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开拓进取在理论中催生创见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q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媒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社会生活的剧变,这种变化影响着音乐的创作、表演与传播,也对音乐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因为与当前音乐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兴学科,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正在由稚嫩的幼苗而逐渐成长,这个过程离不开前辈学者们的开拓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遂今先生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在这两个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科研与教学,兢兢业业,默默耕耘,成为我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研究的开路先锋。历数曾遂今先生的学术生涯,可见其对学科建设的饱满热忱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良苦用心。
  一、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为传统音乐学研究注入活力
  曾遂今教授早年曾于音乐表演团体从事演奏及作曲工作,期间入四川音乐学院进修作曲技术理论,而后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积累和刻苦的钻研精神,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毕业后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任职,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并任专业音乐刊物《音乐学术信息》主编、音乐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他多年来潜心学术,笔耕不辍,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客座讲学,数篇学术论文以俄、英、德、法、西班牙文被国外学术机构及刊物发表与转载,目前已出版音乐理论著述15部,发表论、译、评等音乐文论500多万字。
  自20世纪80年代起,曾遂今教授便开始进入了民族音乐学、乐器学及乐律学领域的研究。以乐器学领域为例,他撰写的《凉山彝族弦》、《消逝的乐音:中国古代乐器鉴思录》、《中国乐器志·气鸣卷》等著作,从求真务实、科学理性的角度和思路出发,为我国的乐器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对凉山彝族弦的研究,成为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之一。为作该项目研究,曾教授克服重重困难,多次深入彝族聚居区进行调研,通过拍摄、记谱、访谈、音频采样及频谱分析等多个环节,全面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运用乐律学、和声学和音乐声学等多种方法对彝族弦进行精密入微的思考,提出了多种创新性的发现。如中国三种律制的演进历程、弦的科学发音机制、弦音乐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血肉关系、弦音乐文化的科学分类、弦文化的远古“活化石”基因等。为此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由此打下了扎实深厚的学术方法功底,为之后各项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其后的《中国乐器志·气鸣卷》专著,由“霍萨”体系入手,将我国的器乐分类与国际接轨,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写作生动,书籍制作精良,成为乐器志书的典藏精品。
  二、勇于开拓,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打开局面
  曾遂今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关注大众音乐、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研究。他凭借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察觉到音乐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后凭借自身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思路先后发表了《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1985)、《音乐社会学问答》(1986)、《国外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1986)、《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1987)、《大众音乐价值考析》(1993)、《音乐传播新探》(1996)、《音乐商品本质议》(1997)等大量文章,从创新性的视角和思路对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研究,为两个学科的后续发展打开了局面,铺平了道路。
  1997年,曾遂今教授撰写出版的代表性著作《音乐社会学概论》,提出了大量音乐社会学领域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思考,成为我国音乐社会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开山之作,将我国的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音乐社会学概论》一书贯通古今,横跨中外,采用大量鲜活的经典案例对音乐社会学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论证,写作逻辑严密、生动形象。该书将传统音乐学与现代传媒环境下的音乐现实进行结合,对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就社会音乐生产、音乐听众、音乐传播、音乐流行和音乐商品等关键论题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和研究。2004年,曾遂今教授在《音乐社会学概论》的基础上,出版《音乐社会学》一书,作为这本专门性的学术、教学专著,曾教授在写作中还注意结合代表性图片说明观点。大量鲜见图片的运用,将历史环境做了客观立体的展现,同时对关联知识做出了良好的扩展和补充。《音乐社会学》出版之后,即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专业的经典教材被学术界和音乐教育界广泛使用,得到了学者和师生们的极高评价,在教学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曾遂今教授创办《音乐传播》学术期刊。《音乐传播》以内刊的形式运行了四年多时间,他为期刊的成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而长期坚持的动力在于为师生们创造思考、研究、锻炼、交流的园地。2012年,由他担任主编的《音乐传播》成功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为此,《音乐传播》已成为音乐传播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刊物公开发行后,《音乐传播》继续秉持着“开拓领域、催生创见、服务社会、走向前沿”的办刊宗旨,坚持为使其成为具有专业性和前沿性的优秀学术期刊而努力。
