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科技实践活动是学校、班级、小组或个人发起的,组织参加人员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探讨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为活动的主体,自己动手,自己设计,主动探讨,教师只处于指导和辅助的地位。科技实践活动是教学工作的补充,是课内学习的延续和深化。它的特点是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约束,不受传统教学程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利用这种活动,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自由、自主的轻松气氛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它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重要手段。在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的同时,怎样引导中学科技实践活动围绕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撰写小论文为主旨开展活动,是这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下面我就谈一谈我们在一方面所做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兴趣的有效途径。每学期我们都会邀请科协和工厂的专家到我校搞一些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图片展览、科技成果展览等专题活动;根据学科内容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定期安排老师进行“科学与生活”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科技实践活动。
二.指导活动小组科技实践活动
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在每一学年初,我们会安排各年级科技教师制定出本年级的活动方案,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初拟活动方向,老师按照学生的活动方向整合组织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活动内容并开展活动。
2.指导学生选好研究课题
(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习以为常的但其实是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行为、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对遇到的现象探根究底,找出原因,让他们持之以恒钻研下去,逐步加以改进。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研究课题。例如我校杜成银同学发现学校家属楼的排水管道经常流水,经过调查发现是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所致。既浪费水,又造成校园积水。这件事激发了他设计自动上水装置的想法。确立这一课题后,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设计制作的自动上水器荣获陕西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再如樊斌同学通过观察生活,发现淘米时,需将容器倾斜。如果倾斜度大,有少量米顺水流走;倾斜度小,则有少量淘米水留在米中。他就想设计淘米专用装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设计制作的淘米专用碗得到师生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获得国家专利。
(2)引导学生改造身边的物品
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使用起来并不得心应手,对身边不满意的物品,引导学生想办法去改造它,改造成功了,一个发明创造就产生了。比如王宝花同学通过观察生活看到老式日用漏斗会喷溅液体,不好使。她就想改造老式漏斗。通过努力,她设计制作了棱台形新型漏斗,彻底解决了老式漏斗喷溅液体的不足。并申请获得了国家专利。
(3)引导学生围绕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选题。
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关注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引导学生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特色,开展研究性学习。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对各地亟待保护的文物、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究。
3.指导学生的活动过程
科技活动小组在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有时是同学们掌握的知识不够,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有时是研究的问题止步不前,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学生继续研究下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启发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不迷信权威,不受常理、共识的束缚,敢于质疑问难。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正确处理不断出现的矛盾问题。
三.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每一学期各小组都有研究成果,我们会在校内展览评比,选出有创新、有独到见解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推荐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通过比赛,既推广了研究成果,同时又能向兄弟学校学习,取长补短。作品获奖能够肯定学生的研究并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科技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四.好作品及时申请专利
学生的许多作品都有创新之处,我们及时帮助学生申请专利,使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法,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就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懂得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的能力。
总之,我校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树立了学生良好的科研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者联通:717300陕西省子长县子长中学)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兴趣的有效途径。每学期我们都会邀请科协和工厂的专家到我校搞一些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图片展览、科技成果展览等专题活动;根据学科内容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定期安排老师进行“科学与生活”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科技实践活动。
二.指导活动小组科技实践活动
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在每一学年初,我们会安排各年级科技教师制定出本年级的活动方案,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初拟活动方向,老师按照学生的活动方向整合组织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活动内容并开展活动。
2.指导学生选好研究课题
(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习以为常的但其实是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行为、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对遇到的现象探根究底,找出原因,让他们持之以恒钻研下去,逐步加以改进。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研究课题。例如我校杜成银同学发现学校家属楼的排水管道经常流水,经过调查发现是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所致。既浪费水,又造成校园积水。这件事激发了他设计自动上水装置的想法。确立这一课题后,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设计制作的自动上水器荣获陕西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再如樊斌同学通过观察生活,发现淘米时,需将容器倾斜。如果倾斜度大,有少量米顺水流走;倾斜度小,则有少量淘米水留在米中。他就想设计淘米专用装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设计制作的淘米专用碗得到师生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获得国家专利。
(2)引导学生改造身边的物品
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使用起来并不得心应手,对身边不满意的物品,引导学生想办法去改造它,改造成功了,一个发明创造就产生了。比如王宝花同学通过观察生活看到老式日用漏斗会喷溅液体,不好使。她就想改造老式漏斗。通过努力,她设计制作了棱台形新型漏斗,彻底解决了老式漏斗喷溅液体的不足。并申请获得了国家专利。
(3)引导学生围绕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选题。
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关注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引导学生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特色,开展研究性学习。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对各地亟待保护的文物、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究。
3.指导学生的活动过程
科技活动小组在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有时是同学们掌握的知识不够,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有时是研究的问题止步不前,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学生继续研究下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启发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不迷信权威,不受常理、共识的束缚,敢于质疑问难。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正确处理不断出现的矛盾问题。
三.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每一学期各小组都有研究成果,我们会在校内展览评比,选出有创新、有独到见解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推荐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通过比赛,既推广了研究成果,同时又能向兄弟学校学习,取长补短。作品获奖能够肯定学生的研究并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科技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四.好作品及时申请专利
学生的许多作品都有创新之处,我们及时帮助学生申请专利,使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法,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就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懂得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的能力。
总之,我校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树立了学生良好的科研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者联通:717300陕西省子长县子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