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之一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族调解分流了人民调解的部分案件。虽然宗族调解具有及时性、道德性、亲和性、低成本性和非消极、被动性的优势,却存在着反程序性、反法治性的缺陷,但因其与解决农村的琐屑纠纷相适应,此时已显示出优势。而基层政府对其或严厉打击、或默认两种态度。
   关键词:宗族调解;存在原因;优势;评价
   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最贴近纠纷人的人民调解制度受案率逐年下降,再加上近年来美国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ADR)理念机制的引入,中国学者及实务界亦企图在诉讼外寻找一些化解简单纠纷的机制,于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于2002年9月对人民调解制度予以了完善。其实,导致人民调解受案率下降的原因并不是纠纷都加入了诉讼的轨道,最起码在广大的农村,有一种复兴的古代纠纷解决机制——宗族调解分流了人民调解的部分的案件。
   宗族调解肇事于原始时代,大成于唐代以后,完善于明清时代,五四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其彻底崩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史的时针现在已指向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大家庭早已解体,家族也早已失去了其合法的社会地位。笔者所要探讨的宗族调解是,已不是旧家族那种“活埋”、“沉塘”等野蛮的纠纷处理方式,而是指在家族年高辈长者的调解下,同姓家族解决简单的纠纷的一种方式。笔者祖上均居农村,对这一调解方式,经历、听说颇多,而国内学者要么未闻之,要么不屑之。下面笔者就宗族调解存在的原因、优势进行探讨,并对这种反程序性、反法治性的调解方式进行评析。
   一、 宗族调解继续存在的原因探析
   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种古代的纠纷只所以能够继续存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血缘地域关系是宗族调解存在的前提。自古以来,中国同族之人聚居在一个或几个相邻的村落里,这些同姓之人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是为一个宗族。解放前宗族拥有族产、祠堂。解放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姓相近而居的血缘地域关系并没有改变。
   2、纠纷频繁且琐屑是宗族调解制度存在的基础。虽是同族人,但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就没有矛盾。在农村,同宗之人极易为宅基地、农田水利、赡养父母等发生纠纷,这些纠纷其实是小事,有的甚至是当事人之间相互赌气。但这些纠纷如不尽快解决,极易演化成大的纠纷,甚至是恶性刑事案件。
   3、血浓于水是宗族调解制度存在的关键。面对如此众多且琐屑的农村纠纷,如果完全诉诸于法律,就是由人民调解来解决也是不可能的。这不仅由于纠纷数量多且琐屑,而且有的纠纷要分清是非也很困难。面对此类纠纷,耐心且细致的劝导是最主要的。而承担这一角色的只能是与纠纷当事人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父长来进行。面对“这一出力不讨好”的差事,户长在被邀请或主动介于纠纷后,对当事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既帮助当事人回忆以往相互帮助的往事,又不乏对理亏者的斥责。由于纠纷当事人与调解人存在血缘关系,双方都对调解人产生一种人身上的信任关系,有时乐意接受调解协议且自觉履行该协议(后文将论及调解人权限及不履行协议的问题)。
   二、宗族调解制度的特点及优势(主要与人民调解相比)
   毋庸讳言,宗族调解具有反程序性、反法治性。“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对于宗族调解来说其反程序性、反法治性既是其缺陷,又是其优势所在(这种反程序性、反法治性正是与其处理农村琐屑小事的特点相适应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宗族调解人不具有消极、被动性。在诉讼、仲裁、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中,其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纠纷解决人应具有消极、被动性,不能主动上门揽案。而宗族调解则不同,这是由于宗族调解人与纠纷当事人具有血缘关系,基于该关系,当事人双方均对调解人具有很高的人身信赖。在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时或发生纠纷后或有纠纷苗头时,宗族内年高辈长者或有很高威信的调节人可以主动介入,调解纠纷。例如两孙儿为宅基地发生纠纷,其爷爷可以主动介入两人的纠纷,寻找解决纠纷的办法。
   2、及时性。即使与人民调解相比,宗族调解也具有更大的及时性。其及时性含义有三:其一是指纠纷发生时,宗族户长可能就在身边,可以及时化解矛盾。其二是当某些纠纷存在发生的苗头时,宗族户长以长辈身份,对纠纷当事人予以劝导,晓以亲情,预防纠纷的发生。其三是纠纷当事人是否能达成协议需要很短的时间,也就是说宗族调解是否达成,其发费时间均很短。
   3、道德感化。以调解方式结案的任何纠纷解决机制,包括法院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均对当事人晓之以法时,大都对当事人动之以情,特别是处理熟人之间的纠纷时。而宗族调解的道德感化力量更强。这是由于调解人与纠纷当事人生活于同一环境中,他所讲的道理更贴近二人的生活,他所摆的事实正是当事人所熟知的,有的就是两人以前互相帮助的往事。这种事实、道理的讲解,再加上亲情的感化,更易使当事人达成和解。
   4、具有亲和性。宗族调解人与纠纷当事人双方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而“血浓于水”又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情结所在。纠纷当事人可能以前有着很好的感情往来,但由于发生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双方感情不睦。而此时,对双方当事人现在及以往均有着很好了解的调解人介入。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使当事人与调解人距离拉得很近,争议双方极易达成协议,并主动履行该协议。
   5、方便、成本低廉。由于调解人、争议人双方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所以调解人主动或被邀介入纠纷是很方便的。调解人或在田间地头,或在一顿粗淡的饭桌旁,或在冬天的一堆碳火旁,对单个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进行劝导,晓之以理且动之以情,然后根据自己对法律的了解、习惯、情理,有时是自己对正义的理解来处理纠纷,依查清的事实对纠纷进行处理,以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由于这种协议大多是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因此其自愿履行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纠纷在宗族内已化解,那么,解决该纠纷的成本无疑是极其低廉的。
   三、对宗族调解的评析
   提起宗族,人们自然就会与“沉塘、活埋”等野蛮联系在一起。近几年来,随着宗族文化的复兴,人们在研究宗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于宗族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族调解来说,其具有以上所列举的5大优点,但是其反法治性、反程序性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
   1、宗族调解人的素质问题,在宗族调解中,调解人一般是年高辈长或是拥有很高个人威信的人。而对纠纷的处理,调解人大多是依据自己对法律的了解,生活习惯和人之常情,有时是自己对正义的理解来处理纠纷,因而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的调解人,其处理结果会相差很大。因而笔者主张,宗族调解的范围应仅限于农村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宅基地纠纷、水路纠纷、牲口糟踏庄稼等小事。這类小事如果不及时处理、予以疏导,容易演变成恶性刑事案件。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很难分清是非,而让调解人从中调解,只要当事人双方互相接受,化解了纠纷,即使协议内容有些不公正,对整个社会利益影响也不大。