  曾遂今教授将对音乐传播学科建设的热情,投入到期刊的日常工作之中。从稿件征集、审阅、外出调研采访,到排版、封面设计、纸张选择,进厂印刷、样刊邮寄,他都事必躬亲、层层把关。期刊公开发行后,节假日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大到封面调色,小到期刊中图片的斟酌和文中标点符号的选择,所有的细节都被曾教授看在眼里。每当看到期刊印刷装订成册,一排排码放在印刷车间,曾教授都欣慰欢喜、百感交集。期刊创办至今已经发表了为数众多的优秀科研成果,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真正发挥着音乐传播交流平台的积极作用。
  另外,曾教授还主持、参与了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评选出大量优秀的学术成果,并集成论文集出版发行。论文征集活动选题丰富、影响广泛,是音乐传播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也成为学界了解我国的音乐传播领域发展现状的风向标。   三、丰富多元的创作思路,为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寻求结合
  从自身兴趣和工作实际出发,可以让理论研究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曾遂今教授横跨多个领域进行创作和思考,力求寻找音乐学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新的结合点。1996年,他组建数字音乐(电子音乐)创作制作实验室,开始进行大量的音乐创作。其为国内广播媒体、境内外音像媒体以及影视故事片和专题片、厂矿企业、城市、中直文艺表演团体、地方文化节日进行创作和编曲,并多次获奖。2004年在台湾亚洲唱片公司出版电子音乐专辑CD《梦寻楼兰》和《云门七彩》两张。多年来,声乐作品多首,分别被著名歌手如刘欢、范琳琳、董文华、蔡国庆、董华、阎维文、吕继宏、张明敏、杨洪基、刘维维、宋祖英、张迈、袁冬、万山红、韩延文、李丹阳、苏都阿罗等首唱或演唱。
  曾教授还于1997年受聘为文化部国家音像制品审核机构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3年受聘为台湾亚洲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2005年7月受聘为文化部 “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复、决赛”评委;2012年受聘为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他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转换,并由此不断寻求跨界带来的丰富灵感。音乐领域的一线创作经验促使曾教授从切身实际出发,对音乐传播与制作的问题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也促使其运用更加精准的思路对当下社会音乐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着长期的关切和思考。由此,曾教授的学术研究一直保持着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
  四、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为培养新型传媒音乐人才开辟道路
  2002年,曾遂今教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转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实现了由研究学者向高校教师身份的转换。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后,他长期承担本、硕、博音乐传播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教授和组织的音乐传播学、音乐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还从传媒时代的宏观背景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特色出发,提出培养新型传媒音乐人才的设想。由此,音乐社会学已成为专业基础课,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专业理论的讲授外,曾教授还不断思考教学计划,变换教学思路,尝试新的授课方式,积极进行教改和创新。期间,大量优秀学生慕名来到北京,梦想成为曾教授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音乐社会与音乐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在曾遂今教授的努力下,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专业的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良好传媒素养的新型音乐人才,为音乐行业输送了大量优质工作者,也为音乐传播教育领域培养了众多后备力量。曾教授任音乐系主任期间组织编写的包括《中国音乐文化教程》、《西方音乐文化教程》、《流行音乐文化教程》、《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等在内的“21世纪传媒音乐专业系列教材”,结合音乐传播专业特色,将史、论、欣赏课程结合起来,成为经典教材,被各个学校采纳和使用,给音乐传播专业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由于多年来对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做出的巨大贡献,2008年,曾教授被评为“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也成为其卓越教学生涯的一次良好回馈。除此之外,他还于2006年起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现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受聘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2012年受聘为广西艺术
  ——著名音乐学家、作曲家曾遂今教授的治学之路
  王韡殷玉环
  [摘要]
  传媒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社会生活的剧变,这种变化影响着音乐的创作、表演与传播,也对音乐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因为与当前音乐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兴学科,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正在由稚嫩的幼苗而逐渐成长,这个过程离不开前辈学者们的开拓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遂今先生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在这两个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科研与教学,兢兢业业,默默耕耘,成为我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研究的开路先锋。历数曾遂今先生的学术生涯,可见其对学科建设的饱满热忱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良苦用心。
