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的传说与真相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990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桩扑朔迷离的公案
  狸猫换太子是一则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故事,说的是宋朝真宗有李、刘二妃,真宗承诺谁诞生皇子,就立谁为正宫皇后。结果李妃生子,刘妃妒心大起,与都总管郭槐定计,用剥了皮的狸猫换出太子,命宫女寇珠用籐篮暗盛太子,扔在京城开封的金水桥下。但寇珠心地善良,不忍心戕害无辜生命,便把李妃所生之子送给了太监陈琳。陈琳为人正直,借为八贤王祝寿之名,把太子放入梳妆盒中,瞒过众人,径直送入南清宫,交八贤王抚养。不久,刘妃也生一子,但6岁时染病夭亡,真宗别无其他子嗣,便立八贤王抚养之子为太子,他就是宋仁宗赵祯。李妃因诞生妖孽,被打入冷宫。一日,太子过冷宫,见李妃花憔柳悴,起了恻隐之心,求母后刘妃善待她。刘妃顿生疑窦,叫来寇珠拷问,寇珠触槛身亡。刘妃又奏李妃心怀怨望,应当惩治,真宗大怒,赐李妃七尺白绫自尽,幸有宫人搭救,将她暗中送往陈州(今河南淮阳)居住。仁宗即位,大臣包拯奉旨巡访四方,体察民情,途经陈州,李妃前来申冤,包拯得知实情,密报八贤王。八贤王询问陈琳,陈琳说是刘妃与郭槐制造了这一桩冤案。其时刘妃已死,包拯审讯郭槐,真相始大白于天下。郭槐被杀,仁宗母子终于相认。这桩公案至此圆满落幕。
  编造这起离奇公案的始作俑者是元朝无名氏的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但情节比较简单,经清代艺人石玉昆在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敷衍铺陈,添枝加叶,这桩公案便不胫而走,在民间广为流传。如今豫剧、曲剧、河南坠子中狸猫换太子故事成了久演、久说不衰的节目,电视剧《清平乐》《大宋宫词》中也有真宗刘皇后的身影。
  刘皇后没有迫害李宸妃
  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寇珠、陈琳、郭槐都是子虚乌有的人物。八贤王乃燕王赵元俨。他是宋太宗之子、宋真宗之弟。宋太宗有子9人,真宗排行第三,赵元俨排行第八,民间讹传为八贤王。他与狸猫换太子一事毫不相干,《三侠五义》一书把八贤王扯进来,不过是想增加点引人入胜的噱头而已。
  真宗刘皇后原是将门之后,先世家在太原,后来迁蜀,遂为蜀人。祖父、父亲都是武将,但到她降生时,已家道中落,她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儿,靠外祖母鞠育成人。她善于播鼗,即善打拨浪鼓,10岁左右嫁给蜀人龚美。龚美本是银匠,以锻银为业,携带刘氏来到了京师开封。那年刘氏15岁,正是豆蔻年华,出落得花容月貌,当时身为皇太子、开封尹的赵恒一见倾心,龚美当即割爱献出,太子宠之专房。但好景不长,太子的乳母把此事告知了宋太宗,太宗下令将刘氏逐出宫外。太子不得已,把刘氏安置在王宫指使张耆家中。不久,太宗晏驾,太子赵恒即位,是为真宗。他把刘氏纳入宫中,封为美人。刘美人孤苦无依,没有宗族,真宗遂命她拜龚美為兄,改姓刘。刘美人既无宗族,也想认一高官为同宗,以抬高自己身份。于是通过真宗找到权知开封府刘综,真宗启发他说:“卿与后宫近属,已遗卿差遣,当知否?”刘综不敢攀龙附凤,据实回答:“臣本是河中府人,出于孤寒,不曾有亲戚在宫内。”(《宋人轶事汇编》卷一)刘美人又找到权发遣开封府刘烨说:“知卿名族,欲一见卿家谱,恐与吾同宗也。”刘烨战战兢兢回答“不敢”。几天后刘美人再次问他,刘烨仍“无以对”。(《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二十七《庄献垂帘》)刘美人出身寒微,她要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出身问题是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刘美人颇在意此事。
  刘美人在等待机会,机会终于来了。景德四年(1007年)真宗郭皇后一病不起,不久去世,中宫虚位。刘美人一路升迁,先从美人升为修仪,又由修仪进位德妃。此时真宗已是不惑之年,膝下尚无子嗣,他急于册封刘德妃为正宫皇后,好让她诞育龙种,将来执掌江山。就在宋真宗欲立刘德妃为皇后之际,参知政事赵安仁上疏反对说:“刘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人出身相门。”翰林学士李迪也说:“章献(即刘皇后)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另一翰林学士杨亿拒不草拟立刘德妃为皇后的制书。但是宋真宗决心已定,二三大臣无力回天,刘德妃还是堂堂正正地当了皇后。
