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位置与方向》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经历观察、比较、联系、辨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
教学重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一要求绘制平面图。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画好的平面图、移动白板、学校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亲切谈话,自然导入
师:同学,你能为我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吗?
生:(略)
师:谢谢,你能转过身向后面的人再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吗?
生:(略)
师:你刚才向我介绍的时候说××同学在你的前面,怎么现在却在你的后面了呢?
生:因为我转过身了。
师:转身就是观察的角度变了。因为观察的角度变了,所以,你前、后、左、右的同学也发生了变化。看来用“前、后、左、右”来表示方位还是有不确定性,那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方位呢?
生:东、南、西、北。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东、南、西、北,看看会有哪些收获。(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此处通过让学生介绍前、后、左、右的同学,再巧妙地一“转”,发现前、后、左、右的同学变了,引出旧知“前、后、左、右”表示方位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出认识“东、南、西、北”。这里的“变”是为了突出后面的“不变”,为后面的教学巧妙地埋下伏笔。)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确认东方,找准支点
师:同学们,我们坐在这个教室里,你能辨别哪个方向是东吗?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看太阳升起的方向。
生2:我每天从校园的东门进入。
生3:我家就住在学校的东面。
师:你们真细心,是的,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太阳来确定东方。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出示太阳图)请你用手指一指。
请学生把“东”贴在移动白板上。
(评析:教学成功的一个法宝就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本环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生活中最熟悉、最容易找到的“东”入手,给学生的学习找到了一个支点,体现了教学的“确定性”。)
(二)学科融合,巧授知识
师:知道了东方,你一定还能知道哪个方向?为什么?
生:我一定还能知道西方,因为东和西是相反的。
学生指认,并把“西”贴到移动白板上。
(板书:东—西)
师:确定了东和西,你能确定南和北吗?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我知道北方,因为我每天从北门进入校园。
师:知道了北方,我们还能知道哪个方向?
生:知道南方,因为北和南是相反的。
(板书:北—南)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大家熟悉的儿歌,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南方和北方,想听吗?
出示儿歌:
(评析:借助知识的相对性,由确定的“东”学生很容易确定“西”,也知道确定了“南”就能确定“北”,但确定“南”或“北”有些不容易,教学中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借助儿歌,来帮助解决。这样处理既便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探究问题,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又能体现学科融合。)
(三)师生游戏,寓教于乐
师:现在,你们学了新的本领,能辨认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们来玩一个“辨、辨、辨”的游戏,好吗?
A.教师先慢后快地任意说方向,学生用手指。
B.学生快速说方向,大家闭上眼指一指。
C.说说老师在你们的哪个方向,那你们在老师的哪个方向(教师不停地走动,站在某个学生的旁边)。
(评析: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中,指一指,说一说,对新知有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教师无形中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助力”。)
(四)前后呼应,突出不变
师:现在,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还是请刚才那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的东、南、西、北都坐着哪位同学?
生:(略)
师:和刚才用“前、后、左、右”介绍同学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刚才我东面是××,我转过身后东面还是××。
师:是啊,现在方向定了,不管你观察角度怎样变,你东面的同学都不会变了,看来用东、南、西、北表示方位更科学,更有优越性。
(评析:由同一位学生再用“东、南、西、北”介绍周围的同学,巧妙设计,与前面的设计遥相呼应,再次体现了“东、南、西、北”知识的价值——不变性。)
(五)巧妙设计,探寻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转、转、转”的游戏。听老师的口令操作,再说出你面对的方向。
学生游戏。(全体起立,面向东方,向右转,向右转……回到东后,再转一次)
师:刚才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我们一直按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的顺序在转。
生2:我发现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的。
(板书:东—南—西—北)
师: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各占一方,但是它们很守规矩,始终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按顺时针围成一圈,(教师板书箭头)那么你说至少要知道其中几个方位就能确定其他几个方位?
