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明确了民族精神是学生思想道德之根,提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要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上海市2005颁布《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沪教委德[2005]20号)》,为有效实施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双浏岛上,其周边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广阔的活动区域及农业、科技、历史、文化等,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开展野外营地教育活动的校外机构,充分意识到这些资源具有丰富的德育意义。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陶冶学生乡土之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源头活水。由此,浏河活动营地积极贯彻上述文件精神,进行如下有益尝试。
一、让农村乡土文化走进孩子生活
中国社会正逐渐向城市化发展,长期生长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孩子,往往局限于书本和网络知识的静态性学习,而缺乏对自然界花草、树木及农作物等直观性的认识,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亲身实践和内心体验。因此,浏河活动营地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当地农村教育资源,突出一个“农”字,设计各种带有农趣的德育活动,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一)体验“农家乐”,感知“乡土情”
丰富有趣的农家乐活动是浏河活动营地“乡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田间的锄草、翻地、施肥、种菜、采摘等农活实践活动,养殖场的小动物喂养活动,其乐融融的农家访谈、农家乐活动,农业知识的报告、讲座活动,农家乐舍、现代先进农业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参观活动等等。通过一“听”、二“看”、三“做”等活动项目,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大方的传统美德。
“听”。请当地有代表性,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农民来营地讲解。介绍自己家庭及整个村庄的历史变迁,使学生了解这里从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到改革开放后修建大桥改善了交通,当地农民依靠养长毛兔、种葡萄、养珍珠走上致富之路的乡村巨变。现在的浏河农民实现了小康的生活目标,不仅能买得起家电,有的还买下了城里的商品房。农家访谈给了学生一次结交农民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耳聆听、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看”。黛瓦、白墙、观音兜是浏岛农居的特色,其中“观音兜”代表着这一带村民祈求观音菩萨保佑安康平安的朴素愿望。村中一隅那保存百年的老屋,斑驳的墙面,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从蛎壳窗、木楞窗、半门、蝴蝶门等装饰式样,可以看出它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建筑文化风貌。而营地的“农家乐舍”,是一个六、七十年代江南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用具的展览馆。通过参观,通过对农具的“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让学生明白这样一条历史发展脉络:解放前被迫租用地主的田地、农具→解放后自己拥有田地、农具→如今传统农具因科技、经济飞速发展而更新换代,从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做”。养殖场里,学生们零距离地与兔子对话,给羊儿喂草,鸭子扑闪着翅膀迎接小客人,胖乎乎的猪儿更是“咕哩、咕哩”叫个不停,这一切新奇而有趣。“迷宫寻宝”、“按图索骥”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了辨识浏岛特有的五谷杂粮。在浏岛农家认识生产、生活的传统用具,品尝浏岛农家的乡野食物,参与农家吊井水、灶膛烧火、推石磨、踏石臼、踩水车、下田采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到浓郁的“乡土亲,乡土情”。
浏河营地作为一个新型的开放式学农基地,在十几年的学农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开创了融体验教育于劳动教育之中的新模式。新模式突破了原有劳动教育的低效、无趣状态,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到农村气息、感受到农民的淳朴,亲身体验了农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真正领悟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通过爱农、学农的道德体验,青少年逐步形成重视农业、热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思想感情,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利用自然资源,陶冶“乡土之情”
美国作家奥尔科特说:“在乡村出身长大的人,等于受了一部分最好的教育”。[1]自然就是课堂。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对于一双好奇的眼睛来说,提供了大量学习探究的课题。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学生学业压力加重,再加上监护人怕出事故,往往使得孩子们缺乏这样的成长环境和场所。
浏河活动营地座落于上海市嘉定区与江苏省太仓市交界的新老浏河之间一个岛屿上。这个岛屿人称“浏岛”。“浏岛”的自然风光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这里有大片的树林,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树林里,鸟儿吱吱叫着,昆虫们有的在树间飞舞,有的在地上、树上蠕动。宽阔的新浏河以雄伟之势从浏岛身旁流淌而过,狭窄而平静的老浏河给浏岛留下了一条条细流,滋养着岛上成片成片的土地、土地上种植着葡萄、橘子、梨和许许多多庄稼,一派自然风光。