  也是事有凑巧,就在刘皇后正位中宫之后,李宸妃产下一子,刘皇后不动声色地抱为己有,让杨淑妃妥加看护。刘皇后既有子,她的皇后地位便稳如磐石了。那李宸妃是杭州人,祖父、父亲都当过官阶低微的小官。李宸妃初入宫掖,给刘皇后当侍儿,伺候刘皇后起居。真宗一日偶过刘皇后处,打算洗手,李妃恭恭敬敬地捧盆进前。真宗见她明眸皓齿,风流玉立,当即召来侍寢。春风一度,珠胎暗结,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仁宗皇帝。李宸妃当时还是一个婢女,地位低下,眼睁睁看着刘皇后抱走了自己的儿子,除了以泪洗面,只能默默地仍处在宫婢行列中。真宗念她侍寢有功,先封李氏为才人,后来又进位婉仪,算是进入了嫔妃行列。即使身份有了变化,李宸妃仍然守口如瓶,不敢道出生子真相,免得惹来杀身之祸。真宗日理万机,政务丛脞,无暇过问宫闱之事,还以为刘皇后真的产下了太子。朝中大臣也有知情者,“但人畏太后(即刘皇后,仁宗即位,称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李宸)妃所出也”(《宋史·后妃传》)。刘皇后自知夺人之子,于理有亏,便想方设法弥补这一缺憾,派刘美、张怀德二人密访李妃有无亲属,如有,便召至朝中,给他一官半职。不久,事情就有了结果。原来李宸妃进入掖庭时才10余岁,父母亡故,只有一弟,时年7岁。临别时,李宸妃亲手织成一个刻丝鞶囊,挂在弟弟胸前,相约日后见面以此物为证。若干年后其弟长大成人,在一商贾家当佣工,他把鞶囊悬挂胸间,未尝须臾离身。一次因患痢疾,久治不愈,转为沉疴,被商贾弃于道路旁,幸遇一好心人收养于家。那人看他衣衫褴褛,胸前挂一鞶囊,细加盘问,那人道出了事情本末。好心人“惄然惊异,盖尝受旨于(刘)太后,令物色访其(指李宸妃)弟也。复问其姓氏、小字、世系甚悉,遂解其囊。明日,持入示太后,及具道本末。”(《东轩笔录》卷二)刘皇后遂将此事上奏真宗,真宗给予右班殿直的小官,让他在宫廷当差,此人就是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仁宗即位后不次擢升,官至殿前都指挥使,领节钺,赠陇西郡王,世称李国舅。由是可知刘皇后并无迫害李宸妃之事。   仁宗虽非刘皇后所生,但她视仁宗如己出,呵护备至。“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上春秋长,犹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发间隙焉。”(《宋史·后妃传》)这是说刘皇后与仁宗母子关系融洽,不曾有过龃龉。刘皇后不仅关心仁宗的生活,还遴选孙奭等耆宿硕儒为仁宗讲解经史:“上在经筵或左右瞻瞩,或足敲踏床,(孙)奭拱立不讲,每讲礼貌必庄,上亦悚然改听。”(《太平治迹统类·庄献垂帘》)仁宗幼年读书,未免贪玩,孙奭讲课时,或左顾右盼,或脚踢床板,孙奭便垂手拱立,不再讲课,仁宗这才悚然醒悟,潜心听课。尤其是刘皇后严格管束年幼的仁宗,不许他接近女色,免得弄坏身体一事,更是可圈可点。司马光大加赞扬说:“章献明肃太后保护仁宗皇帝,最为有法。自即位以后,未纳皇后以前,居处不离章献卧内,所以圣体完实,在位最久。章献于仁宗,此功最大。”(《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温国司马文正公》)历史上有不少帝王因沉湎女色而享年不永,仁宗皇帝却能在位42年,是宋朝执掌天下最长的皇帝。仁宗虽贵为天子,但在未纳皇后之前,仍不许单独居住,卧榻必须在刘皇后的视线内,免得他寻花问柳,戕害身体。如此严格的管束,恐怕历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人。仁宗治国时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这与刘皇后的谆谆教诲大有关系。
  刘皇后是治国有方的政治家
