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琴弦,让学生体验更入情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中提出的情感体验是大家关注较多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体验。下面便是笔者两上《姥姥的剪纸》一文后,对同一内容进行切片分析。
  教学切片
  一上:锁定“拴”“缠”。由“拴”“缠”而去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字最能看出祖孙情?
  生:怕。
  生:险。
  师:再想想,哪个字最能体现祖孙情。
  生:拴。
  师:是啊,那姥姥用什么拴住小孙子的?
  生:剪纸。
  师:能拴住吗?
  生:能!
  师:那小孙子在剪纸中读懂了什么?
  生1:小孙子知道了姥姥属牛,她属兔,所以剪牛和兔。
  生2:小孙子还知道她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关系亲密。
  师:那我们把祖孙俩的对话分角色读读好吗?(学生读文)
  师:如果说一开始拴的是小孙子的身体,那么后来拴的则是小孙子的——心(学生同声说)。你从哪个字最能体会到是拴住了小孙子的心?
  生:缠。
  师:你们缠过长辈吗?
  生:缠过。
  师:同座位之间互相做缠的动作。
  师:现在老师就是姥姥。你们就是小孙子。(师生表演三组,上来表演的学生可得到一幅剪纸)
  二上:锁定情感,向“拴”“缠”而来
  师:同学们,姥姥给这小屯剪出了吉祥,剪出了和谐,剪出了欢乐,还剪出了祖孙情。而这祖孙情就是靠剪纸来联结的。在童年里,给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几幅剪纸?
  生: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
  师:姥姥剪了这么多的兔子和老牛的剪纸起初是为了什么?
  生:拴。
  师:剪了那么多的牛和兔就是为了拴住“我”,那小孙子能明白姥姥的心吗?他能读懂姥姥的剪纸吗?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能读懂姥姥的剪纸。他知道牛是姥姥,小兔子就是自己。
  生2:他还知道他们在一个锅里吃饭,和姥姥特好。
  生3:我知道姥姥剪的就是祖孙俩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剪他们自己。
  师:是啊,这剪纸里有姥姥对小孙子的——
  生1:关心。
  生2:爱护。
  生3:疼爱。
  师:那就让我们分角色读读这充满情感的语言吧!(学生读相关的文字)
  师:随着姥姥剪的牛和小兔越来越多,小孙子对姥姥的剪纸又有怎样的认识?你从中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小孙子知道了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从中我体会到了小孙子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姥姥是很勤劳的。
  师:那这种快乐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是谁给予的?
  生1:是姥姥的勤劳、无私奉献,因为文中说:“老牛总是在干活。”
  生2:小孙子对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我觉得是小孙子是从心里感激她的姥姥,从心里爱他的姥姥。
  生3:从“总是缠着姥姥”我能体会到小孙子已经离不开姥姥了。
  师:那么,如果一开始拴的是小孙子的身体,现在,拴住的则是他的——心(学生同声说)。
  师:从哪个字最能看出来是牢牢地拴住了小孙子的心?
  生:“缠”这个字。
  师:是啊,就是这个“缠”字,缠出了丰富多彩的剪纸,缠出了快乐幸福的童年,也缠出了浓浓的祖孙情。
  师:再读,把这充满情感的语言记在心里。
  
  深度分析
  首先,解读文本的角度不同
  第一次上课时先抓住“拴”和“缠”,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拴的是什么”“能不能拴住”“怎样缠”“缠什么”等来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二次上课则先理解剪纸,确立情感基调,再理解“拴”和“缠”。而对“缠”的解读则完全建立来学生的情感体验上。所做的不仅是理解“拴”和“缠”,而是通过对姥姥剪纸的解读来解读姥姥的内心,进而成功解读作者的内心世界。我想,“拴”和“缠”只是一个突破口,更重要的是穿越这个突破口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解读出“拴”和“缠”背后的情感,真正解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真正解读出作者的情感。
  认真研读,领会新课标是确保课改愤利进行的基础。一开始,我只是把精力放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而对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文本解读的深刻性研究不够全面,导致了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遗憾。
  其次,解读文本的主体不同
  第一次上课时解读文本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对文本解读得再深刻,那毕竟是教师的体验,想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把教师的解读体验灌输到孩子们的头脑中,只有硬塞这一方法了。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卢梭曾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那简直是愚蠢的。”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此过程中师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认知,可以交流彼此的想法、情感,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这样氛围中学习,比起教师“告诉”要深刻地多吧。
  第二次上课时有教师的解读,更有学生的深入解读:“随着牛兔越来越多。小孙子对姥姥的剪纸有没有新的认识,你又能读懂什么?”同时,还有师生共同解读:“就是这个“缠”字,缠出了丰富多彩的剪纸,缠出了快乐幸福的童年,也缠出了浓浓的祖孙情。”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教师解读文本、学生解读文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倾诉真情,一步一步,从“剪纸——剪纸情——祖孙情”,在生本对话中。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师生对话中,实现对祖孙情这一教学目标的渗透。
  再次,对“缠”字处理的不同
  第一次上课时处理“缠”主要是通过师生表演。表演对六年级的学生不是不可以,但对文本的解读、情感的理解、内心的体验还是不够深刻的。语文毕竟姓“语”,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师只知把目光盯在教案上,刻意追求表面上的花样翻新及热热闹闹,却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活动效果,这样的课怎能不缺乏深度和力度呢?