营地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把城市的孩子们吸引到大自然中来。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富有野趣,如:划船、垂钓、野炊、林中休闲(吊床、踩高跷)、荡索过河、识别植物、采集标本、采摘时令蔬果等等。这些活动突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体验主题,使青少年通过感官接触自然界各种事物,从自然界获取知识,获得融身于自然的快乐体验,从而滋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培育爱护自然一草一木一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实现道德体验的目的。
实践证明,以上活动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于这些活动都在野外进行,映入青少年视野的不是有限的空间,而是广阔无垠的自然世界;不是人工制作的造作精细事物,而是鬼斧神工粗旷的自然景物。这样的空间和景物,在城市、家庭、学校难以见到,当青少年 来到“浏岛”,就象鸟儿冲出笼子飞向天空一样,以巨大的热情去拥抱自然,感受和观察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在此过程中,他们领悟到了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热爱自然、热爱乡土的情感油然而升,充分体现野趣之魅力。
二、让嘉定乡土文化走进孩子的视野
地域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培养人的乡土情结和浓浓爱乡情怀也是培养热爱祖国,培植民族精神的基础。浏河活动营地所处嘉定这片土地,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素有“教化嘉定”美称。同时嘉定又是现代著名的汽车城和融悠久历史文化和浓厚的现代气息于一体的旅游城。嘉定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美好远景,是拓展学生认知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美好情感的宝贵资源。
(一)利用人文资源,宣传“乡土文化”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沪教委德[2005]20号)》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环境中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浏河活动营地东临嘉定华亭现代农业园区,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毛桥”附近,周边可利用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资源丰富。
营区内高雅古朴的“状元楼”、“潜研堂”和“伏虎祠”等三幢古建筑为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素材。在营地“TXTY(探险体验)之旅”的主题活动中,当我们的学生来到营地——走近古建筑状元楼、潜研堂,走近清代状元秦大成、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明朝航海家郑和,走近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模型,他们也在内心展开与历史的深度“对话”,进一步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领悟到古人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营区里,“听”老师讲解嘉定的历史资料,“看”展览中的图片,秀美的汇龙谭、高耸的法华塔、活力四射的博乐广场以及一幢幢农家别墅……他们不由得对嘉定这座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不由得生出无限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唤起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情感,由此将这种情感扩展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从中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结合主题活动,深化“乡土文化”
野外营地教育的优势在于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与内心体验,同时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特点设计和安排主题活动。如今年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给力青春 争当环保达人”的主题活动,把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其设计过程是:绿丝带飘起来——将绿丝带打成中国结,呈中国结的绿丝带张挂于主题活动版面上;我承诺、我践行——承诺在心中,践行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参观“绿色出行”图片展;“2050我的低碳家园”创意模型赛;变废为宝环保时装秀;环保知识赛;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拼图赛……该系列活动设计旨在让学生珍惜能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后世博时代的低碳梦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使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着手,共同创造更加节约、更加洁净、更加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
此外,结合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营地举行郑和下西洋图片展,组织学生开展模型制作及船模竞赛;在“传承民族精神,伴我勇者无惧”的主题晚会中,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的方式引领、推动学生们了解乡土文化;在组织开展“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坐落在上海嘉定城法华塔南首的上海嘉定孔庙。让学生不仅了解了这座孔庙具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以“规制崇宏,甲于他邑”,有吴中第一之称而闻名,更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的科举制度、嘉定的人文地理等历史沿革……
三、让传统民族文化走进孩子的心间