生:至少一个。
师:真的一个就够了吗?那我给你一个方位,你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其他三个方位。
师:拿出练习纸完成练习题。
(评析:以学生看得见的、熟悉的自身方位和教室方位为认知体验平台,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转一转、猜一猜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四个方向的规律。)
三、学当设计师,巧绘平面图
(一)用心体会——巧介绍
师:这是我们校园的照片,现在请你做一个小小介绍员,此时你站在学校的升旗台上,请你介绍一下升旗台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生:我们学校升旗台的东面是操场,升旗台的北面是北大门,西面是教学楼,南面是四号楼。
(二)齐心协力——巧设计
师:下面请你们当一次小小设计师,把刚才同学介绍的四处场所设计在平面图上。(学生在移动白板上分小组活动)
(评析:本环节通过对移动白板的巧妙利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活动中,全员动手参与设计,去感知方位知识,获得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思想方法。既培养了他们辨认方向的意识,又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无声引导——巧提升
师:各个小组都设计得很漂亮,一共有四种设计方案,先来验证各种设计方案都对吗?(验证过程中学生争论不休)
师:明明四个平面图都是对的,为什么会让同学有错误的感觉呢?现在请看。(教师转动白板)
师:这样就行了吗?为什么呢?
师:这样就统一了。
师:你说的统一是指图的上方都是北方。
师:其实,像大家今天在看平面图时遇到的问题,人们也早就遇到了,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规定,在平面图上,通常也是上面为北,并且会在平面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小方向标,上面写上北,告诉人们上为北,(板书)那下面就是南,左面就是西,右面就是东,这样就可以简单地记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这个知识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
生:看地图时。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幅地图,是这样吗?这是我们的家乡杭州,你能说说它在我们祖国的哪个方向吗?
(评析:本环节体现了知识的拓展性,由校园到地图,由原来的各执己见到统一的认识,让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体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走进生活,学用结合
师:这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半山,你能用刚学到的平面图的知识,解决下面这些练习题吗?
①田园牧歌在虎山公园的( )面。
②医院在虎山公园的( )面。
③虎山公园在田园牧歌的( )面。
(评析:生活化的练习,不但体现了知识的巩固性,而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既起到了感性升华的作用,又突出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五、生活向导,妙趣横生
师:生活中的向导:比如文一西路、德胜东路、汽车北站等,它们也能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大自然中也有向导,你能说说吗?
(评析: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本环节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向导及时地引入,切实体现了数学生活化,也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3100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经历观察、比较、联系、辨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
教学重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一要求绘制平面图。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画好的平面图、移动白板、学校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亲切谈话,自然导入
师:同学,你能为我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吗?
生:(略)
师:谢谢,你能转过身向后面的人再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吗?
生:(略)
师:你刚才向我介绍的时候说××同学在你的前面,怎么现在却在你的后面了呢?
生:因为我转过身了。
师:转身就是观察的角度变了。因为观察的角度变了,所以,你前、后、左、右的同学也发生了变化。看来用“前、后、左、右”来表示方位还是有不确定性,那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方位呢?
生:东、南、西、北。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东、南、西、北,看看会有哪些收获。(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此处通过让学生介绍前、后、左、右的同学,再巧妙地一“转”,发现前、后、左、右的同学变了,引出旧知“前、后、左、右”表示方位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出认识“东、南、西、北”。这里的“变”是为了突出后面的“不变”,为后面的教学巧妙地埋下伏笔。)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确认东方,找准支点
师:同学们,我们坐在这个教室里,你能辨别哪个方向是东吗?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看太阳升起的方向。
生2:我每天从校园的东门进入。
生3:我家就住在学校的东面。
师:你们真细心,是的,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太阳来确定东方。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出示太阳图)请你用手指一指。
请学生把“东”贴在移动白板上。
(评析:教学成功的一个法宝就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本环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生活中最熟悉、最容易找到的“东”入手,给学生的学习找到了一个支点,体现了教学的“确定性”。)
(二)学科融合,巧授知识
师:知道了东方,你一定还能知道哪个方向?为什么?
生:我一定还能知道西方,因为东和西是相反的。
学生指认,并把“西”贴到移动白板上。
(板书:东—西)
师:确定了东和西,你能确定南和北吗?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我知道北方,因为我每天从北门进入校园。
师:知道了北方,我们还能知道哪个方向?
生:知道南方,因为北和南是相反的。
(板书:北—南)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大家熟悉的儿歌,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南方和北方,想听吗?
