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性格与行为习惯都是在此阶段形成的,对于一生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初中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其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打造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探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探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58
引言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小,无法对具体的侵权事件作出判断,即便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时候,也不会懂得去保护自己。有些中学生为了避免自身受到委屈,经常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另外,教师在讲解政治课的时候,常常是照着书本讲解知识点,使中学生丧失了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导致中学生没有形成法律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中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进而培养中学生形成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一、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道德,轻法律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而忽视了法律知識的教学,导致学生法律素养不高,对于基本的法律常识不够了解。初中政治教材中关于思想道德的内容较多,也导致教师在工作中缺少法律知识教学资源,限制了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未能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分析,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不够,不利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过多注重理论,偏离实际生活
中学生学习的政治课本包含了许多理论知识,而且这些理论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授政治学科的时候,虽然帮助初中生掌握了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但是却忽略了实际生活的结合,失去了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缺乏灵活性,是目前初中政治课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做好示范引导
教师的个人修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进行正确引导。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其心理较为敏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观念,明确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与标准,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制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应用于政治教学工作当中,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在初中政治教学当中,树立正面、积极、知法守法的教师形象,是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明确政治课堂上法律意识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教授中学生政治知识的时候,要对基本的法律常识有所了解,丰富政治课堂法律知识的学习氛围,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宪法意识和义务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让更多的中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政治学习当中,优化中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些,保障中学生可以在自己政治民主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以及受教育权等等遭受侵害的时候,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权利。另外,中学生也要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规范日常行为,以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
(三)结合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大多数家长未能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法制观念,导致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初中政治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分析学生在家庭、学校的行为特点,及时发现其不良行为习惯。通过法律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学生家长对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同时,能够将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家庭教育当中,在家园共育模式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重点,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防止出现违法犯罪事件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往往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偏离了正确的道路。同时,其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课堂教学实效性较低。为此,教师应该通过做好示范引导、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家庭教育、拓展教育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运用讨论教学法等多种途径,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宋小苏.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53.
[2]杨文学.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01-202.
[3]谭柏芝.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26+33.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探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58
引言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小,无法对具体的侵权事件作出判断,即便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时候,也不会懂得去保护自己。有些中学生为了避免自身受到委屈,经常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另外,教师在讲解政治课的时候,常常是照着书本讲解知识点,使中学生丧失了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导致中学生没有形成法律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中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进而培养中学生形成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一、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道德,轻法律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而忽视了法律知識的教学,导致学生法律素养不高,对于基本的法律常识不够了解。初中政治教材中关于思想道德的内容较多,也导致教师在工作中缺少法律知识教学资源,限制了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未能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分析,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不够,不利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过多注重理论,偏离实际生活
中学生学习的政治课本包含了许多理论知识,而且这些理论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授政治学科的时候,虽然帮助初中生掌握了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但是却忽略了实际生活的结合,失去了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缺乏灵活性,是目前初中政治课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做好示范引导
教师的个人修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进行正确引导。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其心理较为敏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观念,明确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与标准,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制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应用于政治教学工作当中,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在初中政治教学当中,树立正面、积极、知法守法的教师形象,是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明确政治课堂上法律意识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教授中学生政治知识的时候,要对基本的法律常识有所了解,丰富政治课堂法律知识的学习氛围,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宪法意识和义务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让更多的中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政治学习当中,优化中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些,保障中学生可以在自己政治民主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以及受教育权等等遭受侵害的时候,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权利。另外,中学生也要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规范日常行为,以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
(三)结合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大多数家长未能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法制观念,导致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初中政治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分析学生在家庭、学校的行为特点,及时发现其不良行为习惯。通过法律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学生家长对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同时,能够将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家庭教育当中,在家园共育模式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重点,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防止出现违法犯罪事件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往往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偏离了正确的道路。同时,其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课堂教学实效性较低。为此,教师应该通过做好示范引导、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家庭教育、拓展教育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运用讨论教学法等多种途径,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宋小苏.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53.
[2]杨文学.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01-202.
[3]谭柏芝.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