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教育形式的转变,小学教育思想和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开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把握小學教育,尤其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本文将探讨生活道德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活德育 小学 思想品德教育 运用
生活德育主要是指在生活中运用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生活道德教育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回归生活。本文以中学生所遇到的道德事件、不合理事件和社会问题作为德育教育的素材,通过学习基础知识来分析道德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德育,学生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道德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修养,使他们能够过上道德生活,抛弃不良品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生活后的现状
(1)教学课堂缺少生活气息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单一,死记硬背现象突出。更重要的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空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忽略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们道德教育空白,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道德败坏,素质低下
目前,很多小学生都在打架,而且打架很严重。随处可见学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财产、在墙上乱写乱画。甚至出现欺负同学、逃课、早退、迟到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些不团结、意志薄弱等现象,导致学生狭隘自私、缺乏荣誉感、宽容等,这些就是思想品德不能发挥作用所导致的后果。
(3)德育教学模式单一
思想品德课上有很多问题和答案。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答案,没有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学方法仍然是一种封闭的教化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相结合,将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辅修课来学习,学校和学生不重视,忽视了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许多思想品德课的时间被主要课程占用,这将导致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热情降低,把思想品德从生活德育中分开,因此道德教育将失去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二、生活德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1)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追求新的知识,探索事物的新鲜。然而,他们对思想品德的品格教学并不感兴趣,甚至会厌倦灌输式的教学。在情景教学的应用中,将生活中的案例转移到课堂上,要求学生在案例中扮演角色,体验道德的价值。
案例一:在某案例中,在公共汽车上女孩没有让座,老人打了那个女孩。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女孩在遇到老人时应该让座,而另一些人认为即使女孩不让她们让座,老年人也无权打人。根据课堂上的具体生活案例,要求学生扮演女孩和老人的角色,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情景对话。要求他们从道德的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发现案例中的道德问题。
(2)将德育所传授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避免纯文字教学,从生活德育的角度将教材理论和问题融入现实生活中。
案例二:赡养老人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教科书中,这些问题会直接带到自己的父母身上。相信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3)团队精神和言传身教
在一个班级或一个集体中建立和培养团队精神。在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属下兵至宛城时,规定:凡过麦田践踏者,必斩,而自己马受惊后践踏了麦田,执法官对照春秋言“法不加以尊”,而曹操割发代首,传令三军,以此为戒。其奖惩分明,以身作则,培养团队精神,士兵自然被感染和同化。同样,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精神,并积极参与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中。
(4)教学模式多样化
我国当前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也需要摆脱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将生活中的实例直接通过图像或视频的方式显示,结合生活实例对学生提问,或者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学生进过分析和思考后,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三:利用当前的QQ群或微信群等发布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体会道德的价值,并回忆起书本知识,将书中的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要让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体现它对于小学生的价值,我们必须放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从生活德育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案例,让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
参考文献
[1]贺海龙.谈生活德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08):132-133.
[2]刘建德.在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德育,2014, (09):37-39.
[3]钟晓琳,朱小蔓.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91-98。
关键词:生活德育 小学 思想品德教育 运用
生活德育主要是指在生活中运用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生活道德教育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回归生活。本文以中学生所遇到的道德事件、不合理事件和社会问题作为德育教育的素材,通过学习基础知识来分析道德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德育,学生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道德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修养,使他们能够过上道德生活,抛弃不良品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生活后的现状
(1)教学课堂缺少生活气息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单一,死记硬背现象突出。更重要的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空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忽略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们道德教育空白,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道德败坏,素质低下
目前,很多小学生都在打架,而且打架很严重。随处可见学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财产、在墙上乱写乱画。甚至出现欺负同学、逃课、早退、迟到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些不团结、意志薄弱等现象,导致学生狭隘自私、缺乏荣誉感、宽容等,这些就是思想品德不能发挥作用所导致的后果。
(3)德育教学模式单一
思想品德课上有很多问题和答案。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答案,没有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学方法仍然是一种封闭的教化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相结合,将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辅修课来学习,学校和学生不重视,忽视了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许多思想品德课的时间被主要课程占用,这将导致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热情降低,把思想品德从生活德育中分开,因此道德教育将失去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二、生活德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1)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追求新的知识,探索事物的新鲜。然而,他们对思想品德的品格教学并不感兴趣,甚至会厌倦灌输式的教学。在情景教学的应用中,将生活中的案例转移到课堂上,要求学生在案例中扮演角色,体验道德的价值。
案例一:在某案例中,在公共汽车上女孩没有让座,老人打了那个女孩。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女孩在遇到老人时应该让座,而另一些人认为即使女孩不让她们让座,老年人也无权打人。根据课堂上的具体生活案例,要求学生扮演女孩和老人的角色,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情景对话。要求他们从道德的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发现案例中的道德问题。
(2)将德育所传授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避免纯文字教学,从生活德育的角度将教材理论和问题融入现实生活中。
案例二:赡养老人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教科书中,这些问题会直接带到自己的父母身上。相信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3)团队精神和言传身教
在一个班级或一个集体中建立和培养团队精神。在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属下兵至宛城时,规定:凡过麦田践踏者,必斩,而自己马受惊后践踏了麦田,执法官对照春秋言“法不加以尊”,而曹操割发代首,传令三军,以此为戒。其奖惩分明,以身作则,培养团队精神,士兵自然被感染和同化。同样,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精神,并积极参与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中。
(4)教学模式多样化
我国当前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也需要摆脱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将生活中的实例直接通过图像或视频的方式显示,结合生活实例对学生提问,或者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学生进过分析和思考后,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三:利用当前的QQ群或微信群等发布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体会道德的价值,并回忆起书本知识,将书中的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要让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体现它对于小学生的价值,我们必须放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从生活德育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案例,让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
参考文献
[1]贺海龙.谈生活德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08):132-133.
[2]刘建德.在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德育,2014, (09):37-39.
[3]钟晓琳,朱小蔓.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