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文关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重要。我国的教育传统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老师的职业修养与操守,但是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功利性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慢慢盛行,老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的渗透。本文将分析我国小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发展现状与人文关怀的具体要求,探讨做好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育 人文关怀 策略
一、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老师往往过于注重课本字词句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的作用,并且没有将人文关怀渗透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去。必须承认的是字词句的学习是学习语文课文的基础,也是理解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对文章字句、段落的解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字句的学习是语文的基本功,有利于学生更快捉住文章的核心内容,配合老师教学工作的进行,并顺利完成老师课堂布置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人文关怀的渗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在大的社会环境下,老师会有一些教学误区。如认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如果讲授过多的课外知识,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或者有来自学校、家长对学生成绩的过高期望,小学语文老师在此压力情况下,没有过多的精力将人文关怀与课本知识的传授相结合,而只是纯粹地训练学生得分技能。其实,人文关怀的教育或许不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对于小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是十分有利的。人文关怀涉及到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涉及到人的自我价值、个人优秀品质等各个方面。人文关怀的渗透不仅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具体要求
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其基本核心是赞扬人性与肯定人的基本价值。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党中央就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见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领域的重要性。同时人文关怀也慢慢地渗透到了教育事业、医学工作、新闻工作、服务领域等各个方面。小学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受众群体——学生,而且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这些都凸显出人文关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具体要求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会背诵语文课本以及分数的提高;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发展与需求,鼓励学生多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做好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策略
1.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人文关怀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特别是关怀人性。具体表现在:首先,老师应该做充分的准备来完成一堂课,并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尽量营造出师生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最重要的是通过相关课文的学习,如通过学习课文《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其次,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课堂上要细心观察每位同学的表现,发现每位同学身上的优点与不足,在课下进行积极交流,促使学生完善自我。
尊重学生也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使每位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都得到人文关怀的熏陶,并且促使小学生理解并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使学生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事物。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生的发展中,鉴赏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学生亟待提高的。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能让学生学会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课文甚至是身边的事物。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日月潭》等文章中,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地理美、历史美、人文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该景区风貌的人文历史。
3.转变教学观念,进行人文关怀熏陶。人文关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要改变传统情况下老师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打破过去那种封闭式的教育格局。老师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与方式使学生在这种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知识并受到人文关怀的熏陶。如可以通过古诗文鉴赏、课本人物扮演、参观博物馆等多种活动让小学生处于一种人文关怀的熏陶下,并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四、小结
人文关怀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的一种教育理念,它要求老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关心学生人格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言传身教,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课本知识,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促使语文教学成为陶冶学生情操与培养学生个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春光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J].教学前言,2008,12。
[2]蔡成兵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4)。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育 人文关怀 策略
一、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老师往往过于注重课本字词句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的作用,并且没有将人文关怀渗透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去。必须承认的是字词句的学习是学习语文课文的基础,也是理解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对文章字句、段落的解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字句的学习是语文的基本功,有利于学生更快捉住文章的核心内容,配合老师教学工作的进行,并顺利完成老师课堂布置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人文关怀的渗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在大的社会环境下,老师会有一些教学误区。如认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如果讲授过多的课外知识,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或者有来自学校、家长对学生成绩的过高期望,小学语文老师在此压力情况下,没有过多的精力将人文关怀与课本知识的传授相结合,而只是纯粹地训练学生得分技能。其实,人文关怀的教育或许不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对于小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是十分有利的。人文关怀涉及到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涉及到人的自我价值、个人优秀品质等各个方面。人文关怀的渗透不仅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具体要求
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其基本核心是赞扬人性与肯定人的基本价值。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党中央就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见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领域的重要性。同时人文关怀也慢慢地渗透到了教育事业、医学工作、新闻工作、服务领域等各个方面。小学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受众群体——学生,而且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这些都凸显出人文关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具体要求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会背诵语文课本以及分数的提高;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发展与需求,鼓励学生多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做好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策略
1.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人文关怀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特别是关怀人性。具体表现在:首先,老师应该做充分的准备来完成一堂课,并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尽量营造出师生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最重要的是通过相关课文的学习,如通过学习课文《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其次,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课堂上要细心观察每位同学的表现,发现每位同学身上的优点与不足,在课下进行积极交流,促使学生完善自我。
尊重学生也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使每位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都得到人文关怀的熏陶,并且促使小学生理解并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使学生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事物。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生的发展中,鉴赏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学生亟待提高的。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能让学生学会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课文甚至是身边的事物。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日月潭》等文章中,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地理美、历史美、人文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该景区风貌的人文历史。
3.转变教学观念,进行人文关怀熏陶。人文关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要改变传统情况下老师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打破过去那种封闭式的教育格局。老师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与方式使学生在这种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知识并受到人文关怀的熏陶。如可以通过古诗文鉴赏、课本人物扮演、参观博物馆等多种活动让小学生处于一种人文关怀的熏陶下,并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四、小结
人文关怀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的一种教育理念,它要求老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关心学生人格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言传身教,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课本知识,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促使语文教学成为陶冶学生情操与培养学生个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春光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J].教学前言,2008,12。
[2]蔡成兵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