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期间也没有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患者的病情观察,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临床观察 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急症,在6个月到3岁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为3.0%—5.0%,同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如果患者惊厥时间过长,可对患者的脑细胞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育,严重的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对于小儿高热惊厥除了及时的采取有效治疗方法之外,做好临床观察和护理工作对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主要就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实施临床观察和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其中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32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5岁,平均年龄为(3.2±0.2)岁,平均住院时间为(7.3±2.7)d,其中68例患者为首次发病,12例患者为复发。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2h内前来我院接收治疗,所有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在发热12h后患者出现惊厥,部分患者出现全身性惊厥,出现突然地意识丧失,面肌强直,呼吸暂停、口唇以及面色出现发绀,四肢肌肉出现不停的抽动等。
1.2 诊断标准
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患者的发病年龄在4个月到3岁之间,对于复发的患者年龄不超过6—7岁;(2)患者在发热后的体温可以达到38.5℃以上,患者通常先发热,在发热后24h内出现惊厥;(3)患者出现惊厥之后表现出全身性抽搐,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在持续大约15min后患者会逐渐清醒,同时在一次高热过程中只会出现一次惊厥;(4)患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者其他脑损伤;(5)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或者呼吸系统的急性感染;(6)患者在惊厥2周后脑电图检查正常。
1.3 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所有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的是全方位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持续高温护理、患者的病情观察、安全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进行了全面的护理。
1.4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2 结果
80例患者经过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以及全方位的护理工作,所有患者在(7.3±2.7)d住院后均康复出院,同时在护理期间也没有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中常见的急症,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在抢救结束后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患者很容易出现反反复复的发作,反复的发作而且病情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不仅会对患者的智力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还可能引发患者出现癫痫,所以在临床重视抢救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3]。
本次研究中对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的是全方位的护理方法。具体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对于一些初发高热惊厥患者,患者家属面对突然出现的异常表现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同时对于该病了解的也不是很多,这势必会造成患者家属出现恐慌、紧张不安、烦躁等心理变化,而家属作为幼儿患者的主要监护人,其心理变化对于患者的治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及时的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家属有效配合;(2)患者高热的护理,患者发病后在急性期会表现出高热,而且体温较高,需要及时的进行相关护理,如果患者的体温不能降下来,很容易引起再次惊厥的发生,此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每隔1个小时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数据记录,患者在退热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排汗,需要定期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保证患者的饮水量。在高热的护理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从物理降温、头部冷敷、乙醇擦浴、生理盐水灌肠、药物降温等多种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3)患者治疗期间病情的观察,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的对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脉搏、面色、意识状态、肌张力等进行监测,确保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于出现异常的应及时通知相关医生进行处理[4];(4)安全护理,由于小儿没有认知能力,所以患者的病床周边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患者在爬行滚动中出现的坠床意外;(5)患者的饮食指导,高热之后患者不宜立即进食热量较高的食物,此时的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食物为主,同时要注意及时的补充水分以及必要的盐分,保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5];(6)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针对本次患者出现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应及时的告知患者家属,让患者家属在后期应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告知患者而家属在天气变化时应做好容易引起发热的相关病症的预防工作,同时告知患者急救常识,当患者出现惊厥时不要移动患者,可立即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
综上所述,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方法,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峰.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 2015(12): 1519-1520.
[2] 胡蓉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6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6): 1009.
[3] 马志红,梁进娟,屈丹,等. 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有效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22): 92-93.
[4] 王玉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3(05): 145-146.
[5] 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等.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10): 29-30.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临床观察 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急症,在6个月到3岁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为3.0%—5.0%,同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如果患者惊厥时间过长,可对患者的脑细胞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育,严重的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对于小儿高热惊厥除了及时的采取有效治疗方法之外,做好临床观察和护理工作对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主要就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实施临床观察和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其中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32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5岁,平均年龄为(3.2±0.2)岁,平均住院时间为(7.3±2.7)d,其中68例患者为首次发病,12例患者为复发。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2h内前来我院接收治疗,所有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在发热12h后患者出现惊厥,部分患者出现全身性惊厥,出现突然地意识丧失,面肌强直,呼吸暂停、口唇以及面色出现发绀,四肢肌肉出现不停的抽动等。
1.2 诊断标准
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患者的发病年龄在4个月到3岁之间,对于复发的患者年龄不超过6—7岁;(2)患者在发热后的体温可以达到38.5℃以上,患者通常先发热,在发热后24h内出现惊厥;(3)患者出现惊厥之后表现出全身性抽搐,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在持续大约15min后患者会逐渐清醒,同时在一次高热过程中只会出现一次惊厥;(4)患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者其他脑损伤;(5)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或者呼吸系统的急性感染;(6)患者在惊厥2周后脑电图检查正常。
1.3 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所有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的是全方位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持续高温护理、患者的病情观察、安全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进行了全面的护理。
1.4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2 结果
80例患者经过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以及全方位的护理工作,所有患者在(7.3±2.7)d住院后均康复出院,同时在护理期间也没有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中常见的急症,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在抢救结束后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患者很容易出现反反复复的发作,反复的发作而且病情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不仅会对患者的智力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还可能引发患者出现癫痫,所以在临床重视抢救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3]。
本次研究中对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的是全方位的护理方法。具体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对于一些初发高热惊厥患者,患者家属面对突然出现的异常表现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同时对于该病了解的也不是很多,这势必会造成患者家属出现恐慌、紧张不安、烦躁等心理变化,而家属作为幼儿患者的主要监护人,其心理变化对于患者的治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及时的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家属有效配合;(2)患者高热的护理,患者发病后在急性期会表现出高热,而且体温较高,需要及时的进行相关护理,如果患者的体温不能降下来,很容易引起再次惊厥的发生,此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每隔1个小时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数据记录,患者在退热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排汗,需要定期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保证患者的饮水量。在高热的护理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从物理降温、头部冷敷、乙醇擦浴、生理盐水灌肠、药物降温等多种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3)患者治疗期间病情的观察,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的对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脉搏、面色、意识状态、肌张力等进行监测,确保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于出现异常的应及时通知相关医生进行处理[4];(4)安全护理,由于小儿没有认知能力,所以患者的病床周边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患者在爬行滚动中出现的坠床意外;(5)患者的饮食指导,高热之后患者不宜立即进食热量较高的食物,此时的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食物为主,同时要注意及时的补充水分以及必要的盐分,保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5];(6)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针对本次患者出现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应及时的告知患者家属,让患者家属在后期应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告知患者而家属在天气变化时应做好容易引起发热的相关病症的预防工作,同时告知患者急救常识,当患者出现惊厥时不要移动患者,可立即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
综上所述,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方法,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峰.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 2015(12): 1519-1520.
[2] 胡蓉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6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6): 1009.
[3] 马志红,梁进娟,屈丹,等. 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有效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22): 92-93.
[4] 王玉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3(05): 145-146.
[5] 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等.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10):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