出示儿歌:
(评析:借助知识的相对性,由确定的“东”学生很容易确定“西”,也知道确定了“南”就能确定“北”,但确定“南”或“北”有些不容易,教学中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借助儿歌,来帮助解决。这样处理既便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探究问题,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又能体现学科融合。)
(三)师生游戏,寓教于乐
师:现在,你们学了新的本领,能辨认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们来玩一个“辨、辨、辨”的游戏,好吗?
A.教师先慢后快地任意说方向,学生用手指。
B.学生快速说方向,大家闭上眼指一指。
C.说说老师在你们的哪个方向,那你们在老师的哪个方向(教师不停地走动,站在某个学生的旁边)。
(评析: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中,指一指,说一说,对新知有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教师无形中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助力”。)
(四)前后呼应,突出不变
师:现在,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还是请刚才那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的东、南、西、北都坐着哪位同学?
生:(略)
师:和刚才用“前、后、左、右”介绍同学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刚才我东面是××,我转过身后东面还是××。
师:是啊,现在方向定了,不管你观察角度怎样变,你东面的同学都不会变了,看来用东、南、西、北表示方位更科学,更有优越性。
(评析:由同一位学生再用“东、南、西、北”介绍周围的同学,巧妙设计,与前面的设计遥相呼应,再次体现了“东、南、西、北”知识的价值——不变性。)
(五)巧妙设计,探寻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转、转、转”的游戏。听老师的口令操作,再说出你面对的方向。
学生游戏。(全体起立,面向东方,向右转,向右转……回到东后,再转一次)
师:刚才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我们一直按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的顺序在转。
生2:我发现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的。
(板书:东—南—西—北)
师: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各占一方,但是它们很守规矩,始终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按顺时针围成一圈,(教师板书箭头)那么你说至少要知道其中几个方位就能确定其他几个方位?
生:至少一个。
师:真的一个就够了吗?那我给你一个方位,你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其他三个方位。
师:拿出练习纸完成练习题。
(评析:以学生看得见的、熟悉的自身方位和教室方位为认知体验平台,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转一转、猜一猜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四个方向的规律。)
三、学当设计师,巧绘平面图
(一)用心体会——巧介绍
师:这是我们校园的照片,现在请你做一个小小介绍员,此时你站在学校的升旗台上,请你介绍一下升旗台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生:我们学校升旗台的东面是操场,升旗台的北面是北大门,西面是教学楼,南面是四号楼。
(二)齐心协力——巧设计
师:下面请你们当一次小小设计师,把刚才同学介绍的四处场所设计在平面图上。(学生在移动白板上分小组活动)
(评析:本环节通过对移动白板的巧妙利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活动中,全员动手参与设计,去感知方位知识,获得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思想方法。既培养了他们辨认方向的意识,又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无声引导——巧提升
师:各个小组都设计得很漂亮,一共有四种设计方案,先来验证各种设计方案都对吗?(验证过程中学生争论不休)
师:明明四个平面图都是对的,为什么会让同学有错误的感觉呢?现在请看。(教师转动白板)
师:这样就行了吗?为什么呢?
师:这样就统一了。
师:你说的统一是指图的上方都是北方。
师:其实,像大家今天在看平面图时遇到的问题,人们也早就遇到了,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规定,在平面图上,通常也是上面为北,并且会在平面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小方向标,上面写上北,告诉人们上为北,(板书)那下面就是南,左面就是西,右面就是东,这样就可以简单地记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这个知识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
生:看地图时。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幅地图,是这样吗?这是我们的家乡杭州,你能说说它在我们祖国的哪个方向吗?
(评析:本环节体现了知识的拓展性,由校园到地图,由原来的各执己见到统一的认识,让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体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走进生活,学用结合
师:这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半山,你能用刚学到的平面图的知识,解决下面这些练习题吗?
①田园牧歌在虎山公园的( )面。
②医院在虎山公园的( )面。
③虎山公园在田园牧歌的( )面。
(评析:生活化的练习,不但体现了知识的巩固性,而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既起到了感性升华的作用,又突出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五、生活向导,妙趣横生
师:生活中的向导:比如文一西路、德胜东路、汽车北站等,它们也能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大自然中也有向导,你能说说吗?
(评析: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本环节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向导及时地引入,切实体现了数学生活化,也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3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