张岂之教授指出:“我们首先要继续研究西方的文明,同时,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2]任何一个底蕴深厚、昂扬向上的民族都不会忘记从自身的传统和历史中汲取发展的动力和营养,落实民族精神教育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浏河活动营地积极依托乡土教育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络,组织学生分层(类)、有目的地进行社会考察活动,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一)发掘历史资源,弘扬民族文化
营地活动中,我们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营地结合以“勇敢者道路”为核心的军政训练活动,来纪念中央红军取得两万五千里长征伟大胜利,学习和颂扬先烈们举世无双、震撼世界的长征精神,我们组织学生来营开展“重温长征路”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设计1:勇走铁索桥——冲破封锁线——荡索过河——木筏漂流等水上活动(体验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大渡河时的情景)。
活动设计2:钓鱼——划船——迷宫——农家乐——挖山芋。
活动设计3:小红军,新长征:夜间军事小游戏(毅园中过壕沟、翻雪山;树林中识路标、找情报);小指挥员: 紧急集合中及时点名,向辅导员报告集合情况;小侦察员:到树林里“识别路标”,寻找指定的“情报”; 小哨兵:时刻警戒以免暴露目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碰到困难,同学们都要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一名真正的小红军”。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守纪、磨练意志、不怕困难去争取胜利。集体生活中学会相互谦让、团结协助。
通过“重温长征路”系列活动,学生们锻炼了机智、勇敢的心理素质,提升了集体主义思想,传承和发扬了革命先辈们所留下的红军长征精神。
(二)挖掘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营地充分发掘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赋予传统节日现代教育意义,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节日。为此,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方案。
“敬老院里的一天”主题活动,是近几年上海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来浏河活动营地保持的一个传统项目,也是他们到嘉定镇福利院里开展的一个综合系列性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认老。即两、三人一组与一位老人结对子,赠送礼物。
聊天。通过交流访谈,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
劳动。在老人们午休的时候,帮助院里打扫卫生。
娱乐。将准备的节目与老人们一起分享。在活动中,队员学会了为老人服务,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开展上述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营地善于开发和利用嘉定本土的自然风光、历史传统、人物特产、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脚下的土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书本之外的广阔天地,既陶冶了学生的乡土情,进行了民族精神教育,又让学生们在充满野趣、农趣和乐趣的活动中亲身实践、手脑并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吕型伟.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2] 范绪锋,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责任编辑/李书华
一、让农村乡土文化走进孩子生活
中国社会正逐渐向城市化发展,长期生长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孩子,往往局限于书本和网络知识的静态性学习,而缺乏对自然界花草、树木及农作物等直观性的认识,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亲身实践和内心体验。因此,浏河活动营地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当地农村教育资源,突出一个“农”字,设计各种带有农趣的德育活动,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一)体验“农家乐”,感知“乡土情”
丰富有趣的农家乐活动是浏河活动营地“乡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田间的锄草、翻地、施肥、种菜、采摘等农活实践活动,养殖场的小动物喂养活动,其乐融融的农家访谈、农家乐活动,农业知识的报告、讲座活动,农家乐舍、现代先进农业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参观活动等等。通过一“听”、二“看”、三“做”等活动项目,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大方的传统美德。
“听”。请当地有代表性,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农民来营地讲解。介绍自己家庭及整个村庄的历史变迁,使学生了解这里从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到改革开放后修建大桥改善了交通,当地农民依靠养长毛兔、种葡萄、养珍珠走上致富之路的乡村巨变。现在的浏河农民实现了小康的生活目标,不仅能买得起家电,有的还买下了城里的商品房。农家访谈给了学生一次结交农民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耳聆听、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看”。黛瓦、白墙、观音兜是浏岛农居的特色,其中“观音兜”代表着这一带村民祈求观音菩萨保佑安康平安的朴素愿望。村中一隅那保存百年的老屋,斑驳的墙面,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从蛎壳窗、木楞窗、半门、蝴蝶门等装饰式样,可以看出它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建筑文化风貌。而营地的“农家乐舍”,是一个六、七十年代江南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用具的展览馆。通过参观,通过对农具的“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让学生明白这样一条历史发展脉络:解放前被迫租用地主的田地、农具→解放后自己拥有田地、农具→如今传统农具因科技、经济飞速发展而更新换代,从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做”。养殖场里,学生们零距离地与兔子对话,给羊儿喂草,鸭子扑闪着翅膀迎接小客人,胖乎乎的猪儿更是“咕哩、咕哩”叫个不停,这一切新奇而有趣。“迷宫寻宝”、“按图索骥”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了辨识浏岛特有的五谷杂粮。在浏岛农家认识生产、生活的传统用具,品尝浏岛农家的乡野食物,参与农家吊井水、灶膛烧火、推石磨、踏石臼、踩水车、下田采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到浓郁的“乡土亲,乡土情”。
