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探究”让学生学得更好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科学探究不能循规蹈矩
  
  对于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其结果往往具有不唯一性,或者说并不知结果到底如何发展,从而要求对每一个现象每一个结果进行研究思考。比如以往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其实很多学生加热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不是100℃,有的低一、二摄氏度,有的高一、二摄氏度。以前,我们会把这一现象归纳为误差,学生也欣然接受,甚至学生有时还会把结果向标准答案上靠。在探究性学习中,我想这一现象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一个探究课题,让学生分组自己去猜想可能是什么原因,然后进行一些可行性实验来研究假设成立与否。其实除了气压原因外,学生会发现用不同的温度计测同一杯沸水的温度,示数有微小差别,从而想到是否和温度计本身有关呢,再比较会发现水银温度计的示数较接近真实值,煤油温度计误差较大,接下去还可研究引起温度计精确度不同的原因,原来和各种液体的膨胀系数有关。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能越来越体验到穷追不舍的乐趣,这样一来,学生怎么会没兴趣?怎么会轻易忘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还会有其它的一些正确或不正确的猜想,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学生投入了,研究了便是收获。古代圣君有一得人心之道,称之为“广开视听,丰文言是”,我们的教学也应广开视听,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而不应死扣理论结论来进行实验,这样会禁锢了学生的想像力。
  其次,研究过程有所不同。以往的实验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包括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的误差等都是预先设计好了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按照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结果。即使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学生也会归结到仪器问题,读数误差等。探究学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要为自己寻找证据,并且往往需要几个猜想几个论证才有结论,这个过程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物理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都是有惰性的,以前的实验比较现成,学生往往会让惰性占了上风,仅仅做个模仿秀而已,通俗的说就是很好混,科学探究从外因上促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真正做到心手合一。
  
  二、广开渠道,培养能力
  
  学生开始很可能对探究式学习不适应,因此我们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和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可以先培养学生阅读资料和调查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对生活或科技上物理知识的应用进行调查并写出报告,学生可以采取看报、看书、看杂志、上网、询问家长等途径来完成,从而锻炼学生学会从各种渠道了解信息的能力。我们的教材中就设有这样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章节,如“新材料及其应用”、“超声波”等。以“新材料及其应用”这一节为例,我们采取了学生分组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小组汇报的学习模式。先是提前十天布置课题,包括阅读教材上这一节内容,然后和学生讨论交流出各种新材料,除教材所介绍的纳米材料、记忆合金、超导材料以外,还有稀土材料、反光材料、贫铀弹、现代武器中的新材料等,接下来分组选组长并进行课题拍卖。课题领完分工到个人,几天内小组组织汇总讨论,老师对各小组进行适当指导。汇报课由学生自己主持,各小组汇报后要接受大家提问,可以说学生自己的提问与回答讨论是最精彩的,比如有这样的问题“钛合金为什么耐高温?”一些学生就能用刚学的知识回答说“熔点高”。“超导失去电阻会怎么样?”“上海的磁悬浮列车不是利用同性相斥吗?日本的磁悬浮列车怎么又是利用异性相吸呢?”“贫铀弹辐射性怎么办?”……在布置课题到汇报课结束的十天中,学生和老师都觉得大有收获。
  同时,我们可以收集一些科学家发现规律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给学生介绍,并且把故事重点放在科学家研究的过程上。比如可以从牛顿发现苹果总往地下掉开始说起,说说阿基米德怎么猜想出浮力的计算公式,居里夫人如何艰苦研究放射性物质,奥斯特如何穷尽十年心血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有个初步的概念,让科学家们的人格力量能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研究作风。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知能力以后,接下来可以实施要求较高的一些环节了,如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时,学生都能猜想说液体能传声,能列举出在水里游泳时能听见岸上的声音,岸上说话吓跑鱼等现象。是否能设计实验来支持观点呢?,再如,对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可以要求学生设计方案制定表格去研究。
  
  三、要善于抛砖引玉
  
  老师如何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呢?话题可以从教材上来,可以从实验现象中来,也可以从学生的疑问上展开,还可以从时事新闻的案例上展开。例如:学习“光的反射”时,首先请学生读一段关于居民状告某酒店的幕墙玻璃引起光污染问题的新闻,学生就会想“太阳光怎么会转弯的?”“光是怎么反射的?”。所以说,一个较好的教学导课设计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只有老师抛好“砖”,才能引出学生的“玉”。
  另外,老师可以尽量多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一个好的讨论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像力。比如学习熔化知识前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使烧杯中的一块冰较快的熔化”,学生能讨论出“敲碎些”、“在火上烧”、“太阳底下晒”等,甚至有学生说“象道路化雪那样,撒些那种白色药品”。这样,等于打开了学生的兴趣之门,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其他文献
这天深夜,我终于做完全部作业,又困又累,一头倒在床上,正准备美美地睡一觉。突然,一个讨厌的家伙飞到了我的耳边,“嗡嗡嗡”的声音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我挥挥手,想把这只讨厌的蚊子赶走,可不一会儿,它又飞到我的脸上跳起了舞蹈。我忍无可忍,打开灯,决定和它来一场“人蚊大战”。   可它在哪呢?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正停在床头上。我悄悄拿起床边的扇子,用力向它拍过去,没想到它竟扭着屁股从扇子边逃走了。过了一
摘 要: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只有在安静中才能真正体会阅读的幸福。我们应该尽量保持阅读的安静,还学生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在安静中体会阅读的幸福。  关键词:语文阅读;安静;常见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24-1  毕淑敏说,阅读是一种孤独。是的,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只有在安静中才能真正体会阅读的幸福。  那么我
摘 要:对课堂问题行为要对症下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注重情感沟通。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6 -01     作为一线教师,大家都熟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最根本的也是最困难的是二者作为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触摸。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古文《三峡》的教学设计,探讨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找回缺失的美。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93-02   一、案例背景  目前初中的文言文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偏重于字词的讲解和句子的翻译,有的甚至把实词、虚词、句子的翻译等知识的掌握视为文言文教学应达到的终极目标。也许有不少老师
摘 要:本文从《纸船》的教学案例入手分析并反思了诗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纸船》;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8-095-02     一、案例背景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走进新课程》中也指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摘 要:本文主要从网络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进行探究,分析如何通过课内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网络阅读的一些习慣,探究高中生网络阅读的习惯的养成,主要从阅读前设定目标的习惯、阅读中互相交流的习惯、阅读后及时分享的习惯等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内阅读;网络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72-1  一、养成阅读前设定目标的习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专题三有一道关于太平天国的自我测评题:“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法。”(教材第56页),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答案提示是:“《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资政新篇》主张开设银行,鼓励私人投资,发
摘 要:一般来说,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但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开放场,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因而,教师要视具体情况及时生成教学目标,甚至完全置换预设目标。生成动态的课堂,教师要具备四有:生本的理念、民主的教风、宽容的气度、生成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教师“四有”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46-2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
摘 要:每一环节的“问”,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意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反思。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问课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问课;课前预设;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41-1  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家长等对其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并对自我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达到改进教学手段、完善
摘 要:教材体例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在综合性学习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情结;审美情趣;学会观察;学会倾诉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