  一、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为传统音乐学研究注入活力
  曾遂今教授早年曾于音乐表演团体从事演奏及作曲工作,期间入四川音乐学院进修作曲技术理论,而后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积累和刻苦的钻研精神,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毕业后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任职,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并任专业音乐刊物《音乐学术信息》主编、音乐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他多年来潜心学术,笔耕不辍,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客座讲学,数篇学术论文以俄、英、德、法、西班牙文被国外学术机构及刊物发表与转载,目前已出版音乐理论著述15部,发表论、译、评等音乐文论500多万字。
  自20世纪80年代起,曾遂今教授便开始进入了民族音乐学、乐器学及乐律学领域的研究。以乐器学领域为例,他撰写的《凉山彝族弦》、《消逝的乐音:中国古代乐器鉴思录》、《中国乐器志·气鸣卷》等著作,从求真务实、科学理性的角度和思路出发,为我国的乐器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对凉山彝族弦的研究,成为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之一。为作该项目研究,曾教授克服重重困难,多次深入彝族聚居区进行调研,通过拍摄、记谱、访谈、音频采样及频谱分析等多个环节,全面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运用乐律学、和声学和音乐声学等多种方法对彝族弦进行精密入微的思考,提出了多种创新性的发现。如中国三种律制的演进历程、弦的科学发音机制、弦音乐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血肉关系、弦音乐文化的科学分类、弦文化的远古“活化石”基因等。为此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由此打下了扎实深厚的学术方法功底,为之后各项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其后的《中国乐器志·气鸣卷》专著,由“霍萨”体系入手,将我国的器乐分类与国际接轨,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写作生动,书籍制作精良,成为乐器志书的典藏精品。   二、勇于开拓,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打开局面
  曾遂今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关注大众音乐、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研究。他凭借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察觉到音乐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后凭借自身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思路先后发表了《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1985)、《音乐社会学问答》(1986)、《国外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1986)、《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1987)、《大众音乐价值考析》(1993)、《音乐传播新探》(1996)、《音乐商品本质议》(1997)等大量文章,从创新性的视角和思路对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研究,为两个学科的后续发展打开了局面,铺平了道路。
  1997年,曾遂今教授撰写出版的代表性著作《音乐社会学概论》,提出了大量音乐社会学领域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思考,成为我国音乐社会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开山之作,将我国的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音乐社会学概论》一书贯通古今,横跨中外,采用大量鲜活的经典案例对音乐社会学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论证,写作逻辑严密、生动形象。该书将传统音乐学与现代传媒环境下的音乐现实进行结合,对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就社会音乐生产、音乐听众、音乐传播、音乐流行和音乐商品等关键论题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和研究。2004年,曾遂今教授在《音乐社会学概论》的基础上,出版《音乐社会学》一书,作为这本专门性的学术、教学专著,曾教授在写作中还注意结合代表性图片说明观点。大量鲜见图片的运用,将历史环境做了客观立体的展现,同时对关联知识做出了良好的扩展和补充。《音乐社会学》出版之后,即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专业的经典教材被学术界和音乐教育界广泛使用,得到了学者和师生们的极高评价,在教学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曾遂今教授创办《音乐传播》学术期刊。《音乐传播》以内刊的形式运行了四年多时间,他为期刊的成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而长期坚持的动力在于为师生们创造思考、研究、锻炼、交流的园地。2012年,由他担任主编的《音乐传播》成功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为此,《音乐传播》已成为音乐传播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刊物公开发行后,《音乐传播》继续秉持着“开拓领域、催生创见、服务社会、走向前沿”的办刊宗旨,坚持为使其成为具有专业性和前沿性的优秀学术期刊而努力。
  曾遂今教授将对音乐传播学科建设的热情,投入到期刊的日常工作之中。从稿件征集、审阅、外出调研采访,到排版、封面设计、纸张选择,进厂印刷、样刊邮寄,他都事必躬亲、层层把关。期刊公开发行后,节假日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大到封面调色,小到期刊中图片的斟酌和文中标点符号的选择,所有的细节都被曾教授看在眼里。每当看到期刊印刷装订成册,一排排码放在印刷车间,曾教授都欣慰欢喜、百感交集。期刊创办至今已经发表了为数众多的优秀科研成果,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真正发挥着音乐传播交流平台的积极作用。
  另外,曾教授还主持、参与了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评选出大量优秀的学术成果,并集成论文集出版发行。论文征集活动选题丰富、影响广泛,是音乐传播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也成为学界了解我国的音乐传播领域发展现状的风向标。
  三、丰富多元的创作思路,为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寻求结合