浏河营地作为一个新型的开放式学农基地,在十几年的学农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开创了融体验教育于劳动教育之中的新模式。新模式突破了原有劳动教育的低效、无趣状态,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到农村气息、感受到农民的淳朴,亲身体验了农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真正领悟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通过爱农、学农的道德体验,青少年逐步形成重视农业、热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思想感情,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利用自然资源,陶冶“乡土之情”
美国作家奥尔科特说:“在乡村出身长大的人,等于受了一部分最好的教育”。[1]自然就是课堂。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对于一双好奇的眼睛来说,提供了大量学习探究的课题。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学生学业压力加重,再加上监护人怕出事故,往往使得孩子们缺乏这样的成长环境和场所。
浏河活动营地座落于上海市嘉定区与江苏省太仓市交界的新老浏河之间一个岛屿上。这个岛屿人称“浏岛”。“浏岛”的自然风光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这里有大片的树林,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树林里,鸟儿吱吱叫着,昆虫们有的在树间飞舞,有的在地上、树上蠕动。宽阔的新浏河以雄伟之势从浏岛身旁流淌而过,狭窄而平静的老浏河给浏岛留下了一条条细流,滋养着岛上成片成片的土地、土地上种植着葡萄、橘子、梨和许许多多庄稼,一派自然风光。
营地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把城市的孩子们吸引到大自然中来。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富有野趣,如:划船、垂钓、野炊、林中休闲(吊床、踩高跷)、荡索过河、识别植物、采集标本、采摘时令蔬果等等。这些活动突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体验主题,使青少年通过感官接触自然界各种事物,从自然界获取知识,获得融身于自然的快乐体验,从而滋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培育爱护自然一草一木一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实现道德体验的目的。
实践证明,以上活动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于这些活动都在野外进行,映入青少年视野的不是有限的空间,而是广阔无垠的自然世界;不是人工制作的造作精细事物,而是鬼斧神工粗旷的自然景物。这样的空间和景物,在城市、家庭、学校难以见到,当青少年 来到“浏岛”,就象鸟儿冲出笼子飞向天空一样,以巨大的热情去拥抱自然,感受和观察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在此过程中,他们领悟到了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热爱自然、热爱乡土的情感油然而升,充分体现野趣之魅力。
二、让嘉定乡土文化走进孩子的视野
地域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培养人的乡土情结和浓浓爱乡情怀也是培养热爱祖国,培植民族精神的基础。浏河活动营地所处嘉定这片土地,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素有“教化嘉定”美称。同时嘉定又是现代著名的汽车城和融悠久历史文化和浓厚的现代气息于一体的旅游城。嘉定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美好远景,是拓展学生认知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美好情感的宝贵资源。
(一)利用人文资源,宣传“乡土文化”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沪教委德[2005]20号)》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环境中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浏河活动营地东临嘉定华亭现代农业园区,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毛桥”附近,周边可利用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资源丰富。
营区内高雅古朴的“状元楼”、“潜研堂”和“伏虎祠”等三幢古建筑为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素材。在营地“TXTY(探险体验)之旅”的主题活动中,当我们的学生来到营地——走近古建筑状元楼、潜研堂,走近清代状元秦大成、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明朝航海家郑和,走近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模型,他们也在内心展开与历史的深度“对话”,进一步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领悟到古人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营区里,“听”老师讲解嘉定的历史资料,“看”展览中的图片,秀美的汇龙谭、高耸的法华塔、活力四射的博乐广场以及一幢幢农家别墅……他们不由得对嘉定这座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不由得生出无限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唤起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情感,由此将这种情感扩展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从中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结合主题活动,深化“乡土文化”
