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感训练做法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广义地讲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经验性感知能力。即人们通过实践形成的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其中包含了对语言、语义、语法、语体、语境、语艺等不同语言现象的感受力。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掘学生已有的潜在的语言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语感,自觉地运用语感去解决语言运用中的问题,既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效益,强化学生能力的需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读感能力?我的做法是:
  一、有意激趣,培养语感意识。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十多年的语言实践已经使学生一般地具有了较为良好的汉语语感。但学生不一定自己能感知到这种能力,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虽有一点认识,但仍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只有让学生明确这种能力的存在,并让他自己想方设法去自我培养、发展?我的办法是有意激趣,增强意识。
  通过讲、议、辩,使同学认识到语感的重要性,也增强了他们培养语感的自觉性。
  二、快速阅读,及时归纳,提高整体感知能力。
  在学生有了提高自身语感能力的自觉性后,应指导学生掌握提高语感能力的方法。首先应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能力。先快速阅读整篇课文,然后自我归纳大意,再和预习提示相对比,从对比中找出自我感受的得失,不断总结,不断揣摩,长期积累,整体感知的能力自会提高。
  三、品味字词,推敲语句,由零为整,提高语感能力。
  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是靠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是经过不断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过程而渐进的。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借助课文中使用精妙的字、词、句,指导学生仔细品味、揣摩、推敲,从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的反复比较中,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通过分析,学生从理性上知道了该用哪个词,然后再反复朗读,仔细品味,从而提高语感能力。
  四、对比揣摩,提高语感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词语对比,从中体会出不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讲授中,我引导学生对比他们的不同处,然后从说明文要求客观地科学说明事物,避免主观性、感情上引导体会,使学生明白这段文字中“自己没本事制造食物,却长着一张要吃食物的嘴巴”、“坐享其成”、“狡猾”、“盗窃”、“阴险”等说明,不是对事物的客观的说明,而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主观色彩,不符合文体要求。通过对比揣摩,使学生的语体感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朗读吟诵,体会意境,提高语感能力。
  写景抒情的文章,一般文词都特别优美。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要结合课文特点,通过自己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受到感染;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其自我感觉其中意味,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六、评讲练习,强化理性认识,提高语感能力。
  课后练习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的阶梯。除了让他们认真完成以外,只有通过理性认识后的直接感受,才是真正的语感。因此,对高年级小学生的语感训练仍需要很多理性的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尽快地培养语感。课后练习的讲评正是这种理性指导。
  七、重视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提高语感能力。
  只有相应的语言实践,才能培养起相应的语感。听、说、读、写不可偏废,白话、文言兼而顾之,语言、文学相辅相成,课内课外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全面而又迅速的强化和优化。
  其中,我重点抓了学生作文的评讲。每次作文,我都有意识地让部分同学有感情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其余学生捕捉信息,体会情味,教师经常适时点拨,通过语言实践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有个学生在写《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段话:……王老师的脸不对称:半边脸大,半边脸小。当我把这个秘密偷偷告诉王书敏时,王书敏不由得笑出了声,正在讲课的王老师,瞪了我们一眼,又开始了讲课。下课了,老师让我们到办公室去,还未等我们走进办公室,就听到里边“咝咝”的抽泣声,我们进去一看,只见他用热毛巾捂着半边脸,正疼得嘶牙咧嘴的。原来,他牙疼!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可是刚才上课时,他却象没事人一样……我的泪水一下涌了出来。
  学生读后,我让学生体会,这段话里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好。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了分析,并和习作者进行共同探讨交流。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语言实践使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有了共同的基础,反复揣摩,使他们的语感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感,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实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有不断培养,才能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行政改革方面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各地政府建立的行政服务中心就是当前行政改革实践迈出的重要一步。我国目前各地政府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动力,更是提高学生求知欲和学习语文积极性的一把好钥匙。下面我从三方面浅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做法。  一、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  阅读能给我的带来信息,带来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的机会,也能给师生带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个良好的问题设置,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讲完《颐和园》
期刊
【摘要】小文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效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对语文课文理解与阅读能力。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引导,让学生拥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相关门部门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手段进行解决,从而让学生们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提升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扩大学生视野,最终实现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
期刊
【摘要】语文趣例的应用,体现着一种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高超的教学艺术。语文趣例要求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民主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得到实惠。本文分析了语文趣例的定义、意义及其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平等友好民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着这样的表述:“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
期刊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究竟要不要教师导?要导的话,导什么,如何导,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一是正确处理好“自主”与“自流”的关系。二是摒弃合作学习“拉郎配”。三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四是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今天,语文教学改革现状是怎样的呢?特别是近年来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人们的
期刊
良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一篇出色的文章,一本精彩的小说,一部感人的电影往往都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开头,犹如磁石吸铁,紧扣读者和观众的心弦。因此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作为教学,我们同样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言,敲响动人心弦的第一锤,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良好的开端,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同时为上课打下基础,使课堂教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阶段,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和环节。但是,小学阅读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要将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生动具体的教学手段与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增强阅读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  一、灵活教学方法,注重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对小学生,必须根据
期刊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开始日益显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了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当前影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结合本人在多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汉字的造型独特优美,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写字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许多教师把写字教学放在低年级,到了中学却袖手旁观了,不再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结果造成了许多学生书写姿势不规范,握笔方式不正确,写字歪歪斜斜、大大小小,字越写越差的现象,数学作业里面不规范的书写会把公式符号写错,产生不必要的错题。教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从学生兴趣入手,加强引导,
期刊
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迁移能力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终于对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了较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发现迁移过程是由审题、联想、分析类化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