   2、协议的履行问题。不象明清朝代那样,宗族长本身具有强制执行权利。现阶段的宗族调解协议,当事人不履行协议,调解人大多以“以后再有困难不再帮忙”相威胁,然后再无他法,以血腥方式实施宗族协议的方式尚不多见。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坚持不接受调解,他们可以及时选择其认为更好的解决纠纷的方式。由于宗族调解的成本较低,浪费成本的问题不会存在。
   四、政府对宗族调解的态度
   由于本身具有优势所在,宗族调解在广大农村大量存在且呈迅速蔓延之势。而现行政府包括农村两委对其态度如何呢?基层政府对宗族调解的态度主要有二种:①对于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的调解,基层政府一般是严厉禁止的,严重打击的。例如哥哥打死村里人人痛恨的村霸弟弟,为乡邻称快,而宗族长辈又对此进行了调解,政府一旦得知真相,定会惩办凶手,不承认调解协议合法。②对于一些不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的调解,包括内容符合法律的调解协议,如涉及宅地基、农业生产、牲口损害庄稼纠纷,甚至轻微的人身伤害案件,听任宗族调解人根据自己的法律知识、生活习惯和人之常情,有时甚至是自己对公正的理解来处理纠纷。由于宗族调解本身具有较强的履行力,但如果纠纷当事人不履行该协议,则其自愿依其他程序来解决问题。如果当事人自愿履行了该协议,则纠纷化解。此时,其作为纠纷的一过滤装置,大大减少了诉讼程序的压力,及时化解了纠纷。
  
   (作者简介:王继风(1963-),男,河南光山人,硕士,讲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充分活跃社区文化活动,已经越来越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究竟如何建设社区文化?如何确定社区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建立社区文化的组织和领导?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目前我们调查了永阳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一些情况,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论述和探索。   关键词:社区文化;文化活动;调查;思考    一、引言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
期刊
摘要:本文以对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的藏族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娱乐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应对策略   一、导言   大一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既是成长道路上的新起点,又是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就会出
期刊
摘要:王蒙的“季节系列”不在单纯的从政治角度去写共和国历史,而是从生活和人生的角度去展示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他用“季节”四部分别写出了与每一次政治运动相伴而生的生活,写出了每一个阶段人们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喜怒哀乐,写出了每一个阶段人性的不同展示和生活的波诡云谲。   关键词:生活视野;快乐;狂欢;失态;世俗   “生活中的这些事情会相当快地进入我的小说。我希望我的小说成为时间的
期刊
摘要:休闲教育作为规范个人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教育。休闲体育活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可以改变学生的价值取向,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关键词:休闲体育;体育教育;价值   休闲是文化创新的摇篮,同时它作为文化创新的载体。休闲二词都是指人思想上的一种状态,是思想上的安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休闲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历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快餐文化背景下,阅读经典能力在逐渐弱化。笔者调查了河南省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认为应该加强引导,从课程指导、氛围培养入手努力提高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阅读;经典;工具性教学    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包含了各时期最优秀的思想、文化、哲学和人生理想,虽然经过千百年的历史,仍然绽放出智慧的光芒,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化,不仅仅对大学生提
期刊
课前准备:教具(课件、海底世界情景图。)学具(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2)能力目标: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   【过程记录】:   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   师:哪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刚才在影片中都看到了什么?生:小丑鱼尼莫、珊瑚
期刊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思想文化交流也逐渐丰富活跃起来。在这样的技术、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且影响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文章尝试对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社会消极思想文化因素   由于当代现实社会受到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形势和我国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影响,所以对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很
期刊
摘要:由于独立学院生源具有的自身特点,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必然存在着有别于公办高等院校学生的区别,文章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工作;教育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高等教育需求和国家有限的公办高等教育资源的矛盾中产生的,由公办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按照
期刊
摘要:师生关系是校园主体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决定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更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局部化、表层化、庸俗化。优化高校师生关系首先需要教师从自身作起,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关注每一个人;主动作为,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转变管理中角色定位,增强管理工作透明度。   关键词:师生关系;素质教育;主体性   近些年,高校中时有发生的学生对教师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于是就有人认为:“热闹的课就是好课。”一些教师就在表面上大做文章,一堂课下来,看起来形式新颖,热热闹闹,课上学生非常愉快。可热闹、愉快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给学生留下了那些值得回味的东西?仔细想一想,学生该学的知识,该发展的能力鲜有落实。   课堂开放了,学生活跃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但一味得追求表面上活跃是不可取的。当然传统的以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