  从自身兴趣和工作实际出发,可以让理论研究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曾遂今教授横跨多个领域进行创作和思考,力求寻找音乐学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新的结合点。1996年,他组建数字音乐(电子音乐)创作制作实验室,开始进行大量的音乐创作。其为国内广播媒体、境内外音像媒体以及影视故事片和专题片、厂矿企业、城市、中直文艺表演团体、地方文化节日进行创作和编曲,并多次获奖。2004年在台湾亚洲唱片公司出版电子音乐专辑CD《梦寻楼兰》和《云门七彩》两张。多年来,声乐作品多首,分别被著名歌手如刘欢、范琳琳、董文华、蔡国庆、董华、阎维文、吕继宏、张明敏、杨洪基、刘维维、宋祖英、张迈、袁冬、万山红、韩延文、李丹阳、苏都阿罗等首唱或演唱。
  曾教授还于1997年受聘为文化部国家音像制品审核机构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3年受聘为台湾亚洲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2005年7月受聘为文化部 “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复、决赛”评委;2012年受聘为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他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转换,并由此不断寻求跨界带来的丰富灵感。音乐领域的一线创作经验促使曾教授从切身实际出发,对音乐传播与制作的问题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也促使其运用更加精准的思路对当下社会音乐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着长期的关切和思考。由此,曾教授的学术研究一直保持着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
  四、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为培养新型传媒音乐人才开辟道路
  2002年,曾遂今教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转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实现了由研究学者向高校教师身份的转换。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后,他长期承担本、硕、博音乐传播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教授和组织的音乐传播学、音乐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还从传媒时代的宏观背景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特色出发,提出培养新型传媒音乐人才的设想。由此,音乐社会学已成为专业基础课,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专业理论的讲授外,曾教授还不断思考教学计划,变换教学思路,尝试新的授课方式,积极进行教改和创新。期间,大量优秀学生慕名来到北京,梦想成为曾教授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音乐社会与音乐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在曾遂今教授的努力下,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专业的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良好传媒素养的新型音乐人才,为音乐行业输送了大量优质工作者,也为音乐传播教育领域培养了众多后备力量。曾教授任音乐系主任期间组织编写的包括《中国音乐文化教程》、《西方音乐文化教程》、《流行音乐文化教程》、《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等在内的“21世纪传媒音乐专业系列教材”,结合音乐传播专业特色,将史、论、欣赏课程结合起来,成为经典教材,被各个学校采纳和使用,给音乐传播专业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由于多年来对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做出的巨大贡献,2008年,曾教授被评为“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也成为其卓越教学生涯的一次良好回馈。除此之外,他还于2006年起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现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受聘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2012年受聘为广西艺术   传媒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社会生活的剧变,这种变化影响着音乐的创作、表演与传播,也对音乐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因为与当前音乐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兴学科,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正在由稚嫩的幼苗而逐渐成长,这个过程离不开前辈学者们的开拓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遂今先生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在这两个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科研与教学,兢兢业业,默默耕耘,成为我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研究的开路先锋。历数曾遂今先生的学术生涯,可见其对学科建设的饱满热忱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良苦用心。
  一、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为传统音乐学研究注入活力
  曾遂今教授早年曾于音乐表演团体从事演奏及作曲工作,期间入四川音乐学院进修作曲技术理论,而后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积累和刻苦的钻研精神,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毕业后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任职,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并任专业音乐刊物《音乐学术信息》主编、音乐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他多年来潜心学术,笔耕不辍,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客座讲学,数篇学术论文以俄、英、德、法、西班牙文被国外学术机构及刊物发表与转载,目前已出版音乐理论著述15部,发表论、译、评等音乐文论500多万字。