野外营地教育的优势在于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与内心体验,同时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特点设计和安排主题活动。如今年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给力青春 争当环保达人”的主题活动,把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其设计过程是:绿丝带飘起来——将绿丝带打成中国结,呈中国结的绿丝带张挂于主题活动版面上;我承诺、我践行——承诺在心中,践行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参观“绿色出行”图片展;“2050我的低碳家园”创意模型赛;变废为宝环保时装秀;环保知识赛;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拼图赛……该系列活动设计旨在让学生珍惜能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后世博时代的低碳梦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使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着手,共同创造更加节约、更加洁净、更加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
此外,结合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营地举行郑和下西洋图片展,组织学生开展模型制作及船模竞赛;在“传承民族精神,伴我勇者无惧”的主题晚会中,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的方式引领、推动学生们了解乡土文化;在组织开展“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坐落在上海嘉定城法华塔南首的上海嘉定孔庙。让学生不仅了解了这座孔庙具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以“规制崇宏,甲于他邑”,有吴中第一之称而闻名,更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的科举制度、嘉定的人文地理等历史沿革……
三、让传统民族文化走进孩子的心间
张岂之教授指出:“我们首先要继续研究西方的文明,同时,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2]任何一个底蕴深厚、昂扬向上的民族都不会忘记从自身的传统和历史中汲取发展的动力和营养,落实民族精神教育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浏河活动营地积极依托乡土教育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络,组织学生分层(类)、有目的地进行社会考察活动,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一)发掘历史资源,弘扬民族文化
营地活动中,我们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营地结合以“勇敢者道路”为核心的军政训练活动,来纪念中央红军取得两万五千里长征伟大胜利,学习和颂扬先烈们举世无双、震撼世界的长征精神,我们组织学生来营开展“重温长征路”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设计1:勇走铁索桥——冲破封锁线——荡索过河——木筏漂流等水上活动(体验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大渡河时的情景)。
活动设计2:钓鱼——划船——迷宫——农家乐——挖山芋。
活动设计3:小红军,新长征:夜间军事小游戏(毅园中过壕沟、翻雪山;树林中识路标、找情报);小指挥员: 紧急集合中及时点名,向辅导员报告集合情况;小侦察员:到树林里“识别路标”,寻找指定的“情报”; 小哨兵:时刻警戒以免暴露目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碰到困难,同学们都要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一名真正的小红军”。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守纪、磨练意志、不怕困难去争取胜利。集体生活中学会相互谦让、团结协助。
通过“重温长征路”系列活动,学生们锻炼了机智、勇敢的心理素质,提升了集体主义思想,传承和发扬了革命先辈们所留下的红军长征精神。
(二)挖掘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营地充分发掘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赋予传统节日现代教育意义,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节日。为此,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方案。
“敬老院里的一天”主题活动,是近几年上海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来浏河活动营地保持的一个传统项目,也是他们到嘉定镇福利院里开展的一个综合系列性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认老。即两、三人一组与一位老人结对子,赠送礼物。
聊天。通过交流访谈,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
劳动。在老人们午休的时候,帮助院里打扫卫生。
娱乐。将准备的节目与老人们一起分享。在活动中,队员学会了为老人服务,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开展上述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营地善于开发和利用嘉定本土的自然风光、历史传统、人物特产、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脚下的土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书本之外的广阔天地,既陶冶了学生的乡土情,进行了民族精神教育,又让学生们在充满野趣、农趣和乐趣的活动中亲身实践、手脑并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吕型伟.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2] 范绪锋,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