运用层面上的体现,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精准的问题则是走向创新、迈向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立足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需求,更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诱导学生在观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发挥一下主导作用,提供一些有价值、有内涵、适合学生探讨的开放性话题,开展“拉家常式”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在宽松的对话环境中充分表达所思所想,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话题、问题和话题教学  话题是指谈话的中心和主题。话题有别于问题,问题是指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一般有明确的指向,常依托具体的题目和其他学习材料予以呈现。话题的指向较为模糊,
【摘 要】汇总小组意见形成小组共识,是小组合作性知识形成的主要途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任务要求引领——让小组必汇总,方法能力培养——让小组会汇总,汇总载体提供——让小组能汇总,是有效引导小组形成合作共识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汇总意见;达成共识;提升效度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一般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个体观点呈现,二是观点深度互动,三是达成小组共识。这三个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界限往
【摘 要】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浪费的现象,如教学机械重复、纠缠于枝节性的问题等,往往徒增学生负担而成效甚微。针对这一现象,选取“积的变化规律”为教学主题,进行了将两节课的内容并到一节课中教学的实验,取得了有说服力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的浪费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  一、引言  顾泠沅教授曾指出,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存在很多教学浪费的现象,教材和教学很多时候纠缠于枝节性的问题而忽视了知识
【摘要】本研究以浙江省4个地区40所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调查幼儿园管理质量现状。结果显示,幼儿园管理质量总体达到合格水平,还有待提升。具体而言,教师主体性未充分激活,园长专业引导意识薄弱,内部评价机制尚未健全。建议幼儿园应当推进园所管理民主化,保障教师多渠道参与;提升园长领导力,助推园所高质量发展;构建幼儿园自评机制,增进评估发展功能。  【关键词】浙江省;幼儿园管理质量;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数学概念课在小学阶段占了很大的比重,掌握好数学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领域的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而现在概念教学课堂上出现上不完或者上得琐碎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抓住数学本质。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围绕本质特征展开教学,路径可以有多种,如从几何直观入手,也可以从多元表征入手,笔者认为,如果能设计好整节课的“核心问题”,抓住概念的数学本质,可以让教学流程变得紧凑而简单,提升概念课
【摘要】本文从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围绕顶层设计、实践建构、全园推广这3个园本课程开发的必经阶段,结合S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例,探讨各阶段的侧重点及推进策略,包括:基于园情架构清晰的顶层设计,依托“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核心团队的课程研发,在全园常态化运作中促进课程不断更新、完善。  【关键词】园本课程开发;顶层设计;实践建构;更新完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
听名师的课,常令听课教师拍案叫绝。但学名师的课,简单模仿却常常事与愿违。原因有二:其一,好课是从教者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一堂好课,应该是数学教师全部数学素养在某个特定课堂情境中的自然挥洒。一招一式、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自然只能貌合神离、南辕北辙;其二,名师的示范教学只是告诉教师“可以这样做”而不是“必须这样做”。鉴于此,探寻名师“为什么这样教”或“可以这样教”背后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名师
【摘要】本研究对40份语言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学前儿童看图叙事评价能力整体较强,3~4岁是儿童看图叙事评价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学前儿童看图叙事评价能力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家长丰富儿童的词汇量,鼓励儿童主动表达,注重个性化培养儿童看图叙事评价能力。  【关键词】学前儿童;看图叙事;叙事评价;语言资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