  自20世纪80年代起,曾遂今教授便开始进入了民族音乐学、乐器学及乐律学领域的研究。以乐器学领域为例,他撰写的《凉山彝族弦》、《消逝的乐音:中国古代乐器鉴思录》、《中国乐器志·气鸣卷》等著作,从求真务实、科学理性的角度和思路出发,为我国的乐器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对凉山彝族弦的研究,成为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之一。为作该项目研究,曾教授克服重重困难,多次深入彝族聚居区进行调研,通过拍摄、记谱、访谈、音频采样及频谱分析等多个环节,全面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运用乐律学、和声学和音乐声学等多种方法对彝族弦进行精密入微的思考,提出了多种创新性的发现。如中国三种律制的演进历程、弦的科学发音机制、弦音乐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血肉关系、弦音乐文化的科学分类、弦文化的远古“活化石”基因等。为此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由此打下了扎实深厚的学术方法功底,为之后各项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其后的《中国乐器志·气鸣卷》专著,由“霍萨”体系入手,将我国的器乐分类与国际接轨,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写作生动,书籍制作精良,成为乐器志书的典藏精品。
  二、勇于开拓,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打开局面
  曾遂今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关注大众音乐、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研究。他凭借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察觉到音乐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后凭借自身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思路先后发表了《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1985)、《音乐社会学问答》(1986)、《国外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1986)、《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1987)、《大众音乐价值考析》(1993)、《音乐传播新探》(1996)、《音乐商品本质议》(1997)等大量文章,从创新性的视角和思路对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研究,为两个学科的后续发展打开了局面,铺平了道路。
  1997年,曾遂今教授撰写出版的代表性著作《音乐社会学概论》,提出了大量音乐社会学领域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思考,成为我国音乐社会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开山之作,将我国的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音乐社会学概论》一书贯通古今,横跨中外,采用大量鲜活的经典案例对音乐社会学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论证,写作逻辑严密、生动形象。该书将传统音乐学与现代传媒环境下的音乐现实进行结合,对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就社会音乐生产、音乐听众、音乐传播、音乐流行和音乐商品等关键论题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和研究。2004年,曾遂今教授在《音乐社会学概论》的基础上,出版《音乐社会学》一书,作为这本专门性的学术、教学专著,曾教授在写作中还注意结合代表性图片说明观点。大量鲜见图片的运用,将历史环境做了客观立体的展现,同时对关联知识做出了良好的扩展和补充。《音乐社会学》出版之后,即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专业的经典教材被学术界和音乐教育界广泛使用,得到了学者和师生们的极高评价,在教学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曾遂今教授创办《音乐传播》学术期刊。《音乐传播》以内刊的形式运行了四年多时间,他为期刊的成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而长期坚持的动力在于为师生们创造思考、研究、锻炼、交流的园地。2012年,由他担任主编的《音乐传播》成功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为此,《音乐传播》已成为音乐传播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刊物公开发行后,《音乐传播》继续秉持着“开拓领域、催生创见、服务社会、走向前沿”的办刊宗旨,坚持为使其成为具有专业性和前沿性的优秀学术期刊而努力。
  曾遂今教授将对音乐传播学科建设的热情,投入到期刊的日常工作之中。从稿件征集、审阅、外出调研采访,到排版、封面设计、纸张选择,进厂印刷、样刊邮寄,他都事必躬亲、层层把关。期刊公开发行后,节假日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大到封面调色,小到期刊中图片的斟酌和文中标点符号的选择,所有的细节都被曾教授看在眼里。每当看到期刊印刷装订成册,一排排码放在印刷车间,曾教授都欣慰欢喜、百感交集。期刊创办至今已经发表了为数众多的优秀科研成果,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真正发挥着音乐传播交流平台的积极作用。
  另外,曾教授还主持、参与了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评选出大量优秀的学术成果,并集成论文集出版发行。论文征集活动选题丰富、影响广泛,是音乐传播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也成为学界了解我国的音乐传播领域发展现状的风向标。   三、丰富多元的创作思路,为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寻求结合
  从自身兴趣和工作实际出发,可以让理论研究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曾遂今教授横跨多个领域进行创作和思考,力求寻找音乐学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新的结合点。1996年,他组建数字音乐(电子音乐)创作制作实验室,开始进行大量的音乐创作。其为国内广播媒体、境内外音像媒体以及影视故事片和专题片、厂矿企业、城市、中直文艺表演团体、地方文化节日进行创作和编曲,并多次获奖。2004年在台湾亚洲唱片公司出版电子音乐专辑CD《梦寻楼兰》和《云门七彩》两张。多年来,声乐作品多首,分别被著名歌手如刘欢、范琳琳、董文华、蔡国庆、董华、阎维文、吕继宏、张明敏、杨洪基、刘维维、宋祖英、张迈、袁冬、万山红、韩延文、李丹阳、苏都阿罗等首唱或演唱。
  曾教授还于1997年受聘为文化部国家音像制品审核机构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3年受聘为台湾亚洲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2005年7月受聘为文化部 “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复、决赛”评委;2012年受聘为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他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转换,并由此不断寻求跨界带来的丰富灵感。音乐领域的一线创作经验促使曾教授从切身实际出发,对音乐传播与制作的问题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也促使其运用更加精准的思路对当下社会音乐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着长期的关切和思考。由此,曾教授的学术研究一直保持着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