  刘皇后不只是尽心抚养仁宗,她还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史称:“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宋史·后妃传》)刘皇后博闻强记,通晓经史,熟悉本朝掌故,真宗阅读奏章中遇到疑难问题,刘皇后都能随手破解,表现出了过人的政治才干。尤其在天禧四年(1020年),真宗“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真宗因病不能视朝,刘皇后把朝中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朝野的认可。宰相说:“皇后裁制于内,万务平允,四方向化。”真宗说:“皇后所行,造次不违规矩,朕无忧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八)这些话并非溢美之辞。
  乾兴元年(1022年)十月,在位22年的真宗赵恒崩逝,仁宗赵祯即皇帝位,遗诏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军国事皆由皇太后裁决。从此她垂帘听政,称制长达11年之久。史称:“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北宋人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中说:
  本朝唯真宗咸平、景德间为盛,时北虏通和,兵革不用,家给人足。以洛中言之,民以车载酒食声乐,游于通衢,谓之棚车鼓笛。仁宗天圣、明道初尚如此,至宝元、康定间,元昊叛,西方用兵,天下稍多事,无复有此风矣。
  邵伯温乃理学家邵雍之子,生于仁宗年间,家居洛阳,所记真宗、仁宗两朝事,翔实可信。他说真宗咸平、景德年间兵革不兴,家给人足,洛阳百姓载歌载舞,游于街衢,至仁宗天圣、明道年间尚是如此。咸平、景德年间是刘皇后辅佐真宗执政时期,天圣、明道年间则是刘皇后垂帘听政时期,由此可见刘皇后的治国才能丝毫不逊色于北宋任何一位帝王。知河南府(治今洛阳)李迪强烈反对刘皇后垂帘干政,若干年后被她的治国才干所折服,两人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太后语迪曰:“卿昔者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太子(指仁宗)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指真宗)厚恩,今日见天子(指仁宗)圣明,不知太后圣德乃至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
  元人修《宋史》,对刘皇后大加赞扬:“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俱兴,朝政亡大阙失。”(《宋史》卷二九七《论》)《宋史·吕夷简传》说:“自仁宗初立,太后临翰十余年,天下晏然。”這些评价是恰当的。
  刘皇后垂帘听政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有建树。为防止外戚干政和裙带之风,为仁宗选皇后时,专门选了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她说:“自古外戚之家,鲜能以富贵自保,故兹选于衰旧之门,庶免他日或扰挠圣聪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自郭崇亡故,他的子孙官职低微,无法干预朝政,故娶其孙女为皇后。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戚畹贵族之家不管有无才能皆能升迁,寒微之家即使才能卓异,也只能屈沉下僚。刘皇后巧妙地遏止了这一弊端。《默记》一书说:
  章献太后(即刘皇后)智聪过人。其垂帘时,一日泣语大臣曰:“国家多难,向非宰执同心协力,何以至此!今山陵事毕(指安葬宋真宗),卿等可具子孙内外亲族姓名来,当例外一一尽数推恩。宰执不悟,于是尽具三族亲戚姓名以上。明肃得之,各画成图,粘之寢壁。每有进拟,必先观图,非两府亲戚,方除之。
