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要反省、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反思,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也可以对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进行反思。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一般需要反思如下三个层面的内容: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一、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课堂教学前,教师们都需要备课。不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每年都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些方法有的已经陈旧,急待改进。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难点,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或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生根发芽。
二、教学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就是一种教学机智。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
1、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中是否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是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
2、反思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以理解为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是否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反思学习的过程。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才能有效调整教学行为。
三、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学后的反思最好在短期内进行,即课堂教学结束后或对学生当堂的练习批阅后,就可以进行反思,把课堂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细节代表着经验,成长源于灵感。课堂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之间而产生灵感,教师应该通过反思,捕捉这些“火花”,日积月累,既有利于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课堂反思可以想:
1.学生在这节课上有多少自由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呢?
2.学生可以自由完成的事,教师替代了吗?学生有多少思维空间呢?
3.教师学生创造了几次学生个体表现、体现成功、自信、快乐的机会?
4.通过这节课,有几位学生可以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鼓励与帮助?
5.在这节课上,学生能感悟到什么做人道理?学生将获得哪些生存能力?
6.在这节课上,课堂里有几次掌声、笑声、欢呼声?
7.这节课与上节课比较有创新吗?
教学后反思,也可以用案例研究的形式。案例分析要建立在收集事实资料的基础上。这些资料可以是:教案;过程实录;学生反馈信息(作业、调查);他人评价信息(过程评点、评课表)等。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们一定要直面缺点,认真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可借鉴的资源,从经验型教师上升到研究型的。
一、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课堂教学前,教师们都需要备课。不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每年都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些方法有的已经陈旧,急待改进。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难点,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或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生根发芽。
二、教学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就是一种教学机智。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
1、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中是否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是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
2、反思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以理解为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是否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反思学习的过程。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才能有效调整教学行为。
三、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学后的反思最好在短期内进行,即课堂教学结束后或对学生当堂的练习批阅后,就可以进行反思,把课堂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细节代表着经验,成长源于灵感。课堂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之间而产生灵感,教师应该通过反思,捕捉这些“火花”,日积月累,既有利于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课堂反思可以想:
1.学生在这节课上有多少自由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呢?
2.学生可以自由完成的事,教师替代了吗?学生有多少思维空间呢?
3.教师学生创造了几次学生个体表现、体现成功、自信、快乐的机会?
4.通过这节课,有几位学生可以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鼓励与帮助?
5.在这节课上,学生能感悟到什么做人道理?学生将获得哪些生存能力?
6.在这节课上,课堂里有几次掌声、笑声、欢呼声?
7.这节课与上节课比较有创新吗?
教学后反思,也可以用案例研究的形式。案例分析要建立在收集事实资料的基础上。这些资料可以是:教案;过程实录;学生反馈信息(作业、调查);他人评价信息(过程评点、评课表)等。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们一定要直面缺点,认真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可借鉴的资源,从经验型教师上升到研究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