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鲁迅文本中的色彩感、鲁迅的受难意识、鲁迅文本中的悲剧观、鲁迅对专制主义政治的批判等几个方面加以阐释,论述了鲁迅文本中多样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鲁迅;文本;多样;艺术;形式
鲁迅文本中多样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鲁迅文本中的色彩感、鲁迅的受难意识、鲁迅文本中的悲剧观、鲁迅对专制主义政治的批判等。
一、鲁迅文本中的色彩感
考察鲁迅文本中的表现主义绘画感。从广义上讲,它属于“现代文学与现代美术”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分;从狭义上讲,它属于“鲁迅文本的视觉审美特性研究”之一。从与鲁迅有着密切精神联系的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视角看。鲁迅对表现主义绘画还有着充分的理解和接受。
(一)鲁迅文本中的表现主义版画感
绘画(木刻)形式语言:线条、笔触、黑白等,充分阐释鲁迅文本。鲁迅所欣賞的表现主义版画(木刻)大师珂勒惠支、高更、蒙克等的作品,体现鲁迅文本的版画(木刻)感。里格尔等的“艺术欲望”说表现出鲁迅的黑白观念——极端对立的精神特征。在鲁迅文本和上述大师作品中所共同出现的“骷髅”意象。它是“荒原”意象的一种幻化。鲁迅还创造了对于荒原(骷髅)意象的超越和反抗——“战士”意象。他们创造了希望之光,“反抗绝望”之光,代表了鲁迅最高的精神境界。
(二)鲁迅文本中的油画感
鲁迅文本中的色彩,具有鲜明冷暖对立。两大色系相互争夺,几成鼎立,与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哲学确有相通之脉。色彩的油画感,使他的小说更能鲜明地表现出所要表达主题及社会环境。
如:《药》中的冷色调的运用,能极好的体现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主题,即为辛亥革命的失败作总结,在本篇小说中,黑白是主色调,贯穿全文,给人阴冷的感觉,喻示着辛亥革命后除剪去一条辫子外,社会依然没有明显变化,依旧黑暗。鲁迅用小说的形式为辛亥革命做了总结。
(三)鲁迅文本中的漫画感
对鲁迅文本加以分类整理,发现鲁迅文本的漫画性、写实与表现特征兼具,其艺术创造更在后者,即以夸张——假象法、比喻——象征法为最。鲁迅杂文,鲁迅文本漫画讽刺笔触的犀利和刻毒,在鲁迅杂文中达到了高峰。
如: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送东西还要讲究方法,不能单一,要有变换,方才能讨好别人,不仅要送人去表演,还要送古董,具有讽刺性,而这些古董,有去无回,表面上看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一种卖国行径,抨击了媚外的可耻行径。这种漫画讽刺笔触,活话了某些人的买国形象。
二、鲁迅的受难意识
鲁迅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忧患的灵魂”,受难意识是最主要的因素。鲁迅用自己的苦难经历在世人面前树立了一个受难者形象,诠释着受难意识的牺牲精神、拯救意识和牺牲而不忍从、直面而保持自我的新的伦理观念。鲁迅的受难意识是其超越型特质和意志力特质为内涵的性格、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的宗教以及“中间物”哲学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鲁迅那里,生命和艺术永远是一致的。鲁迅的受难叙事体、复调艺术和讽刺声音呈现了鲁迅的受难精神,也疏导了由此而带来的精神苦痛和矛盾,获得了生存的策略。
三、鲁迅文本中的悲剧观
鲁迅尼采的悲剧观存在着深刻的契合与冲突,他们生命美学的起点是生存毁灭感,并在苦痛人生的悲歌中,共同表现出对生命之“动”的强烈眷注。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及其生命态度有差异,他们对“毁灭”、悲剧的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非现实、崇高等的认识和阐发又是不一致的;同时,他们对“悲剧的喜感”的理解和态度及其各自发起的相关美学批评行动在悲剧效果层面上具体展示了悲剧观的异同。在两种悲剧观的比较中,我们进而看到,鲁迅尼采都发现了现代人文化的凋敝和精神的贫弱,并将它诊断为悲剧精神的缺失,他们试图呼唤悲剧精神的回归。神话作为精神现象和价值尺度,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他们对悲剧精神的描述和呼唤,并进入了各自的文化选择。
四、鲁迅对专制主义政治的批判
走向更高度的政治文明,是当今政治生活的基本趋势,也体现着国家政治发展的进步方向。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主要内涵之一。在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培育公民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政治意识,必须继续坚持对政治专制主义的批判。鲁迅是近代中国批判政治专制主义最激烈、最彻底、最持久、最有力的思想家。对政治专制主义的揭露、抨击和清算,贯穿于鲁迅毕生的斗争实践。批判政治专制主义的思想,在鲁迅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四时期起,在“打倒孔家店”的强大的时代和声中,他是把封建制度归结为“吃人”,并且高呼“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第一人。从前期到后期,这位伟大的先驱者,从未放弃过对封建主义传统的批判,而痛斥政治专制主义的声音,是最响亮的“呐喊”。
总之,鲁迅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鲁迅的爱国思想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研究他的作品,就是对他本人最好的纪念。
参考文献:
[1]卓恺返;鲁迅的历史教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王为生;鲁迅的小说有什么好[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王吉鹏;李瑶;鲁迅小说的素朴之美[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作者简介:
