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科学概念的构建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概念是科学家对客观世界的共同认识。是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开展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有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习得、科学态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实验课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科学实验;科学概念;概念构建
  科学概念是科学家对客观世界的共同认识,是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开展实验探究去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实验课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呢?我们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节“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聚焦概念内容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概念的直接教授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没有效果的。一位试图如此做的教师,除了空洞的言辞和鹦鹉似地背诵外,一无所成。虽然模仿了相应概念的知识,但实际上是一片空白。”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进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理解。而情景创设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在情景创设中,围绕科学概念,借助情景产生问题,营造真实的与现实科学问题相关的情景,不但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聚焦到概念内容上来,而且让学生感觉自然、新奇,易于接受和理解,从而更能激发他们主动求索,并能在活动中延续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在“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的导人环节,我们是这样去设置教学情景的:
  师:同学们,你会吹气球吗?都是用什么吹的?
  生:……
  师:你会让瓶子吹气球吗?
  生:……
  师:来,看我是怎么做到的。(教师利用锥形瓶、气球、小苏打和白醋,演示气球被吹起来的过程。其中锤形瓶的反应现象被遮挡住)
  师:为什么气球能被吹起来呢?小苏打和白醋在混合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
  师:大家想像我一样,把气球吹起来,探究它涨起来的秘密吗?想了解它们发生的变化吗?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找一找其中的秘密吧。
  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吹气球活动,通过演示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带动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能涨起来”“小苏打和白醋在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发学生对本课主要科学概念一一化学反应的思考,丰富了学生对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的直观经验。
  为更好地设计问题情景,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问题、科学实验和科学史等方面人手,多角度、多方位积累与科学概念相关的材料,使学生在熟悉而又存有疑问的真实情景中产生兴趣,甚至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二、借助认知冲突。激活构建思维
  儿童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一时不能同化、接纳呈现在眼前的新知时,或新的信息与其原认知结构不相符合时,或动用、调集了全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后仍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时,他们便会在心理上生成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即认知冲突。激烈的认知冲突既会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震荡,又会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生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学习感受。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巧用这种冲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构建。
  在“小蘇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关于“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化学反应”的概念教学,关键一步就是验证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气体。因此以教材内容第三部分“产生的气体”为例,我们展开以下教学流程(如下图)。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能让气球涨起来的气体,有少部分学生会很直观地认为这是锥形瓶中原来的空气,但是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新气体(根据所学和生活经验,会偏向于猜测是氮气、氧气、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氢气)。两种认知冲突激发这两部分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各种证据。“让气球涨起来的到底是什么气体呢?”在教学中,除了分析学生列举的各种证据的可能性,我还参考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引导学生借助天平比较空气和产生的气体的重量,得出该气体比空气重,初步判断这是一种新气体。通过常见气体性质特点表,学生排除了不可能的气体,剩下了氧气和二氧化碳。
  “让气球涨起来的到底是什么气体呢?”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认知冲突之间,我引导学生设法寻找生活证据。学生找到了很多偏向于二氧化碳的证据,比如含有二氧化碳的汽水开盖时会冒泡等。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多数人的猜测出发,先验证这种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小学课本中几乎没有出现,但是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特别是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呢?”在分析思考中,学生得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在此基础上,我抛出任务:设计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性质对比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后,当学生自信满满地回答:这不是氧气,是二氧化碳!我再次呈现丰富的资料表格,再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让学生发现,原来产生的气体也有可能是氩气和氙气!
  一次次地猜测、验证,一次次地否定,让学生形成强烈认识冲突,不但激起学生产生“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大大激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去体验化学变化的实质——产生了新气体!
  三、善用探究实验。实现概念“羽化”
  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大脑中已经存在一定的概念体系。为了让学生顺利构建概念,往往需要多层次地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强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得以量变;或者通过“顺应”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认知发生质变,从而让学生完全理解科学概念。而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高阶思维过程中,教师应架设合理实验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现象、实验证据和科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从事实出发,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羽化”。
  在“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为了验证“让气球涨起来的到底是什么气体呢”,我和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创设了产生的气体与空气的重量比较实验、产生的气体与空气的性质对比实验,并且借助常见气体性质特点表的展示,引发学生思考、分析。
  特别是在“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性质对比实验”的活动中,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证据更科学,我摒弃了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对教材中的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如下图),并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验证,以便更好地验证“产生的到底是什么气体”,对验证气体的性质与空气的性质进行明显区分。
  为了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变化过程,我还引导学生关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残液和残留固体,学生很快学以致用,并顺利验证出残液的改变、残留固体是小苏打。
  一次次感性的实验设计到理性的逻辑推理,一次次的教师演示指导到学生的自主实验,在本课的实践探究中,学生真真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科学素养的提升和科学概念的形成。
  当然,这只是我们对于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科学概念的构建的小小践行,我们仍在继续摸索,尝试走得更远,希望得到更多专家同行的关注和指导!
其他文献
【摘要】无论是从理论指导来看,或者是从实际教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正确的数学观作指导,因此,本文从正确的数学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意义出发,结合实际对数学观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观;数学教学;原则;教学指导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总的看法和认识,就个体而言,是指一个人对数学及其本质的一种认识。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对于提高数学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从目前小学数
摘要: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声像并茂、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等特点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无穷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
[摘要]为了推进我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践行“上品教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区教育局提出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我校提出了“五步”程式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达到高效的课堂。本文阐述了“五步”程式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研学后教;“五步”
摘要:本文的陶冶情操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即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也就是德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以达到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目的。它应该是渗透在每一节课当中的,而语文这一科因为存在大量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文的阅读,所以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运用好这些资源,德育便水到渠成。 
本报综合消息2016年12月10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文明办主办的第八届广州市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在海珠区少年宫举行。本届大赛经过层层选拔,共有11支小学组代表队和14支中学(含中职)组代表队进入决赛。各参赛队伍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材优秀传统文化,紧扣时代主题,立意新颖,精心编排,通过集体诵读的形式,辅以伴奏、伴舞等其他藝术表现手段,充分展示了经典美文蕴含的文化魅力,在潜
[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施建议之一,也是锻炼学生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的理论依据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有效地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结合,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说教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小组合作;思想品德;诚实守信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学习目标,同时,写作也是伴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必要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写日记,记录每天的学习生活。现在,如何指导小学生日记的写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日记的写作,打好小学生作文的基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日记,希望能够给小学语文的教学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社会。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21世纪的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小学阶段强化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从学生刚入学抓起。如何让学生敢说、乐说,爱上口语交际,达到“会说”的最终目的,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加以重视的。下面笔者谈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个学校和老师都共同关心的问题,家长会因为自己孩子列为学困生的行列里而隐隐不安。家长们担心的不仅仅只是孩子们学习成绩的问题,还有孩子们对于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所以,老师和家长们务必强强联手,使孩子们不仅对学习充满信心,更多的是能承担起社会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目前,由于我国每年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
【摘要】“情感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个体体验的重要手段。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教师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充分感受文本形象,揣摩阅读内容真挚的情感,再借助一定的朗读技巧,读出体验、讀出个性,抒发自己的感情色彩,才能真正发挥感情朗读的功能。  【关键词】个性;体验;情感;技巧  引导学生朗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在阅读中,我们势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