  四、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为培养新型传媒音乐人才开辟道路
  2002年,曾遂今教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转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实现了由研究学者向高校教师身份的转换。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后,他长期承担本、硕、博音乐传播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教授和组织的音乐传播学、音乐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还从传媒时代的宏观背景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特色出发,提出培养新型传媒音乐人才的设想。由此,音乐社会学已成为专业基础课,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专业理论的讲授外,曾教授还不断思考教学计划,变换教学思路,尝试新的授课方式,积极进行教改和创新。期间,大量优秀学生慕名来到北京,梦想成为曾教授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音乐社会与音乐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在曾遂今教授的努力下,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专业的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良好传媒素养的新型音乐人才,为音乐行业输送了大量优质工作者,也为音乐传播教育领域培养了众多后备力量。曾教授任音乐系主任期间组织编写的包括《中国音乐文化教程》、《西方音乐文化教程》、《流行音乐文化教程》、《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等在内的“21世纪传媒音乐专业系列教材”,结合音乐传播专业特色,将史、论、欣赏课程结合起来,成为经典教材,被各个学校采纳和使用,给音乐传播专业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由于多年来对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做出的巨大贡献,2008年,曾教授被评为“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也成为其卓越教学生涯的一次良好回馈。除此之外,他还于2006年起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现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受聘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2012年受聘为广西艺术
  ——著名音乐学家、作曲家曾遂今教授的治学之路
  王韡殷玉环
  [摘要]
  传媒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社会生活的剧变,这种变化影响着音乐的创作、表演与传播,也对音乐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因为与当前音乐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兴学科,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正在由稚嫩的幼苗而逐渐成长,这个过程离不开前辈学者们的开拓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遂今先生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在这两个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科研与教学,兢兢业业,默默耕耘,成为我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研究的开路先锋。历数曾遂今先生的学术生涯,可见其对学科建设的饱满热忱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良苦用心。
  一、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为传统音乐学研究注入活力
  曾遂今教授早年曾于音乐表演团体从事演奏及作曲工作,期间入四川音乐学院进修作曲技术理论,而后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积累和刻苦的钻研精神,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毕业后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任职,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并任专业音乐刊物《音乐学术信息》主编、音乐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他多年来潜心学术,笔耕不辍,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客座讲学,数篇学术论文以俄、英、德、法、西班牙文被国外学术机构及刊物发表与转载,目前已出版音乐理论著述15部,发表论、译、评等音乐文论500多万字。
  自20世纪80年代起,曾遂今教授便开始进入了民族音乐学、乐器学及乐律学领域的研究。以乐器学领域为例,他撰写的《凉山彝族弦》、《消逝的乐音:中国古代乐器鉴思录》、《中国乐器志·气鸣卷》等著作,从求真务实、科学理性的角度和思路出发,为我国的乐器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对凉山彝族弦的研究,成为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之一。为作该项目研究,曾教授克服重重困难,多次深入彝族聚居区进行调研,通过拍摄、记谱、访谈、音频采样及频谱分析等多个环节,全面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运用乐律学、和声学和音乐声学等多种方法对彝族弦进行精密入微的思考,提出了多种创新性的发现。如中国三种律制的演进历程、弦的科学发音机制、弦音乐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血肉关系、弦音乐文化的科学分类、弦文化的远古“活化石”基因等。为此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由此打下了扎实深厚的学术方法功底,为之后各项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其后的《中国乐器志·气鸣卷》专著,由“霍萨”体系入手,将我国的器乐分类与国际接轨,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写作生动,书籍制作精良,成为乐器志书的典藏精品。   二、勇于开拓,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打开局面