  第二次上课时教师则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字里行间中去体会姥姥的关心,在一字一句中去感受小孙子对姥姥的依恋,在生生互动中推波助澜,加深对“缠”的理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一切由“缠”而起,因“缠”而生,随“缠”而去,真是一“缠”牵出万千情。
其他文献
语文用一定的言语形式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表达的妙处,获得言语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但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人文理解、内容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到写,了解文章写法。  那么什么叫“言”?什么叫“意”?“
《读书作文谱》系清初文章学家、语文教育家唐彪所著,后与《父师善诱法》合刻为《家塾教学法》。该书详尽阐述了唐彪在读书、作文方面的经验和主张,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是一本弥足珍贵、可资借鉴的写作教育论著。《读书作文谱》的价值不只是对作文法的阐述,更在于为我们构建起了一个涵盖主体建构、训练路径、体式法度等方面内容,且初具规模、独立完整的写作教育体系,值得我们认真地开掘和探释。  一、养性修身、精选熟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际合作的重要性;  2.初步学习默契合作的技巧;  3.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学理念    1.在体验中交际一注重口语交际的情境性。古人云:“言为心声”。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我通过“十指抬人”这个游戏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默契合作的重要性,产生交际的需要,从而诚恳地去寻求合作,在活动中学习默契合作的技巧与方法,达到乐于合作,默契合作的三维目标。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0 年),杜甫五十岁。历史上这一年并不太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仍然困扰着唐王朝这个老大帝国。  远在成都的杜甫,与战乱中的中原相距遥远,似乎正沉浸在田园交响乐中。“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他所歌咏的,鸟类中有鸬鹚、燕、鸥、莺、黄鹂、凫雏、鹭、鹳鹈、花鸭;昆虫中有蝴蝶、蜻蜓、蜂、蚁;花木中有丁香、丽春、栀子、枇杷、杨柳、荷花、桃、李、桑、松、竹、
“春江水暖鸭先知”,“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体验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产生真切的感受。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亲历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本中蕴涵着的情感基调,运用“移情”策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再现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入情入境地体验,在体验中获知,在求知中生情,促进学生的语言与情感全面发
《诚实与信任》讲述了 “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深刻揭示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从而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文章语言、描写手法都极为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流淌着人性的光辉,是一篇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好教材。  教学时,我以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过程性评价,是推进阅读技能螺旋式发展、提升阅读水平的必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模式,从定位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发展阅读素养。本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从而实现“以评促学”。  【关键词】阅读素养,过程性评价,《乡土中国》,以评促学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
[设计理念]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将语言文字训练挤进阅读教学却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本节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情感体验,增强感恩之心。  本课设计从整体入手,以“母亲的恩情”为主线,紧紧抓住“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等等感人的重点语句,运用“读——思——议——读”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扎实地进行表达训练,从
当前,同一篇课文出现在不同版本、不同年段的语文教材中是常有的事情。如何根据课文出现的年段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以课后练习作为突破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取向    虽说两个版本的单元主题都是围绕“爱”展开,但由于课文出现的年段不一样,所以编者根据学生所处的年段特点设计的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同上一堂课,大家选择了苏教版国标本《第一朵杏花》一课。老师们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人物形象,采用了很多教法。其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1~5自然段时,有两位教师都运用了“自主阅读、自读感悟”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时机把握不同,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教学案例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1~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竺可桢爷爷的语句。  (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