  刘皇后只是略施小计,那些宰执大臣便一个个入于彀中。他们把子孙及内外亲属的名字一一写在纸上,呈送刘皇后,刘皇后把名单画成图,贴在卧室的墙壁上,每当任命官员时,必先看图,图上有名字的一律不用。仁宗时曾任枢密使的钱惟演系吴越王钱俶之子,他把妹妹嫁给刘美,而刘美是刘皇后之兄,这样钱惟演与刘皇后就有了姻亲关系。但他品质恶劣,奸臣丁谓权盛时,钱惟演刻意巴结,结为儿女亲家。丁谓排挤宰相寇准,惟演推波助澜,致使寇准贬往雷州(今属广东)。后来丁谓获罪,他又上疏弹劾,以证自己清白。宰相冯拯恶其为人,上奏说:“惟演以妹妻刘美,乃太后姻家,不可与机政,请出之。”(《宋史·钱惟演传》)刘皇后也认为惟演在朝不妥,改为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今河南孟州)。节度使乃武官高级虚衔,没实权,知河阳权力又比枢密使级别低了许多。惟演只得怏怏登程。一年之后,钱惟演回到朝中,打算凭借刘皇后姻亲关系当宰相。监察御史鞠咏上疏,历数钱惟演之恶行,然后说:“今若遂以为相,必大失天下望。”(《宋史·鞠咏传》)刘皇后从善如流,没有任命钱惟演为宰相。天圣年间,外戚王蒙正之子王齐雄捶杀一个老兵,死者的妻子上告开封府说是病死,请求不验尸体。知开封府程琳见妇人泪痕满面,知必有隐情,命人验尸,得知是捶杀而死,打算治王齐雄之罪,王齐雄搬来刘皇后说情。原来王蒙正是钱惟演儿子钱暧的岳父,与刘皇后有姻亲关系。刘皇后召来程琳说:“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耳。”程琳反对说:奴才无自专之理,齐雄指使他人杀人与自己犯罪等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此类事迹甚多。有人劝她学武则天君临天下,她说:“吾不作此负祖宗事。”(《宋史·后妃传》)刘皇后是历史上有定评的女政治家,《三侠五义》一书加给她“莫须有”的罪名应予澄清。
  妥善处理李宸妃丧事
  明道元年(1032年),46岁的李妃进位为宸妃,谁料她一病不起,香消玉殒。刘皇后打算以宫人之礼埋葬。宰相吕夷简得知此事,早朝时上奏说,闻听宫禁中李贵人暴薨,臣以为丧礼宜从厚。正垂帘听政的刘皇后闻听此言非常生气,不等退朝,便拉着仁宗回宫。过了不久,把吕夷简召来问道,宫中死了一个宫人,你身为宰相,岂能干预埋葬这样的小事?吕夷简说,臣备位宰相,朝中大小事都应过问。刘皇后大怒说,你想离间我们母子吗?吕夷简从容回答说,太后若不为刘姓着想,臣不再饶舌;若为刘姓着想,葬礼应从厚。这时刘皇后才醒悟过来,若干年后,仁宗皇帝得知刘皇后用宫人之礼埋葬其生身母亲,刘家岂不大祸临头?便焦急地问:李妃虽进位宸妃,但仍是一个宫人,该如何处置?吕夷简说,应该在皇仪殿治丧,太后您与天子在后苑发丧举哀,文武百官奉灵柩出西华门,用一品官的规格殡葬于洪福寺。又交代掌管宫廷事务的官员说,应当以皇后服装殓李宸妃,要用水银实棺,一样都不能少,将来若出事,不要说我没交代过。刘皇后都一一照办,给李宸妃办了个体面的葬礼。
  埋葬李宸妃的第二年,65岁的刘皇后也撒手尘寰。仁宗的叔父、燕王赵元俨上奏说:“陛下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邵氏闻见录》卷八)仁宗得知真相,嚎啕大哭,数天都未上朝视事,下哀痛之诏自责,尊宸妃为皇太后,谥章懿。又派李宸妃之弟李用和开棺察验,见宸妃容貌和生前一样,穿戴着皇太后的冠服,又因身旁有水银,故尸体不坏。仁宗知道这一切都出于刘皇后的安排,从此对刘氏家族更加重用。吕夷简在历史上是毁多誉少的人物,但在处理李宸妃丧葬一事上却是非常得体的。
  (题图:永定陵)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其他文献
侃歌,是苗族歌谣之一。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锹里苗乡侃歌是当地苗族群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歌谣。这种歌谣在境内的大堡子、坳上、三锹等乡镇,以及周边的天柱、锦屏和会同县的广大地区经久流传,长盛不衰,受到这一地区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欢迎,是民族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苗、侗、汉各族群众交流沟通、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是苗乡侗寨智慧价值珍贵、传承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场,是苗侗地区群众进行对歌交流的场域
“震旦”(梵文Cīna-sthāna)与“支那”(梵文Cina)同为梵文舶来词,皆系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谓.梵文“Cina”本有“文物、思维、智巧”之意,而“sthāna”意为“地点、位置、
期刊
在黄河下游泰沂山系西南麓,分布着汶、泗两条河流.它们从泰沂山脉发源,沿途汇入多条支流,呈纵横状分别流向今东平湖和南四湖,其流域大致北不过泰山,南不过微山湖,西至京杭运