  曾遂今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关注大众音乐、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研究。他凭借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察觉到音乐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后凭借自身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思路先后发表了《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1985)、《音乐社会学问答》(1986)、《国外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1986)、《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1987)、《大众音乐价值考析》(1993)、《音乐传播新探》(1996)、《音乐商品本质议》(1997)等大量文章,从创新性的视角和思路对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研究,为两个学科的后续发展打开了局面,铺平了道路。
  1997年,曾遂今教授撰写出版的代表性著作《音乐社会学概论》,提出了大量音乐社会学领域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思考,成为我国音乐社会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开山之作,将我国的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音乐社会学概论》一书贯通古今,横跨中外,采用大量鲜活的经典案例对音乐社会学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论证,写作逻辑严密、生动形象。该书将传统音乐学与现代传媒环境下的音乐现实进行结合,对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就社会音乐生产、音乐听众、音乐传播、音乐流行和音乐商品等关键论题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和研究。2004年,曾遂今教授在《音乐社会学概论》的基础上,出版《音乐社会学》一书,作为这本专门性的学术、教学专著,曾教授在写作中还注意结合代表性图片说明观点。大量鲜见图片的运用,将历史环境做了客观立体的展现,同时对关联知识做出了良好的扩展和补充。《音乐社会学》出版之后,即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专业的经典教材被学术界和音乐教育界广泛使用,得到了学者和师生们的极高评价,在教学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曾遂今教授创办《音乐传播》学术期刊。《音乐传播》以内刊的形式运行了四年多时间,他为期刊的成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而长期坚持的动力在于为师生们创造思考、研究、锻炼、交流的园地。2012年,由他担任主编的《音乐传播》成功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为此,《音乐传播》已成为音乐传播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刊物公开发行后,《音乐传播》继续秉持着“开拓领域、催生创见、服务社会、走向前沿”的办刊宗旨,坚持为使其成为具有专业性和前沿性的优秀学术期刊而努力。
  曾遂今教授将对音乐传播学科建设的热情,投入到期刊的日常工作之中。从稿件征集、审阅、外出调研采访,到排版、封面设计、纸张选择,进厂印刷、样刊邮寄,他都事必躬亲、层层把关。期刊公开发行后,节假日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大到封面调色,小到期刊中图片的斟酌和文中标点符号的选择,所有的细节都被曾教授看在眼里。每当看到期刊印刷装订成册,一排排码放在印刷车间,曾教授都欣慰欢喜、百感交集。期刊创办至今已经发表了为数众多的优秀科研成果,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真正发挥着音乐传播交流平台的积极作用。
  另外,曾教授还主持、参与了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评选出大量优秀的学术成果,并集成论文集出版发行。论文征集活动选题丰富、影响广泛,是音乐传播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也成为学界了解我国的音乐传播领域发展现状的风向标。
  三、丰富多元的创作思路,为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寻求结合
  从自身兴趣和工作实际出发,可以让理论研究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曾遂今教授横跨多个领域进行创作和思考,力求寻找音乐学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新的结合点。1996年,他组建数字音乐(电子音乐)创作制作实验室,开始进行大量的音乐创作。其为国内广播媒体、境内外音像媒体以及影视故事片和专题片、厂矿企业、城市、中直文艺表演团体、地方文化节日进行创作和编曲,并多次获奖。2004年在台湾亚洲唱片公司出版电子音乐专辑CD《梦寻楼兰》和《云门七彩》两张。多年来,声乐作品多首,分别被著名歌手如刘欢、范琳琳、董文华、蔡国庆、董华、阎维文、吕继宏、张明敏、杨洪基、刘维维、宋祖英、张迈、袁冬、万山红、韩延文、李丹阳、苏都阿罗等首唱或演唱。
  曾教授还于1997年受聘为文化部国家音像制品审核机构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3年受聘为台湾亚洲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2005年7月受聘为文化部 “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复、决赛”评委;2012年受聘为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他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转换,并由此不断寻求跨界带来的丰富灵感。音乐领域的一线创作经验促使曾教授从切身实际出发,对音乐传播与制作的问题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也促使其运用更加精准的思路对当下社会音乐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着长期的关切和思考。由此,曾教授的学术研究一直保持着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
  四、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为培养新型传媒音乐人才开辟道路
  2002年,曾遂今教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转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实现了由研究学者向高校教师身份的转换。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后,他长期承担本、硕、博音乐传播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教授和组织的音乐传播学、音乐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还从传媒时代的宏观背景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特色出发,提出培养新型传媒音乐人才的设想。由此,音乐社会学已成为专业基础课,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专业理论的讲授外,曾教授还不断思考教学计划,变换教学思路,尝试新的授课方式,积极进行教改和创新。期间,大量优秀学生慕名来到北京,梦想成为曾教授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音乐社会与音乐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在曾遂今教授的努力下,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专业的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良好传媒素养的新型音乐人才,为音乐行业输送了大量优质工作者,也为音乐传播教育领域培养了众多后备力量。