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歌,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已经成为中小学生阅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6年级的小学生必备古诗中,要求背诵150篇。其中1—2年级背诵40篇,3—4年级背诵50篇,5—6年级背诵60篇。课内的与课外的几乎各占一半。以苏教版为例,在整个中高年级阶段(4—6年级),教材上的古典文学作品共有30篇,其中唐诗占绝大部分。现结合笔者的听课经历以及课堂教学经验,以“日期持续性”的方式对小学高年级诗歌课堂教学做以下总结。
  一、创设情境:还原整体,组合鉴赏
  在小学阶段,古典文学作品在教材、补充习题、单元测试、课外阅读中隨处可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诗歌的品读水平既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测验,也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我认为,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后者更是基于核心素养下师生所努力追求的境界。
  以知识本位的视角出发,学生接触的新知与生活背景存在一定关系。知识来源于身边的生活,同时又会高于生活,这种内在的联系,在课堂上表现为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情感交流等方面。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本位视角出发,不断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建构性和系统性,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同步发展。现以现行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一)为例:
  试题:根据诗歌的正确内容填空。
  1.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扣柴扉久不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全班有20名学生第一句填写错误,40名学生能够填对后面两句。究其原因是,第一句为教材中课外拓展的内容,后面两句是课内的内容。从结果来看,学生对于课外古诗词的掌握并不牢固。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一些学困生,还要深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的落脚点是既要让学生知道答案,还要让学生还原知识产生的框架,达到找到“一棵树”、最终发现“一片森林”的目的,让学生将知识融进生活,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孩子对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基于以上情况,我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1.课前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国度,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这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定情境。
  2.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完整出示三首诗歌,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请大家仔细观察,按照作者年龄的顺序将这三首诗歌进行排序。
  (2)这三首诗歌描绘的是优美的春景,每首诗歌的侧重点都不一样,请你大胆展开想象,动情地读一读。
  (3)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将第一首诗歌背诵下来,然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将后面两首诗歌背诵下来,并将其写在书后,实现同主题诗歌的补充。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诗歌,而且加深了对诗歌的记忆,化解了教学的重难点。此外,学生还能充分感受到春景的多姿多彩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从机械式的背诵抄写到感受诗歌内涵,实现内化吸收,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实现了由浅层思维向深度思维的转变。
  二、聚焦核心词语:广泛链接,深刻挖掘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什么是“文包诗”?即先以现代文叙述,然后文末或者是文中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彰显本文的核心思想,点明文章的主旨,即古今文体结合,以“今文”诠释“古情”。在具体教学时,我紧扣题目中“送别”这个核心词,整合补充习题,为学生导出一条逻辑性很强的学习线索:
  送别之声(领会文章的第二段李白、孟浩然的分别对话的气场)—送别之词(理解饯行、告别、伫立的含义)—送别之看(对“仰望、远眺、凝视”等词语的辨析)—送别之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样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课文与其他学习材料有机融合在一起。抓住核心词语,把与之相关的配套练习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个互相有联系的思考点。这样的课堂教学,包含了对文中人物语言细节的品读,领悟了人文精神;又包含对具体词语的辨析、理解,提高了鉴赏能力。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领悟“别之声”时,教师努力创设彰显文学之美、人文之美的情景,增强人文韵味,从而在情境品读中感受到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分别是那么的优雅动人、大气豪迈。
  在理解“饯行”一词时,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入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唐王李世民与玄奘在都城长安分别时的场景。通过比较,使学生对“饯行”这个词有了深刻理解。
  在“别之诗”的领悟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要勇于尝试,让他们试着从一个词、一句诗说起,逐渐到对整首诗的学习。在“由少到多”中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感受到了“自由表达”的快感。
  这篇文章我不止教过一次,但是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课堂流畅,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策略独特。教师给予学生一个个围绕核心训练的支架,使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围绕核心,建立学习支架,展现自主选择,便是这节课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直观示范:促进理解,夯实底蕴
  当出现以古诗的形式来描写具体的事物时,一些学生总是难以从中发现事物的各自特点,难以建立清晰的概念和认识。在比较李白的诗歌《望庐山瀑布》和现代散文《黄果树瀑布》两大瀑布的不同特点时,班级中有十几位学生无法从字面意思辨析两种瀑布的各自特点。此时,假如教师直接将瀑布的特点写在黑板上,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抄在笔记本上。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行为带给这些学生的是一次不经过思考的“白食”。
  事实上,学生的每一次“不会、不懂”就是老师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机会。首先,我把两大瀑布的图片呈献于多媒体上,先直观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宽,再展示庐山的瀑布,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长。当学生看到这些直观而又鲜明的图片时,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气势,确实冲击了他们的眼睛,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在直观的对比中,庐山瀑布的“长”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视觉的冲击下,孩子们的脑子里终于建立了“长”与“宽”的清晰概念。也就是说,老师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手段,比如网络,来让学生理解诗歌中体现的形象。
  这样的教学容易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又能启发学生如何通过不同的、适宜的学习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了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
  诗词可以激发才情,唤醒灵魂。持之以恒的阅读,渐渐地,班级中的部分学生在作文中就开始写自己平素积累的诗歌。这样,在作文中嵌入诗歌,不仅让文章锦上添花,还能锻炼学生的才气。教师在作文修改簿中将其记录下来,并把这样的文章打印出来,在作文评析课中进行分享。由一个学生的自然引入,到集体的自发尝试,从在寫文章时嵌入诗歌,到口头表达时引用诗歌,诗歌渐渐地渗透到了学生的生活中。
  小学高年级古诗文课堂教学最终的落脚点要放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实现学生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与此同时,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作者精心创作,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更要鼓励学生超越课文,创造更多的精彩。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组织学生将读写结合,利用各种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并尝试开展写作活动,运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超越性读写活动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一、改变提示语,感受角色特质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会读
摘 要:快乐教学法近几年备受人们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合理地应用快乐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以往学习的困境,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为其后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将着眼于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探究这一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优化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推动这一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 小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多文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语文教学目标,以文本选择为核心,论述了多文本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文本阅读 教学策略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有耗时长、效果差的弊端。多文本阅读通过类比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明显提高小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摘 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新《课标》的颁行,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有效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实施作文互改自改策略,从而促进作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现状与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2
摘 要:网络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技术与现代化教学进行创新结合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有效提升现代教学效率、拓展现代教学范围的方式。本文探讨网络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开展策略,以此来为语文学科教学的网络教学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教学 语文学科 开展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51  网络教学是线下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体现着混合式教学的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 政治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64  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不仅能夠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时事政治,也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了更好地发挥高
摘 要: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了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19  写作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文字形式进行情感的表达。学生的作文内容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生活以及价值观念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只有掌握优秀的阅读方式,才能够实现语文知识的储备与语文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巨大转变。生本理念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思想,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运用。  关键词:生本理念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逐渐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建立高效课堂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每个教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有效策略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摘 要:《荷花淀》是现代作家孙犁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的“诗体小说”,不仅具有诗情画意,涉及的语言技巧也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本文在明确听说技巧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了《荷花淀》中各人物“听”和“说”的技巧,并分析了传统文化在人物言行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学语文 《荷花淀》 听说技巧  语文学科基本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教师普遍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