石艳芝,女,生于1965年10月,云南省大理市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鲁迅;文本;多样;艺术;形式
鲁迅文本中多样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鲁迅文本中的色彩感、鲁迅的受难意识、鲁迅文本中的悲剧观、鲁迅对专制主义政治的批判等。
一、鲁迅文本中的色彩感
考察鲁迅文本中的表现主义绘画感。从广义上讲,它属于“现代文学与现代美术”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分;从狭义上讲,它属于“鲁迅文本的视觉审美特性研究”之一。从与鲁迅有着密切精神联系的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视角看。鲁迅对表现主义绘画还有着充分的理解和接受。
(一)鲁迅文本中的表现主义版画感
绘画(木刻)形式语言:线条、笔触、黑白等,充分阐释鲁迅文本。鲁迅所欣賞的表现主义版画(木刻)大师珂勒惠支、高更、蒙克等的作品,体现鲁迅文本的版画(木刻)感。里格尔等的“艺术欲望”说表现出鲁迅的黑白观念——极端对立的精神特征。在鲁迅文本和上述大师作品中所共同出现的“骷髅”意象。它是“荒原”意象的一种幻化。鲁迅还创造了对于荒原(骷髅)意象的超越和反抗——“战士”意象。他们创造了希望之光,“反抗绝望”之光,代表了鲁迅最高的精神境界。
(二)鲁迅文本中的油画感
鲁迅文本中的色彩,具有鲜明冷暖对立。两大色系相互争夺,几成鼎立,与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哲学确有相通之脉。色彩的油画感,使他的小说更能鲜明地表现出所要表达主题及社会环境。
如:《药》中的冷色调的运用,能极好的体现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主题,即为辛亥革命的失败作总结,在本篇小说中,黑白是主色调,贯穿全文,给人阴冷的感觉,喻示着辛亥革命后除剪去一条辫子外,社会依然没有明显变化,依旧黑暗。鲁迅用小说的形式为辛亥革命做了总结。
(三)鲁迅文本中的漫画感
对鲁迅文本加以分类整理,发现鲁迅文本的漫画性、写实与表现特征兼具,其艺术创造更在后者,即以夸张——假象法、比喻——象征法为最。鲁迅杂文,鲁迅文本漫画讽刺笔触的犀利和刻毒,在鲁迅杂文中达到了高峰。
如: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送东西还要讲究方法,不能单一,要有变换,方才能讨好别人,不仅要送人去表演,还要送古董,具有讽刺性,而这些古董,有去无回,表面上看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一种卖国行径,抨击了媚外的可耻行径。这种漫画讽刺笔触,活话了某些人的买国形象。
二、鲁迅的受难意识
鲁迅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忧患的灵魂”,受难意识是最主要的因素。鲁迅用自己的苦难经历在世人面前树立了一个受难者形象,诠释着受难意识的牺牲精神、拯救意识和牺牲而不忍从、直面而保持自我的新的伦理观念。鲁迅的受难意识是其超越型特质和意志力特质为内涵的性格、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的宗教以及“中间物”哲学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鲁迅那里,生命和艺术永远是一致的。鲁迅的受难叙事体、复调艺术和讽刺声音呈现了鲁迅的受难精神,也疏导了由此而带来的精神苦痛和矛盾,获得了生存的策略。
三、鲁迅文本中的悲剧观
鲁迅尼采的悲剧观存在着深刻的契合与冲突,他们生命美学的起点是生存毁灭感,并在苦痛人生的悲歌中,共同表现出对生命之“动”的强烈眷注。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及其生命态度有差异,他们对“毁灭”、悲剧的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非现实、崇高等的认识和阐发又是不一致的;同时,他们对“悲剧的喜感”的理解和态度及其各自发起的相关美学批评行动在悲剧效果层面上具体展示了悲剧观的异同。在两种悲剧观的比较中,我们进而看到,鲁迅尼采都发现了现代人文化的凋敝和精神的贫弱,并将它诊断为悲剧精神的缺失,他们试图呼唤悲剧精神的回归。神话作为精神现象和价值尺度,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他们对悲剧精神的描述和呼唤,并进入了各自的文化选择。
四、鲁迅对专制主义政治的批判
走向更高度的政治文明,是当今政治生活的基本趋势,也体现着国家政治发展的进步方向。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主要内涵之一。在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培育公民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政治意识,必须继续坚持对政治专制主义的批判。鲁迅是近代中国批判政治专制主义最激烈、最彻底、最持久、最有力的思想家。对政治专制主义的揭露、抨击和清算,贯穿于鲁迅毕生的斗争实践。批判政治专制主义的思想,在鲁迅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四时期起,在“打倒孔家店”的强大的时代和声中,他是把封建制度归结为“吃人”,并且高呼“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第一人。从前期到后期,这位伟大的先驱者,从未放弃过对封建主义传统的批判,而痛斥政治专制主义的声音,是最响亮的“呐喊”。
总之,鲁迅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鲁迅的爱国思想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研究他的作品,就是对他本人最好的纪念。
参考文献:
[1]卓恺返;鲁迅的历史教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王为生;鲁迅的小说有什么好[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王吉鹏;李瑶;鲁迅小说的素朴之美[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作者简介:
石艳芝,女,生于1965年10月,云南省大理市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