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吞咽障碍评分展开对比分析,P>0.05;护理后,P<0.05;且治疗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循证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吞咽障碍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因神经反射活动退化、吞咽肌群互不协调,极易出现吞咽障碍、呛咳或误咽等症状,循证护理为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提高良好保障[1]。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其中,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32±10.03)岁;根据吞咽障碍评定方法对患者吞咽程度分级,10例为轻度(Ⅵ—X级),12例为中度(Ⅳ—Ⅵ级),12例为重度(Ⅰ—Ⅲ级);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01±9.31)岁;根据吞咽障碍评定方法对患者吞咽程度分级,11例为轻度(Ⅵ—X级),12例为中度(Ⅳ—Ⅵ级),11例为重度(Ⅰ—Ⅲ级)。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
1.2.2治疗组:循证护理措施,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主要包含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各位1名。均通过循证护理培训,具有较强的书写综合观察能力和计算计操作能力。主任负责计划制定循证评价,保障循证措施持续改进。其他人员负责提出询证问题、支持、观察和应用。针对提出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并进行轻重缓急排序。(1)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结合患者特点和科室实际制定措施提出相应问题。(2)寻找证据,针对提出问题和查阅资料,综合评定患者功能状态,诊断功能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观察患者吞咽功能变化状况,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循证治疗管理策略。(3)对中重度患者实施以下训练:a.空咀嚼、鼓腮、皱眉、张颌、吹气、闭颌运动等基础训练;b.咽部冷刺激;c.空吞咽训练;d.呼吸动能训练;e.喉抬高运动等,每日进行2次训练,30min/次。对轻度患者实施直接吞咽训练,a.实物形态训练;b.合适的进食体位;c.进食动作训练等,其训练步骤为发音运动训练,颊肌、咽部内收肌运动训练,舌肌、咀嚼肌运动功能训练和吞咽动作训练等。
1.3观察指标[2]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1d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价,对治疗不够21d的患者在其出院前12h进行吞咽功能评价,观察护理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 检验,通过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通过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統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展开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分别为(3.61±1.16)分和(5.89±2.17)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72±1.02)分和(4.12±1.31)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吞咽障碍评分展开对比分析,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护理后吞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
34例治疗组患者护理后,8例为误吸(23.53%),5例为吸入性肺炎(14.71%),2例为营养不良(5.88%),1例为脱水(2.94%);34例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分别为18例(52.94%)、14例(41.18%)、8例(23.53%)和7例(20.59%)。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吞咽康复护理训练包含摄食训练和吞咽反射训练,其中,摄食训练包含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发音运动、口腔操等;吞咽反射训练包含手诱发吞咽反射法、舌控制法和冷刺激法。该训练的优点为及早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训练,维持吞咽进食安全性,避免营养不良和脱水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循证护理又称之为实证护理,其主要是受循证医学影响产生的护理概念,该种护理措施以可信的、富含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有效解决问题,并将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作为依据。循证护理措施从患者心理、生活方式、康复锻炼和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让患者树立康复医师,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降低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误吸和脱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4]。同时,循证护理措施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措施,让多数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恢复从口摄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改善患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循证护理措施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通过循证护理措施护理患者护理后吞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同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措施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书琴.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06):157--158.
[2]廖喜琳. 包艳,刘海兰,等.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08):2111--2113.
[3]李小辉.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07):829--830.
[4]刘战香.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循证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76--178.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吞咽障碍评分展开对比分析,P>0.05;护理后,P<0.05;且治疗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循证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吞咽障碍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因神经反射活动退化、吞咽肌群互不协调,极易出现吞咽障碍、呛咳或误咽等症状,循证护理为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提高良好保障[1]。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其中,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32±10.03)岁;根据吞咽障碍评定方法对患者吞咽程度分级,10例为轻度(Ⅵ—X级),12例为中度(Ⅳ—Ⅵ级),12例为重度(Ⅰ—Ⅲ级);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01±9.31)岁;根据吞咽障碍评定方法对患者吞咽程度分级,11例为轻度(Ⅵ—X级),12例为中度(Ⅳ—Ⅵ级),11例为重度(Ⅰ—Ⅲ级)。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
1.2.2治疗组:循证护理措施,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主要包含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各位1名。均通过循证护理培训,具有较强的书写综合观察能力和计算计操作能力。主任负责计划制定循证评价,保障循证措施持续改进。其他人员负责提出询证问题、支持、观察和应用。针对提出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并进行轻重缓急排序。(1)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结合患者特点和科室实际制定措施提出相应问题。(2)寻找证据,针对提出问题和查阅资料,综合评定患者功能状态,诊断功能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观察患者吞咽功能变化状况,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循证治疗管理策略。(3)对中重度患者实施以下训练:a.空咀嚼、鼓腮、皱眉、张颌、吹气、闭颌运动等基础训练;b.咽部冷刺激;c.空吞咽训练;d.呼吸动能训练;e.喉抬高运动等,每日进行2次训练,30min/次。对轻度患者实施直接吞咽训练,a.实物形态训练;b.合适的进食体位;c.进食动作训练等,其训练步骤为发音运动训练,颊肌、咽部内收肌运动训练,舌肌、咀嚼肌运动功能训练和吞咽动作训练等。
1.3观察指标[2]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1d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价,对治疗不够21d的患者在其出院前12h进行吞咽功能评价,观察护理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 检验,通过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通过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統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展开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分别为(3.61±1.16)分和(5.89±2.17)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72±1.02)分和(4.12±1.31)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吞咽障碍评分展开对比分析,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护理后吞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
34例治疗组患者护理后,8例为误吸(23.53%),5例为吸入性肺炎(14.71%),2例为营养不良(5.88%),1例为脱水(2.94%);34例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分别为18例(52.94%)、14例(41.18%)、8例(23.53%)和7例(20.59%)。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吞咽康复护理训练包含摄食训练和吞咽反射训练,其中,摄食训练包含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发音运动、口腔操等;吞咽反射训练包含手诱发吞咽反射法、舌控制法和冷刺激法。该训练的优点为及早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训练,维持吞咽进食安全性,避免营养不良和脱水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循证护理又称之为实证护理,其主要是受循证医学影响产生的护理概念,该种护理措施以可信的、富含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有效解决问题,并将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作为依据。循证护理措施从患者心理、生活方式、康复锻炼和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让患者树立康复医师,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降低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误吸和脱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4]。同时,循证护理措施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措施,让多数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恢复从口摄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改善患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循证护理措施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通过循证护理措施护理患者护理后吞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同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措施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书琴.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06):157--158.
[2]廖喜琳. 包艳,刘海兰,等.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08):2111--2113.
[3]李小辉.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07):829--830.
[4]刘战香.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循证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