期刊
魏建功现存的印谱中,留下的印蜕约四百方,绝大部分为名章。印主为魏建功的师友蔡元培、蒋梦麟、钱玄同等学术界的知名人物。其中就有周树人、周作人。  魏建功在北大读书时,听过鲁迅和周作人的课,是周氏兄弟的及门弟子。  鲁迅与魏建功之间曾发生过一段小笔战,鲁迅称之“暂时的误解”。当时,因为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对北大剧社的批评,引起北大学生不满,魏建功曾有反批评,又招來鲁迅对魏的讥斥。但误解消除后相处友好。后
一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祖父杨春官至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是正德、嘉靖两朝的首辅。杨慎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作《古战场文》,祖父赞赏他为“吾家贾谊”。十四岁作《黄叶》诗,文坛领袖李东阳见而称他“非寻常子”,收为门下。二十岁乡试中举。二十四岁廷试第一,名满天下。任职翰林院时,读尽秘阁藏书,以博学闻于当世,与解缙、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是叶舒宪多年来玉文化研究的又一崭新学术创获。在回归中国本土、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学术研究主潮中,这一著作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  从20世纪末国家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展至新时代以来的“早期中国”研究系列,国人自主发现和重建中国历史的努力正在结出丰硕果实。“早期中国”研究关涉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基点,是新时代确立文化自信和文明创新的基础理论工作。
鲁西南地区民间戏曲资源十分丰富与特殊,这种丰富性体现在戏种的丰富与参与人数的众多,特殊性则体现在流传至今的诸多戏种多是鲁西南地区独有,或起源于鲁西南地区的,如二夹弦、柳子戏等。在鲁西南民间日常生活中,除戏曲演出之外,曲艺表演则是当地民众精神生活的另一寄托。  与戏曲演出不同,曲艺表演中人数较少,舞台布置相对简易,艺人带妆者甚少,整个表演氛围的烘托全然依靠艺人的乐器伴奏与唱词表述。但同时,在农耕社会
期刊
《四库全书》与商务印书馆  1933年,作为故宫博物院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文渊阁《四库全书》随首批南迁文物,由南京浦口火车站辗转运到上海。故宫文物到沪,先藏在仁济医院库房。第五批文物到来时,仁济医院库房已经没有空间再存放文物,故宫博物院于是租下公共租界(也称英租界)四川路(今四川中路)32号业广公司大楼二楼仓库(今元芳弄口北侧)存放。不久,原文献馆科科长欧阳道达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上海办事处主任,办事
期刊
任何人类社会群体,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标志社会分化的权力与财富的符号物。宝贝、珍宝一类脱离日常生活用品范围的高等奢侈物,开始成为整个群体之中最吸睛的东西,会得到普遍的艳羡、追求、谈论,成为全社会备受青睐的圣物。如果该社会群体发展到民族国家的规模,那么此类圣物就被称为“国宝”。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社会日渐发达,社会财富效应以惊人的数字在不断增长,国民对宝物和顶级奢侈品的关注度,
期刊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河南木版年画广泛分布在各地,风格迥异。豫东的商丘市、周口市,豫西的嵩县、卢氏县、灵宝市,豫南的正阳县、汝南县,豫北的新乡县、获嘉县、滑县、浚县都有印制。阿列克谢耶夫在《1907年中国纪行》中写道:“我们来到陕州,这是一个城墙整齐的城市……来到灵宝……在画店里,我买了一大堆钟馗画像。”1907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三年。阿列克谢耶夫笔下的陕州,实际上描写的是坐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