曾教授任音乐系主任期间组织编写的包括《中国音乐文化教程》、《西方音乐文化教程》、《流行音乐文化教程》、《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等在内的“21世纪传媒音乐专业系列教材”,结合音乐传播专业特色,将史、论、欣赏课程结合起来,成为经典教材,被各个学校采纳和使用,给音乐传播专业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由于多年来对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做出的巨大贡献,2008年,曾教授被评为“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也成为其卓越教学生涯的一次良好回馈。除此之外,他还于2006年起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现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受聘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2012年受聘为广西艺术
其他文献
韩长生  1957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9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安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      大写意强调一个“写”字。中国古代画家大多书画兼长,当他想要“解衣盘礴”地抒写胸臆时,选择了书法的途径“写”,而不是“存形莫善于画”的画。“写”首先强调的是“骨”,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说:“怊怅述情,要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骨”是形
期刊
李荣伟  1964年生,祖籍山东青岛。198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基础教研室主任。      生于山东,长于海西,作为一位女性,李荣伟似乎从小就比别人多了一些不凡的经历:幼赴千里之外,壮结一画之缘。作为一位女画家,李荣伟似也不免要在遥遥古道中寻觅文化真谛了。  也许就因为如此吧,我从李荣伟的画里怎么也看不出流行的所谓女性意识。话又说回来,性别是一个标准吗?我以为不是
期刊
吉武昌  1962年出生于陕西华县。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现为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汉中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建设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美术事业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昌盛的时期。作为民族文化精粹的中国画在整个美术发展大格局中,其创作的主流形态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在社会发展及自身对本体结构的调整变化中正呈现出
期刊
王非  1959年生,陕西合阳人。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非先生是我们在中等师范学校读书时的美术老师。印象中,那时的王非老师,虽然个头不高,身形清瘦,但额头宽阔,目光淡然而有神,所以给人以神清气朗的感觉。那时他经常穿着干净的灰色青年装,颇有些儒雅温和之风,
期刊
[摘要]  针对99篇舞蹈创作方面的学术论文,笔者通过分类后反复读解,细致研究,从百花齐放再现编导家们独特而卓见的创作观念;把握浓郁风格张扬作品个性是民间舞创作的生命;舞蹈作品结构、构图、主题动作深层思索个性见解;作品的舞台调度功能阐释各抒己见;古典舞创作中语言的“转化”必将衍生出新的审美内涵;中国舞蹈分类产生的利与弊需要理性认知等这六个方面,综述了作者们28个舞蹈创作研究精彩观点,它的呈现有利于
期刊
[摘要]本世纪初才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称“无形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已成为当下社会热点之一。2011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我国非遗保护进入历史新阶段。但“非遗”概念易误解,且易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割裂隔绝。我们认为,即便最典型的无形的音乐类“非遗”,也与其物质基础(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之间存在不可须臾分离的紧密联系。借鉴我国古代“形而上”、“形而
期刊
石迦  1972年生于陕西西安,四川仁寿县人。199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石鲁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终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长安佛教》执行主编,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在西安当代青年画家中,石迦无疑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实力派的后起之秀。在当下无数画家纷纷陶醉于肌理制作附庸时尚或从它类艺术中去寻找新奇、或从西方现代绘画中去刻求图式、急功近利求风格的时候,石迦始终坚守在自己的“点”
期刊
陈子林  1927年生,陕西乾县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参军;1954年转业后考入西北人民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前身)美术系;195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被下放到陕西县文化馆,从事基层美术工作;1980年调回西安美术学院院师范系任教;1993年离休。  br>    先生自幼爱画,十四五岁时入省立兴国中学读书,于冯友石先生门下学习书画。三年寒窗苦苦求索,深得冯先生垂爱,曾任兴国中学
期刊
张岩  1965年生于山东单县。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访问学者。       结识张岩,始于共同求学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因缘,师门出入,一来二往中,渐知其人其学其艺,继而与之游,蒙其不弃,成为切之友。  张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供职于陕西师范大学,从事古代书画研究和教学工作。旋又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深入对中国古
期刊
主持人语:  本期的焦点,是有关于一个国画家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展开的。其实有关这样一个话题的,相关的论讨已经很多,且为时已久。但本期的不同在于:1.这个问题被放在2008这样一个新的时空维度上来谈;2.在90年代后半期国画论讨风波渐趋平息的时候,再度提起这样一个话题,除了少了些许的硝烟味,我想更多的是遵从了一个事实生发的本事基础上的再谈;3.社教与艺文环境的大不同,以及基于本土的经济生发,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