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相影响的交往、互动的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具有主导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能动性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当然主体,谁也不能替代学生自己去能动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如果学生因为缺乏自主认识和自我实践能力,那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都是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独立存在的个体。教与学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得师生双方必须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把过去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越强,互动性越高,学习兴趣也越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也越强,学习效率也越高,教师上课也越轻松。那么,要想通过互动学习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兴趣;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互动学习的方法,培养互动学习的能力;再次要充分利用好评级体系和激励机制;最后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兴趣
  学习离不开动机、愿望和需求。要想学生有兴趣互动必须要积极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课堂参与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与者的积极心态。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必须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话敢说,有问敢提,有疑敢质。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热爱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悦,产生互动的意识,形成互动的局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二、让学生学会互动学习的方法,培养互动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互动的意识,还要教会学生互动的方法,使他们学会如何互动。
  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为基础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我都针对本节的重点、难点设置阶梯式问题,适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上,多给学生一此探索、猜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提出要求,以强调重点和分化难点。学生在交流时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精神上和内容上都做好准备,使互动紧贴学习目标,并向纵深发展,夯实本节学习任务。
  教师提供多种互动的机会和时间,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发表自己的想法。一个学生讲完后,另一个学生就自发的作补充,充分让学生去各抒己见。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对于那些无从下手、没有思路的同学或小组,一定要及时的给与点拨引导,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突破思维的盲点和定势。在组内互动的基础上,让各小组进行信息沟通,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样通过学生进行组间质疑,教师适时点拨,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止。然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这种根据问题先独立思考探究发现,再组内互动交流,然后组间质疑,形成共赢的互动学习,既扩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又增加了知识信息的输入。
  三、充分利用好评级体系和激励机制
  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赞扬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教师的评价一定要真诚、中肯、发自内心,不能言过其实,但也不能千篇一律。另外,教师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动力。
  同时,针对那些能够做到“全员参与”“积极发言”“充分质疑”的小组及时给与奖分制度的评价,可以按人员和组别来奖励。对于学习效果好,进步大的组和组员给与相应的奖励。同时,在每一次的周考、月考中都有相应的评价机制。这样,孩子们既可以听到鼓励,又可以看到奖励,他们的互动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四、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互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勇于质疑的精神。在互动中,有些孩子会人云亦云,还有些面子矮,怕说错,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说,不要害怕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不一样,虽然观点有对有错,但是不管对错,老师都要给与正面的认可。每个同学通过积极互动,发表自己的言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这样也就迫使他们认真自学,学的更多、更深,这样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学会别人没有学会的,成绩迅速提高。
  通过互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只有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创造思维才会得到发展。在互动学习中,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想象,一边讨论,一边成长,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举一反三,开拓思维。
  通过互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动学习可以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受框架限制,不人云亦云。敢于在学习书本的同时,超过书本,避开了定性思维,充分发展求异思维。
  另外,通过互动学习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丰富了,词汇多了,思维也会更加活跃,也就更容易闪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互动学习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没有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就无从谈起。可见,良好的课堂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小学学生的主体,隔代教育也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流形式。再加上农村小学条件相对来说较差,教育的整合,学生上学的路程明显增长。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做为农村小学班主任,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如何做好工作呢?在这里,我切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谈具体的措施。  一、用心关爱学生,增强学生幸福感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在班级管理中,
期刊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标准》是确定课程评价内容与标准的依据。中学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我在这里主要是和大家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第一,评价学生话语。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
期刊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段话高度地概括诗教的意义,阐述了诗词在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诗词大步走进校园,必将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和科学精神。对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优化校本课程,发挥古诗词的育人功能  青铜峡市铝业学校坚持以中
期刊
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这些诗词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踏进经典诗歌的殿堂,忘情于它的唯美,折服于它的光辉,关键还在于课堂中教师的引领。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古诗的特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领学生学活古诗。  一、注重人文情感教育,让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我觉得简单概括就是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注意几个“联系”,一是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联系实践,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呼唤大批物理学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次质的飞跃都从问题开始,可见问题是科学创新的起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景,引起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地提出疑问,进而想解决疑问,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
期刊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以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为由,经常把优质师资固定在毕业班的重要岗位上。近些年,一些多年在七年级、八年级进行教学的教师终于有机会任教毕业班了,笔者把这些教师称之为“毕业班新教师”。这些“新教师”怎样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毕业班教学里勇挑担子而不负众望呢?陈玉琨教授提出 “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研
期刊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明确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育教学任务。  城市里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农村学生要有利得多,农村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加上接触的人太少,锻炼机会不多,在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时,就无法做到自然大方。而常常表现为待人处事不够礼貌,言谈举止腼腆,应变能力差,不能准确表情传意等。但是,外界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思考如何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需要。对于学习基础各异,个性差异不同的孩子来说,激发学习兴趣,唤醒需要,不仅仅是教学设计需要研思与巧妙,还要多元化的评价及教师智问的教学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和激励”。作为有生命个体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被肯定、被激励、被赞扬的需要。这种心理需要,无疑是促使学生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欲求,进而外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教师
期刊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交流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除了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就教学活动展开的交流之外,情感的交流沟通占了我们交流的一大部分,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是否开展的好关键就在于是否和学生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而且把握好这一部分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老师和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我们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我们都需要别人来分享我们的情绪情感,合理宣泄我们的情感。如果某些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